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叉神经痛往往都是骤然发作,无任何先兆,多为一侧。发作时,疼痛剧烈如刀割、电击一样。随着病情的加重,间歇期愈来愈短,发作愈加频繁,经过一次强烈的疼痛刺激,使病人精神异常紧张,终生难忘,造成极大的痛苦。三叉神经痛是如何引起的?三叉神经痛给患者带来的影响?一起来看下。
目录
1三叉神经痛是如何引起的
1、没有保护好疼痛触发点:约有一半的患者在面部都有一个或多个面部触发点,稍不注意就会触碰到,从而引发疼痛发作。患者触发点的位置、大小各不相同,甚至小到一个点或一根胡须,大多在嘴唇、鼻翼、脸颊、口角、舌头和眼睛等部位。
2、吃刺激性食物:如喝浓茶增强神经兴奋性,引发小动脉痉挛,干奶酪、腌鱼和咸菜等含有较多的酪氨酸,火腿中含有亚硝酸盐等,这些食物都能引起脑血管扩张,从而引发疼痛。
3、精神刺激:有少数患者因为情绪和心情上放不开,整天眉头紧锁,为可能要到来的头痛提心吊胆,结果是造成肝郁气滞,郁久化火,上扰脑窍,而导致三叉神经痛的疼痛发作。
4、营养缺乏:一些患者在饮食上没有注意,经常的吃素或者是不吃主食,盲目的进行节食,有身体缺乏必要的营养成分而引发疼痛。过量吃素或不吃主食,很可能还会加重三叉神经痛。
2三叉神经痛给患者带来的影响
三叉神经痛的危害一、可以说,一旦患上面部三叉神经痛,那此人的生活质量刹那间便荡然无存,而且还会对其心理产生极大阴霾,因为谁都不知道面部三叉神经什么时候又痛起来。所有面部三叉神经痛患者素日平常都不拘言笑,甚至刷牙洗脸都是能免则免,这样的情景,真叫苦不堪言。
三叉神经痛的危害二、对于面部三叉神经痛患者来说,其生活是受到了极大影响。因为面部任何轻微的触动,都有可能刺激到面部三叉神经的发病,其痛突如其来,又瞬间消逝无踪,着实叫人难以把握,实无先兆可循。
三叉神经痛的危害三、面部三叉神经痛并非我们想象中那么简单。所谓面部三叉神经痛,就是指在颜面部分的神经系统以极快的速度,并且反复地出现剧烈疼痛。打个比方吧,面部三叉神经痛起来,就像有人拿刀在你脸上狠狠地划拉那么几刀。
三叉神经痛的危害四、曾有人说牙疼不是病,疼起来真要命。其实牙疼和这三叉神经痛比起来,似乎还是逊了那么一筹,这三叉神经痛的发病才是真痛起来要人命。
3患有三叉神经痛传染吗
1、脑血管微型障碍
有些三叉神经痛患者的发病原因是脑血管及脑组织畸形导致的。
2、颅内肿瘤压迫
三叉神经痛有什么导致的,颅内肿瘤压迫会导致三叉神经痛疾病,因为这种原因导致三叉神经痛疾病的,往往是中青年三叉神经痛患者,而且往往是继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
3、短路
为什么会得三叉神经痛疾病。短路是三叉神经痛的病因之一,因为短路是神经髓鞘崩解可能引起相邻两纤维之间发生“短路”,所以轻微的触觉刺激即可通过“短路”传入中枢,而中枢传出冲动也可再通过“短路”成为传出冲动,达到痛觉神经元的阈值而引起疼痛导致三叉神经痛疾病。
4、脱髓鞘
三叉神经感觉根或半月节或三叉神经周围支受到压迫或损害发生脱髓鞘性变;如解剖结构异常,血管畸形、骨孔压骨膜炎症、动脉硬化等都有可能诱发三叉神经痛疾病。
4患有三叉神经痛怎么办
继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治疗主要针对病因,切除原发病灶,疼痛的处理与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相同,但效果较差。
一、药物治疗
特发性三叉神经痛首选药物治疗,抗癫痫药治疗有效。
(1)抗癫痫药物
①卡马西平。常为首选,起始剂量为0.1g,口服,3次/d;常用剂量0.6g/d,最大剂量为1.0g,/d;疼痛停止后逐渐减量,采用最小有效维持0.6—0.8g/d,有效率约70%,孕妇忌用;不良反应有头晕、嗜睡、口干、恶心、消化不良、行走不稳等,但多于数日后消失;偶出现皮疹、白细胞减少,需停药;曾有发生共济失调、复视、再生障碍性贫血、肝功能障碍等报道,需立即停药。②苯妥英钠。0.1g口服,3次/d,如无效可每日增加0.05g,数日后加至0.6g/d;卡马西平或苯妥英钠单药治疗无效者两药合用可能有效。③氯硝西泮。6—8mg/d口服,40%~50%的病例能完全控制,25%明显缓解;不良反应有嗜睡和步态不稳,老年患者偶见短暂性精神错乱,停药后消失;卡马西平或苯妥英钠无效时可试用。
(2)巴氯芬
起始剂量5mg,口服,3次/d,常用剂量30~40mg/d,不良反应有恶心、呕吐和嗜睡等,约30%的病例不能耐受不良反应。
(3)维生素B12
国外文献报道大剂量维生素B12可能缓解疼痛,机制不清。剂量为1000~2000μg,肌内注射,每周2—3次,连用4—8周为一疗程。通常无不良反应,偶有一过性头晕,全身瘙痒和复视等。
(4)匹莫齐特
文献报告匹莫齐特治疗顽固性三叉神经痛疗效优于卡马西平。剂量为第1—4天,4mg/d,第5~9天,6mg/d,第10~14天,8mg/d,第14天以后,12mg/d,均分为2次服。约83.3%的病例可出现手颤、记忆力减退、睡眠中肢体抖动等不良反应。多见于用药后4~6周,通常不需终止治疗。
(5)封闭疗法
服药无效者用无水酒精、甘油封闭三叉神经分支或半月神经节,以甘油为首选,使之发生变性,不良反应为注射区面部感觉缺失,但可获得止痛效果。可采取:①周围支封闭,在眶下、眶上、上颌、下颌神经分支处局部麻醉,注入无水酒精0.3~0.5ml,疗效期短(一般1一6个月),除眶上神经封闭现已少用;②半月神经节封闭,注射药物破坏节内感觉神经细胞,疗效较持久,但注射技术较难,CT监视下注射可提高成功率。
二、其他
1.维生素B12每日500~1 000μg,肌肉注射;或加入麻药内做神经干封闭。
2.七叶莲
为术通科术瓜属。针剂(2 ml,5g)每日2次肌肉注射,每次2~4 ml;片剂(4 g)每日2次口服。每次3片。
3.山莨菪碱(654—2)类似阿托品,可解除血管痉挛,并有镇痛作用。对三叉神经痛有一定疗效。针剂(5~10 mg)每日1次肌肉注射;片剂(5~10 mg),每日3次,每次5~10mg口服。
三、封闭治疗
采用无水乙醇或无水甘油注射于受累神经的周围分支、颅底主干或三叉神经节,只要能使痛区,尤其是“扳机点”附近麻木,即可达到止痛的目的。为使穿刺准确,且不致损伤重要结构而产生严重并发症,穿刺部位的选择应具有明显骨性解剖标志,神经部位比较固定,如三叉神经分支通过骨孔出入口处(如眶上孔、眶下孔、后上牙槽孔、翼腭窝、颏孔、下颌孔、卵圆孔等处)。
封闭治疗的指征为:①经服药治疗无效或服药治疗有明显反应者。②头部CT、MRI检查未发现颅底病变者。③即使发现颅底病变,但患者拒绝手术治疗者。④患者身体情况差,不适宜接受手术治疗者。⑤术前封闭或诊断性封闭。
1.经皮周围支注射法:可用无水乙醇、无水甘油、普鲁卡因做下颌神经、眶下神经、眶上神经及颏神经出骨孔处封闭注射。此法疗效持续时间较短。
2.三叉神经节封闭术:将无水乙醇、无水甘油注射到三叉神经节处,以破坏节内感觉神经细胞,可以达到相对较持久的止痛疗效。一般为2~3年。注射无水乙醇量为0.3~0.5ml,无水甘油量为0.4~0.6ml。给药前可以先用少许普鲁卡因注入,以检查穿刺部位是否准确,并可减轻注入无水乙醇或无水甘油所致剧烈疼痛。穿刺方法有:①侧入法:病人侧卧,注射侧向上。在下颌切迹最低点处穿刺,针尖在冠状面上与面颊成110°~115。角,在水平面上与面颊成直角,深4~5cm处可达卵圆孔,此时患者感下颌神经分布区剧痛,注入少量普鲁卡因后继续进针0.5~1.0cm,即达Meckel腔。②前入法;病人仰卧或坐位,双眼平视前方。在离口角3cm相当于第二上瞻牙平面处进针,穿刺方向正面看对准同侧瞳孔之中点;侧面看对准颧弓中点前方lcm处。进针5~6cm可达颅底。进入卵圆孔时病人感下颌区剧痛,注入少量普鲁卡因后继续进针0.5~1.0cm,即达Meckel腔。为使穿刺准确,可在x线或荧屏监视下操作,为确保针尖在Meckel腔内,还可以做Meckel腔碘剂造影,证实穿刺正确后再注入无水乙醇或无水甘油。注药后患者应保持坐位数小时,以保证药物作用于三叉神经节。术后给于口服抗菌药物以预防感染。病人在休息后即可回家观察,不必住院。其不良后果有角膜感觉缺失(4%)。
(三)经皮三叉神经节后射频电凝疗法
将射频电极针经皮插入三叉神经节内,通电加热至65~75℃,维持时间1分钟,可选择性破坏三叉神经节后无髓鞘Aδ和C细纤维,达到止痛目的。
(四)三叉神经周围支撕脱术
当患者有其他全身性疾病、体质差、年老而不能耐受更彻底的开颅手术,且疼痛范围较为局限时,可行三叉神经周围支撕脱术。但因术后神经再生,易复发。
手术在局麻下操作。
1.眶上神经与滑车神经撕脱术:术前剃去病侧眉毛,切口自眉毛的眉间开始,横行切口,略过眶上切迹,长约2cm。逐层分离,显露眶上切迹,暴露血管、神经,先用血管钳夹住眶上神经与滑车神经,将滑车神经切断之后,用血管钳向近心端撕脱眶上神经约1~2cm即可。
2.眶下神经撕脱术:方法同上,切口选用以眶下孔为中心,向双侧延长2cm之横切口。
3.下牙槽神经撕脱术:沿下颌角下缘做弧形切口,逐层分离显露下颌骨,于下颁骨中央部位钻孔,骨皮质去除后,可见骨髓腔内下牙槽神经。将该神经钩起,用血管钳夹住,向近心端做旋转扭曲动作,即可将神经撕脱1~2cm。
(五)三叉神经根减压术
病人全麻,仰卧位。头向对侧旋转45。,在疼痛侧自颧弓中点上缘开始向后上呈70°倾斜直切口,长约5~6cm,顺皮肤切开颞筋膜、颞肌、骨膜,达颅骨。在颞骨鳞部做3.5~4cm直径之骨窗,下缘达颅底。用脑压板和吸引器将硬脑膜自颅中窝底部分离并找到棘孔,用直径3~4mm的小棉粒填塞之,以阻断脑膜中动脉血流。于棘孔内后方几毫米处可找到卵圆孔。将三叉神经节的固有膜与颞叶硬脑膜分离后。向后方将神经根的固有膜与颞叶硬脑膜分离,直达岩骨嵴,沿神经根的纵轴方向将固有膜切开,三叉神经节的固有膜及上,下颌神经的鞘膜也予以同时切开进行减压。(六)经颞Frazier手术
手术入路与上述三叉神经根减压术相同,在显露出三叉神经节后,与神经纤维走行方向垂直切开三叉神经节和后根固有膜,即可见感觉根及三叉神经节纤维。感觉根纤维呈灰黄色,粗约2~4mm,用小钩提位于外侧的第二、三支感觉纤维,将其切断。切断部位愈接近岩骨嵴愈好(勿伤运动根,运动根位于第三支内侧,有1~2mm粗)。
(七)颅后窝开颅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及感觉根切断术
全麻,坐位,头略向患侧旋转,头架固定。枕下侧方入路达小脑脑桥三角区,骨窗约4cm大小。乳突气房被打开时,可用骨蜡填塞。放射状切开硬脑膜,打开小脑延髓池放脑脊液后,将小脑向内上方牵开(5点向11点,或7点向1点牵拉小脑),可见后组脑神经(用棉片保护)、听神经、面神经及内听动脉,切开蛛网膜,于听神经前上约1~2cm处可见三叉神经根,注意在三叉神经根附近有岩静脉,勿损伤,必要时电凝切断。分离贴附在神经根上的蛛网膜后,仔细探查有无小血管压迫神经根。
如有小血管雎皂神经根,则用小块Teflon片或小块肌肉片插入血管、神经之问,再用生物蛋白胶少许将之固定,即为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其常见不良后果有死亡(0.2%~1%)、小脑出血或出血性梗死(1.5%)、幕上卒中(0.7%)、第Ⅳ脑神经麻痹(3.5%)、短暂的第Ⅵ脑神经麻痹(1.6%)、单侧听力丧失(3%)。
如未发现有小血管压迫三叉神经根,则可将神经根后外3/4纤维切断,即Dandy感觉根切断术,同样可以取得较满意的止痛效果。其缺点是面部触觉不能保留,有的病人还可有角膜感觉缺失、角膜渍疡、失明,痛性麻木等。也有学者采用双极电凝器电凝处理的办法。
在上述手术治疗方法中,以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及感觉根切断术的疗效最确切持久,但该手术操作靠近脑干,危险性大,宜在显微镜下操作。建议尽可能术中于右心房置管并用超声多普勒监测,以防空气栓塞之并发症出现以及出现后能及时有效地抽气处理。
(八)立体定向照射术,如X刀或γ刀等处理
四、手术治疗
1.病变骨腔清除术
对颌骨x线片显示有病变骨腔的患者,接口腔外科手术常规,从口内途径行“颌骨内病变骨腔清除术”。
2.神经周围支撕脱术
主要适用于眶下神经和下齿楷神经。
(1)眶下神经撕脱术(口内进路)
在患侧尖牙凹部位,于口腔前庭黏膜转折处,作横行或弧形切口,长约4.0 cm。切开黏膜和骨膜,自背面剥离,向上掀起面颊部软组织,显露骨面及眶下孔和眶下神经血管束。用纯分离法将神经游离;继在眶下孔处用止血钳夹住神经,尽量自孔内拖出,直至撕脱,随之,再将其各分支也尽可能自皮下撕脱,按常规缝合创口。
(2)下齿槽神经撕脱术(口内进路)
沿下颌升支前缘及磨牙后区舌侧纵行切开口腔黏膜,继沿下颌支内侧骨面剥离,显露下颌小舌及下颌孔,在其上方寻找进入下颌孔的血管神经柬.将神经分离出来,并用单钩或丝线将其牵出。用两把止血钳,分上下端夹住神经束,从中间切断,然后分别扭转止血钳,尽量将神经拖出撕脱。彻底止血后,置胶片引流,缝合软组织。
3.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术
或称“经皮穿刺射频温控热凝术”,此法是通过高频电流加热,使颅内三叉神经半月节及感觉根发生凝固及蛋白变性,从而阻断神经传导而止痛。本法的优点是止痛效果良好.复发率低(在20%左右),且可重复应用;较开颅手术简便、安全、无死亡,所以容易为患者接受。
4.开颅手术
属脑外科手术范畴。常用的有三叉神经根部分切断术和微血管减压术。
5三叉神经痛的食补菜谱
1、 原 料: 黄芪15克、僵蚕6克、蜈蚣2条、血竭3克、瘦猪肉糜500克、芹菜500克、面粉 500-1000克
制 作: 将上药焙干研粉;芹菜洗净,在沸水中焯透,捞出切成碎末,用纱布袋装好,挤出菜汁待用;肉糜中加入中药粉,芹菜、盐、酒、味精、胡椒粉、拌匀后加鸡蛋清2个作馅。面粉用芹菜汁合好揉匀,揉至面团表面光滑为止,擀成圆薄皮子,加馅将皮子逐个包成饺子,煮熟后即可服食。
2、原料:西兰花、白菜花、胡萝卜、红辣椒
做法:(1)西兰花、白菜花切成小朵,胡萝卜去皮、切片,红辣椒去籽、切块,待用。
(2)将全部蔬菜放入温油中焯一下。
(3)锅内留少许底油,下入全部原料翻炒,用盐、鸡精调味,再用淀粉勾芡,即成。
(3)每次取猪脑一只(洗净),天麻10克切碎,粳米250克,清水适量,煮成稀粥,每日晨起空腹温服,天麻善祛头风,猪脑专补脑髓,二者合用,既可补益精髓,又可祛头风,实为祛头痛的良好家庭药膳。
上述食疗菜谱能够有效减轻三叉神经的疼痛症状,“坚持”是必要的,方法再好,没有持之以恒的精神是很难与病魔抗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