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儿科 >多动症

多动症症状您了解多少呢

当人们提到儿童多动症的时候相信人们是相对熟悉的,它给孩子的威胁是很可怕的,我们家长应该知道它的发生症状,及时发现它,及时的诊治。那么儿童多动症症状您了解多少呢?下面就我们大家一起来详细的了解一下吧。

目录 多动与多动症快速鉴别法 多动症症状您了解多少呢 多动症儿童心理辅导 多动症儿童的家庭疗法 多动症最佳治疗年龄是什么时候

1多动与多动症快速鉴别法

  一、 注意力是否集中

  多动症儿童无论何时何地,都不能较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力,包括看电视、电影、连环画等,正常多动儿童能全神贯注于某一件事,而且讨厌别人的干涉。

  二、 活动是否有目的性

  多动症儿童的行动常没有明确目的,表现为幼稚、任性、克制力差、一点小事应喊叫哭闹,脾气暴燥,做事易冲动而不顾后果,而正常多动的儿童做事有目的性,有计划性,有一定的自我控制能力,不胡乱吵闹。

  三、 学习是否困难

  多动症儿童一般表现为:文字书写潦草难认,分不清左右、颜色、地点的方向,把词、、 句子念错或念倒,如上海读成海上,思路不严密,注意力不集中。而正常儿童没有上述症状,可以集中思想完成某件事。

2多动症症状您了解多少呢

  儿童多动症表现出活动过多:这类孩子不但在任何场合都处于不停活动状态中,如上课不断做小动作,敲桌子、摇椅子、舔铅笔、切橡皮、撕纸头,拉同学的头发、衣服等。平时走路爱奔跑,轮流活动时迫不及待,常说一些使人恼怒的话,好插嘴和干扰他人的活动。

  患者比较冲动任性:这类孩子情绪极为不稳,自控能力差,冲动任性,不服管束,常惹事生非,高兴时忘乎所以,又笑又叫,情不自禁,得意忘形;当不顺心时, 容易激怒,好发脾气,使同学和伙伴都害怕他,讨厌他,对他敬而远之,致使不易合群,久而久之可造成其反抗心理,常常发生自伤或伤人的行为。

  行为异常:这类孩子多伴有各种各样的行为异常问题,如说谎、逃学、偷窃、离家出走等等。

  有的时候患者注意力障碍:这类孩子注意力很难集中,或者注意力集中短暂,上课时常东张西望,心不在焉,或貌似安静,实则“走神”、“溜号”,听而不闻。做作业时边做边玩,随便涂改,马马虎虎,错误不少,不能集中注意力做一件事,做事常有始无终,虎头蛇尾。

  学习困难:这类孩子由于上课不注意听讲,对老师布置的作业未听清楚,以致做作业时常常发生遗漏、倒置和理解错误等情况。部分患儿可能有不同种类的认知功能障碍,如有的孩子分不清6和9或b和d,有的甚至倒读文字或写反字。

  患者神经系统轻微异常:运动功能异常,如动作笨拙,精细运动困难,闭眼站立不稳,不能走直线;发音存在缺陷,如口吃、吐字不清等;皮肤两点辩别能力差,如当患儿闭上眼睛,分辩自已的皮肤上受到一点刺激还是两点刺激的能力较差;大约有半数的脑电图存在异常。

3多动症儿童心理辅导

  孩子的多动症,除了要配合医院进行适当的物理及药物治疗,必要的心理辅导也是必不可少的。其心理辅导如下:

  心理辅导关键在于立刻反馈。多动症患儿行为表现良好,家长应该尽可能马上给予表扬和赞许,让孩子知道自己做的很好。和正常儿童相比,多动症的孩子更需要这种“立即反馈”,尤其是当准备彻底改变孩子的某些不良行为而进行“塑形”时,往往会取得良好的效果。这种“立即反馈”应该非常的明确、特别,而且越迅速效果越好,让多动症的儿童对这种“立即反馈”有深刻的印象。

  这种“立即反馈”不仅只限于口头表扬,还可以是一种许诺,或是特别的玩具和食物等奖励。 当然,反馈也要掌握适当的度,过“频繁”的反馈,也会干扰孩子的正常生活,结果适得其反。

4多动症儿童的家庭疗法

  1、正确认识。多动症患儿的父母必须对多动症要有一个全新的认识。的确,多动症是一种疾病,但并不是一种可耻的病态,孩子不能也没有办法控制自己的病态年,而并不是他不想控制自己,因此,必须要有足够的耐心和信心,掌握孩子的心理。同时也要多学习关于多动症的专业知识。

  2、关心体贴。多动症是一种病态,和其他病儿一样需要得到关心和体贴。因此,家长要给与孩子更多父爱和母爱。要经常和孩子在一起玩,和孩子谈心,了解孩子的心理,要多鼓励孩子,让孩子知道多动症是可以知了的,自己的缺点是可以改正的,不要自卑、羞愧,更不要自暴自弃,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3、学会忍耐。学习上要耐心辅导,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不要过高苛求。多动症孩子多动、冲动,常常惹人,不讨人喜欢,令家长感到不愉快,有时还会使家长丢面子,在这个时候,一定要理解孩子的心理和行为,学会忍耐。如果动辄贬低、嘲讽,甚至打吗,不但不起效果,而且有可能加重患儿的心理压力,使症状反而会更加严重。

  4、良好行为的养成。应该严格要求和管理,既不要溺爱、放任自流,又不能管教过严,动辄打骂。养成良好的生活和行为规范,对孩子进行强化训练,发现好的行为要及时表扬,如出现不良行为要及时批评。家长要以身作则,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修养,做好榜样。

  5、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建立轻松愉快的家庭气氛,改善家庭关系,使孩子在家中感到愉快和温暖。父母双方对如何教育孩子的意见要保持一致。在家中生活要规律,制定严格的作息制度,让孩子按时起床、就餐、就寝等,增加营养、保证充分的睡眠。

  6、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将孩子的病情及时反映给医生,对于需要服药的患儿,应按医嘱给孩子服药并仔细观察其药物效果及反应,服药期间应避免外界的不良刺激,防止过度疲劳和各种疾病。对于服药治疗的患儿,家长要密切注意药物的疗效和副作用,同时要有长期服药的思想准备。

5多动症最佳治疗年龄是什么时候

  国内外研究表明学龄儿童多动症的患病率在5%左右,部分地区统计甚至高达10%左右。咱们国家各地区的调查报告显示学龄儿童多动症的患病率集中在5%左右。根据调查的人群和诊断标准的不同稍微有所差异。

  全世界的调查和研究结果综合起来,多动症的发病率在学龄儿童中是3-10%之间。因为我们国家没有进行过全国范围内大规模的多动症的流行病学的调研,所以多动症的发病率是参考了其他国家和地区及我们国家局部地区的数据,基本上是在3-10%之间。

  多动症好发于学龄期的孩子,起病于7岁以前,多动症主要是好发于学龄期的孩子。按照我们以前诊断多动症的标准,是要求起病于学龄以前才可以诊断为多动症,7岁以前出现多动症的症状才可以诊断为多动症,假设是7岁以后出现多动症的这些症状,一般不考虑是多动症。

  多动症起病于7岁以前,很多胎儿期就起病,表现为胎动次数比正常的要多。多动症的发病年龄是很难去鉴定的,有些小孩是三岁发病,有可能只是3岁以前就发病了,只是3岁时这些症状才引起家长的注意,到医院进行了诊断。

  如果7岁以前是个很好的孩子,没有这方面的症状,而7岁后出现这些多动症的症状,一般考虑是否是其他疾病引起的继发性的多动症。很多疾病,比如抽动症,大概有50—60%的孩子会伴有多动症的症状,另外还有一些精神发育迟滞的孩子可能也会伴有多动症的症状。

  平时大家需要注意孩子的治疗方式,而且尽早治疗疾病的恢复更快,我们应该观察孩子的行为变化,家长平时生活中,不要忽视孩子的行为变化,有效的进行调理,帮助孩子及时治疗,才能避免造成更多的影响,希望家长注意这种疾病的发展过程。

疾病百科 | 多动症

挂号科室:儿科

温馨提示:
要提倡婚前检查,适龄结婚,切勿早婚、早孕,也勿过于晚婚、晚孕,避免婴儿先天不足;有计划地优生优育。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在我国称为多动症,是儿童期常见的一类心理障碍。表现为与年龄和发育水平不相称的注意力不集中和注意时间短暂、活动过度和冲动,常伴有学习困难、品行障碍和适应不良。国内外调查发现患病率3%~7%,男女比为4~9:1。部分患儿成年后仍有症状,明显影响患者学业、身心健康以及成年后的家庭生活和社交能力。 更多>>

病因  治疗  预防  食疗  好发人群:儿童 常见症状:学医困难、注意力不集中、好动[详细] 是否医保: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