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儿科 >多动症

怎样治疗注意力缺陷多动症

注意力缺陷多动症又称儿童多动综合征。 儿童多动症是儿童多动综合征的简称。儿童多动综合征即轻微脑功能障碍综合征,是一种较常见的儿童行为障碍综合征。患儿智力正常或接近正常,活动过多,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不稳,冲动任性,自控能力差,并有不同程度的学习困难。那么怎样治疗注意力缺陷多动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目录 注意力缺陷多动症的原因 儿童注意力缺陷多动症临床表现 怎样治疗注意力缺陷多动症 小儿多动症对智力有什么影响 注意力缺陷多动症的护理

1注意力缺陷多动症的原因

  1.遗传因素

  多项研究表明ADHD是具有复杂遗传特征的家族性疾病,遗传度平均为0. 76,提示遗传因素在ADHD病因学方面起主要作用。

  2.器质性因素

  母孕期、围生期及出生后各种原因所致的轻微脑损伤可能是部分息儿发生该障碍的原因,但没有一种脑损伤存在于所有该障碍患儿,也不是所有有此损伤的儿童都患该障碍,而且许多患儿并没有脑损伤的证据。

  3.神经解剖学因素

  磁共振研究报道该障碍患儿存在胼胝体和尾状核体积的减小,功能磁共振研究尚报道该障碍患儿尾状核、额区、前扣带回代谢减少。

  4.神经生理学因素

  该障碍患儿脑电图异常率高,主要为慢波活动增加。脑电图功率谱分析发现慢波功率增加,α波功率减小、平均频率下降。提示该障碍患儿存在中枢神经系统成熟延迟或大脑皮质的觉醒不足。

  5.神经生化因素

  有研究表明该障碍可能与中枢神经递质代谢障碍和功能异常有关,包括:多巴胺和肾上腺素更新率降低,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功能低下等。

  6.心理社会因素

  早期智力开发过度,学习负担过重,不良的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如经济过于贫穷、父母感情破裂、教育方式不当等均可增加儿童患该障碍的危险性。

  7.其他因素

  该障碍可能与锌、铁缺乏,血铅增高有关。食物添加剂可能增加儿童患本病的危险性。

2儿童注意力缺陷多动症临床表现

  活动过多

  不论在何种场合,都处于不停活动的状态中,如上课不断做小动作,敲桌子,摇椅子,啼铅笔,切橡皮,撕纸头,拉同学的头发、衣服等。平时走路急促,爱奔跑,轮流活动时迫不及待,经常无目的地乱闯、乱跑,手脚不停而又不听劝阻。

  注意力不易集中

  注意力很难集中,或注意力集中时间短暂,上课时,常东张西望,心不在焉,做作业时,边做边玩,随便涂改。不能集中注意力做一件事,做事常有始无终,虎头蛇尾。

  学习困难

  粗心大意,在朗读、作文、语言口头表达等方面存在问题。智商虽大多在正常范围,但考试成绩常常不理想。

  性格和/或行为障碍:患儿多任性、倔强,情绪易冲动而缺乏自我克制能力,在集体生活中不合群,好与人争吵。行为幼稚或怪僻,行为无目的、食玩、逃学、打架,甚至说谎、偷窃等。往往虽教育也无济于事。少数病例成年后,还留有性格和行为上的缺陷。

  还常常出现头痛、胃痛、下腹绞痛、腹泻、尿频(甚至遗尿)、呕吐等症状。这些症状的出现,是由于患儿把学习和生活中的紧张刺激所引起的焦虑情绪转移到身体上而引起的一些器官的功能紊乱。

3怎样治疗注意力缺陷多动症

  1.药物治疗

  (1)中枢兴奋药:主要用于6~14岁患儿,可减轻多动、冲动,改善注意力。常用:①哌甲酯( methylphenidate),又名利他林(Ritalin)。该药有效率为75%~80%,起始剂量为每晨5mg,如症状改善不明显,无明显药物不良反应,可每3~7天增加5mg。一般日量不超过40mg。哌甲酯控释剂,商品名为专注达,每天晨间服用一次,疗效可维持12小时。此类药物服用初期有口干、食欲缺乏、恶心、上腹不适、心悸、血压轻度升高、焦虑、烦躁等不良反应,但随治疗时间延长或减量可减轻或消失。大剂量可能诱发癫痫或抽动障碍,因此,癫痫或抽动障碍患儿不宜服用。长期大量服用可能抑制生长发育,儿童中尚未见成瘾报道。②匹莫林( pemoline),又名苯异妥英(phenylisohydation)。该药有效率基本同盐酸哌醋甲酯,起始剂量为每晨10~20mg.因该药作用时间长,每日服用1次即可。如症状改善不明显,无明显药物不良反应,可每周增加10~20mg。一般日量不超过100mg,周末及节假日宜停药。该药不良反应较轻,部分患儿服用后可出现失眠、食欲减退、恶心、胃部不适、头痛等,约3%患儿出现肝脏损害,故应定期检查肝功能,个别患儿尚可出现抽动。该药是否抑制生长发育尚不清楚。儿童无成瘾报道。

  (2)其他药物:最近获准应用的非兴奋剂药物—托莫西汀(tomoxetine),是一种选择性去甲肾上腺素重摄取抑制剂,同时具有对额叶中多巴胺的抑制作用。它是目前唯一获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批准用于ADHD儿童、青少年与成人患者的非兴奋剂药物,已有超过10项的对照研究证实其在改善18岁以下ADHD患儿的核心症状方面,疗效显著。

  如患儿经上述治疗无效,或不适于选用上述药,或伴有明显情绪问题,可选用可乐定、抗抑郁药。抗抑郁药可选用丙米嗪、地昔帕明、舍曲林等。

  2.非药物治疗

  (1)认知行为治疗:该治疗可改善多动、冲动和攻击行为,并使患儿学会适当的社交技能。

  (2)家庭治疗:家庭治疗的目的在于:①协调和改善家庭成员间关系,尤其是亲子关系;②给父母必要的指导,使他们了解该障碍,正确地看待患儿的症状,有效地避免与孩子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和谐地与孩子相处和交流,掌握行为矫正的方法,并用适当的方法对患儿进行行为方面的矫正。

  (3)学校教育:应给老师提供咨询和帮助,使老师了解该障碍,运用适合于患儿的方法对患儿进行教育,采取适当的行为矫正方法改善患儿症状,针对患儿的学习困难给予特殊的辅导和帮助。

  (4)感觉统合治疗、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对该障碍也均有一定治疗作用。

4小儿多动症对智力有什么影响

  多动症的危害对个人的危害轻微多动症儿童只是在学习上不能专心,不能主动去学,造成学习成绩下降;在行为上不能自控,表现为不服管束,被人歧视。重症多动症儿童则学习成绩明显下降,不能跟班,难以读完小学及初中。在行为上惹是生非,干扰他人。

  对家庭的危害有的高价请家庭教师,浪费大量时间和金钱也无济于事;有的使孩子对家长产生对抗、仇恨情绪,影响家庭和睦。

  对学校的危害在学校里,多动症儿童经常扰乱课堂秩序,打架斗殴,偷窃破坏,成绩低下,即使老师花很大精力也收效甚微。如果一个班多几个这样的孩子,则教学质量必然受到影响,使老师特别恼火,总想让他们留级,甚至把他们开除。

  多动症患者对社会的危害多动症儿童如不及时治疗,到成人后由于自控能力差,冲动,好逸恶劳,贪图享受,往往犯罪率较高,并屡教不改成为惯犯,影响社会安定及人民人身和财产安全。

5注意力缺陷多动症的护理

  注意力缺陷多动症的护理:

  (一)护理诊断

  1.睡眠型态紊乱 与脑功能障碍有关。

  2.角色的紊乱 与注意力不集中、不能完成学习任务有关。

  3.社交障碍 与易冲动、任性、行为过激有关。

  4.有外伤的危险 与冲动、多动有关。

  (二)护理措施

  1.一般护理 在患儿认知的范围内,参与治疗。针对患儿的行为特点,制定行为疗法,给予治疗。指导患儿不!故危险动作,防止受伤等。

  2.心理护理 根据患儿临床表现,寻找病因,去除致病因素。理解关心患儿,避免打骂、歧视等不良刺激,要善于发现患儿的优点,给予表扬,以提高患儿的自信心。引导患儿开展正常的文体活动,克服冲动破坏行为。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引导遵守公共秩序和道德准则,循序渐进地培养注意力,提高办事效率。应制止攻击行为。家长应与学校取得联系,不要歧视患儿,共同教育,共同管理,使患儿的行为得到控制。

  3.药物治疗的护理 除心理护理和教育外,应用精神兴奋剂有一定的疗效,如:哌醋甲酯(利他林)、苯丙胺、匹莫林等,用药要从小剂量开始,定期用量表监测患儿症状及药物的副作用。

疾病百科 | 多动症

挂号科室:儿科

温馨提示:
要提倡婚前检查,适龄结婚,切勿早婚、早孕,也勿过于晚婚、晚孕,避免婴儿先天不足;有计划地优生优育。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在我国称为多动症,是儿童期常见的一类心理障碍。表现为与年龄和发育水平不相称的注意力不集中和注意时间短暂、活动过度和冲动,常伴有学习困难、品行障碍和适应不良。国内外调查发现患病率3%~7%,男女比为4~9:1。部分患儿成年后仍有症状,明显影响患者学业、身心健康以及成年后的家庭生活和社交能力。 更多>>

病因  治疗  预防  食疗  好发人群:儿童 常见症状:学医困难、注意力不集中、好动[详细] 是否医保: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