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外科 >神经外科

中药治疗颈动脉瘤

骨肿瘤这种疾病并没有那种一般的肿瘤疾病那么难以治愈,但是对于这种骨科疾病的治疗问题我们仍然应该多加重视,下面我们就为大家来介绍有关于骨肿瘤这种疾病的中医治疗方法,以下是我们为大家找的几个中医配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目录 颈动脉狭窄患者手术治疗时有哪些注意事项 中药治疗颈动脉瘤 颈动脉狭窄的危害与治疗 颈动脉瘤的检查诊断 颈动脉瘤的病因与病理生理

1颈动脉狭窄患者手术治疗时有哪些注意事项

  (1)由于适当放大和良好照明是保证识别术野关键结构、小心切除血管腔表面疏松组织碎片、准确缝合动脉壁的重要条件,因此宜用显微镜或放大镜与头灯。

  (2)术时监测:可根据需要选用或采用下列监测。①eeg,能很好间接反映全脑血供,为无创性检查,但它不能反映局部脑血流(rcbf)变化和脑血栓的发生;②体感诱发电位,无创性检查,反映cbf变化较eec敏感;③tcd,无创性检查,反映脑底动脉环各主要动脉的血液流速,可动态观察和发现脑栓塞,但不能了解脑皮质血供情况;④颈动脉残端压,有创性检查,方法简便,但残端压与cbf关系不恒定。

  (3)术时分流管应用:尚有争论,有主张用、不用或选择性用三种态度。分流管主要优点是在颈动脉暂阻断时提供适当的脑血流,其主要缺点是有诱发脑栓塞、需要大的手术暴露和影响血栓斑块远心端的观察。因此多主张在eeg等显示颈动脉阻断,有cbf明显降低者,才应用分流管。

  (4)颈动脉扩大缝合:切除血栓内膜后,直接缝合动脉壁还是用自体静脉片或人造血管片扩大缝合动脉壁?理论上,后者较前者提供较大的血管腔和cbf,减少术后再狭窄和血栓形成的机会。但需较多时间缝合颈动脉壁,意味较长时间阻断颈动脉,术后有发生修补片破裂出血或动脉瘤形成。

2中药治疗颈动脉瘤

  1)阴寒凝滞证。

  主证:骨瘤初起,酸楚轻痛,遇寒加重,局部肿块,皮色不变,压痛不著,甚至不痛,病程较长。舌淡、脉细沉迟。

  治法:温阳开凝、通络化滞。

  方药:加味阳和汤(《中医肿瘤学》)。熟地30g,肉桂3g,鹿角胶10g,麻黄1.5g,白芥子6g,炮姜1.5g,生甘草3g,威灵仙30g,补骨脂20g,透骨草15g,路路通10g,川乌2g,草乌2g.

  分析:阴寒入骨,多因体虚之人,三阴不足,寒邪乘机侵入,凝滞为瘤,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非阳和不能开凝,故以阳和汤温经散寒、化痰补虚;川乌、草乌温经逐寒;补骨脂、透骨草入骨祛邪;路路通、威灵仙通络祛痰。

  2)毒热蕴结证。

  主证:骨瘤迅速增大,疼痛加重,刺疼灼痛,皮色紫暗红瘀,肢体活动障碍,有时伴有发热,大便干秘。舌暗红有瘀点,脉细数或弦数。

  方药:芩枸龙蔗汤(《中医肿瘤学》)。肿节风30g,龙葵30g,忍冬藤30g,蒲公英30g,威灵仙30g,透骨草30g,徐长卿20g,天花粉20g,黄柏15g,刘寄奴15g,黄芩10g,地鳖虫10g,赤芍10g,乳香5g,没药5g,生甘草3g.

  分析:方中肿节风、龙葵、忍冬藤、蒲公英、黄柏、黄芩、天花粉大剂清热解毒搜毒;徐长卿、刘寄奴、地鳖虫、乳香、当归、赤芍活血化瘀、止痛消肿;透骨草入骨搜毒;威灵仙化痰祛湿;生甘草调和诸药。

  3)肾虚火郁证。

  主证:局部肿块肿胀疼痛,皮色暗红,疼痛难忍,朝轻暮重,身热口干,咳嗽消瘦,面色不华,行走不便,精神萎靡。舌暗唇淡,苔少或干黑。

  方药:四骨汤(《中医肿瘤学》)。肿节风30g,核桃树枝30g,女贞子30g,透骨草20g,生地20g,补骨脂15g,山茱萸15g,骨碎补15g,续断15g,寻骨风15g,当归15g,自然铜10g,丹皮10g,黄柏10g,知母10g.

  分析:方中生地、山茱萸、女贞子、丹皮、黄柏、知母滋阴降火;补骨脂、续断、骨碎补、自然铜坚肾续骨、行血祛瘀;透骨草、肿节风、寻骨风、核桃树枝祛风除湿、活血止痛;当归补血养血。

3颈动脉狭窄的危害与治疗

  颈动脉为大脑供应血液

  我们的大脑被称作身体的司令部,“掌管”着人体的一切活动,由于脑的生理特点是耗氧量大而又没有能源储存能力,因此时时刻刻需要血液的供应,从中获得氧气供给。据统计,一个成人的大脑,每分钟大约需要50~60毫升氧气,75~100毫克葡萄糖的能量供给,为了维持大脑的这种需求,每分钟需有约750~1000毫升的血液流经大脑,才能保障大脑正常的生命活动。而大脑所需的血液供应,正常情况下约有85%来自颈动脉,可见颈动脉的重要性。颈动脉是头颈部的动脉主干,左右各一条,称作颈总动脉,颈总动脉在甲状软骨上缘处又细分为颈内动脉和颈外动脉两支。其中颈内动脉直接向脑组织供应血液和氧气,颈外动脉则向眼、耳、鼻、口腔等五官供应血液和氧气。

  斑块好发于劲动脉分叉处

  颈动脉是连接心脏和大脑的桥梁,但同时也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好发部位。临床研究发现,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率较高,60岁以上的人群中约有9%的人因粥样硬化斑块导致了颈动脉狭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多发生于颈总动脉分叉和颈内动脉起始段,尤其是颈总动脉分叉处,血液在此处很容易形成湍流,特别容易导致血管内皮的损伤,有利于脂质沉积和血小板聚集,从而形成粥样硬化斑块。而且,临床研究还发现,颈动脉发生粥样硬化性病变往往要早于冠状动脉和脑动脉。

  颈动脉狭窄危害不可小视

  粥样硬化斑块形成以后,颈动脉的管腔会越来越狭窄,最后甚至完全堵塞,引发一系列严重的病变。

  首先是脑供血不足。当颈动脉出现斑块以后,血管腔越来越窄就引发了脑供血不足。而我们的大脑对缺血缺氧非常敏感,当血液供应低于正常供应的85%时,人就会出现判断错误和意识障碍,低于正常供应的65%时即可出现昏迷,脑循环停止几秒钟就会导致人体知觉丧失,停止几分钟就可造成不可逆性的神经元损伤。颈动脉狭窄导致的脑供血不足,早期主要表现为嗜睡、记忆力下降、头昏、视物模糊、耳鸣、工作时注意力不能集中等;严重时会发生一过性脑缺血的症状,表现为头晕,一过性意识丧失,一侧肢体麻木乏力,突然手脚活动不灵,短暂的偏瘫失语,一般情况下24小时内能够恢复,其中约有70%的患者能在10~15分钟内缓解,恢复后不留任何症状。

4颈动脉瘤的检查诊断

  颈动脉瘤的诊断:

  肿块位于颈侧部,有明显搏动及收缩期杂音,压迫肿块近心端动脉时,搏动减弱或消失,即可作出诊断。但遇肿块搏动及杂音不明显者,诊断较困难。DSA检查对确定诊断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动脉瘤形成的原因不同,DSA显影也略有不同。先天性动脉瘤,瘤体一般较小,自绿豆到黄豆大小,呈囊状,有蒂与动脉干连接:动脉硬化形成的动脉瘤可见到瘤动脉纤细弯曲,动脉腔变窄或粗细不均。瘤体呈梭形,外伤性动脉瘤为囊性或多房性构成。近年来应用磁共振血管显影(MRA)诊断动脉瘤的价值日益受到重视。MRA是一种无创性检查方法,病人可免于动脉或静脉穿刺之苦,诊断动脉瘤较DSA更具优势。

  鉴别诊断:

  颈动脉瘤与颈动脉体瘤的鉴别,前者为膨胀性搏动,常伴杂音,压迫颈动脉近心端,肿块明显缩小,搏动及杂音减弱或消失。而后者为传导性搏动,DSA显示颈动脉分叉增宽,并日见肿块将颈动脉分叉推向前。

5颈动脉瘤的病因与病理生理

  常见由动脉硬化、创伤、细菌感染、梅毒或先天性动脉囊性中层坏死所引起的动脉壁损害变薄,在血流压力作用下逐渐膨大扩张,形成动脉瘤。颈动脉瘤可发生在经总动脉、颈内动脉、颈外动脉及其分支。由颈动脉硬化所致者,多发生在双侧颈动脉分叉处,又创伤所致者多位于颈内动脉,经外动脉较少见。

  病理颈动脉瘤分为三类:①真性动脉瘤:多由动脉硬化引起,动脉瘤扩张膨大,多呈梭形,病变多累及动脉壁全周,长度不一。瘤壁后薄不均匀,常可发生自行性破裂引起大出血;②假性动脉瘤:多由创伤引起,瘤壁为动脉内膜或周围纤维组织构成,瘤内容物为血凝块及机化物,瘤体呈囊状况,与动脉相通,颈部较狭。③夹层动脉瘤:多由先天性动脉囊性中层坏死所致,动脉壁中层发生坏死病变者,当内膜破裂时,在动脉压的作用下,血流在中层形成血肿,并向远端延伸形成夹层动脉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