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内科 >免疫科 >痛风

痛风易导致什么并发症

痛风是属于中医“痹证”等范畴,而过多的尿酸则属“湿浊”。由于脾肾功能失调,脾失健运,致使湿浊内生;肾分清泌浊的功能失调,则湿浊排泄障碍。此时若又酗酒暴食、劳倦过度等,则促使湿浊流注于关节、肌肉伤痛,那么痛风易导致什么并发症?老年痛风的饮食保健是什么?下面为大家带来介绍。

目录 痛风易导致什么并发症 老年痛风的饮食保健 痛风患者纯吃素可以降尿酸吗 痛风的误区 痛风人群为什么不宜吃海鲜

1痛风易导致什么并发症

  1、高血脂症:痛风的人较常暴饮暴食,且多有肥胖现象,因此合并高血脂症的很多,这与发生动脉硬化有很密切的关系。

  2、糖尿病:对痛风病患做口服葡萄糖负荷试验,结果发现有30-40%合并「轻症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那是肥胖及暴饮暴食引起胰岛素感受性低所致,如能早期就用饮食疗法,并控制体重,胰岛素的感受性很快即可复原。

  3、高血压:痛风病人大约一半合并高血压,除了上述因肾机能障碍引起的肾性高血压之外,痛风病人合并肥胖也是原因之一。由于高血压治疗药常使用降压利尿剂,会抑制尿酸排泄,而使尿酸值升高,此点必须注意。

  4、肾机能障碍:痛风如果没好好治疗,则长期持续高尿酸血症,会使过多的尿酸盐结晶沈淀在肾脏内,造成痛风性肾病,或引起肾机能障碍。

  5、缺血性心脏病:所谓缺血性心脏病,是指输送氧气及营养给心脏肌肉的冠状动脉硬化或阻塞,以致血液的流通受到阻碍,因而引起胸痛及心肌坏死,主要有狭心症及心肌梗塞。

  6、肾结石:根据统计,痛风病人出现肾结石的机率为正常人的一千倍左右;由于尿中的尿酸量越多、酸碱度越酸,越容易发生结石,因此必须多暍开水、服用小苏打以防止肾结石之发生。

  7、肥胖症:我国由于经济快速成长,粮食充足,因此肥胖的人越来越多;肥胖不但会使尿酸合成亢进,造成高尿酸血症,也会阻碍尿酸的排泄,易引起痛风、合并高血脂症、糖尿病等。其主要原因为经常暴饮暴食,因此肥胖者应减肥。

2老年痛风的饮食保健

  1、红花苏木饮

  红花5克,苏木5克,加水适量,煎20分钟,去渣取汁加食糖适量调味,一日分3次食前温服。适用于关节肿胀,皮下有结节者。

  2、木瓜车前苡米饮

  木瓜30克,鲜车草60克(干车前草用30克),薏苡仁20克,加水适量,煎煮20分钟,去渣取汁,不拘时当茶饮于关节肿痛,小便黄热者。

  3、薏苡仁粥

  薏苡仁15克,配大米30克,加水适量煮粥。早晚各服1次,10天为一疗程。适用于血尿酸高而无明显症状者。

  4、板栗(蒸熟风干)

  每日空心服5—10枚。10天为一疗程。适用于血尿酸高而腰膝无力者。

  5、慈姑

  不拘量,可以做菜佐餐。

  6、百合粥

  以糯米之养胃特性,米粥之利尿作用及营养补充,将百合所含秋水仙碱的副作用明显减少,温和地发挥辅助治疗作用。

3痛风患者纯吃素可以降尿酸吗

  谈到的这个问题,要从血尿酸的来源和去路说起。血中尿酸的来源,有20%来自食物,80%来自身体内代谢产生。血尿酸的去路,主要是经过肾脏排泄。首先是通过肾小球的滤过,然后在近端肾小管重吸收、再分泌、再分泌后重吸收。研究表明人群中高尿酸血症的临床分型中其中生成增加仅占10%,而排泄障碍占90%。

  因此降尿酸不仅要控制减少血中尿酸的来源还要注意增加尿酸的排出。即便是纯吃素,也仅仅只是控制了其中20%的来源,其降低血尿酸的效果有限。在90%的肾脏排泄障碍类型中,加强排泄应该是治疗的关键。

  此外,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已经习惯了“锦衣玉食”生活,纯吃素的策略在执行方面存在困难。

  纯吃素,在尿酸治疗中仅能解决部分问题。“纯吃素可以降尿酸”,是目前痛风降尿酸治疗的误区。

4痛风的误区

  误区1.血尿酸高就一定得痛风性关节炎

  很多人在体检中发现血尿酸偏高,也就是所谓的高尿酸血症,就觉得自己一定会得痛风性关节炎,其实不然。高尿酸血症是指在正常嘌呤饮食下,血清中尿酸水平在男性高于420mmol/L,女性高于360mmol/L。根据近年各地高尿酸血症患病率的报道,目前我国约有高尿酸血症者1.2亿,约占总人口的10%,发病率有年轻化的趋势。高尿酸血症是痛风性关节炎发病的基础和最直接的病因,当尿酸盐在机体关节滑液中沉积下来造成关节的红肿热痛即考虑痛风性关节炎的产生,不过只有约10%左右的高尿酸血症会发展成痛风性关节炎;不过血尿酸水平越高,未来5年发生痛风性关节炎的可能性越大。但是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时血尿酸水平不一定都高。对于痛风性关节炎的患者,需要将血尿酸控制在一定的水平,一般在360umol/l以下,合并痛风石的患者则需要降得更低,在300umol/l之下,才能有利于痛风石的溶解排出。

  误区2.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时要降尿酸治疗

  许多患者在痛风急性发作时迫切的想把血尿酸水平降至正常,这种想法是不对的。这是因为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的主要原因即是体内尿酸水平的剧烈波动。尿酸在体液中的溶解性较低。高浓度时会形成过饱和状态,以尿酸盐的形式沉积在关节软骨、滑膜和其他组织,主要因为这些组织中血管较少,组织液pH较低,基质中含粘多糖和结缔组织较丰富,使尿酸盐容易沉积,引起非特异性炎症反应,造成关节软骨的溶解和软组织的损伤。当体内嘌呤摄入过多时,可引起尿酸的升高,尿酸盐沉积在关节的表面触发了炎症反应,引起痛风急性发作。而应用降尿酸药物后,血液中的尿酸水平急剧下降,这样会使沉积在关节软骨及其他组织中的尿酸盐溶解,重新释放入血,刺激炎性细胞的吞噬及释放炎症因子,进一步导致关节炎的加剧。因此,一般在痛风性关节炎急性期一般不主张降尿酸治疗,待关节疼痛症状消失2周以上才考虑加用降尿酸药物,且需要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到足量。需要注意的是,在降尿酸的过程中随时可能引起痛风性关节炎的发作,因此在治疗的过程中要监测关节症状的变化,必要时加用非甾体抗炎药抑制痛风性关节炎的大发作。

  误区3.痛风性关节炎发作期过后就不需要治疗了

  临床中可见很多痛风性关节炎的患者,在病起发作急性期关节红肿热痛,严重影响到其正常生活和工作,因此比较重视,经抗炎止痛等治疗后,就认为不痛了病就好了,不需要继续治疗。这种认识是不对的。其实痛风性关节炎同糖尿病一样,也需要长期服药治疗。经过急性期的抗炎止痛、碱化尿液等治疗后,关节的炎症可慢慢吸收,关节疼痛好转痊愈,但是体内的尿酸还处在较高的水平,这如同“不定时炸弹”,随时可能引起痛风性关节炎的再次发作。且高水平的尿酸在关节、软骨、软组织等处不断地沉积,可引起痛风石的产生。因此,痛风性关节炎急性期过后,关节疼痛消失后继续控制饮食的同事仍需要服药治疗,这时候发挥效力的就是降尿酸药物了。对于降尿酸药物的选择也不是随便服用就可以,要根据病人的不同情况来选择。药物有两种,一种是促进尿酸排泄的,如苯溴马隆片,另一种为抑制尿酸生成的,如别嘌醇。若病人B超显示有尿路结石,则不能应用促进尿酸排泄的药物,防止进一步增大尿路结石;轻中度肾功能异常及泌尿系结石的可选择抑制尿酸生成药物,但要注意过敏反应的发生。

  误区4.痛风性关节炎急性期可使用抗生素

  有些痛风性关节炎患者认为关节的红肿热痛因细菌感染引起,可应用抗生素进行抗菌治疗,其实抗生素对于血尿酸的代谢是不起作用的。若出现症状的缓解,也可能是初期痛风性关节炎可自愈造成的。一般来说,对于痛风性关节炎急性期,关节红肿疼痛,可考虑加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双氯芬酸、布洛芬、依托考昔等,也可选择秋水仙碱,但因秋水仙碱的治疗剂量及中毒剂量相差不多,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然后加用碳酸氢钠片来碱化尿液,以有利于尿酸盐结晶的排出。

5痛风人群为什么不宜吃海鲜

  (1)什么是痛风?痛风,又称高尿酸血症,嘌呤代谢障碍,属于关节炎的一种。(2)痛风人群为什么不宜吃海鲜?现代医学认为:海鲜消化后会分解出大量嘌呤物质,痛风人群往往在分解嘌呤代谢的产物—尿酸在人体产生过量。传统医学认为:海鲜性寒,人们消化吸收后,容易沉积在远离心脏血流较少的肢端关节等处,形成又寒又实等病症,堵塞经络造成痛风。从营养成分上看,嘌呤是所有食物,包括人体自身都含有的一种物质。只是不同食物中嘌呤含量不同而已。海鲜是嘌呤含量最多的食物之一,痛风发病期间如果食用会导致尿酸进一步增高,更加无法排泄。痛风发病期膳食中嘌呤含量越多,加重疾病的危害就越大。所以痛风人群在痛风发病期不宜吃海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