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内科 >肾内科 >肾结核

肾结核怎么造成的

在泌尿系结核有一种常见的结核病叫做肾结核,泌尿生殖系其他器官结核,大多继发于肾结核,可见及时治愈肾结核的重要性,肾结核还是一种比较不容易治疗的疾病,但是,由于肾结核的传染性,就决定了肾结核是难以治愈的。

目录 肾结核怎么造成的 肾结核有遗传的危险吗 肾结核的感染源及传播途径 手术治疗肾结核 肾结核的信号

1肾结核怎么造成的

  人类很容易被结核菌感染,但人体对感染的反应一方面取决于细菌的数量与毒力的大小,另一方面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免疫力的强弱。因此,患者被结核菌感染后的反应与以往是否有过感染及由感染引起的免疫反应有关。第1次感染称原发感染或初次感染;在体内已建立免疫反应或迟发性过敏反应后发生的感染称为原发后感染或再感染,两者在体内的反应是不相同的。一般在初次结核感染3~4周后,随着体内细胞免疫或迟发性过敏反应的建立,早期的非特异性炎症反应被肉芽肿性结核结节所取代,结节主要由淋巴细胞、巨噬细胞组成,中心常有干酪样坏死,此时90%的患者感染被控制,播散被遏制。这类患者虽被结核菌感染,但由于免疫力较强,未发展成结核病,临床也无表现,只有少数小儿及免疫力低下的成人可直接由原发感染发展成结核病。

  至于原发后感染或再感染多见于原发感染灶已消退,细胞免疫已建成,但体内又重新出现结核。现在多认为这类感染为早期原发感染播散时留下的病灶重新复发,即为内源性再感染。据报道约5%的患者于原发感染2~5年后,肺部出现结核;另有约5%的患者则于原发感染后10~20年或更长的时间始出现其他肺外结核如肾结核、骨关节结核和淋巴结核等临床症状。由于机体已感染致敏,并已具有细胞免疫的功能,故能限制感染的播散,但组织破坏则较显著,与原发感染有着显著的差别。

  肾结核几乎都继发于肺结核感染,也偶见继发于骨关节、淋巴及肠结核。结核杆菌到达肾脏的途径有4种,即经血液、尿路、淋巴管和直接蔓延。后两种径路的感染比较少见,只在特殊情况下发生。经尿路感染也只是结核病在泌尿系统的一种蔓延,不是结核菌在泌尿系统最初引起感染的途径。结核杆菌经血行到达肾脏,是已被公认的最主要和最常见的感染途径;而肾结核的血行感染以双侧同时感染机会较多,但在病情发展过程中,一侧病变可能表现严重,而对侧病变发展缓慢。如果患者抵抗力降低,病情迅速发展,可能表现为双侧肾脏严重病变。病理检查证明80%以上的病例是双侧感染。但实际上因大多数患者对侧轻度病变能自行愈合,所以临床上所见的肾结核多以单侧为主,约占85%以上,而双侧肾结核在临床上约占10%。

  肾结核主要病理变化为肾皮质的阻塞性缺血性萎缩,肾髓质的干酪样坏死空洞形成及尿路的纤维化和梗阻。结核杆菌经血行到达肾脏后进入肾小球毛细血管丛中,若患者免疫力强,菌量少,毒力弱,则病变局限于肾皮质内,形成多个小肉芽肿,多数可全部自愈;若患者免疫力低下,菌量大,毒力强,则结核杆菌到达肾髓质和乳头,病变进行性发展,结核结节彼此融合、坏死,形成干酪样病变,后者液化后排入肾盏形成空洞,则罕有自行愈合者。肾盂、肾盏黏膜上的结核可在肾内经淋巴、血行或直接蔓延累及全肾或播散于肾脏其他部位。若肾盏纤维化狭窄,可形成局限性闭合性脓肿。肾盂结核性纤维化造成梗阻时,可使肾脏病变加速发展,成为无功能的结核性脓肾。肾结核病变扩展至肾周围时,可发生结核性肾周围炎或肾周寒性脓肿,甚至发生结核性窦道或瘘管形成。

  肾结核的另一病理特点为纤维化和钙化,血管周围纤维化使肾内动脉狭窄,内膜增厚,动脉管腔狭窄而导致肾皮质萎缩,称为“梗阻性肾皮质萎缩”,此为肾结核肾皮质的主要病理改变。肾盏、肾盂和输尿管结核病变纤维化,可使管腔狭窄,甚至完全梗阻。晚期肾结核可形成钙化,先出现于空洞边缘,呈斑点状。脓肾可形成特有的贝壳样钙化。如患侧输尿管完全梗阻,则来自肾脏的结核性尿液不能流入膀胱,膀胱结核可好转甚至愈合,临床症状完全消失,称为“肾自截”,多在体检超声或腹部X线平片偶然发现。此时,肾脏内的干酪样组织内仍可有存活的结核杆菌长期存在,故亦应摘除病肾。

  结核菌可经肾脏下传至输尿管,侵犯输尿管黏膜、黏膜固有层及肌层。结核结节于黏膜上形成表浅潜行的溃疡,其基底为肉芽组织,可发生明显的纤维化而使输尿管增粗、变硬,形成僵直的条索,管腔节段性狭窄,甚至完全闭塞。输尿管狭窄多见于输尿管膀胱连接部的膀胱壁段,其次为肾盂输尿管连接部,中段者少见。

  膀胱结核继发于肾结核,最初结核结节出现在患侧输尿管口附近,然后向其他部位扩散,蔓延至三角区及整个膀胱。结核结节呈浅黄色粟粒样,可相互融合,坏死后形成溃疡。溃疡病变侵及肌层,发生严重纤维组织增生和瘢痕收缩,使膀胱容量变小,达到50ml以下,称为“挛缩膀胱”。膀胱纤维组织增生,可使输尿管口狭窄或闭合不全,形成洞穴状。二者可因梗阻或排尿时尿液向输尿管反流,致使肾积水;闭合不全还可使膀胱内感染的尿液上行感染对侧肾脏。膀胱病变严重、溃疡深在时,可穿透膀胱壁,向阴道或直肠内穿孔形成膀胱阴道瘘或膀胱直肠瘘。

  此外,肾结核男性患者中约50%~70%合并生殖系结核病。男性生殖系结核虽主要从前列腺和精囊开始,但临床最明显的为附睾结核。在并发生殖系结核的肾结核病人中,约40%患者附睾结核出现在肾结核之前或与之同时出现。

2肾结核有遗传的危险吗

  肾结核有遗传的危险吗?相信这是所有患者最想知道的问题,一旦遗传就表明对孩子的发育造成影响。那么下面就通过我们的介绍,让您了解肾结核是否具有遗传性?

  肾结核多在成年人发生,发生在20~40岁之间,但幼年和老年亦可发生。男性的发病率略高于女性。肾结核的临床表现与病变侵犯的部位及组织损害的程度有所不同。病变初期局限于肾脏的某一部分则临床症状甚少,仅在检验尿液时有异常发现。尿中可找到结核杆菌。

  当结核从肾脏而影响膀胱,造成膀胱结核时,则有一系列的症状出现,病变主要在肾脏而临床表现主要在膀胱,肾结核的主要表现有:

  1、尿频、尿急、尿痛、排尿不能等待,必须立即排出,难以忍耐;排尿终末时在尿道或耻骨上膀胱区有灼痛感觉;严重者甚至出现尿失禁现象。

  2、血尿 尿中带血,尿血多数为终末血尿,乃是膀胱的结核性炎症和溃疡在排尿时膀胱收缩引起出血。若是血尿来自肾脏,则全程血尿。

  3、脓尿 脓尿又称白细胞尿。

  4、腰痛 出现腰痛的症状,如果很严重,您就要考虑是不是肾病出现了问题。

  5、结核中毒症状,如食欲减退、消瘦、乏力、盗汗、低热等,可在肾结核较严重时出现,或因其他器官结核而引起。

  肾结核会遗传给宝宝吗?肾结核侵蚀的是肾实质,这时是没有机会排除体外的,而尿液中的结核菌是很难进入被传染者的呼吸道及血液的。胃中的消化液有非常强的杀结核菌的作用,所以结核菌有很难通过消化道传播,因此肾结核基本是不会传染的。

  通过以上的介绍,相信您了解了肾结核的具体病症,肾结核是不具有遗传的危险的,所以出现肾结核症状患者一定要正确就医,相信在自己积极配合下一定能远离疾病的困扰。

3肾结核的感染源及传播途径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肾结核会给人带来很多的痛苦,会给生活很大的影响。相信所有人都不会想患上肾结核,都想要有效预防这种疾病。但是,很多人对于肾结核的感染源和传播途径并不了解。现在让我告诉大家,肾结核的感染源及传播途径。

  ①直接蔓延:是在肾脏附近的器官如脊柱、肠的结核病灶直接扩散蔓延累及肾脏。

  ②血行播散:是最主要的感染途径。结核杆菌从肺部结核病灶中侵入血流而播散到肾脏;

  ③尿路感染:实际上是结核杆菌在泌尿系统内的蔓延扩散。为一侧尿路发生结核病变后,结核杆菌由下尿路回流上升传至另一侧肾脏;

  ④淋巴感染:为全身的结核病灶或淋巴结核病灶的结核杆菌通过淋巴道播散到肾脏;

  血行播散是主要感染方式

  大量的实验研究、尸检和临床观察证实,血行播散是肾结核的主要感染方式。结核杆菌随血流侵入肾脏。当肾脏有一定的敏感性(如局部血循环障碍、外伤等因素)或细菌数量增多形成栓子,则首先在肾外层皮质部分的肾小球毛细血管丛中形成结核病灶。

  90%发生在皮质,10%左右发生在髓质。这种外层的结核是多发性的,几乎两侧同时累及。但在此时往往因为人体的全身免疫和局部抵抗力的增强,细菌数量和细菌毒力下降等因素,绝大多数病例的全部病灶均可愈合而不引起任何病象,也不被发觉。

  但在这时期,可在尿液中查见结核杆菌,这种时期称为“病理性肾结核或临床前期肾结核”。在肾外层的病灶存在期间,由于当时机体抵抗力下降、细菌毒力增加或局部因素等情况,有个别病灶不愈合而进一步发展,达到所谓“临床期肾结核”。肺结核病人中约1~2%有这种临床期肾结核。在肾外层结核病灶中仅3~7%发展到临床期肾结核的阶段。

  肾结核的感染源和传播途径主要就是上述所提及的内容,各位朋友对此有所了解的话,对于如何预防肾结核就更加清楚了。请各位朋友要及时关注自己的身体状态,如若发现肾结核时,立马治疗。

4手术治疗肾结核

  虽然抗结核药治疗在目前可以使大部分肾结核病人得以控制治愈,但是仍有一部分病人药物不能奏效,而仍需进行手术治疗。手术包括全肾切除、部分肾切除、肾病灶清除等几种方式,需视病变的范围、破坏程度和药物治疗的效应而选定。

  1、全肾切除术

  (1)全肾切除术适应证:①单侧肾结核病灶破坏范围较大在50%以上。②全肾结核性破坏肾功能已丧失。③结核性脓肾。④双侧肾结核,一侧破坏严重,而另一侧为极轻度结核,需将严重侧切除,轻度病变侧采用药物治疗。⑤自截钙化灰泥肾。

  (2)肾切除术前、后的抗结核药应用:由于肾结核是全身结核病的一部分,是继发性的结核,更是泌尿系结核中的一部分,当肾切除术期间,可因手术的损伤使机体的抵抗力降低,致使肾结核以外的结核病灶造成活动或播散,因此在肾切除术前、后必须应用抗结核药予以控制。

  1)肾切除术前抗结核药的术前准备:抗结核药在手术前准备所选用的品种和药用剂量,同一般抗结核治疗相同。但在使用方法和使用时间上有所不同。如异烟肼100mg每日3次口服,链霉素0。5g,每天2次肌肉注射,利福平300mg每天2次口服,应用方法为每天应用,持续2周,而再手术。如果患者全身情况较差,或有其他器官结核,应酌情延长术前抗结核药的准备,有时术前用药可延长至3~4个月之久。术后仍需如此应用,直至术后体力恢复,约2周左右以后转入常规的抗结核治疗。

  2)肾切除术后抗结核药的应用:就泌尿系结核而言,肾结核是其原发病灶,当病肾切除后,仅为将泌尿系的原发病灶切除,术后仍有残留的结核病变存在,这些残留的输尿管结核和膀胱结核或全身其他器官结核仍需要参照抗结核药的选择和长程或短程治疗方案按期应用,直至泌尿系结核彻底控制而停药。

  2、部分肾切除术

  (1)部份肾切除术适应证:①为局限在肾一极的1~2个小肾盏的破坏性病变,经长期的抗结核药物治疗而未能奏效。②1,2个小肾盏结核漏斗部有狭窄引流不畅者。③双侧肾结核破坏均轻而长期药物治疗无效。如果唯一的有功能肾脏需作部分肾切除手术时,则至少应保留2/3的肾组织,以免术后引起肾功能不全。

  (2)部分肾切除术前后的抗结核药应用:由于抗结核药治疗往往收到良好效果,因此部分肾切除术较少进行,对于适合此项手术的病人应在较长时间的抗结核药准备后才能施行。一般术前准备用药需3~6个月。术前尚需再次造影检查,确立病变情况后再决定手术。

  手术后因余留有部分肾脏和泌尿系器官的结核,故仍需继续使用抗结核药至少1年,以巩固疗效。

  3、肾病灶清除术

  (1)肾病灶清除术的适应证:为肾脏的实质中存在密闭的肾盏所形成的结核性空洞,常充满干酪样物质。抗结核药不能进入空洞,而空洞中仍有活动结核杆菌存在。因此须切开空洞,清除干酪样结核组织,腔内再用抗结核药。

  (2)手术前后亦需较长时期的抗结核药应用,以防结核播散和术后巩固治疗。

5肾结核的信号

  有资料表明,至今全世界死于结核病者每年达300万人,其中因肾结核致死者占3%一4%,达10万人左右.足见,肾结核仍是一种多发病.

  肾结核的发病信号有以下几点:

  一、发自泌尿系统的信号

  最早出现的症状往往是尿频,排尿次数从正常的每日4—6次增加到10余次.而且夜间尤为增多.这是由于含有结核杆菌的尿液经肾脏流人膀胱后,刺激膀胱引起的症状.伴随着尿频,还会出现尿痛与尿急等情况.

  另一个重要的信号是血尿,但往往不太严重,偶尔才能用肉眼看到尿液呈红色,但多数是用尿液显微镜检查时发现有红细胞.

  发自26尿系统的第三个信号是脓尿,表现为尿液混浊,显微镜下可见到有大量白细胞.这三个发病信号都极为重要,但也十分容易同普通的尿路感染以及前列腺疾病相混淆。

  二、来自全身的信号

  出现疲乏、衰弱,食欲减退、体重下降、低热、盗汗、面颊潮红、心悸、心烦、失眠等现象.这些现象表明结核菌不仅在肾脏,而且也在全身各处“惹事生非”,细菌的毒素反应引起了这一系列症状.

  实际上,在医院里遇到的肾结核病人,很少有早期即来就诊者,其原因是不重视或不认识肾结核的发病信号,有些患者甚至只知道肺结核而不晓得有肾结核这一病名.由于拖延或误诊,结果肾脏受到严重损害,膀胱也连带着遭殃,非手术处理不能恢复健康.由此可见,只有了解肾结核的早期信号,趁早采用抗痨药物治疗,才能保留肾脏不被手术切除的机会.

疾病百科 | 肾结核

挂号科室:肾内科、感染科

温馨提示:
高蛋白质(蛋白质食品)饮食。以蛋类、动物内脏、鱼、虾、瘦肉、豆腐作为蛋白质的主要来源。

       肾结核多在成年人发生,我国综合统计75%的病例发生在20~40岁之间,但幼年和老年亦可发生。男性的发病数略高于女性。肾结核的临床表现与病变侵犯的部位及组织损害的程度有所不同。病变初期局限于肾脏的某一部分则临床症状甚少,仅在检验尿液时有异常发现。尿中可找到结核杆菌。 更多>>

病因  治疗  预防  食疗  好发人群:青壮年人群 常见症状:无痛性血尿、尿频、尿痛、尿急、低热、盗汗、血尿 脓尿[详细] 是否医保:医保疾病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