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药品 >用药常识

应用药膳和预防保健治疗附睾炎

药膳既可治病,又可强身防病,这是有别于药物治疗的最大特点。药膳多是平和之品,但其防治疾病和健身养生的效果却非常显着。药膳食疗的特点在于良药可口,服食方便。药膳的主要原料之一是中药。制作药膳要遵循中医原理否则就会出现差错或影响效果。因此,中国传统医学对药膳应用有严格的禁忌。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如何应用药膳和预防保健治疗附睾炎。

目录 附睾炎的症状有哪些 应用药膳和预防保健治疗附睾炎 附睾炎如何鉴别诊断 附睾炎并发症 附睾炎治疗

1附睾炎的症状有哪些

  临床上分为急性附睾炎和慢性附睾炎两类。

  1.急性附睾炎

  突然高热,白细胞数升高,患侧阴囊胀痛、沉坠感,下腹部及腹股沟部有牵扯痛,站立或行走时加剧。患侧附睾肿大,有明显压痛。炎症范围较大时,附睾和睾丸均有肿胀,两者界限触摸不清,称为附睾睾丸炎。患侧的精索增粗,亦有压痛。一般情况下,急性症状可于一周后逐渐消退。

  2.慢性附睾炎

  慢性附睾炎较多见,部分病人因急性期未能彻底治愈而转为慢性,但多数病人并无明确的急性期。炎症多继发于慢性前列腺炎或损伤。病人常感患侧阴囊隐痛,有胀坠感,疼痛常牵扯到下腹部及同侧腹股沟,有时可合并继发性鞘膜积液。检查时附睾常有不同程度的增大、变硬。有轻度压痛,同侧输精管可增粗

查看详情>>

2应用药膳和预防保健治疗附睾炎

  下面介绍几种合理有效的药膳,方便您治疗附睾炎。

  (1)鲜海蚌肉50克,煮汤食之,每日1次。

  (2)粳米50克,丝瓜1条,煮粥食之,每日1次。

  (3)血见草、黄药子各12克,用水煎服,每日1剂。

  (4)肾经草18克、升麻15克,用水煎服,每日1剂。

  (5)小茴香、苍耳子、杜仲、丝瓜络各10克,用水煎服,每日1剂。

  (6)鲜连钱草30克,用水煎服,每日1剂。

  附睾炎多由泌尿系、前列腺炎和精囊炎沿输精管蔓延到附睾所致,血运感染较少见。经尿道器械操作、频繁导尿、前列腺摘除术后留置尿管等均易引起附睾炎。日常生活中注意应用以下方法,可以起到预防保健的效果。

  (1)注意生活规律化,劳逸结合,忌烟酒及辛辣刺激。

  (2)保持大便通畅。

  (3)避免长时间久坐。

  (4)性生活不宜过频。

  (5)温水坐浴,2次/日,水温控制在42℃~50℃,每次20~30分钟。

3附睾炎如何鉴别诊断

  1精索扭转

  多见于儿童,而附睾炎多发于青壮年。扭转的早期,睾丸上提与附睾有清楚的界限;扭转的后期可能界限不清,如轻轻上推睾丸则发生疼痛,说明为精索扭转。

  2睾丸肿瘤

  一般没有疼痛,肿块与正常睾丸易于区别,前列腺液及小便常规检查均正常,必要时可以作组织病理检查。

  伴有腮腺炎或腮腺炎病史,无尿路症状,小便检查无脓球或细菌。

  3附睾结核

  早期病变局限于附睾尾,最后累及整个附睾。一般发病比较缓慢,不痛,输精管有串珠样改变。尿培养为结核阳性。

查看详情>>

4附睾炎并发症

  并发症

  前列腺炎精囊炎

  (一)慢性前列腺炎慢性前列腺炎以尿急,尿频,尿道灼痛不适,尿末流出白色浊液,会阴,少腹,睾丸及尿道内不适或涩痛为主要临床表现,前列腺液中白细胞增多,卵磷脂小体减少,慢性前列腺炎治宜攻补兼施,配合综合治疗,以及注意生活与饮食调理,有助于提高疗效。

  (二)精囊炎 精囊炎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血精,并伴有尿频,尿急,排尿不适,会阴部不适等症状,常与前列腺炎并存,精囊炎总的病因病机是病邪由外入里,脏腑失调,气血不和,引起精囊络脉受损,血溢脉外,中医治疗多从“血”论治,分别采用“凉血止血”,“养血止血”,“补气摄血”和“活血止血”之法,对多数精囊炎患者有较好的效果。

5附睾炎治疗

  附睾炎西医治疗

  1.急性附睾炎的治疗

  (1)一般处理 卧床休息,应用阴囊托或自制的软垫托起阴囊可减轻症状。疼痛重者可用止痛药,局部热疗可缓解症状,并可促进炎症消退。但过早使用热疗可加重疼痛,并有促进感染扩散的危险。所以早期宜用冰袋局部冷敷。性生活和体力劳动可加重感染,故应避免。

  (2)抗菌药物 应选择对细菌敏感的药物,通常静脉给药1~2周后,口服抗菌药物2~4周,预防转为慢性炎症。

  (3)若抗生素治疗无效 疑有睾丸缺血者,应行附睾切开减压,纵行或横行多处切开附睾脏层鞘膜,但要避免伤及附睾管。

  2.慢性附睾炎的治疗

  慢性附睾炎单纯应用药物效果不一定理想。除应用有效广谱抗生素外,局部热敷等物理治疗也是很有必要的。也可以采用附睾局部应用黄连素或新霉素等离子透入治疗。若有慢性前列腺炎,必须同时进行治疗。反复发作来源于慢性前列腺炎的附睾炎,可考虑结扎输精管后再进行治疗。对于多次反复发作者,也可考虑做附睾切除术。

  附睾炎中医治疗

  1、气机郁滞证

  小腹胀痛不适,时或窜行,随喜怒而消长,受凉及用力后疼痛加重,附睾扪之肥厚,有轻压痛,舌淡苔薄,脉细弦。治宜疏肝理气,散结止痛。

  【方药】:玄胡止痛散加味:玄胡,白芷,制香附,炒白芍,青皮,枳壳,炙甘草。

  2、痰瘀互结证

  附睾结节肿大质硬,同侧睾丸坠胀不适,牵涉小腹作痛,直立及负重后诸症加重,平卧及休息后减轻,舌淡暗或有瘀斑、苔薄白,脉细涩。治宜活血化瘀,散结通络。

  【方药】:小腹逐瘀汤加减:当归,赤芍,川芎,三棱,莪术,炒桂枝,炙甘草。

疾病百科 | 附睾炎

挂号科室:男性科、泌尿科

温馨提示:
多吃新鲜蔬菜与瓜果,增加维生素C等成分摄入,以提高身体抗炎能力。

        附睾炎是男性生殖系统非特异性感染中的常见疾病,多见于中青年。当各种原因导致自身抵抗力降低时,病原菌可以趁机侵入附睾引发炎症。表现为阴囊部位突然性疼痛,附睾肿胀,触痛明显,可伴有发热,附睾硬结等。附睾的炎症可影响精子成熟,使其受精能力下降;炎症也可致附睾管堵塞,影响精子的输出 更多>>

病因  治疗  预防  食疗  好发人群:男性人群 常见症状:脓性分泌物、睾丸疼痛、附睾肿大变硬、附睾结石、输精管变粗[详细] 是否医保:医保疾病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