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儿科 >多动症

儿童多动症症状 具体症状有哪些

儿童多动症又称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ADHD),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一种精神行为障碍性疾病,学龄儿童发病率约为6%~9%。多动症及时治疗很重要,首先我们要清楚到底什么是多动症?儿童多动症的症状有哪些?下面大家就来一起看一看吧。

目录 多动症中药治疗的方法 儿童多动症症状 具体症状有哪些 ​小学生多动症怎么办呢 多动症的发病原因 多动症的5大辅助检查

1多动症中药治疗的方法

  家长往往的没有经过系统的检查就认为自己的孩子是有一个多动症的,这个是不对的。我们的孩子出现多动症的时候有一个很明显的特征的,就是没有办法集中注意力的,这个时候如果是还有一些的好动的表现,就有可能是出现了多动症了,这个时候我们是要进行检查和治疗的,治疗的方法也是会有很多的,中药也是可以 进行一些的治疗的。

  方法/步骤

  一般的情况下我们的孩子出现了多动症就是要进行一些的心理的治疗和一些的行为的治疗,这个就是要医生,家长和孩子一起进行配合治疗的。这些的方法是可以很好的治疗多动症的。

  也是有一些人是会选择进行中药的治疗的。我们 的中药也是可以治疗多动症,比如是我们是可以用一些的生地、茯苓、钩藤、菖蒲各15克、生龙骨和生牡蛎各30克、炙远志5克、琥珀2克,用这些的中药是可以治疗多动症的,就是要用的时间会长一些的。还有就是如果是孩子有一些的具体的情况,比如 是有一些的心烦难眠者,可以加一些的龟板、熟地黄、百合各10克进行配合治疗的饿,还有很多的情况的,我们是要进行中药治疗就是要找一个很好的中医师进行检查治疗的。

  家长往往的发现自己的孩子是出现了多动症了以后就是会特别的着急了,这个是没有必要的。这个时候我们进行一些的治疗,孩子的病就是会好的。还有就是孩子的家长是要正确的引导孩子,和老师进行一些的沟通,尽量的不要出现一些的打骂的现象,还有就是一些孩子的歧视问题,这个都是不会很好的帮助治疗的。

2儿童多动症症状 具体症状有哪些

  1 活动过度 患儿在母腹中,就明显表现活动量大于其他同胞。婴幼儿、学龄前期则显得特别活跃,表现为多动、好哭闹、不安静,难以满足要求,自控能力差, 动作多, 上课小动作, 干扰同学, 狂奔乱跑, 睡觉不安稳。

  2 注意力不集中 注意力不集中或短暂, 神思涣散, 东张西望, 易走神, 对他讲话似听非听,上课、做作业时不专心,潦草,拖拉时间;否则,就出错频繁,易被周围事物所吸引,做其 他事也往往是有始无终。

  3 学习困难 多动症患儿智力正常,但由于不易集中注意力,学习困难, 学习不专心, 无耐心, 难以完成作业, 写字潦草, 计算能力差, 理解能力差, 记忆能力差, 写字记数常颠倒,学习主动性较差,成绩不稳定或不及格,甚至留级。

  4 神经系统发育障碍 有半数左右患儿可见有神经系统软体征,表现为快速轮替动作笨拙,共济活动不协调,不能直线行走,闭目难立,指鼻试验阳性,精细运动不灵活,部分患儿可有视觉-运动障碍、空间位置觉障碍等。

3​小学生多动症怎么办呢

  有多动症的孩子上课难以集中注意力,听讲时不自觉地玩文具、向同学扔东西,啃手指甲,甚至下位跑出去等。老师多次教育无果,不仅自己课堂上没有学到知识,还影响到其他同学学习。

  有多动症的孩子做事缺乏耐心。比如搭积木,没有很快搭好就跑一边玩去了,或者直接将积木掀翻。或者写字,一笔一划很难静下心来认真书写,通常写字漏笔画等。

  有多动症的孩子情绪不稳定,容易激动。有些孩子语言表达能力欠佳,喜欢同学时咬同学一口,不喜欢同学时还是咬同学一口。同学们不愿意和他玩,与同学关系紧张,更容易暴躁,形成恶性循环。

  有多动症的孩子上课没听好讲,写作业又特别拖拉,造成学习困难。家长着急,老师着急,这时候需要家长多陪伴孩子。

  家长在陪伴孩子时要仔细观察孩子,看他有没有特别感兴趣的事物,比如有些孩子特别喜欢画画。画画时会安静很多,而且不会到处乱跑。请鼓励孩子画画,让他在画画中学会静心,慢慢习惯安静,控制自己的情绪。

  因为有多动症的孩子写作业特别拖拉。所以在写作业前,家长和孩子商量好,限时写作业。比如,5分钟可以写多少,完成5分钟的作业后及时奖励,肯定他能在5分钟内写这么多作业,很能干。一天的作业分割成多个5分钟限时作业,孩子写作业的速度会有大幅提升。坚持一段时间后,把限时作业调为10分钟,再后来调为20分钟,这种训练需要家长长期坚持不懈,及时肯定孩子付出的努力。

  陪伴有多动症的孩子时,请别和其他孩子比较。孩子有进步就行,家长一定要看到孩子的进步,及时鼓励,坚持陪伴必有回报。同时请别把孩子交给老人带哦,可以参看“老人带孩子的弊端有那些”。

4多动症的发病原因

  1.遗传因素

  儿童多动症有家族倾向,如患儿的父母或亲属在儿童时期也有多动症的病史。Morrison和Stewart(1971)调查了59名多动症儿童和41名对照组儿童的家族,发现有20%多动症儿童的双亲在幼年时曾患过多动症,而对照组只有5%的家长有过多动的历史。Morrison进一步指出,若将患儿的一级亲属和二级亲属的发病数加在一起,可以看出多动症状群经常发生在患儿的家族中。此外,发现21名患儿的家族中,至少有一名成员是反社会人格、酒精中毒或癔病患者,而对照组中仅有4名具有以上情况。

  Willerman(1973)调查93名孪生子,发现单卵孪生同病率为100%,而双卵孪生的同病率明显降低。该氏认为,如果强调环境因素是重要的,则二者的同病率应无明显区别。

  2.脑器质性因素

  最初认为本症病因与脑损伤有关,包括围生期损害、婴儿期中枢神经系统感染、颅脑外伤、中毒和高热昏迷等。但是,临床所见有明显脑损伤史的儿童并不出现多动症,同时,本症患儿多数无脑损伤史,说明脑损伤并不是惟一的或主要的致病因素。

  3.生化因素

  Wender(1978)提出本症的病因与中枢神经系统中儿茶酚胺活性降低有关,患儿存在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和5-HT代谢异常。Coleman(1971)发现25名多动症儿童的血小板内5-HT浓度降低的占88%。波波特等(1970)发现多动症儿童的活动过度程度与尿中排出的NE含量成反比。Shay-witz等(1978)意见是,阻碍中枢神经系统内DA的产生或应用是多动症的可能原因。有些学者认为多动症儿童的中枢递质存在儿茶酚胺水平不足,尤其是突触间隙中的NE和DA的有效浓度降低,因而干扰了神经突触向大,脑皮质传导信息的过程,使病儿失去对自身行为和有意识活动的有效控制,因而产生一系列多动和注意障碍的临床症状。现今应用苯丙胺和哌甲酯治疗儿童多动症的原理,可能是补充了突触间隙的单胺类神经递质,使NE和DA浓度增高,从而改善了中枢神经传递信息的功能。

  4.心理社会因素

  家庭环境和社会教育对儿童多动症的发生和发展有很大影响。如家庭气氛紧张、父母离婚、家庭破裂、或年丧母、自幼得不到温暖和照顾、学校功课负担过重、父母和教师采用简单粗暴的教育方法,均可促使具有遗传素质的儿童发病,或导致多动症症状加重。北京安定医院(1983)对100例多动症儿童的家庭进行调查,发现教育方式不一致、父母关系不和、父母性格急躁、经常遭受打骂或寄养于外祖父母家等,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

5多动症的5大辅助检查

  1、一般情况

  患儿有自控能力差,注意不集中,学习困难症状;询问患儿的脑外伤史、产史,是否有早产、难产、剖腹产而致脑缺氧、缺血或窒息;检查患儿背部是否有颈椎习惯性脱位,在颈椎附近是否可触及压痛点。

  2、观察发病症状

  反复出现多发性、无意义的颜面部、四肢及躯干抽动或清嗓音;患儿自控能力差,注意不集中,学习困难;舌边尖红色,苔少或光剥,脉细数;询问患儿的脑外伤史、产史,是否有早产、难产、剖腹产而致脑缺氧、缺血或窒息。检查患儿背部是否有颈椎习惯性脱位,在颈椎附近是否可触及压痛点。

  3、点指试验

  让多动症患儿一只手握紧拳头,另一只手用拇指依次触碰其它手指的指端,做完这个动作后,换手,继续重复之前的动作。也可以选择正反两个方向的接触手指,顺序为食指、中指、无名指到小指,也可以是小指、无名指、中指到食指。当完成动作的过程中,如果患儿动作不连贯,不灵活,可能诊断为阳性。

  4、翻手试验

  让患儿坐于桌前,将两手平放在桌面上,做时先手掌向下,将拇指沿桌边垂下,而两手其他手指靠拢。在反复尽量快速翻手时,出现动作笨拙,甚至乱翻一气;翻手时不让摆动肘部时,两小指靠不拢,姿势也更加笨拙,可能诊断为阳性。

  5、指鼻试验

  让多动症患儿先用左手食指,后用右手食指,指自己的鼻尖,睁眼和闭眼各指鼻5次,观察患儿在指鼻过程中的协调性和速度。多动症儿童往往动作过重,笨拙,错误次数多,尤其是闭眼时,错误更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