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儿科 >小儿内科 >小儿神经康复科

小儿脑瘫疾病要如何预防

小儿脑瘫疾病要如何预防?小儿脑瘫是儿科疾病中最严重最难治的一种,它同样也是最常见最高发的疾病,尤其是近几年来,小儿脑瘫的发病人数正在逐渐上升,这种情况的出现是我们不得不对小儿脑瘫引起高度关注。专家指出,要想有效预防小儿脑瘫的发生,首先需要从孕期开始,然后定期产假,还需要积极做好感染性疾病的预防工作,这样才能有效避免小儿脑瘫的发生,那么小儿脑瘫疾病要如何预防?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目录 小儿脑瘫的检查项目主要有哪几种 小儿脑瘫疾病要如何预防 小儿脑瘫的中医治疗方法 盘点小儿脑瘫的康复训练方法 小儿脑瘫早期治疗办法

1小儿脑瘫的检查项目主要有哪几种

  【检查项目1】肌张力是安静状态下肌肉的紧张度,通过被动地屈曲、伸直、旋前、旋后肢体,了解其肌张力。小婴儿可握住其前臂摇晃手,根据手的活动范围了解上肢肌张力。测下肢肌张力还可握住小腿摇摆其足,根据足活动的范围判断其张力,张力低时摇晃手足时手足甩动的范围大,张力高时活动范围小。

  【检查项目2】可根据关节活动范围大小来判断,被动运动关节若活动范围大,说明肌张力低,关节活动范围小,活动受限说明肌张力高。了解上肢肩关节活动范围可检查“围巾征”,观察肘关节与躯干正中线的关系,了解下肢肌张力可检查外展角、胭窝角、足跟触耳试验及足背屈角。

  【检查项目3】检查肌张力时还可以通过“牵拉试验”来了解,此项检查容易掌握,握住小儿双手,将其从仰卧位拉成坐位,观察头后垂的情况可了解颈背部肌肉张力。

  【检查项目4】肌张力的发育过程表现为新生儿时期屈肌张力增高,随着月龄增长肌张力逐渐减低转为正常。所以一些不太严重的痉挛性脑瘫,在6个月以内肌张力增高并不明显,有时造成诊断困难。但一些严重的痉挛型脑瘫患儿仍可在6个月以内表现出肌张力增高。

  【检查项目5】痉挛性脑瘫肌张力增高表现为“折刀式”,但需注意在检查时如反复连续多次屈伸肢体,则“折刀”的感觉逐渐不太明显。手足徐动型在l岁以内往往无肌张力增高,随着年龄的增加而表现出来,常呈“齿轮状”或“铅管状”。强直型表现为“铅管状”肌张力增高。共济失调型肌张力不增高,肌张力低下型则表现为肌张力低下,关节活动范围增加,但腱反射活跃或亢进。

2小儿脑瘫疾病要如何预防

  预防小儿脑瘫可以从哪几个方面入手?专家表示,小儿脑瘫严重影响孩子日后的生活和工作,迄今还没有什么灵丹妙药,因此,早期预防非常重要。一般来说,预防小儿脑瘫可以从以下三个环节入手。

  预防小儿脑瘫首先是孩子出生前就需要进行。孕妇要积极进行早期产前检查,做好围产期保健,防止胎儿发生先天性疾病;不仅如此,孕妇还应戒除不良嗜好,如吸烟、饮酒,不能滥用麻醉剂、镇静剂等药物;预防流感、风疹等病毒感染,不接触猫、狗等;避免与放射线等有害、有毒物质接触及频繁的B超检查。一般来说,有下列情况的孕妇应尽早做产前检查:

  首先是,大龄孕妇(35岁以上)或男方50岁以上的夫妻;其次是近亲结婚的夫妻;然后是有不明原因的流产、早产、死胎及新生儿死亡史需要定期产检;最后,孕妇智力低下或双方近亲有癫痫、小儿脑瘫及其它遗传病史同样需要定期进行产检。另外,如果怀孕早期发现胎儿异常,应尽早终止妊娠,以免出现其他疾病。

  其次预防小儿脑瘫主要环节就是是出生时。即分娩过程中。因分娩引起的胎儿窒息和颅内出血是造成小儿脑瘫的一个重要原因。所以避免小儿脑瘫的发生应着重预防预防早产、难产。医护人员应认真细致地处理好分娩的各个环节,做好难产胎儿的各项处理。

  最后就是胎儿出生后一个月内要加强护理、合理喂养,预防颅内感染、脑外伤等多方面操作,这样才能有效预防小儿脑瘫的发生。

3小儿脑瘫的中医治疗方法

  小儿脑瘫的中医、中药理论

  脑瘫中医主要是因胎气怯弱,先天禀赋不足,多导致小儿肝肾,精血不足,脾气亏,肌肉僵硬或松软无力,而产生五迟、五软、五硬的病症,根据其临床表现辨证应归属于五迟、五软、五硬的范畴。脑瘫属于中医疑难病症。治疗原则应以补益先天肾气,填精益髓为主,兼顾培育后天脾胃之气,调理饮食并去邪。

  五迟,是指立迟、行迟、发迟、齿迟、语迟

  五迟主要是由于肾藏精气不足,先天胎禀不足,后天护理不当,哺养不利.使后天水谷之失养,气血虚弱。肾主髓、肝主筋,使筋骨痿软,站立不稳、延迟行走。肾主骨,齿为骨之余,使牙齿迟而不出。心主血,血为发之余,患儿头发稀黄迟出。如果气血不充,心不能主神明,肾不能生髓,脑髓不充,技巧不出,患儿低智,反应迟钝,说话晚或不会说话等。

  辨证分型为:

  (1)、肝肾不足治法:补肾养肝主方:加味六味地黄丸。

  (2)、心血不足治法:补心养血主方:菖蒲丸。

4盘点小儿脑瘫的康复训练方法

  1·逗引翻身法。先让患儿侧卧,叫他自己翻成仰卧,然后再叫他向侧面翻身。以后用发声玩具逗引,让其追逐然后再仰卧。同样的方法再向对侧逗引,在完成时给予夸奖。

  2·上肢帮助翻身法。让患儿俯卧,先让患儿脸转向要翻身的方向,让其后头侧手臂向头上抬举,脑瘫的康复治疗是屈曲下肢,同时拉推骨盆,让其向仰卧方向翻动,或是用玩具引逗患儿从俯卧位向仰卧位来翻。注意尽量的让患儿自己来做,必要的时候给予扶持。注意两侧要平均翻动。

  3·浴巾帮助翻身法。在平台铺上大浴巾,让患儿挺直仰卧,然后提动浴巾的一端,向侧方向滚动,使其成为俯卧位。脑瘫的康复治疗也可以使患儿扭转上半身,伸手去抓玩具,一点点逐渐扭转腰部,达到完全翻身。再用玩具逗引向另一侧,连续做翻身动作。

  4·下肢帮助翻身法。患儿仰卧,屈曲单侧的髋与膝带动骨盆,充分倾斜股骨来让身体扭转翻动,并慢慢的减少协助使患儿自己完成动作。患儿仰卧位,脑瘫的康复治疗是持两膝,屈曲一侧的腿扭转向侧方,回转骨盆成为半侧位。反过来再回复到仰卧位后,再屈曲对侧腿,带动骨盆向对侧翻转。

  5·手足动作分离翻身法。让患儿仰卧,然后慢慢的拉起,让头随之抬起,可是一定不要突然拉拽。也能够用声音或玩具引逗,让其向左前方或是右前方慢慢倾斜,来达到身体整体的转动。其次,脑瘫的康复治疗再训练手脚分离动作,即仰卧位固定肩部来扭转腰下部,或是固定下肢来扭转肩部,一直训练到患儿能控制躯干为止。

5小儿脑瘫早期治疗办法

  1. 运动疗法,运动疗法是治疗脑瘫的基础,也是最重要的治疗方法,它是应用多种治疗技术来对脑瘫患儿的功能障碍进行治疗。如关节活动技术、关节送动技术、软组织牵伸技术、平衡协调训练、肌力耐力训练、步态训练等等,对脑瘫患儿全面来康复。

  头部控制训练,脑瘫患儿由于紧张性迷路反射的影响,出现头向背屈,双肩旋前上抬,身体呈过度伸展姿势。对于这一姿势训练方法是:患儿仰卧位,治疗师双手托住患儿头的两侧,先使患儿颈部拉伸,再轻轻抬起头部,同时用双前臂轻压患儿双肩。反复训练,可矫正患儿头的异常姿势。上肢功能训练,脑瘫患儿上肢多内收内旋、前臂旋前、掌心朝下、手指屈曲,常用训练方法是:治疗师一手握住患肢肘部外侧,适当外旋肘部,使掌心向上反复训练。

  下肢功能训练,脑瘫患儿髋关节多伸展内收内旋,膝过伸,踝、趾蔗屈 患儿多呈“剪刀步”。矫正方法是治疗师将患儿髋关节外展外旋,将大腿慢慢分开保持、放松交替进行。站立行走训练,加强伸髋肌、股四头肌训练。站立要求头保持正中位,上身平直,髋膝伸展、两脚分开。行走时两脚交替负重,重心协调移动,手臂协调摆动。

  2. 物理治疗:低频电脉冲电疗法,神经肌肉电刺激可促进神经组织发育,从而减轻功能障碍程度。每日一次,30~40次为一个疗程,休息7~10天再重复。水疗法,水的温热刺激和水波冲撞的刺激,可降低肌张力。水疗室一般20~25摄氏度,水温34~38摄氏度。每次15~20分钟。

  推拿疗法,手法因人而异,对迟缓型以稍强的刺激手法、对痉挛型以放松的手法。言语治疗,包括呼吸训练、发音训练、构音器官训练、表达训练、命名、阅读、书写训练等。作业治疗,主要是精细动作训练,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药物配合,包括促进脑组织发育的药(脑活素、神经生长因子等),解痉挛药等。

疾病百科 | 小儿脑瘫

挂号科室:神经内科

温馨提示:
早产和宫内发育迟缓虽然不是脑瘫的直接原因,但它们是脑瘫的重要的高危因素。母亲宫内炎症或绒毛膜羊膜炎,作为一项潜在的危险因素已经越来越被引起重视。

    小儿脑瘫为脑性瘫痪的简称,是指小儿因多种原因(如感染、出血、外伤等)引起的脑实质损害,出现非进行性、中枢性运动功能障碍而发展为瘫痪的疾病。严重者伴有智力不足。癫痫、肢体抽搐及视觉、听觉、语言功能障碍等表现。主要由先天不足,或后天失养,或病后失调,致使精血不足,脑髓失充,五脏六腑、筋骨肌肉、四肢百骸失养,形成亏损之证。脑为 更多>>

病因  治疗  预防  食疗  好发人群:儿童人群 常见症状:眼球震颤、双侧手足徐动、全身骨骼肌痉挛、肌张力降低[详细] 是否医保: 治疗方法:物理治疗、心理治疗、药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