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内科 >消化内科 >肝胆疾病 >胆囊炎

胆囊炎怎么饮食好

人在进餐后,脂肪及胃酸刺激小肠粘膜产生胆囊收缩素引起胆囊收缩,把胆汁排进小肠,参与脂肪的消化与吸收。若胆囊胆管粘膜发炎,胆管阻塞,胆汁排出不畅,脂肪、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就会受影响。同时,胆汁中胆固醇与胆酸盐的比例发生改变,胆固醇浓度升高,因而容易发生胆囊胆管结石。

目录 胆囊炎怎么饮食好 胆囊炎术后如何护理 胆囊炎的朋友日常应该注意哪些方面 治疗胆囊炎偏方 胆囊炎按摩穴位的方法

1胆囊炎怎么饮食好

  进食脂肪后,胆囊收缩,右上腹出现疼痛,甚至剧痛、恶心等。因此,胆囊炎病人要限制食油量,急性期每日限20~30克内,好转时限50~60克内,忌吃肥肉。

  饮食以清淡少渣易消化为宜,忌食辣椒、洋葱、萝卜等刺激性强,含粗纤维的食物;忌少餐多量,应少量多餐,并多饮汤水,以利胆汗的分泌和排出;忌食产气和带气味的果菜豆类,以免加重腹胀。

  鸡蛋:性平,味甘,虽有滋阴润燥,养血补益作用,但胆囊疾病之人应当忌食。唐代食医孟诜曾说:“鸡子动风气,不可多食。”《随息居饮食谱》亦云:“多食动风阻气,……疸、痞满、肝郁,皆不可食。”现代医学认为,鸡蛋(尤其是鸡蛋黄)含胆固醇量极高,而胆结石形成的因素之一包括胆固醇代谢失调,故应忌食含高胆固醇食品。除鸡蛋外,其他禽蛋,包括鸭蛋、鹅蛋、鹌鹑蛋等,皆不宜多食。

  肥猪肉:性平,味甘咸,能滋阴补虚,但胆囊炎、胆石症之人忌食之。中医认为,胆囊疾患多缘于湿热壅结肝胆。《本草备要》中说:“猪肉,多食则助热生痰,助风作湿”。尤其是肥猪肉,更是油腻缠黏,肥浓厚味,胆囊疾病者更应忌食。现代研究认为,肥猪肉属高脂肪食品,而胆囊炎、胆结石患者忌口的关键,就是要控制脂肪食物,否则过量脂肪食物会引起胆囊收缩而产生疼痛。

  胡椒:性热,味辛。明·李时珍曾说:“胡椒,大辛热、纯阳之物,辛走气,热助火,此物气味俱厚。”胆囊炎、胆结石多属中医的实证热证,故辛热助火之物皆当忌食,包括辣椒、花椒、桂皮等,概不宜服。现代医学认为,胡椒之类辛辣燥热刺激性食物,最易引起胆囊强烈收缩而诱发胆绞痛。

  羊肉:为温补性食物。汉代名医张仲景曾说:“有宿热者不可食之。”《医学入门》中也认为“素有痰火之人”不宜服食。胆囊炎胆结石之人多为胆经湿热偏盛,羊肉温补,故不宜食。

  鸡肉:性温,味甘,为肥腻壅滞之物,患有胆囊炎、胆石症的人忌食之,以免刺激胆囊,引起胆绞痛发作。

2胆囊炎术后如何护理

  几个月前,闺蜜的妈妈得了胆囊炎,而且还很严重,为了保险起见,闺蜜的妈妈做了胆囊炎手术,闺蜜也一直在医院照顾她的妈妈,前段时间刚好跟她聊起这件事,就把她如何护理和照顾胆囊炎术后病人的方法分享给大家。

  1手术后的前几天,是基本不能吃东西的。如果很渴的话,可以少量的饮水。因为水基本上都是从胃里就开始吸收了,对胆囊的刺激不大。牛奶和豆浆也可以少喝一点,毕竟含蛋白质比较多,对身体恢复很有帮助。

  2术后五六天的时候,就能简单的吃点固体的食物啦,像是水果啊,鸡蛋啊,都可以稍微吃点,但是油炸食品还是最好不要吃,油条炸鸡还有肥肉什么的坚决不要碰。

  3术后一个月就基本可以正常的饮食了,当然还是尽量避免吃些含油多的。平时也多注意锻炼,闺蜜没事的时候就陪着妈妈去散步,散步是对人最好的运动。

查看详情>>

3胆囊炎的朋友日常应该注意哪些方面

  胆囊炎是个慢性的病症,和日常的饮食有很大的关系,我的家人患有胆囊炎,没有什么很好的办法,就是自己平时饮食方面要注意:

  1饮食要清淡,特别是不要吃油炸类的食物。要少食多餐。

  2心情不好也会导致胆囊炎的发作。要注意调理自己的情绪。

  3配合药物治疗:像舒胆通、消炎利胆片或清肝利胆口服液口服都可以。我家人吃的是消炎利胆片,一直都吃的这个。

  4老家的亲戚给了我个民间小药方:用生核桃仁一斤六两,加香油二两、白糖一两,拌在一起。早晨起来空腹吃,坚持每天吃。我家人坚持吃了三个月了,现在病情有所控制,犯病次数没那么勤了。

查看详情>>

4治疗胆囊炎偏方

  1.猕猴桃治胆囊炎

  先准备称猴桃2个,红茶5克,红枣20克。猕猴桃洗净 去皮切成小块,将枣去核备用。将称猴桃与大枣加水煮沸,等汤汁变浓时加入红茶,煮一 分钟即可。功效:健脾益胆,解毒抗癌。

  2.偏方治胆囊炎

  这个偏方的具体使用步骤如下:

  准备乌梅15克,黄连12克,细辛3克,干姜6克,当归10克,黄柏12克,桂枝3克, 红参6克,附子3克,花椒3克,枳实10克,白芍12克,山楂24克,醋20毫升。分为6 剂,每日1剂,水煎服,分3服。

  3.金钱草治胆囊炎

  金钱草30克,茵陈、郁金各15克,枳壳、木香各9克,生大黄9克。按 照传统中草药的煎煮方法,将上述药材洗净处理好,大火30分钟后再小火煎煮20分钟, 全部做好之后再如法煎煮第二次,将两次煎煮的药汤合并在一起。为了药效更好地发挥出 来,最好在每日饭后服用,每日1剂。

  4.茵陈胆道汤排除胆结石

  准备茵陈78克,栀子39克,黄岑9克,积壳39克,木香39克, 大黄39克,金钱草78克,柴胡39克。然后以水煎服,每日3次,每次100毫升。

  5.中药方清肝利胆

  准备虎杖15克,广郁金15克,鸡内金15克, 金钱草30克,海金沙30克。将上药用水浸泡半小时后大火煮开,再小火煎煮20分钟即为 头煎药,再如法煎煮为二煎药,将头煎、二煎混合,将上药分2~3次,饭后半小时温热 服用。每日1剂。

5胆囊炎按摩穴位的方法

  胆囊炎、胆石症患者常用穴位如下所述。

  (1)曲池

  取穴时屈肘,在肘横纹头外端凹陷中。可调理脾胃、行气活血。

  (2)阳池

  在手背腕横纹正中的凹陷中。可清利三焦、除烦、清利湿热。

  (3)阳陵泉

  取穴时屈膝垂足,在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中。可清利肝胆,疏利关节、清利湿热,是肝胆保健之要穴。

  (4)足三里

  在外膝眼下3寸(10厘米),胫骨脊外缘一横指处凹陷中。可健脾和胃、补气养血、疏通经络、解痉止痛。

  (5)悬钟

  在外踝尖上3寸(10厘米),腓骨前缘凹陷中,可清肝利胆、通经活络、补肾养髓。

  (6)阳辅

  在外踝尖上4寸(约13厘米),腓骨前缘两筋之间。可清泄肝胆、疏经活络。

  (7)丘墟

  在外踝前下方凹陷中。可清肝利胆、疏筋利节。

  (8)足临注

  在足背小趾、四趾的趾缝纹头后1.5寸(5厘米),小筋后骨缝中。可清肝利胆、疏经通络、理气止痛。

  胆囊炎、胆石症病人进行养生按摩时要对经络穴位熟悉,取穴要少而精,坚持每天清晨起床前和夜晚睡前各做1次,不要急于求成,不要半途而废。按摩时应注意防寒保暖,操作时勿损伤皮肤。必要时可使用按摩乳、芝麻油或滑石粉等作为润滑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