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印象中,出现股骨头坏死应该是一些成年人,但是现在患有这种疾病的人越来越年轻了,一些儿童甚至都有患病的可能。儿童患病主要是因为他们的骨头发育还没有成熟,但是遭受了外伤等损害,让骨头的供血系统受到影响,从而出现了股骨头坏死。那么,儿童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与什么有关?
目录
1儿童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早期症状是什么
轻微外伤
对于处在3-10岁年龄阶段的儿童来说,发病前有轻微外伤或上感史。突然发病,患儿指膝关节及大腿内侦痛,几天后转为髋痛,后引起跛行,体温不高和低热,髋关节有压痛,患髋维持于微屈、内收位,髋关节内旋、外展活动明显受限,患侧髋关节照片对比,骨骺及软骨面不光滑。
无声疾病
由于骨组织细胞的减少,会引起髋骨骨质结构疏松,骨的物理强度也随之减弱,而随之而来的股缺血,都会对骨健康造成影响。在大多数人身上,几乎完全不会感觉到,而且,往往还会潜伏时间较长,数年后才会发作,这就是为什么被称为“无声疾病”
髋病膝痛
髋病疼痛是股骨头坏死主要表现,又称异位性疼痛,因其“远”离髋关节常被忽视,易被误诊关节炎或关节损伤,实则是股骨头坏死的相关的放射症状。
皮肤疾病
牛皮癣等皮肤性疾病也是一个股骨头坏死的早期症状,使用类固醇药物治疗的患者,可使成骨细胞的骨胶质合成减慢,阻碍前成骨细胞向成骨细胞转变,发生骨质疏松,外伤后可发生骨骼的细微骨折,对抗力减低,引起骨质压缩或塌陷。因压缩髓细胞和毛细血管,血运受阻可导致骨坏死,若发生在股骨头则为股骨头坏死。
2儿童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与什么有关
1 股骨头血供缺陷
Trurta等的研究发现,4~8岁的儿童只有一条血管供应股骨头的血液,即外骺动脉,来自干骺动脉的血供往往被骺板阻挡。而外骺动脉又极易受外旋肌群的压迫而中断血供。8岁以后,圆韧带血管也参与股骨头的血供,故本病发病率降低。另外,儿童尤其是男童的股骨头内外血管吻合弓的变异很大,甚至缺如,也是造成股骨头缺血的一个原因。
2 关节腔内高压
凡是可引起髋关节腔内压力增高的因素,如外伤后关节腔积血、感染以及发生暂时性滑膜炎等,均可造成供应股骨头骨骺的血管受压而导致本病。马承宣等测定了17例患儿股骨上端的骨内压,发现患侧骨内压明显高于健侧,并经静脉造影发现患侧骨骺内外静脉不显影和旋股内外静脉显影率明显低于健侧,因此认为髋关节腔内压力增高造成股骨上端静脉回流障碍导致发生本病。
3 其他因素
3.1 (1)创伤因素
由于本病多发生在男孩,而髋关节又是活动较多的负重关节,故有学者提出创伤学说,认为本病是股骨上端多次反复的轻微损伤所致。
3.2 (2)环境因素
包括围生期和出生后的生活条件。有学者报道,臀位产儿的发病率是正常产儿的4倍,出生时父母年龄偏大、第3胎以后的儿童、家庭生活贫困的儿童等均易发本病。
3.3 (3)内分泌因素
Tiroza Tanara测定了47例患儿的血清生长因子A(SMA)的含量,发现较正常儿童血清中的水平明显为低。SMA的主要功能是刺激软骨生长,故认为SMA水平降低是本病的一个促发因素。
3.4 (4)遗传因素
Perthes病有一定的家族史,患者的兄弟和第1、2级亲属中的发病机会增加,但有关研究尚未找到遗传学证据。
3儿童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很严重吗
股骨头坏死是一个病理演变过程,初始发生在股骨头的负重区,应力作用下坏死骨骨小梁结构发生损伤即显微骨折以及随后针对损伤骨组织的修复过程。人们不要受“坏和死”文字含义恐怖的影响,股骨头坏死病变,毕竟局限,累及个别关节,可以减轻,消退和自愈。
股骨头坏死病因不外有两种:一种发生在股骨颈骨折复位不良的愈合,股骨头内的负重骨小梁转向负重区承载应力减低,出现应力损伤,所以坏死总是发生在患者骨折愈合,负重行走之后。另一种是骨组织自身病变,如最常见的慢性酒精中毒或使用糖皮质激素引起的骨坏死,同时骨组织的再生修复能力障碍。此外还包括儿童发育成长期股骨头生发中心-股骨头骨骺坏死,又称儿童股骨头坏死,扁平髋。
最常见的症状就是疼痛,疼痛的部位是髋关节、大腿近侧,可放射至膝部。疼痛可以因坏死组织-修复的炎症病变或炎症病灶内的高压引起,可表现为持续痛,静息痛。
股骨头坏死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积极面对病情的信心。其实,每一名股骨头坏死患者应该做的,就是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加强体育运动锻炼,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方式,不酗酒,不抽烟,这样坚持下去,股骨头坏死的病症一定能治愈。
4儿童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表现
1 临床表现
儿童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起病隐匿,病程长久,以患髋疼痛与跛行为主要症状。
初期症状较为模糊,感到肢体容易疲劳常为最先症状,在负重时髋部有轻度疼痛,但休息后消失,有不明显的跛行。髋关节外展及旋转活动在早期就有影响,沿股骨长轴叩击髋部可感到疼痛。髋关节前方有压痛,疼痛向膝关节放射以致造成误诊为膝部疾病。病变继续进展,疼痛变为持续性。病儿跛行明显,臀肌及股部肌肉发生废用性萎缩。屈氏试验阳性,髋屈曲内翻,造成患肢相对变短。随着扁平髋的形成,肢体的绝对长度亦较健侧缩短。成年后导致早期产生骨关节炎。
(1)早期:可无明显症状,或仅有患肢无力、长距离行走后出现无痛性跛行。出现疼痛的部位可有腹股沟部、大腿前内方和膝部。
(2)股骨头坏死期:髋部疼痛明显,伴有肌痉挛和患肢短缩,肌痉挛以内收肌和髂腰肌为主,而臀肌和大腿肌有萎缩。髋关节活动度不同程度受限,尤以外展、内旋活动受限明显。
(3)晚期:疼痛等症状缓解、消失,关节活动度恢复正常,或遗留外展及旋转活动受限。
2 分型
文献介绍的股骨头缺血坏死的分型有多种,如Catterall、Lioyd-Roberts、Salamon、Salter-Thompson及Herring等。分型的目的是为了解病变程度选择治疗方法,不论哪种分型方法都是以X线片所见来判断股骨头受累的范围及程度。为了便于理解掌握这许多分型标准,在介绍具体分型方法之前,将这些分型共同点加以归纳:股骨头骨骺的受累范围小于它的一半或只是少部分则为Ⅰ型,如累及超过一半则为Ⅱ、Ⅲ型,如果累及其全部则为Ⅳ型,而Salter-Thompson分型依据则与众不同,他们是以股骨头骨骺坏死显性期(活动期)的关节软骨下骨折范围来分型,如果软骨下骨折线的范围未超过股骨头半球弧形的一半则为A型,如超过一半则为B型,前者治疗预后好,后者预后差。现临床上常用分型如下:
2.1 (1)Catterall分型
Catterall根据病理改变,结合X线片上股骨头受累的范围,将股骨头坏死分成4型。对临床选择治疗和判断预后,具有指导意义,已被临床医生广泛接受和应用。
Ⅰ型:股骨头前部受累,但不发生塌陷。骨骺板和干骺端没有出现病变。愈合后也不遗留明显的畸形
Ⅱ型:部分股骨头坏死,在正位X线片可见坏死部分密度增高。同时在坏死骨的内侧和外侧有正常的骨组织呈柱状外观,能够防止坏死骨的塌陷。特别是侧位X线片上,股骨头外侧出现完整的骨组织柱,对预后的估计具有很大的意义。此型干骺端发生病变,但骨骺板由于受伸到前部的舌样干骺端的正常骨组织所保护,而免遭损害。新骨形成活跃,而股骨头高度无明显降低。因骨骺板保持着其完整性,其塑型潜力不受影响。病变中止后,如果仍有数年的生长期,预后甚佳
5儿童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怎么治疗
(一)非手术疗法
适应证:①病变仅累及头骺前外侧部分或骨化核压缩在50%以内。②患儿年龄较小,6岁以下者。③5项危象中只伴有一项或两项者。非手术疗法中既往采用髋入字型石膏或卧床牵引长期不负重的办法已为大家所据弃。当整个股骨头深置于髋臼内后,让病儿行走,关节内压可帮助塑形,使之较长时间内股骨头受到圆形髋臼窝的保护,维持髋关节的正常解剖状态。
1.精神调控
慢性疾病情绪不稳定,告诉家长了解本病,充分合作是确保成功的关键。
2.限制负重,卧床休息
减轻关节囊内压,有助于滑液对软骨滋养及病变的修复。避免跑跳、负重行走,剧烈活动。
3.牵引疗法
借助牵引力量,可缓解肌肉的痉挛,将股骨头受压力降低到最小程度,有助于股骨头的塑形。下肢牵引,促进关节活动,髋痛和肌肉痉挛消失,配合理疗。
4.坚持扶拐行走
拄拐杖的目的是为了支持身体的平衡和髋关节活动,用手把拐杖顶在地面,应用拐杖支持下的部分负重,减轻患髋的负荷。对减轻症状,延缓股骨头结构损害的最好措施,为保护性负重是最低限度的干预性治疗。拐杖通过一个较长的杠杆力臂,拐杖着地产生的推力可代替髋关节的压力,降低股骨头的负荷力;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血供重建期(再生修复期)防止股骨头压缩发生蕈状变形极为重要的最有效的方法。
5.包容疗法(Containment)
包容治疗目的是促使骨头被容纳在髋臼内必须有一定的深度,以使得股骨头上的压力平均分布,并使它接受髋臼的模造活动。股骨头的生物性塑形在良好的髋臼包容下进行,则股骨头可获得最佳的恢复,这就是包容下负重治疗。现研究证明,真正的球形股骨头,就有希望达到良好的功能。3~5岁为股骨头骨骺、髋臼塑形高峰。包容标准:股骨头对准髋臼,髋臼覆盖整个骨骺,骨骺外侧位于髋臼缘或臼缘内。
(1)爬行练法:小儿爬行时利用肢体支撑身体的重量,同时手臂和双腿的活动协调,爬行时,股骨头骨骺在髋臼内均匀的转动,可促使股骨头和髋臼的发育。在良好的包容下,可使股骨头骨骺获得最佳的恢复。股骨头在臼内均匀的转动,范围由点到面,可促进股骨头的发育。
(2)外展内旋承重训练行走:将股骨头置于髋臼内,维持头的球形,踝关节可自由活动。有助于股骨头的“生物性塑形”。一般需持续1~1.5年。目的是:①使股骨头置于髋臼深处,避免了髋臼外缘在股骨头上产生的直接压应力;②整个股骨头的关节软骨承受均等的压力,从而行走时也减少了髋臼软骨上的平均压力;③股骨头深置后能最大限度保持其活动范围,促使股骨头在髋臼内的正常活动与塑形。④负重行走时维持关节内“滑液生理循环代谢泵”的正常状态,充分流动的滑液使软骨和滑膜的营养得到加强,避免了关节软骨的变性改变。
6.活血化瘀药物的使用
活血化瘀药物的药理共性是具有扩张血管的作用。防止血液凝固或抑制血小板粘附和聚集,预防血栓形成。增加纤维蛋白溶解活性,促进血栓溶解。改善血液流变性的异常,防止血液“浓”、“粘”、“聚”的出现。抑制血小板粘附作用、聚集作用、释放作用。可促进毛细血管的再生,激活成骨细胞的分化增殖,加速骨组织修复的作用。
(二)手术疗法
儿童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手术治疗目的是防止股骨头变形,提供血液循环使股骨头修复,获得恢复球形结构,保持良好功能,目前手术方法繁杂,莫衷一是,难以遵从。
20世纪80年代以来有人采用髋关节滑膜切除加钻孔,以达到减压作用来改善血运供应。滑膜的功能是制造和分泌滑液在关节腔内,含有高度聚合的、高粘度的透明质酸,充当着髋关节内的主要润滑剂;滑液的功能是供应营养关节软骨的唯一来源,滑膜切除股骨头骨骺失其滋润结局值得探讨,儿童股骨头骨骺是一个软骨团,股骨头的骨化中心一般在6个月~1岁出现,16~18岁与股骨颈融合,6~8年内形成半球体,头颈钻孔的创伤对股骨头骺软骨的影响重视,对减压的手术效果近年有不同的看法。手术对改善股骨头血运无多大帮助,也无客观指标改善股骨头血运,根据临床观察单纯滑膜切除疗效最差,不但未能有效促进股骨头的修复,反而增加了股骨头骨骺的坏死程度及关节的损伤,引起髋关节活动受限,甚者强直,应引起注意。
血管植入力图增加血运的方法,到目前为止,尚未能证实所植入的血管真正达此目的。切开股骨头软骨清除坏死灶,加植骨或用带血管骨瓣植入以促进病变的修复,远期效果有待观察。
关节内压增高、骨内压增高理论及通过血管植入或带血管蒂、带肌蒂骨块移植等增加股骨头骺血循环有关理论和报道,目前尚没公认,手术疗效亦欠满意(潘少川),未见有特殊优点。
采用髂骨截骨包容重建术,如股骨上端截骨术(股骨转子间或转子下截骨术)、骨盆截骨术(Salter法,Canale法,Chiari法),使变形的股骨头获得良好的包容,改变负重力线,使股骨头所承重的压力均衡,增强修复能力,可获一定的治疗效果,若手术失误,不良结局难以弥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