人们对于自己的体重是非常关心的,体重的多少与身高必须成正比才会使一个人更好看,也是身体健康的一种保证,不过有些人出现了体重过轻或者是过重的情况,都是由不同的因素导致的,但是有些女性在月经期间的时候体重增加了,那么月经期体重增加的原因是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目录
1女性经期应该怎样调养
1、月经过多,经期延长:黑木耳适量,烘干后研成细末。用红糖水送服,每次6克,每日2次。
2、月经不顺,经痛:将黑豆炒后研成细末,取黑豆粉30克与苏木12克同熬,水开后加入红糖。
3、虚寒性月经不顺:羊肉100克,生姜1块切成片,调味盐少许,煮熟以后吃肉喝汤。
4、血虚型月经不顺:当归10克,鸡蛋2个,红糖50克。将当归放入适量的水中煮开,水开后打入鸡蛋,蛋熟后加入红糖。吃蛋喝汤,每次月经后服用1剂。
5、月经不顺:藕节6个,红糖50克,煎服。
6、月经先期:干芹菜500克,2碗水,煎成1碗,常服。
2月经期间体重增加原因
在月经期间的时候出现了体重增加的现象是很正常的,由于在来月经的时候,女性的身体会出现水肿的情况,这个时候身体的内分泌系统与平时也是有所不同的,在出现体重增加的时候,不要过于担心,在月经过后是会恢复到正常情况的,而在月经结束之后的一个星期是瘦身的黄金阶段,所以说在这个时间里要控制好自己的饮食,并且要适当的进行运动锻炼,从而达到瘦身的目的。
在月经期间的时候出现了体重增加的现象时,有可能是因为月经期间有水肿的情况导致的,因为这个时期的新陈代谢与平时不同,在月经期间的时候新陈代谢的速度会比较慢,通常情况下会在月经之前就会有食欲亢进的情况发生,因此会引起月经体重增加的现象发生,只是因为身体的内分泌情况与平时不同引起的,激素的情况也发生了一些变化,所以说就容易出现体重增加的现象,这是很正常的,可不必过于担心。
在月经期间的时候出现了体重增加的现象是很正常的,有可能是因为月经期间水肿的因素导致的,在月经期间时内分泌与平时不同,激素发生变化,在月经来潮前就会有食欲亢进的现象,所以说在月经期间时就容易出现体重增加的情况了。
3冬季引起经期不顺的因素
一、情绪异常引起月经失调
长时间的情绪压抑会导致月经失调或痛经、闭经。这是因为月经是卵巢分泌的激素刺激子宫内膜后形成的,卵巢分泌激素又受脑下垂体和下丘脑释放激素的控制,所以无论是卵巢、脑下垂体,还是下丘脑的功能发生异常,都会影响到月经。
二、寒冷刺激引起月经过少甚至闭经
如果女性在月经期间受到了一些寒冷刺激会使盆腔内的血管过分收缩,可引起月经过少甚至闭经。因此,妇女日常生活应有规律,避免劳累过度,尤其是经期要防寒避湿。
三、过度节食
过度节食会导致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和能量得不到满足,成体内大量脂肪和蛋白质被耗用,致使雌激素合成障碍而明显缺乏,影响月经来潮,甚至经量稀少或闭经,因此,追求身材苗条的女性,切不可盲目节食。
四、嗜烟酒
对于那些生活习惯不科学,嗜烟酒的女性来说月经不调的几率是很大的。在吸烟和过量饮酒的女性中,有25%-32%的人因月经不调而到医院诊治。每天吸烟1包以上或饮高度白酒100毫克以上的女性中,月经不调者是不吸烟喝酒妇女的3倍。故妇女应不吸烟,少饮酒。
五、电磁波
现在生活中的各种电器有很多,各种家用电器及电子设备在使用的过程中均会产生不同的电磁波。这些电磁波长期作用于人体会影响女性的内分泌和生殖机能,从而导致内分泌紊乱,引起月经失调。
4长期痛经需警惕5种妇科病
①子宫内膜异位症:好发于28—40岁的女性,因子宫内膜跑到子宫以外的地方“安营扎寨”。受卵巢激素影响而增殖、出血,由于经血不能流出体外,刺激周围组织,引起子宫肌收缩或组织纤维化而诱发痛经。痛经持续时间长(可能整个月经期或经后),而不像普通痛经只是经前痛。如果月经干净后出现下腹疼痛,则是典型的子宫内膜异位症。
②子宫肌腺瘤:多见于40岁以上,多产妇、多次人流刮宫妇女。
③子宫颈或宫腔粘连:多见于反复人流、子宫内膜结核等患者。
④慢性盆腔炎症:下腹持续性疼痛,可放射至腰部,有时伴肛门坠胀感。
⑤生殖道畸形:子宫体过分前倾、阴道横隔等机械性阻塞,使经血流出不畅,积血而诱发痛经。
5年轻女性如何做好经期卫生
1、卫生用品选择与使用
对于经期卫生而言,选择正确的卫生巾是最基础的健康选择。正规合格的卫生巾对于防止细菌入侵有着重要作用。其次,卫生巾要勤换,有转件表示,至多要四个小时换一次卫生巾,才能避免因长时间使用而滋生细菌。当然,也要注意勤换内裤。
2、私处适度清洗
经期私处可能会因为经血残留而滋生细菌,但是如何正确进行清洗呢?专家表示,经期需要进行私处清洁,但是无需特别使用清洁用品或过度清洗。阴部本身会进行自我环境调节以避免细菌入侵,过度清洗反而会破坏阴部菌群平衡,致使病菌有机可乘。因此,一般专家建议最好选用淋浴的方式进行清洗,避免浴盆细菌直入阴道。但对于有严重痛经者而言,可适当采用热水盆浴缓减盆腔充血状态。
3、经期穿衣注意
经期穿衣也要十分讲究,首先不可以穿过于紧绷的裤子。紧身裤会使局部毛细血管受压,从而影响血液循环,增加会阴摩擦,很容易造成会阴充血水肿,甚至还会引发泌尿生殖系统感染等疾病。其次,经期穿着要注意保暖,避免着凉,否则可能导致血瘀,引发痛经。
4、饮食卫生注意
经期饮食要注意两点,一营养要足,二避免刺激性食物。女性经期会流失一定血液,因而需要补充一定的营养,如蛋白质、维生素及铁、钙等,因此经期应多吃一点鸡蛋、瘦肉、鱼、豆制品及新鲜蔬菜、水果等。此外,要避免生冷及辛辣性食物,以免对刺激子宫。
5、经期心理卫生
情绪状态对于女性生理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尤其是经期,若情绪激动,暴躁易怒,会引发气滞,进而导致月经后期、痛经,严重者可引发闭经。
6、经期避免剧烈运动
月经期间应避免剧烈运动,如长跑、游泳等,也应避免过重的体力劳动,需注意劳逸结合。经期剧烈运动不仅会干扰正常生理周期,还会可能导致子宫脱垂、卵巢破裂以及卵巢囊肿等多种疾病。
7、暂时停止性生活
经期阴道防御能力相对较差,因此经期性生活可能会加大细菌侵入的可能,此外,经期子宫内膜处于脱落状态,若进行性生活,可能会对生殖器官早场伤害,如诱发炎症,造成经期延长或者其他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