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可侵及许多脏器,以肺部结核感染最为常见。排菌者为其重要的传染源。人体感染结核菌后不一定发病,当抵抗力降低或细胞介导的变态反应增高时,才可能引起临床发病。若能及时诊断,并予合理治疗,大多可获临床痊愈。
目录
1肺结核饮食
肺结核病人应摄入营养丰富,富含蛋白质的食品,如摄入丰富的豆制品,因为该病会消耗较多的人体蛋白质。
肺结核病人应摄入富含维生素的食品,增加身体的免疫力,清肺排毒,如山药、百合、木耳、藕、梨、血橙、柠檬、苹果、椰汁、无花果、甘蔗、柚子、枣等各种新鲜的蔬菜、水果。
肺结核病人应摄入富含钙、铁和锌的食品,从而帮助结核病灶钙化、补血(特别是咯血病人需适量补血),身体痊愈。如芹菜、苋菜、番茄、杏子、红枣、紫菜、黑木耳、黑芝麻、豆制品、金针菜等。值得一提的是肺结核不适宜吃菠菜,因为菠菜富含草酸,会和人体内的钙结合成草酸钙,影响人体钙的吸收和贮存。
肺结核病人比较适合吃鸡、瘦肉、蛋类、豆制品、小米、玉米、大枣、银耳、百合、栗子、白果等食物,以及新鲜的蔬菜。如白菜、藕、黄瓜、西瓜、苹果、梨等。但进食多少要根据个人的情况而定,主食、肉、蛋、蔬菜、汤要注意搭配好,多吃一些水果,不要偏食。
在选取营养丰富的食物时,特别要注意忌口。例如肺结核病人喝牛奶会降低药物的吸收率;吃无鳞鱼或不新鲜的鱼容易过敏;吃茄子容易产生颜面潮红、皮肤瘙痒、烦躁、全身红斑、胸闷等过敏反应。此外,应忌食菠菜、菠萝、茶、豆浆、人参、狗肉、鹅肉、樱桃、砂仁、茴香、生姜、荔枝、龙眼、羊肉等,同时要避免吃油炸、油腻和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胡椒、辣椒、花椒等,对烟、酒也要少碰为妙。
检查
1.白细胞计数
正常或轻度增高,血沉增快。
2.痰结核菌
采用涂片、集菌方法,抗酸染色检出阳性有诊断意义。也可行结核菌培养、动物接种,但时间长。结核菌聚合酶联反应(PCR)阳性有辅助诊断价值。
3.结核菌素试验
旧结核菌素(OT)或纯化蛋白衍生物(PPD)皮试,强阳性者有助诊断。
4.特异性抗体测定
酶联吸附试验,血中抗PPD-IgG阳性对诊断有参考价值。
5.胸腔积液检查
腺苷脱氨酶(ADA)含量增高有助于诊断,与癌性胸腔积液鉴别时有意义。
6.影像学检查
胸部X线检查为诊断肺结核的必备手段,可判断肺结核的部位、范围、病变性质、病变进展、治疗反应、判定疗效的重要方法。
2肺结核能治好吗
1.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的主要作用在于缩短传染期、降低死亡率、感染率及患病率。对于每个具体患者,则为达到临床及生物学治愈的主要措施,合理化治疗是指对活动性结核病坚持早期、联用、适量、规律和全程使用敏感药物的原则。
早期治疗 一旦发现和确诊后立即给药治疗;
联用 根据病情及抗结核药的作用特点,联合两种以上药物,以增强与确保疗效;
适量 根据不同病情及不同个体规定不同给药剂量;
规律 患者必须严格按照治疗方案规定的用药方法,有规律地坚持治疗,不可随意更改方案或无故随意停药,亦不可随意间断用药;
2.手术治疗
外科手术已较少应用于肺结核治疗。对大于3厘米的结核球与肺癌难以鉴别时,复治的单侧纤维厚壁空洞、长期内科治疗未能使痰菌转阴者,或单侧的毁损肺伴支气管扩张、已丧失功能并有反复咯血或继发感染者,可作肺叶或全肺切除。结核性脓胸和(或)支气管胸膜瘘经内科治疗无效且伴同侧活动性肺结核时,宜作肺叶-胸膜切除术。手术治疗禁忌证有:支气管黏膜活动性结核病变,而又不在切除范围之内者全身情况差或有明显心、肺、肝、肾功能不全。只有药物治疗失败无效时才考虑手术。手术前后病人无例外也要应用抗结核药。
3肺结核的诊断
病史
1.询问接触史或既往有胸膜炎、肛瘘、颈淋巴结肿大、糖尿病及卡介苗接触史。
2.有结核中毒症状,如低热、全身不适、乏力、盗汗、食欲下降、面颊潮红等。粟粒性肺结核和干酪性肺炎往往伴高热,有的可伴关节痛,女性可有月经失调。
3.早期干咳,空洞形成合并感染时痰呈粘液脓性或脓性,咯血,胸痛,严重者有呼吸困难。
鉴别诊断
肺结核的临床与X线表现,常与多种非结核性肺病相似,甚易误诊,必须强调认真根据病史,相关实验室检查资料,X线片等综合分析,必要时尚需动态观察,审慎鉴别。
一、肺癌
中央型肺癌常有痰中带血,肺门附近有阴影,与肺门淋巴结结核相似,周围型肺癌可呈球状,分叶状块影,需与结核球鉴别,肺癌多见于40岁以上嗜烟男性常无明显毒性症状,多有刺激性咳嗽,胸痛及进行性消瘦,X线胸片示结核球周围可有卫星病灶,钙化,而癌肿病灶边缘常有切迹,毛刺,胸部CT扫描对鉴别两者常有帮助,中央型肺癌的CT所见有支气管内软组织密度块影附着在一侧增厚支气管壁上,肿块轮廓不规整,肺段及肺叶支气管不规则狭窄,纵隔淋巴结肿大等,结合痰结核菌,脱落细胞检查及通过纤支镜检查及活检等,常能及时鉴别,肺癌与肺结核的并存,亦需注意发现,临床上难以完全排除肺癌者,结合具体情况,必要时可考虑剖胸探查,以免贻误治疗时机。
二、肺炎
典型肺炎球菌肺炎与浸润型肺结核区别不难,而病情进展较快的浸润型肺结核,扩大到整个肺叶,形成干酪样肺炎,易被误诊为肺炎球菌肺炎,前者起病急骤,高热,寒战,胸痛伴气急,咳铁锈色痰,X线征象病变常局限于一叶,抗生素治疗有效,干酪样肺炎则多有结核中毒症状,起病较慢,咳黄色粘液痰,X线征象病变多位于右上叶,可波及右上叶尖,后段,呈云絮状,密度不均,可出现虫蚀样空洞,抗结核治疗有效,痰中易找到结核菌。
有轻度咳嗽,低热的支原体肺炎,病毒性肺炎或过敏性肺炎(嗜酸性粒细胞肺浸润症)在X线上的炎症征象,与早期浸润型肺结核相似,对这类一时难以鉴别的病例,不宜急于抗结核治疗,支原体肺炎通常在短时间内(2~3周)可自行消散过敏性肺炎的肺内浸润阴影常呈游走性,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三、肺脓肿
肺脓肿空洞多见于肺下叶,脓肿周围的炎症浸润较严重,空洞内常有液平面,肺结核空洞则多发生在肺上叶,空洞壁较薄,洞内有很少有液平面,此外,肺脓肿起病较急,高热,大量脓痰,痰中无结核菌,但有多种其他细菌,血白细胞总数及嗜中性粒细胞增多,抗生素治疗有效,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合并感染时易与慢性肺脓肿混淆,后者痰结核菌阴性。
四、支气管扩张
有慢性咳嗽,咯痰及反复咯血史,需与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鉴别,但支气管扩张的痰结核攻阴性,X线胸片多无异常发现或仅见局部肺纹理增粗或卷发状阴影,CT有助确诊。
五、慢性支气管炎
老年慢支症状酷似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且近年来老年人肺结核的发病率有所增高,需认真鉴别两者,及时X线检查有助确诊。
4治疗肺结核的常用药物
一、肺结核治疗愈早愈好
一旦发现和确诊后立即给药治疗。专家指出,肺结核早期、肺泡内有炎症细胞浸润和纤维素渗出,肺泡结构尚保持完整、可逆性大。同时,细菌繁殖旺盛,体内吞噬细胞活跃,抗痨药物对代谢活跃生长繁殖旺盛的细菌最能发挥抑制和杀灭作用,早期治疗可利于病变吸收消散不留痕迹。如结核病早期得不到及时治疗,小病就会拖成大病,既害自己,又可能传染给周围人。
二、肺结核治疗用药量要适当
强调用药适量,是指治疗肺结核时必须根据不同病情和不同个体来制定不同的给药剂量,药量过小达不到治疗目的,过大则不良反应较多。几乎所有的抗结核药物都有毒副作用,如剂量过大,血液的药物浓度过高,对消化系统、神经系统、泌尿系统、特别对肝肺可产生毒副反应,剂量不足,血液浓度过低,达不到杀菌的目的,还易产生耐药性。所以一定要采用适当的剂量,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用药。
三、联合用药治疗肺结核
无论初治还是复治,患者均要根据病情和抗痨药的作用特点,将两种以上的药物联合用于治疗,这样能增强和确保疗效。专家说,临床上治疗失败的原因,往往是单一用药造成耐药性,而联合用药既可避免或延缓耐药性的产生,又能提高杀菌效果,并能缩短疗程,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浪费。
四、肺结核治疗用药应规律
病人必须严格按照化疗方案规定的用药方法有规律地坚持治疗,不可随意更改方案或无故停药,也不可随意间断用药。治疗肺结核,规律用药特别重要,这是因为结核菌是一种分裂周期长。生长繁殖缓慢杀灭很困难的顽固细菌,如果症状缓解就停用药物,必然导致耐药的发生,造成治疗失败,日后治疗更加困难。
5肺结核是由结核菌引起的传染性疾病
一,结核菌
属放线菌目,分枝杆菌科的分枝杆菌属,其中引起人类结核病的主要为人型结核菌,牛型感染少见,结核菌为需氧菌,不易染色,经品红加热染色后,即使用酸性酒精冲洗亦不能脱色,故称为抗酸杆菌镜检呈细长,略弯的杆菌,对外界抵抗力较强,在阴湿处能生存5个月以上但在阳光曝晒2小时,5%~12%甲酚皂(来苏)溶液接触2~12小时,70%酒精接触2分钟,或煮沸1分钟,即可被杀灭,最简便的灭菌方法是直接焚毁带有病菌的痰纸,结核菌生长缓慢,增殖一代需15~20小时,生长成可见的菌落一般需4~6周,至少亦需3周,
肺结核是由结核菌引起的
结核菌菌壁为含有高分子量的脂肪酸,脂质,蛋白质及多糖类组成的复合成分,与其致病力,免疫反应有关,在人体内,脂质能引起单核细胞,上皮样细胞及淋巴细胞浸润而形成结核结节蛋白质可引起过敏反应,中性粒细胞及单核细胞浸润多糖类则参与某些免疫反应(如凝集反应),结核菌分为人型,牛型及鼠型等种类,前两型(尤以人型,标准菌株H37Rv)为人类结核病的主要病原菌,人型与牛型菌形态相似,对豚鼠均有较强致病力,但人型菌对家兔免疫致病力则远较牛型菌为强,人型菌可产生烟酸,而牛型菌的烟酸试验多呈阴性,饮用未经消毒的带有牛型结核菌的牛服,可能引起肠道结核感染,
A群:生长繁殖旺盛,存在于细胞外,致病力强,传染性大,多在疾病的早期活动性病灶内,空洞壁内或人洞内,易被抗结核药物所杀灭,尤以异烟肼效果最好,起主要杀菌作用,链霉素及利福平亦有效,但不及前者,B群:为细胞内菌,存在于巨噬细胞内,细菌得到酸性细胞质的保护能够生长,但繁殖缓慢,吡嗪酰胺在pH<5.5时,杀菌效果较好,C群:为偶尔繁殖菌,存在于干酪坏死灶内,生长环境对细菌不利,结核菌常呈休眠状态,仅偶尔发生短暂的生长繁殖,仅对少数药物如利福平敏感,B群与C群菌为顽固菌,常为日后复发的根源,仅暂时休眠,可能存活数月,数年,亦称&ldquo持续存活菌&rdquo,D群:为休眠菌,病灶中有少量结核菌完全处于休眠状态,无致病力及传染性,对人体无害,任何药物对其作用,多数自然死亡或被吞噬杀灭,很少复发,
上述按细菌生长繁殖分组对药物选择有一定指导意义,
在繁殖过程中,结核菌由于染色体基因突变而产生耐药性,耐药性是结核菌的重要生物学特性,关系到治疗的成败,天然耐药菌继续生长繁殖,最终菌群中以耐药菌为主(敏感菌被药物淘汰),抗结核药物即失效,此种因基因突变而出现的极少量天然耐药菌(自然变异),通常不致引起严重后果,另一种发生耐药性的机制是药物与结核菌接触后,有的细菌发生诱导变异,逐渐能适应在含药环境中继续生存(继发耐药),在固体培养基中每毫升含异烟肼 (INH)1&mug,链霉素(SM)10&mug或利福平(RFP)50&mug能生长的结核菌分别称为各该药的耐药菌,耐 INH菌株对动物的致病力是显著减弱,耐SM菌的致病力一般不降低,耐RFP菌有不同程度降低,对RFP及INH同时耐药的结核菌,其致病力降你较单一耐 INH者更显著,
患者以往未用过某药,但其痰菌对该药耐药,称原始耐药菌感染,长期不合理用药,经淘汰或诱导机制出现耐药菌,称继发耐药,复治患者中很多为继发耐药病例,近年来对多种药物耐药结核菌日渐增多,成为临床上很难治愈的病例,任何药物联合错误,药物剂量不足,用药不规则,中断治疗或过早停药等,均可导致细菌耐药,发生耐药的后果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