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国家有一半的人都存在着痛经的状态,这让很多的女性朋友们痛苦不安。痛经给女性朋友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伤害,想要将痛经治好,还需要我们了解痛经的原因。像是有些人在来月经之后,经常会出现头晕想吐的症状。想要改善这个身体状况的话,我们首先要了解的就是产生的原因是什么?针对这个问题,还应该注意的问题有哪些呢?接下来,就让小编给你作介绍吧。
目录
1来月经出虚汗怎么回事
1、心气不足
症状:多梦易惊,失眠,神疲困倦,短气,或喜悲善哭,精神恍惚,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治法:养血益气,宁心安神。
选方:参香散加减。
药物:人参9g,黄芪、茯苓、白术、山药各12g,莲肉、砂仁、沉香、檀香、甘草各6g。
2、心血不足
症状:心悸怔忡,心烦失眠,多梦易惊,健忘头昏,面色不华,舌淡,脉细。
治法:养血安神。
选方:四物汤合茸砂丹加减。
药物:熟地、当归、白芍、川芎各12g,鹿茸、朱砂各6g,炒枣仁18g。
3、心阴不足
症状:出虚汗,心悸怔忡,失眠多梦,五心烦热,咽干舌燥,舌红少津,脉细数。
治法:养阴补心安神。
选方:益气安神汤加减。
药物:当归、茯神、麦冬、生地各12g,黄连、远志、竹叶、人参、黄芪、胆星、莲子心各6g,酸枣仁18g,朱砂3g。
4、心肾不交
症状:心烦,失眠,多梦,遗精,腰酸腿软,潮热盗汗,舌红无苔,脉细数。
治法:交通心肾。
选方:黄连阿胶汤加减。
药物:黄连、黄芩、白芍、阿胶各9g,鸡子黄1枚,龙骨12g。
2来月经头晕想吐怎么办
一、血液循环不良型。在经期前会觉得肚子胀胀的,下腹部突出,一到经期就会便秘。经血颜色为暗沉的颜色,感觉黏稠,有时会有像猪肝色般血块流出。经血量多,第一天比较少,但是第二天与第三天起突然变多,经期会达7天以上。
改善小秘方:血液循环不佳的人要多活动身体,小心别受寒,不要吃冰冷食物。最好不用卫生棉条。多吃黑色、红色、紫色食物,蔬菜最好都是加热处理。避免长时间坐着,要多走路,让骨盆的血液循环好些。可以喝些姜黄茶或是中药的玫瑰花、红花、山楂茶。
二、怕冷型一到经期,腹部就有受寒的感觉,经痛严重,一受寒会更严重,但是保暖会觉得舒服一点。经期通常都迟来,经期常会持续七天以上,经血暗红色,会夹杂像猪肝色般的血块流出。特别怕冷,并发虚弱型的几率很高。
改善小秘方:要做好保暖功夫,可以穿厚内衣或厚袜。不要穿裙子,因为要是下半身受凉,经痛会更严重。建议吃温性食物。平常可以盆浴或泡脚来驱寒气。建议可喝姜母茶与肉桂茶。压力过大型
三、经期前精神不安定,情绪焦虑不安,容易发脾气。贪食与厌食两种现象不停地重复着,老是放屁或打嗝,会乱长痘痘,不是便秘就是拉肚子。每个月经痛症状不同,会随当时的身体状况改变,在经期前会腹胀或腹痛,但是月经一来这些症状会消失。经血是一般的红色,是正常的四到五天。有时会提早,有时迟来。
改善小秘方:平常就要学习控制情绪,日常生活作息要正常,经期可听听音乐或喝喝药草茶来安抚情绪。多吃橘子或喝茶,平常房里可放些绿色植物,起床后可以做些简单的伸展操,如果有时间可以散散步。建议喝茉莉花茶与薄荷茶,中药可试薄荷与陈皮。
3少女初次来月经注意事项
1.1、保持外阴清洁
清洗外阴时,下身不要泡在水中。以免脏水渗进阴道。更不能用洗脚巾和洗脚水洗外阴。洗外阴的盆也要和洗脚盆分开。大小便后用手纸时要右前向后擦,这样可避免把肛门周围的细菌带到外阴处。
1.2、适当控制运动量
月经期要注意休息,保持充足的睡眠,以增强机体抵抗力,避免剧烈的体育运动和重体力运动。女同学若遇到月经期上体育课,可以向老师说明情况,参加一些轻松的运动,如体操、散步、打羽毛球或乒乓球等。
1.3、注意加强营养
月经期间可吃些容易消化吸收的食品。如蛋类、瘦肉、豆制品、蔬菜、水果,同时还要多喝开水,增加排尿次数,冲洗尿道,以预防炎症。不吃生冷及辛辣带刺激性食物,保持大便通畅,减少盆腔充血。
1.4、注意保暖
月经期身体抵抗力下降,盆腔充血,要注意保暖。要避免淋雨、涉水、游泳或用冷水洗澡、洗头、洗脚,也最好不要在太潮湿的地上坐。
4来例假喝什么水好
女性朋友们可以经期喝热水排毒,也可以喝一些性子温和的、不寒不冷的饮料,例如苹果汁、菠萝汁、葡萄汁等等。
据了解,毒素一般聚集在腰腹部,因此来月经时女性朋友们才会觉得痛了,毕竟经血排出体外时也进行了一定的排毒工作,自然排毒过程中毒素会对周边神经产生影响。所以,这个时候可以多喝水来帮助排毒,因此经期喝热水排毒也有可行性。
由于来月经时,女性的身体很脆弱,抵抗力下降厉害,因此在饮食方面要多注意。一些很辛辣、生冷的食物最好不要再吃了,性子比较凉的饮料也要放弃,奶质的饮料性子很凉,对身体不利,更加要放弃,还有酒啊,富含咖啡因的咖啡、可乐这些都不能再吃。
也许你现在吃感觉身体没出现什么问题,但到了一定年龄,身体的毛病就暴露出来了。
5女性经期腹泻该怎么办
女性月经期间常会出现大便次数增多、便质软或腹泻的情况,主要与脾、肾、肝三脏腑功能失调有关。中医师表示,月经期间,女性气血往下跑集中于子宫,不仅容易引发感冒、头晕等不适症状,气血循环变差也会影响肠胃功能,身体水分无法顺利透过脾、肾和肝的调节而代谢,造成体内湿气蓄积导致腹泻。
若月经前或期间常吃冰品、西瓜、瓜果类等冰冷食物,寒气易凝结子宫,也会伤及肠胃功能,导致腹泻和痛经。
此外,中医认为“肝木克脾土”,若压力大、思虑多、情志抑郁、自律神经失调,肝经无法获得疏通,也会连带影响脾经功能,引发经期腹泻的症状。
中医师表示,若要改善经期腹泻的情况,可以健脾利湿的药物调理体质,也能常吃四神汤、四君子汤等药膳,或透过穴位按摩以达保健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