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内科 >消化内科 >肝胆疾病 >黄疸

核黄疸

核黄疸即胆红素脑病,是由于血中胆红素增高,主要是未结合胆红素增高,后者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在大脑基底节、视丘下核、苍白球等部位引起病变,血清胆红素〉342umol/L(20mg/dl)就有发生核黄疸的危险。那么,怎么诊断鉴别?它的临床表现?下面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

目录 核黄疸的原因 让妈咪了解什么是黄疸 停止喂母乳可以降低宝宝黄疸吗 核黄疸的治疗原则 新生儿黄疸的预防和护理

1核黄疸的原因

  新生儿黄疸因血中游离胆红素与结合胆红素浓度增高导致,游离胆红素(即未结合胆红素在血中未与白蛋白结合的部分)具有较强的亲脂性,能透过细胞膜,当它进入脑组织后,可产生胆红素的毒性作用而致胆红素脑病。胆红素的神经毒性作用是阻断脑细胞线粒体的氧利用,使脑细胞的"呼吸"和能量产生受到抑制,从而影响脑的正常功能。所以临床上通常以血清胆红素浓度来估计核黄疸的危险性,一般认为血清总胆红素浓度高于342μmol/L(20mg/d1)时有发生胆红素脑病的危险,但通常要以游离胆红素的升高为主。

2让妈咪了解什么是黄疸

  黄疸就是血清胆红素增高引起的皮肤、黏膜、巩膜及全身其他组织黄染的现象。新生儿出生3~5天后,大多会出现黄疸之症状。多为生理性黄疸,可是若宝宝的食欲不佳、进乳减少、营养不足,可能造成黄疸指数超过标准,则由生理性黄疸变成病理性黄疸。3天的宝宝当黄疸指数大于等于15mg/dl, 就需要考虑蓝光治疗了。若宝宝吃得好、水分足、大小便排的次数不少,黄疸指数多数不会太高。宝宝体重增加顺利则不易产生黄疸;若体重掉得太多,容易有黄疸出现。一般出生7天内接近但尚未达到干预标准(15mg/dl)的,应严密监测胆红素水平,以便得到及时治疗。


3停止喂母乳可以降低宝宝黄疸吗

  母乳性黄疸常出现于出生1周后,2周达高峰,然后逐渐下降。当黄疸指数小于15mg/dl,不需要停母乳,但黄疸指数大于15mg/dl时应暂停母乳喂养3天,改人工喂养,黄疸下降后继续母乳喂养,黄疸可轻度“反跳”,但不会超过原来的程度,随后即逐渐消退。


4核黄疸的治疗原则

  .降低血清未结合胆红素。

  2.热量及液体供给。

  3.避免使用与胆红素竞争葡萄糖醛山转移梅或白蛋白结合位点的药物。

  4.光疗。

  5.换血疗法。

  6.加强护理,预防并发症。

5新生儿黄疸的预防和护理

  1,妊娠期间,孕母应注意饮食卫生,食饮有节,不过食生冷,不过饥过饱,并忌酒和辛热之品。

  2,妈妈有肝炎病史或曾有病理性黄疸的婴儿者,再妊娠时应作预防。同时产前宜测定血中抗体及其动态变化,并采取相应预防性服药措施。在分娩时应加强监护,产后也应对婴儿进行严密的监护,一旦出现症状及时治疗。

  3,夫妻双方如血型不合,或者母亲RH血型呈阴性,应定期做有关血清学和羊水检查,并在严密监护下分娩,以防止新生儿溶血症的发生。

  4,婴儿出生后就应密切观察其巩膜黄疸情况,及时了解黄疸的出现时间及消退时间,发现黄疸应尽早治疗,并观察黄疸色泽变化以了解黄疸的进退。孩子出现黄疸,妈妈们无需着急,慢慢调理,有时间也可以多和鸽子医生进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