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发性三叉神经痛如何诊断?三叉神经痛也称“脸痛”,是发生于人脸侧面的剧烈的疼痛,影响患者日常的咀嚼、言笑等活动。继发性三叉神经痛一般可以找到发病原因,这对于对症治疗是有帮助的。那么怎样检查继发性三叉神经痛呢?下面是专家的详细介绍。
目录
1继发性三叉神经痛有哪些危害
(1)影响患者正常生活。
由于继发性三叉神经痛是一种反复发作的阵发性剧痛,性质犹如刀割、针刺、电击或烧灼样,而且,发作频率及疼痛状态,也会随病程延长而增加,自然间歇期逐渐缩短以致终日发作,甚至轻微刺激即可引起三叉神经痛的疼痛发作,因此三叉神经痛的危害会使得病人不敢洗脸,畏惧进食、漱口和刷牙,营养不良,面容污秽,对病人的精神和心理状态产生巨大影响。
(2)情绪变化,性格改变。
继发性三叉神经痛的危害会使病人心情焦虑,烦躁易怒,许多人的精神活动处于抑制状态,情绪低落,悲观失望,不能忍受其痛苦,甚至产生轻生的念头。长时间的抑郁使继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出现表情淡漠,对外界变化反应迟钝,在与人交流时,也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困扰,以致于让患者失去了生存的信心。
(3)易引发并发症。
继发性三叉神经痛在急性的或长时间的情况下,三叉神经痛易引起机体神经内分泌、循环系统、呼吸系统及消化系统等一系列生理活动的变化。三叉神经痛的危害会使患者不断发作性疼痛刺激,使中枢神经系统处于兴奋状态,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加,表现为儿茶酚胺分泌增加,糖原分解作用加强,加之许多继发性三叉神经痛病人不敢进食,机体呈现负氮平衡状态。
2继发性三叉神经痛的鉴别
继发性三叉神经痛症状不典型,除了要做常规检查外,还需做相应的辅助检查以便明确病因,对症治疗。
颅脑ct、mri检查
通过这两项检查,可以发现三叉神经痛患者是否存在颅脑肿瘤、炎症等。炎症是继发性三叉神经痛的常见病因,脑桥小脑角肿瘤在肿瘤中占多数,其中胆脂肿瘤占首位,炎症是指脑桥小脑角的蛛网膜炎。
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mra)检查
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已经成为评估血管性疾病的一种有效检查方法。在检查三叉神经痛时,可以分析三叉神经痛与三叉神经血管压迫之间的关系,以便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更有效地进行微血管减压术,进一步提高此类三叉神经痛患者的治愈率。
血糖或葡萄糖耐量实验检查
同时患有糖尿病的三叉神经痛患者还需做血糖或葡萄糖耐量实验,用以排除三叉神经痛患者的糖尿病性神经病变。
脑干三叉神经诱发电位(btep)检查
脑干三叉神经诱发电位检查是评价三叉神经传导功能的有效电生理方法。三叉神经病变者btep检查有电位异常变化,且患者的周围神经病变和中枢神经病变异常,btep表现各异,所以这种检查对三叉神经痛的诊断有所帮助。
3原发性和继发性三叉神经痛有哪些不同
1.病因不同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病因尚未明确,与神经受损有很大关系。
继发性三叉神经痛是由颅内、外各种器质性疾病引起,如颅内肿瘤、血管畸形等。
2.发病年龄不同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起病年龄在40岁后,以中老年人多见。
继发性好发于40岁以下的中青年人。
3.症状不同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常为突然发病,神经分布区域内出现呈刀割样、烧灼样、针刺样、电击样或撕裂样剧烈难忍的疼痛。每次疼痛发作时间持续时间较短,仅为数秒或1~2分钟;发作时患侧面部出现痉挛,患者突然停止说话、进食等活动,并表现出皱眉呲牙、掩面闭眼表情,也可用手掌用力揉搓面部以缓解疼痛;说话、洗脸、刷牙、吃饭、剃须等,均可作为本病的诱发因素。除上述所述外,在上唇、鼻翼、口角、眉毛等处有扳机点。
4什么是继发性三叉神经痛
首先要找到原发病灶,明确病因,治疗原发病,其次可选用卡马西平和苯妥英钠止痛,止痛效果迅速,但是只能暂时能缓解,容易复发,且有很大的毒副作用,例如出现眩晕、乏力,肝肾、骨髓的功能失常等;或采用手术的方法,对三叉神经局部进行切除,但效果都不是很理想。
针刺治疗:选好主穴,再依据疼痛部位选取配穴,还可针刺眶上孔、眶下孔、颏孔等神经出入的部位,针刺要产生针感以保证疗效,此法应用方便快捷,安全,副作用小,但是只能暂时缓解痛,不能达到根治的效果。
采用无痛介入疗法:在影像定位诊断的引导下,对神经根部需要进行治疗的地方进行准确定位并进行治疗,这种疗法不会影响其他正常的神经的感觉和温度觉的功能。这种方法定位准确,而且没有风险,安全性好,能够快速缓解疼痛,不易复发,值得大家作为参考。
5继发性三叉神经痛复发原因
(1)在脑干病变:主要是延髓和脑桥疾病,如多发性硬化症,延髓空洞症,炎症,肿瘤等。非典型三叉神经痛的临床表现,并伴随着结构损伤的症状。
(2)三叉神经病变:为桥小脑角肿瘤,蛛网膜炎,在三叉神经痛伴运动障碍的三叉神经。
(3)三叉神经节病变:颅底肿瘤,脑膜瘤,颞叶低转移或颅底蛛网膜炎可以传播的半月神经节,临床表现为带状疱疹分布区为主要特征的。
(4)三叉神经根病变:眼眶肿瘤,眶上裂综合征,海绵窦病变可以影响三叉神经根的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