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药品 >偏方秘方 >儿科偏方

小儿多动症偏方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在我国称为多动症,是儿童期常见的一类心理障碍。表现为与年龄和发育水平不相称的注意力不集中和注意时间短暂、活动过度和冲动,常伴有学习困难、品行障碍和适应不良。国内外调查发现患病率3%~7%,男女比为4~9:1。部分患儿成年后仍有症状,明显影响患者学业、身心健康以及成年后的家庭生活和社交能力。那么小儿多动症的偏方有哪些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目录 小儿多动症偏方 小儿多动症的原因 小儿多动症有什么危害 如何区分好动与多动症 小儿多动症该如何护理

1小儿多动症偏方

  中药处方(一)

  【方名】小儿多动症方剂一。

  【组成】当归身15克柏子仁10克茯苓10克浮小麦20克生龙骨10克黄连3克甘草1.5克。

  【用法】间断服药。先取3剂,煎汤分服。停5~10天,继服3剂。2~3个月为1疗程。

  【治法】养心安神,益脾缓中。

  【主治】心脾不足型儿童多动症。症见形体消瘦,面色无华,心神不定,多动不安,注意力分散,情绪不稳,语言冒失,兴趣多变,做事有头无尾,脉缓而涩。

  【出处】中药方剂大全。

  中药处方(二)

  【方名】小儿多动症方剂二。

  【组成】女贞子15克枸杞子12克白芍10克生牡蛎(先煎)12克珍珠母(先煎)10克夜交藤12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3次服。

  【治法】滋补肝肾之阴,平肝潜阳。

  【主治】小儿多动症。

  【加减】阴血不足,面色萎黄,舌淡者熟地10克,阿胶(烊化)12克;脾虚气弱,纳少,便溏,乏力者加茯苓15克,白术6克;夜寐不安加炒枣仁15克。

  【出处】中药方剂大全<多动症>

2小儿多动症的原因

  1.遗传

  家系研究、双生子和寄养子的研究支持遗传因素是ADHD的重要发病因素,平均遗传度约为76%。

  2.神经递质

  神经生化和精神药理学研究发现,大脑内神经化学递质失衡,如患者血和尿中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功能低下,5-HT功能下降。有学者提出了ADHD的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及5-羟色胺(5-HT)假说,但尚没有哪一种假说能完全解释ADHD病因和发生机制。

  3.神经解剖和神经生理

  结构磁共振成像(MRI)发现患者额叶发育异常和双侧尾状核头端不对称。功能MRI还发现ADHD患者存在脑功能的缺陷,如额叶功能低下,在额叶特别是前额叶、基底节区、前扣带回皮质、小脑等部位功能异常激活。

  4.环境因素

  包括产前、围生期和出生后因素。其中与妊娠和分娩相关的危险因素包括ADHD患者母亲吸烟和饮酒、患儿早产、产后出现缺血缺氧性脑病以及甲状腺功能障碍。与ADHD发生有关的儿童期疾病包括病毒感染、脑膜炎、脑炎、头部损伤、癫痫、毒素和药物。更多存有争议的因素包括营养不良、与饮食相关的致敏反应、过多服用含食物添加剂的饮料或食物、儿童缺铁、血铅水平升高、血锌水平降低与ADHD发生有关,但目前证据尚不充分。

  5.家庭和心理社会因素

  父母关系不和,家庭破裂,教养方式不当,父母性格不良,母亲患抑郁症,父亲有冲动、反社会行为或物质成瘾,家庭经济困难,住房拥挤,童年与父母分离、受虐待,学校的教育方法不当等不良因素均可能作为发病诱因或症状持续存在的原因。

3小儿多动症有什么危害

  学习方面

  患儿在学习上无法专心,不能主动学习,造成学习成绩差,以致于儿童厌学、逃学,使学业荒废。

  个性方面

  患儿喜欢说谎,做奇怪动作,冲动幼稚任性,无法处理正常的人际关系,发展严重可能因为人格扭曲而走上犯罪歧途。

  行为方面

  在学校、家庭里无法自控,不服管束,喜欢惹是生非,干扰他人。因为没有自控力,所以容易受不良影响的引诱,甚至可能走上犯罪道路。

4如何区分好动与多动症

  1、正常好动的孩子,虽然也有注意力下集中的表现,但对有兴趣的事情,却能专心致志,很少分散。而多动症的孩子做不到。

  2、正常儿童虽然表现散漫,如上课做小动作,甚至吵闹打架,但当他意识到必须控制自己时,他能控制得住。而多动症的孩子却不能控制自己。

  3、正常孩子作快速、反复和轮换动作时,表现得灵活自如。而多动症的患儿却表现得很笨拙。

  4、中枢神经兴奋剂能使正常儿童引起兴奋。而患多动症的儿童服用后,却很快地表现得安静,少动,注意力呈相对集中。当他们服用镇静剂时,反而出现兴奋、多动。

  因此对被怀疑的孩子,不妨给他们喝些咖啡或浓茶,如果孩子没有突出表现时,希望爸妈不要随便带孩子到精神病院去就诊,否则会给孩子心理上不良的刺激,也不要随便对孩子说你是多动症,这样做,反而会影响孩子的智力发展,增加精神负担。

5小儿多动症该如何护理

  1、正常好动的孩子虽然也有注意力不集中的表现,但对有兴趣的事情,却能专心致志,很少分散注意 力,而多动症的孩子做不到。

  2、正常儿童虽然表现散漫,如上课做小动作,甚至吵闹打架,但当他意识到必须控制自己时,他能控制 得住,而多动症的孩子却不能控制自己。

  3、正常儿童做快速、反复和轮换动作时,表现得灵活自如,而多动症患儿却表现得很笨拙。妈妈们对多动症还有不了解的,可以在线咨询鸽子医生。

  4、中枢神经兴奋剂能使正常儿童引起兴奋,而患多动症的儿童服后,却很快地表现出安静、少动、注意 力相对集中。

  多动症护理措施:

  1.孩子成长过程中,帮助孩子集中注意力。着眼孩子喜欢的东西,和他一起游戏,调动孩子学习的兴 趣,使他的注意时间加长。比如当孩子喜欢画画时,你应该给他充足的空间,甚至可以和他一起画。

  2.充实孩子的生活内容。爸爸妈妈尽量把孩子的生活安排得丰富多彩,让他有机会宣泄过剩的精力。比 如让他参加适当运动,如平衡木、跳床等。

  3.避免含铅食物。铅中毒是引发多动症得原因之一,不给孩子吃铅食物,如皮蛋、爆米花等。不给孩子 用铝制器皿。

  4.多鼓励孩子,给孩子减少压力。给孩子适当的鼓励和肯定,让他学会坚持。不要因为他不会数数、不 会弹琴就把他说成“笨小孩”,不给孩子压力,让他轻松成长。

疾病百科 | 小儿多动症

挂号科室:儿科、精神心理科

温馨提示:
在出现小儿多动症时要很快确诊,并且要有正确的护理措施,使孩子的自控能力得以增强。

儿童多动症、多动综合征(hyperkinetic syndrome of childhood)是一种常见的儿童行为异常问题,又称脑功能轻微失调或轻微脑功能障碍综合征(minimal brain dysfunction,MBD)或注意缺陷障碍(attention deficiency disorder,A.D.D.)。这类患儿的智能正常或基本正常,但学习、行为 更多>>

病因  治疗  预防  食疗  好发人群:婴幼儿 常见症状:注意力缺乏、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困难、情绪起伏大、儿童抽动症、舞蹈样手足徐动、新生儿手足徐动、食欲异常、不断眨眼[详细] 是否医保: 治疗方法:利它林、右旋苯丙胺、甲基苯丙胺、匹莫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