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内科 >心血管内科 >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有什么注意项

心律失常是我们人体较为常见的一种心血管疾病,而且在当今的社会之中,这种心律失常的发病率还是挺高的,而且心律失常给人所带来的后果也是很不好的,很多时候,很多心律失常患者就是在无意间突然死掉的,而原因也就是心律失常疾病的发作。一般心律失常的注意事项也有很多,而且注意一些方面对于心律失常这种疾病还会有辅助治疗的作用。

目录 心律失常有什么注意项 心律失常吃什么好 中医治心律失常偏方大全 心律失常可能造成的危害 心律失常要怎么进行治疗

1心律失常有什么注意项

  心律失常是由于窦房结激动异常或激动产生于窦房结以外,激动的传导缓慢、阻滞或经异常通道传导,即心脏活动的起源和(或)传导障碍导致心脏搏动的频率和(或)节律异常。心律失常是心血管疾病中重要的一组疾病。它可单独发病亦可与心血管病伴发。可突然发作而致猝死,亦可持续累及心脏而衰竭。

  心律失常可见于各种器质性心脏病,其中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心肌病,心肌炎和风湿性心脏病(简称风心病)为多见,尤其在发生心力衰竭或急性心肌梗塞时,发生在基本健康者或植物神经功能失调患者中的心律失常也不少见,其他病因尚有电解质或内分泌失调,麻醉,低温,胸腔或心脏手术,药物作用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等,部分病因不明。

  心律失常病人注意事项:

  1. 正确对待、心胸开阔。不要因为患了心律失常而忧心忡忡。只要早发现、早治疗,心律失常并非不能控制

  2. 积极治疗原发病,遵医嘱按时服药。

  3. 合理安排休息与活动。心律失常患者应减少劳累,保证睡眠充足,并适当地进行锻炼;只有严重心律失常、心功能极差的患者,才需长期卧床休息。

  4、保持情绪稳定。情绪急剧激动或情绪过度忧虑,都可引起心律失常。

  5. 随季节、气候变化调节生活起居,采取措施预防感冒,以免加重病情。

  6. 注意合理安排饮食。宜清淡,不宜暴饮暴食;少饮浓茶、咖啡、冷饮等;戒烟、酒是预防心律失常的重要一环。

  7. 定期到医院复查,合理调整药物。

2心律失常吃什么好

  方1 枣仁粳米粥

  组成:酸枣仁15克,粳米100克。

  用法:酸枣仁炒黄研成细末。将粳米煮粥,临熟下酸枣面,空腹食用。每日1~2次,1周为1个疗程,可连服数个疗程。

  功效:养心安神,滋阴敛汗。

  主治:心律失常,属阴虚火旺型,心悸不宁,心烦少寐,头晕目 眩,手足心热,,午后潮热,盗汗。

  方2 莲子粳米粥

  组成:莲子30克,粳米50克。

  用法:先煮莲子如泥,再人粳米煮作粥,空腹食用,每日早晚各服1次。

  功效:补血养心,益气安神。

  主治:心律失常,属心血不足型,心中悸动不安,神乏无力,面色无华,失眠多梦者。

  方3 万年青茶

  组成:万年青25克,红糖适量。

  用法:将万年青加水150毫升,煎至50毫升,滤出汁。反复两次。将二汁混合,加人红糖,1日内分3次服完。每日1剂,连用1周。

  功效:活血化瘀止痛。

  主治:心律失常,属心血瘀阻型,心悸不安,胸闷不舒,心痛时作,舌质紫暗有瘀点,脉涩或结代。

  来源:民间验方。

  方4 猪腰粳米粥

  组成:猪腰1具(去内膜,洗净切细),粳米60克,磁石50克,生姜、葱白、食盐少许。

  用法:将磁石捣碎,置于沙锅内煮1小时,去渣取汁,人粳米、猪腰及调料共煮成粥,每晚空腹服1次。

  功效:补益心肾,镇惊安神。

  主治:心律失常,属水饮凌心型,心悸眩晕,胸脘痞满,形寒肢冷,夜寐不安者。

  来源:韩冰中国分科食疗大全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5,84

  方5 大枣米粥

  组成:大枣15个去核,粳米60克,小米30克。

  用法:将上几味共煮作粥,每日早、晚空腹食用。

  功效:补血,养心,安神。

  主治:心律失常,属心血不足型,心悸不安,神疲乏力,少气懒言,面色不华。

  来源:民间验方。

  方6 茶树米酒煎

  组成:老茶树粗壮根(鲜晶)150克,糯米酒500克。

  用法:上二味共煎,每晚睡前温服1酒盅。

  功效:活血温阳安神。

  主治:心律失常,属心阳不振型,心悸不安,胸闷气短,面色苍白,神疲少寐。

3中医治心律失常偏方大全

  女贞子治心律失常

  【功能主治】补肝肾,强腰膝。主治心律失常、阴虚内热、头晕、眼花、耳鸣等。

  【处方组成】女贞子250克。

  【用法用量】加水1500毫升,文火煎至900毫升。每次取30毫升,每日3次口服,4周为1个疗程。或每日用药25克,加水150毫升,煎至90毫升,分3次服。

  【病例验证】用女贞子治疗心律失常43例。治疗前停用抗心律失常药1周,服用女贞子1个疗程(4周)。总有效率76%。其中显效19例(心律失常消失),有效15例,无效9例。病程不到1年者,总有效率84.3%;1~5年者为81.2%,超过5年者为52.1%。

  皂角粉治心律失常

  【功能主治】主治心律失常。

  【处方组成】生皂角0.3克。

  【用法用量】将药研成细粉,吹少许入鼻中,取喷嚏。

  【病例验证】邓某,男,64岁。突然心悸,咯吐多量白色黏痰,心律178次/分,心电图提示为室上性心动过速。曾因注射三磷酸腺苷发生心源性休克而惧用西药。本次发病改用单味皂角0.3克研细粉,吹粉少许人鼻中,搐鼻取嚏。即刻痰随嚏而出,胸闷随减。再查心率为90次/分,心律整齐。

  黄芪檀香治心律失常

  【功能主治】大补元气,复脉定律。主治心气虚损的心律失常,心动过缓,房室早搏。症见:胸闷痛,心悸少寐,头昏神倦,脉象缓或结代,舌红嫩,苔白。

  【处方组成】生黄芪100克,檀香20克,桃仁、桂枝、炙甘草各10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服。

  【加减】痰火内盛,心阳偏亢的心动过速者,加茵陈30克、黄连10克、生龙齿30克;大便硬结者,加制军10克;痰多者,加鲜竹沥一支,日两次吞服。

  【病例验证】丁某,男,58 岁。病症为胸闷心悸,头昏耳鸣,神倦乏力,已历三年,西医诊断为冠心病。经治未见好转,近因劳累胸闷气闭加重5天求治。查:心律48次/分,血压 150/90毫米汞柱。面色欠佳,面目略浮肿,咯痰色白,口唇紧绀,大便干结,舌嫩,苔白腻,脉缓。用原方加姜半夏10克、制军10克,5剂。二诊咯痰减,胸闷好转,再服10剂。三诊:胸闷气闭除,大便通,无咯痰,心率62次/分,血压140/85毫米汞柱,去姜半夏、制军,再进10剂以固疗效。随访1 年,未复发。

  山黄丹参饮治心律失常

  【功能主治】益气温阳,活血复脉,提高脉率。主治缓慢性心律失常,包括冠心病,各类心肌炎或心肌病导致的病态窦房结综合症,尤为窦房结供血不足或窦房结动脉血栓形成者更为适宜。可以加速传导,提高脉率,改善虚寒症候。

  【处方组成】仙灵脾18克,黄芪30克,桂枝10克,丹参30克,炙甘草15克,檀香6克,瓜萎皮、薤白各15克。

  【用法用量】文火水煎,每日1剂,早晚温服,30天为1疗程。

  【加减】胸闷两胁胀痛者,加柴胡12克、元胡15克;失眠者,加炒枣仁15克、百合30克;头昏耳鸣者,加枸杞子15克、菊花12克;双下肢浮肿、少尿者,加车前草30克、葫芦壳30克;纳食不佳者,加焦山仙各12克、炒莱菔子20克。

  【病例验证】陈某,男,45 岁。因阵发性眩晕伴心悸胸闷两年余,平素常感疲乏无力,畏寒肢冷,夜间多有失眠。曾就诊西医,用过阿托品、麻黄素、潘生丁等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后求治于中医,处方用仙黄丹参饮加百合30克,14剂。服14剂后心率开始增快,心率增至50~58次/分。原方改仙灵脾21克、桂枝15克,再服十四剂诸症消失。随访3月,未见复发。

  延胡黄连治心律失常

  【功能主治】清热散瘀,行气通络,扶正固本。主治快速型心律失常。症见心悸气短,胸闷胸痛,心烦不寐,脉数疾、促、促代或涩数。

  【处方组成】延胡30克,黄连30克,麦冬40克,当归15克,丹参30克,丹皮15克,黄芪15克,半夏15克,甘草15克。

  【用法用量】水煎,每日1~2剂,每剂煎2次。

  【病例验证】用本方治疗心律失常者多例,系统观察病人并统计:显效54.93%,有效29.58%,总有效率84.51%。

  黄芪太子参治心律失常

  【功能主治】健脾和胃,补气活血,通经活络。主治心律失常,适宜于心脾两虚,血脉瘀阻者。

  【处方组成】黄芪10克,太子参15克,麦冬10克,五味子10克,云苓15克,柴胡10克,白术10克,砂仁6克,丹参15克,水蛭3克,香附10克,三七粉6克(冲服)。

  【用法用量】水煎,每日1剂,分2~3次服,7日为1疗程。

  【病例验证】用此方治疗患者51例,其中疗效显著者27例,有效者19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0.2%。

  桃仁红花治心律失常

  【功能主治】主治慢性心律失常。

  【处方组成】桃仁10克,红花5克,当归、生地各10克,川芎5克,赤芍、牛膝各10克,甘草3克,生黄芪15克,瓜蒌皮10克,桔梗5克,淡附片10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病例验证】用此方治疗39例心律失常患者,其中疗效显著者18例,好转20例,无效1例。

4心律失常可能造成的危害

  心律不齐可使血液循环失常

  当发生心律失常时,心房和心室收缩程序改变,能使心排血量下降30%左右,引起病人心虚、胸闷、无力等症状。

  带来窦性停搏、窦房阻滞,和心动过缓

  血液循环失常也是心律失常的一种表现,当发生心律失常时,心房和心室收缩程序改变,能使心排血量下降30%左右,引起病人心虚、胸闷、无力等症状。心律失常可导致瘁死:发生瘁死最多的原因是心律失常,其中以室性心动过速、室颤及传导阻滞引起瘁死的发生率最高。

  导致肾循环血管收缩,引起肾缺血

  频发房性或室性早搏可引起肾血流量平均减少8%~10%,房性心动过速和伴有快速心室率的房颤及室性心动过速的患者,其肾血流量分别减少18%、20%、60%,导致肾循环血管收缩,引起肾缺血,其症状包括少尿、蛋白尿、氮质血症等。

  心律不齐可导致猝死

  发生猝死最多的原因是心律失常,其中以室性心动过速、室颤及传导阻滞引起瘁死的发生率最高。

  阿-斯综合征发作

  由心律失常所致的脑循环血流减少,对于具有正常脑血管的患者来说,尚易于耐受,但在脑动脉有病变的患者中,则将出现脑血管功能不全的症状和体征,如眩晕、乏力、视力模糊、偏盲、惊厥、晕厥、局部麻痹或轻瘫,甚至抽搐和精神异常。心率极慢的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患者,常由于脑血流量的减少而产生晕厥和抽搐,临床上习惯称为阿-斯综合征发作。

5心律失常要怎么进行治疗

  1电刺激法:是一种经食管或心腔内快速刺激而终止心律失常的方法。 起搏治疗:心脏起搏器多用于治疗缓慢心律失常,以低能量电流按预定频率有规律地刺激心房或心室,维持心脏活动;亦用于治疗折返性快速心律失常和心室颤动,通过程序控制的单个或连续快速电刺激中止折返形成。

  2预防诱发因素:一旦确诊后病人往往高度紧张、焦虑、忧郁,严重关注,频频求医,迫切要求用药控制心律失常。而完全忽略病因、诱因的防治,常造成喧宾夺主,本末倒置。常见诱因:吸烟、酗酒、过劳、紧张、激动、暴饮暴食,消化不良,感冒发烧,摄入盐过多,血钾、血镁低等。病人可结合以往发病的实际情况,总结经验,避免可能的诱因,比单纯用药更简便、安全、有效。

  3枣仁粳米粥:组成:酸枣仁15克,粳米100克。用法:酸枣仁炒黄研成细末。将粳米煮粥,临熟下酸枣面,空腹食用。每日1~2次,1周为1个疗程,可连服数个疗程。功效:养心安神,滋阴敛汗。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