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肿瘤科 >腹部肿瘤 >胃癌

晚期胃癌能治好吗

胃癌之所以能够给人们带来如此多的痛苦,给人们带来很大的恐惧,就是因为晚期胃癌的治疗效果很差,到目前并没有一个特别好的治疗方法,所以我们了解一下晚期胃癌的治疗方法是非常有必要的,这可以尽可能的延长患者的生命。那么,晚期胃癌能治好吗?下面我们就来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

目录 晚期胃癌能治好吗 胃癌患者的三种食疗粥 胃癌晚期的治疗方法 引发胃癌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得了胃癌需要到医院做哪些检查

1晚期胃癌能治好吗

  胃癌晚期能治好吗这个问题需要看个人的体质和胃癌晚期病情。一般胃癌晚期是不能治愈的,因为胃癌晚期癌细胞已经扩散了,化疗对于胃癌晚期副作用太大,建议用中药疗法进行治疗胃癌晚期。治疗期间推荐使用硒维康片辅助治疗,减少癌痛,增强免疫力。此外饮食方面需多补充富含西的食物如 动物内脏,海鲜,鱼虾,淮山,蘑菇,大蒜,鸡蛋和银杏等。

  患者的病情程度的不同采用的治疗方法也是有所不同的,晚期病人无论是胃癌的体积还是胃癌的范围均比较大,而正气相对较弱。建议采用3+1模式,在这种情况下,应用手术、化疗及放疗等常规的方法已无法完全清除胃癌,贸然应用大范围手术、大剂量放化疗有可能在短期内消耗完患者仅存的一点正气,导致灾难性后果。

2胃癌患者的三种食疗粥

  预防胃癌的三大食疗粥之一、梨根粥

  用料:藤梨根125g,瘦猪肉100g,大米100g。

  用法:藤梨根洗净,水煎取汁,猪肉切小块,与大米同煮为粥即可。食肉喝粥,每日1剂,早晚服食,7~14天为1疗程。

  预防胃癌的三大食疗粥之二、首乌粥

  用料:首乌50g,大枣20枚,粳米100g。

  用法:大枣去核洗净,首乌水煎取汁;入粳米同煮为粥即可。每日1剂,早晚服用。

  预防胃癌的三大食疗粥之三、苡仁粥

  用料:将苡仁20g,糯米或粳米30g,白糖半匙。

  用法:以苡仁、糯米洗净,置锅内放冷水2大碗,中火煮半小时,离火温食,每日1次(喜甜食者加糖,喜淡食者配菜吃)。胃癌术后常食此粥可减少复发机会。

3胃癌晚期的治疗方法

  1. 晚期胃癌的最佳化疗期限尚不清楚,因为随着化疗时间的延长,其治疗毒性也在逐渐增加,对延长晚期胃癌患者的生存期并无明显作用。因此,化疗药物及化疗时间应依据肿瘤缓解缩小情况、症状缓解情况以及治疗相关性毒性大小而定。

  2. 鉴于化疗对人体的毒副作用,在晚期胃癌的治疗中可合并中医药治疗,以起到增效减毒的作用。对于转移范围广,身体机能弱,已经难以耐受化疗的晚期胃癌患者,可用中医药进行保守治疗,可改善癌症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其生存期。

  3. 胃癌晚期的治疗应给予充足的营养和丰富的维生素,进行营养支持治疗,以便达到增强免疫功能,提高抗病能力之功效。注意日常饮食调理,身体机能好,免疫力强,才能抵抗癌肿的发展,耐受各种药物治疗。提高免疫机能,增强对肿瘤的抵抗力对晚期胃癌患者至关重要。

4引发胃癌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1.地域环境及饮食生活因素

  胃癌发病有明显的地域性差别,在我国的西北与东部沿海地区胃癌发病率比南方地区明显为高。长期食用薰烤、盐腌食品的人群中胃远端癌发病率高,与食品中亚硝酸盐、真菌毒素、多环芳烃化合物等致癌物或前致癌物含量高有关;吸烟者的胃癌发病危险较不吸烟者高50%。

  2.幽门螺杆菌感染

  幽门螺杆菌(HP)能促使硝酸盐转化成亚硝酸盐及亚硝胺而致癌;HP感染引起胃黏膜慢性炎症加上环境致病因素加速黏膜上皮细胞的过度增殖,导致畸变致癌;幽门螺杆菌的毒性产物CAGA、VACA可能具有促癌作用,胃癌病人中抗CAGA抗体检出率较一般人群明显为高。

  3.癌前病变

  胃疾病包括胃息肉、慢性萎缩性胃炎及胃部分切除后的残胃,这些病变都可能伴有不同程度的慢性炎症过程、胃黏膜肠上皮化生或非典型增生,有可能转变为癌。胃黏膜上皮的异型增生属于癌前病变,根据细胞的异型程度,可分为轻、中、重三度,重度异型增生与分化较好的早期胃癌有时很难区分。

  4.遗传和基因

  遗传与分子生物学研究表明,胃癌病人有血缘关系的亲属其胃癌发病率较对照组高4倍。胃癌的癌变是一个多因素、多步骤、多阶段发展过程,涉及癌基因、抑癌基因、凋亡相关基因与转移相关基因等的改变,而基因改变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

查看详情>>

5得了胃癌需要到医院做哪些检查

  1.胃液分析 正常胃液无色或浅黄色,每100ml胃液中游离盐酸约 0~10U,总酸度约10~50U。胃癌病人的胃酸多较低或无游离酸,约65%胃癌患者呈现胃酸缺乏,而200%~25%患者经五肽胃泌素刺激后仍显胃酸缺乏,胃酸低下的程度常与胃癌的大小成正比,浸润型癌及胃底贲门部癌胃酸低下程度较幽门部为甚。当胃癌引起幽门梗阻时,可发现大量食物残渣,如伴有出血,则可出现咖啡样液体,对胃癌诊断具有一定的意义。

  2.大便隐血试验 持续性大便隐血阳性,对胃癌的诊断有参考价值,可以为发现胃癌提供线索,大便隐血试验在早期表浅型胃癌的阳性率可达20%,随着病程的进展,其阳性率可达80%以上,其中以胃体癌的阳性率最高,贲门癌次之。

  3.免疫学诊断 检查的方法很多,在国内已开始用于临床。应用细胞融合术建立杂交细胞癌细胞株制造的单克隆抗体在国内外已经应用于诊断和治疗肿瘤。单抗对胃癌诊断的研究起步较早,有些已经应用于临床。

  4.X线钡餐检查

  数字化X线胃肠造影技术的应用,目前仍为诊断胃癌的常用方法。常采用气钡双重造影,通过黏膜相和充盈相的观察作出诊断。早期胃癌的主要改变为黏膜相异常,进展期胃癌的形态与胃癌大体分型基本一致。

  5.纤维胃镜检查

  直接观察胃黏膜病变的部位和范围,并可获取病变组织作病理学检查,是诊断胃癌的最有效方法。采用带超声探头的纤维胃镜,对病变区域进行超声探测成像,有助于了解肿瘤浸润深度以及周围脏器和淋巴结有无侵犯和转移。

  6.腹部超声

  在胃癌诊断中,腹部超声主要用于观察胃的邻近脏器(特别是肝、胰)受浸润及淋巴结转移的情况。

  7.螺旋CT与正电子发射成像检查

  多排螺旋CT扫描结合三维立体重建和模拟内腔镜技术,是一种新型无创检查手段,有助于胃癌的诊断和术前临床分期。利用胃癌组织对于氟和脱氧-D-葡萄糖(FDG)的亲和性,采用正电子发射成像技术(PET)可以判断淋巴结与远处转移病灶情况,准确性较高。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