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路感染是女性最常见的疾病之一,由于女性特殊的生理原因,尿道离肛门比较近,而肛门附近又是大肠杆菌的发源地,容易潜入女生的尿道,而引起女性的尿路感染,甚至逆行进入膀胱引发膀胱炎。这种患者最主要的症状就是尿频尿急及尿痛,排尿的时候,小便部位有烧灼一样的感觉,患者有时候会疼痛难忍,甚至不想排尿,不敢排尿,尿频,一天要排尿10次以上,并且有了尿意之后马上就得去排尿,否则晚了就有尿失禁。有的女性患者尿路感染时还会出现尿中带血,颜色暗红色。
目录
1尿路感染的途径
(1)上行感染:绝大多数尿感是由上行感染引起的。正常情况下,尿道口及其周围是有细菌寄生的,但一般不引起感染。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或尿道粘膜有轻微损伤时,或者细菌的毒力大,粘附尿道粘膜和上行的能力强,容易侵袭膀胱和肾脏,造成感染。由于女性尿道口靠近肛门,且女性尿道远较男性为短而宽,女婴的尿道口常被粪便污染,故更易致病。
(2)血行感染:细菌从身体内的感染灶(如扁桃体炎、鼻窦炎、龋齿或皮肤感染等)侵入血流,到达肾脏,先在肾皮质引起多发性小脓疡,然后,沿肾小管向下扩散至肾乳头和肾盏、肾盂粘膜,但炎症亦可从肾乳头部有轻微损伤的乳头集合管(如尿中的结晶损伤)开始,然后向上向下扩散。血行感染途径较为少见,不及10%。血行感染比较多见于新生儿,或金黄色葡萄球菌败血症患者的血行性肾感染。
(3)淋巴道感染:下腹部和盆腔器官的淋巴管与肾周围的淋巴管有多数交通支,升结肠与右肾之间也有淋巴管沟通。当盆腔器官炎症、阑尾炎和结肠炎时,细菌也可从淋巴道感染肾脏。这种感染途径更为少见,甚至于这种感染途径是否存在,目前也有争论。
(4)直接感染:外伤或邻近肾脏的脏器有感染时,细菌可直接侵入肾脏引起感染,但是,这种情况临床上是十分罕见的。
2女性急性尿路感染尿血应该怎么办
尿路感染是女性最常见的疾病之一,由于女性特殊的生理原因,尿道离肛门比较近,而肛门附近又是大肠杆菌的发源地,容易潜入女生的尿道,而引起女性的尿路感染,甚至逆行进入膀胱引发膀胱炎。这种患者最主要的症状就是尿频尿急及尿痛,排尿的时候,小便部位有烧灼一样的感觉,患者有时候会疼痛难忍,甚至不想排尿,不敢排尿,尿频,一天要排尿10次以上,并且有了尿意之后马上就得去排尿,否则晚了就有尿失禁。有的女性患者尿路感染时还会出现尿中带血,颜色暗红色。
步骤/方法:1、 尿路感染出现尿血,有可能是膀胱炎的表现,引起尿路感染的病因一般多数是大肠杆菌,大肠杆菌通过尿道逆行进入膀胱就会引起膀胱炎,如果膀胱里有肿瘤,或者其他的阻塞性的病变,就有可能在尿路感染时,同时出现尿血。
2、 女性预防尿路感染和膀胱炎,平时切忌不可憋尿,最好每2到3小时排尿一次,外阴部要经常清洗,保持外阴部的清洁,平时要注意勤换内裤,最好穿棉质的,女性在月经期间要保持会阴部的干爽,勤换卫生巾
3、 女性尿路感染,如果出现了尿血,一定要及时用抗生素进行治疗,尊重医生嘱咐按疗程用药,切不可私自停药。待到炎症比较稳定时,也可以找中医大夫进行中药治疗,能够对全身状况进行调理,效果是不错的,还比较容易根治。
注意事项:女性出现了尿血不可麻痹大意,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时候肾盂肾炎也有可能引起尿血,一定要到医院去查明原因对症治疗,并且力求根治,因为如果以后复发的话会一次比一次严重,并且还有可能迁延不愈,成为长期性的慢性炎症,损害妇女的身心健康。
查看详情>>3女性尿路感染症状怎么治疗
尿路感染根据感染部位分为上尿路感染和下尿路感染;根据两次感染之间的关系可分为孤立或散发性感染和复发性感染,后者又可分为再感染和细菌持续存在,细菌持续存在也称为复发;根据感染发作时的尿路状态又可分为单纯性尿路感染、复杂性尿路感染及尿脓毒血症。尿路感染常多发于女性,尤其多发于夫妻生活活跃期及绝经后女性。
尿路感染95%以上是由单一细菌引起的。其中90%的门诊病人和50%左右的住院病人,其病原菌是大肠埃希杆菌,此菌血清分型可达140种,致尿感型大肠埃希杆菌与病人粪便中分离出来的大肠埃希杆菌属同一种菌型,多见于无症状菌尿或无并发症的尿感;变形杆菌、产气杆菌、克雷白肺炎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粪链球菌等见于再感染、留置导尿管、有并发症之尿路感染者;白色念珠菌、新型隐球菌感染多见于糖尿病及使用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药的病人及肾移植后;金黄色葡萄球菌多见于皮肤创伤及吸毒者引起的菌血症和败血症;病毒、支原体感染虽属少见,近年来有逐渐增多趋向。多种细菌感染见于留置导尿管、神经源性膀胱、结石、先天性畸形和阴道,肠道、尿道瘘等。
4小儿尿路感染
尿路感染多为细菌引起的尿道炎症病变,是小儿常见病、多发病。临床以发热、尿频、尿急、尿痛及排尿困难为主要特征,属中医学“淋证”范畴。
未病先防
(一)生活起居预防
1.适寒温,防外邪:衣被要寒暖适宜,随气候变化而增减,以防病健身,提高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
2.洁卫生,防感染:婴幼儿每次大便后,应该清洗臀部。尿布经常用开水烫洗净。勤换内裤。穿开裆裤不要坐在不洁净地方,不玩脏土。女孩应注意外阴部清洁,清洗或擦抹时应从外阴前面向肛门方向,以避免感染机会。其次,婴幼儿用的毛巾和盆,要与大人分开。
(二)食疗预防
1.加味山药粥:淮山药60~100克,茯苓15克,小蓟10~15克,粳米100克。先将淮山药、茯苓、小蓟煮取汁,与粳米同煮成稀粥,可配加适量白糖调服。每早晚温热食服。
2.赤小豆内金粥:赤小豆30克,鸡内金15克(研末),糯米适量,共煮成粥服。
3.山药芡实粥:淮山药15~20克,芡实15克,粳米50克。先将山药、芡实煎成汁,与粳米煮成稀粥,温热食服。
(三)药物预防
1.若有外阴部感染,局部红肿或溃烂者,可用野菊花30克、金银花30克、黄柏6克、苦参15克、车前子30克,煎汤温洗,每日三次。若有溃烂,洗后用黄柏、枯矾各等份,加适量冰片,研细未擦敷,或用冰硼散、锡类散擦敷亦可。
2.若见小便次数增多,尿道灼热而红,时有小便余沥不尽等症,可尽早服用一些清热利尿之品,以杜绝淋症之发生。如:
①竹叶茶:竹叶10克、茶叶5克,用沸水冲泡,每日代茶饮。
②通草场:通草3克、灯芯草3克、白茅根10克。水煎服,每日一剂,早晚分服。
③马齿苋车前场:鲜马齿苋15克、车前草12克。水煎服,日分2~3次。
(四)针灸推拿预防
1.针灸;针刺百合、关元、中极、三阴交,每日一次或隔日一次。或灸关元、气海、足三里,以强壮体质,增强抗病能力。
2.推拿:每日下午探丹田100~200次,摩腹20分钟,揉鱼尾30次。较大儿童可用擦法,横擦肾俞、八髎、以热为度。
既病防变
急性发病,若及时积极治疗,预后较好,多能痊愈。慢性发病,或反复发作者,则迁延日久,甚至发展为肾功能不全。
(一)起居劳作
患病后要注意病室内的安静、清洁,避免不良刺激,以保证患儿充分休息和睡眠,从而精神振作,有利于疾病恢复。急性感染早期,应卧床休息,甚至大小便也不能下床。恢复期,可适量活动,以促进食欲,流通气血,增强抗病能力。
(二)精神调养
首先要设法消除患儿对医生检查、打针、服药的恐惧心理。其次,要有耐心,掌握病儿心理,直顺其所喜。如病情变化,不要在病儿面前惊慌失措,任意呼唤,或哭泣不已,要对病儿进行安慰,以免引起不良刺激,加重病情。
(三)药食防治
1.茯苓苡米粥:苡米仁30克、茯苓20克、粳米50克。先将茯苓打碎入砂锅内,加水300毫升,煎100~150毫升,去渣取汁。苡米仁、粳米加水300毫升,武火煮成稀粥,兑入茯苓汁,煮开2~3沸即可。每日早晚,温热服。
2.黄芪白茅饮:生黄芪、白茅根各30克,肉苁蓉20克,西瓜皮60克,白糖适量。诸品入砂锅加水800毫升,煎至500毫升。取渣留汁,加白糖适量,温服,每日3次。
3.滑石粥:滑石30克、瞿麦10克、粳米50克,将滑石用布包扎,与瞿麦入砂锅,加水600毫升,煎至450毫升,去渣存汁,入粳米煮粥,每日3次,温食服。
(四)中医治疗
既成淋症,若湿热不除,日久可损伤脾肾之气,迁延不愈,致使病情加重。
1.起病较急,尿频数短赤,小腹坠胀,腰痛,恶心呕吐,舌红苦黄腻,脉数,宜清热利湿。方用八正散或导赤散:萹蓄12克、瞿麦10克、车前子12克(布包)、滑石15克、栀子8克、木通6克、大黄6克、甘草3克、竹叶3克。
2.若病久,小便频数,淋沥不尽,尿清或尿液不清,精神倦怠,饮食不振,甚形寒怕冷,手足不温,便溏,舌淡或有齿痕,苔薄腻或薄白,脉细弱。当益气补肾,升提固摄。用缩泉丸加减:山药20克、益智仁15克、乌药12克、茯苓12克、车前子6克(布包)、灯芯1.5克。
若温热留恋,肾阴受损,伴低热、唇干舌红、苔少、脉细数,用知柏地黄丸或六味地黄丸。
(五)推拿
1.补肾水:在患儿小指罗纹面,医者用拇指桡侧,从指尖向指根直推100次。
2.补脾土:在患儿拇指末节罗纹面,医生用拇指罗纹面贴于穴位上,依顺时针方向旋转100次。
3.探丹田(小腹部)5分钟。患儿仰卧,医者用掌根贴于小腹,作顺时针方向旋转。
5详解目前治疗尿路感染的过程
尿路感染是常见的尿路疾病。治疗尿路感染前要了解哪些是尿路感染的症状。目前,已知的尿路感染有尿频、尿急风等症状。那么,治疗尿路感染有什么方法吗?下面是对治疗尿路感染的方法的介绍。
专家介绍,最好的治疗尿路感染方法是对症治疗治疗尿路感染应首先明确病情是急性还是慢性,还要明确是上尿路感染还是下尿路感染等,才能正确治疗尿路感染。治疗尿路感染的原则有:
(1)治疗尿路感染先按常见痛原茵给予敏感抗生素。
(2)治疗尿路感染的疗程要足够。抗茵药物的使用要持续到症状消失、尿培养转阴后2周。
(3)治疗前行尿培养,然后根据药敏结果及时调整用。
(4)治疗尿路感染要尽可能选择尿液或靶器官中浓度高的抗生素。
(5)避免滥用抗生素,特殊是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这些是治疗尿路感染要注意的。
(6治疗尿路感染)必须同时消除诱发因素。若存在尿路畸形或功能异常者,应予以矫正或做相应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