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内科 >内分泌科 >甲状腺疾病

如何治甲状腺瘤

如何治甲状腺瘤?甲状腺癌是发病率相当高的一种恶性肿瘤,该病主要以女生居多,而且后期还能发生转移,所以对于甲状腺癌我们一定要做到及早诊断尽快资料,这样才能及时康复。然而由于目前治疗甲状腺癌的方法有很多,虽然说目前治疗该病以手术为主,但是还是有很多方法能起到良好疗效的,所以我们在治疗甲状腺癌时需要对症治疗,这样才能好起来。

目录 甲状腺癌要怎么去预防 如何治甲状腺瘤 甲状腺瘤术后饮食 软坚消瘿方治疗甲状腺瘤 为什么会得甲状腺瘤

1甲状腺癌要怎么去预防

  1、尽量避免儿童期头颈部X线照射。

  2、保持精神愉快,防止情志内伤,是预防本病发生的重要方面。

  3、针对水土因素,注意饮食调摄,经常食用海带、海蛤、紫菜及采用碘化食盐。但过多地摄入碘也是有害的,实际上它也可能是某些类型甲状腺癌的另一种诱发因素。

  4、甲状腺癌患者应吃富于营养的食物及新鲜蔬菜,避免肥腻、香燥、辛辣之品。

  5、避免应用雌激素,因它对甲状腺癌的发生起着促进作用。

  6、对甲状腺增生性疾病及良性肿瘤应到医院进行积极、正规的治疗。

  7、甲状腺癌术后放、化疗后,积极采用中西医药物预防治疗是提高疗效的有效方法。

  8、积极锻炼身体,提高抗病能力。

2如何治甲状腺瘤

  第一、早期诊断及早期手术是治疗甲状腺癌的最好时机。对乳头状癌可作为甲状腺切除及同侧的淋巴结切除;对滤泡癌可作一叶及局部淋巴切除;全甲状腺切除常用于髓样癌及未分化癌。术后应用甲状腺素或三碘甲状腺胺酸,作替代疗法。

  第二、药物治疗甲状腺癌主要用以治疗复发病变和迅速恶化的肿瘤。对分化差的、未分化癌,在术后可试用药物作为辅助治疗。

  第三、放射性碘对乳头状癌和滤泡状癌有效,对髓样癌或未分化癌则无效。即使肿瘤已不能手术,并能远处转移者,对原发性颈部肿块,仍可合用放射治疗,以减少和防止压迫,同时甲状腺癌疾病还太采用药物为主的综合治疗。

  此外,手术是除未分化癌以外各型甲状腺癌的基本治疗方法,并辅助应用核素、甲状腺激素及放射外照射等治疗。一般来说,治疗甲状腺癌的方法如下:

  第一、手术治疗:甲状腺癌的手术治疗包括甲状腺本身的手术,以及颈淋巴结清扫。甲状腺的切除范围目前仍有分歧,范围最小的为腺叶加峡部切除,最大至甲状腺全切除。

  第二、内分泌治疗:甲状腺癌作次全或全切除者应终身服用甲状腺素片,以预防甲状腺功能减退及抑制TSH。乳头状腺癌和滤泡状腺癌均有TSH受体,TSH通过其受体能影响甲状腺癌的生长。一般剂量掌握在保持TSH低水平,但不引起甲亢。可用干燥甲状腺片,每天80~120mg,也可用左旋甲状腺素片,每天100g,并定期测定血浆T4和TSH,以此调整用药剂量。

  第三、放射性核素治疗:对乳头状腺癌、滤泡状腺癌,术后应用碘131放射治疗,适合于45岁以上病人、多发性癌灶、局部侵袭性肿瘤及存在远处转移者。

  第四、放射外照射治疗:主要用于未分化型甲状腺癌。

3甲状腺瘤术后饮食

  手术后初期一般采用特殊途径供给营养,如静脉高营养。待胃肠道功能恢复后,可以先给清流食或流食,逐步过渡到半流食,经过一段时间后再依次过渡到软膳食或普通膳食,以要给病人补充大量的蛋白质和维生素。

  为了促进病人的早日康复或尽快接受其它治疗,术后病人原则上给予高蛋白质、高热量和高维生素的营养膳食,如牛羊肉和瘦猪肉,鸡肉,鱼、虾、鸡蛋及豆制品,可以给病人多喝牛奶、藕粉和鲜果汁,以及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

  甲状腺癌术后患者饮食上应注意以下几点:注意营养均衡,食物新鲜,口味清淡;控制碘的摄入量,缺碘地区要补充碘,多食些含碘丰富的食物,如食用加碘盐、海带、紫菜、虾米等;多吃新鲜蔬菜,如白菜、芹菜等;多吃新鲜水果,如柑、橙、板栗等;忌辛辣食物。

4软坚消瘿方治疗甲状腺瘤

  【处方】夏枯草12克、海藻12克、海带12克、玄参9克、牡蛎30克、当归6克、陈皮4.5克、生甘草4.5克、黄药子12克、白花蛇舌草30克、川芎4.5克、芋艿丸9克(吞)。

  【用法】水煎服

  【功能】化痰消瘿,散结软坚

  【主治】甲状腺瘤

  【加减】有咽干、口燥、心悸、舌红、脉细带数等阴虚内热证候者,加生地、麦冬、龟版、天花粉等;有神疲肢倦、舌胖等气虚现象者,加党参、脱力草等;有心悸、失眠者,加酸枣仁、淮小麦、首乌藤;咽喉不利、痰多者,加射干、桔梗、大贝母等; 胸闷者,加炒枳壳、广郁金、生香附等。

  【说明】本方黄药子具化痰消瘿散结之功,在治疗过程中有9例出现转氨酶上升,4例伴胆红素升高。故对肝有损害,宜慎用,不可长期服用。

5为什么会得甲状腺瘤

  ⒈情志不畅:忧愁、思虑、抑郁、愤怒,造成肝郁气结,肝失条达,肝木乘土,则脾不健运,痰湿在体内停留;或肝郁化火,炼灼全身津液成痰。浊气、痰湿凝结于颈;肝郁气滞,血液经络失于调和,气滞血瘀,经络阻塞,上结于颈而成瘿瘤。

  ⒉居处不宜:久居山区、高原地带,水质过偏,久而久之气机运行失常,水湿内停,痰瘀互结,形成瘿瘤。

  ⒊正虚邪踞:正气虚弱,邪毒乘虚侵入,使经络阻塞,血瘀结于颈前成瘿;先天不足,体质虚弱,虚体受到邪毒、邪火郁遏结于颈而成。

  总之,本病的发生与肝脾关系密切,在诸多因素作用下以致气、血、痰相互凝结,发生气滞、血、瘀、痰凝,结于颈,日久有形肿快便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