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宝宝是家庭的幸福,能给家庭带来更多的欢声笑语,但世间总是有很多新生孩子,生下后就会厄运缠身,疾病不断,这不仅是孩子的不幸,也是整个家庭的不幸。小儿脑瘫近年来在儿童中的发病率准年增高,新生儿时期的脑瘫患者,不易被发觉,主要应为日常的护理人员对脑瘫症状的不了解所致。下面为您分析小儿脑瘫的原因,表现以及一些预防方法,也让一些父母能更好的了解自己的孩子健康状况。
目录
1新生儿脑瘫的真正原因
小儿脑瘫的原因1.中枢性
脑性瘫痪是中枢性损害,也就是说指的脊髓前角细胞(或颅神经运动核)以上部位的神经系统损害所致的瘫痪,而且病变在脑部。任何脊髓前角细胞及以下部位的损害所致的瘫痪都不属于中枢性损害,不能诊断为脑性瘫痪。如脊髓灰质炎、坐骨神经损伤等所致的肢体瘫痪均不属于脑性瘫痪的范畴。
小儿脑瘫的原因2.发育性
脑性瘫痪是脑组织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受到的损伤。指各种原因作用于未成熟的正在生长发育中的脑组织上,而不是作用在已发育成熟的脑组织上。所以成年人的某些颅内疾患,如脑出血、脑梗塞等,虽然也可引起肢体运动障碍,但不能诊断为脑性瘫痪,因为它不是作用在发育中的脑组织上,而是成熟的脑组织上,不符合发育性的特点。从受孕到婴儿期内的胎儿和新生儿及婴儿的脑组织是处在发育中的脑组织,在这一时期任何原因造成的脑组织损伤符合脑性瘫痪的诊断。而受孕以前及婴儿期以后的脑损伤不能称为脑性瘫痪,因为受孕之前的问题,多为先天性遗传性神经疾患,应与脑性瘫痪进行鉴别。婴儿期以后的各种原因所致的脑损伤,应冠以某疾病的名称,如脑炎后遗症等,而不应该诊断为脑性瘫痪。
小儿脑瘫的原因3.非进行性
脑性瘫痪的病变是非进行性的,病情以不在向前发展为特点。此点可与脑炎、脑瘤等疾病相鉴别。但是对那些进行性不明显,或进展缓慢的脱髓鞘疾病,或先天性疾病,与脑性瘫痪也是难以区别的。此外,在临床上常常可以见到很多脑性瘫痪患儿,当确诊以后因为各种原因没有治疗或治疗不当,这些患儿的症状愈来愈明显。这是因为患儿异常姿势、异常运动的感觉传导形成恶性循环,使症状不断发展。所以英国博土认为脑性瘫痪的临床症状至少在青春期前是进行性的,临床表现随着成长在变化。但脑性瘫痪患儿颅内损伤的病变是非进行性的。
(1)产前因素:如先天畸形、遗传缺陷、子宫内感染、先兆流产、母体接触毒性物质、放射线损害、妊娠高血压等。
(2) 产时因素:如难产、分娩时胎儿脐带由于下垂及绕颈等原因造成脐带供血中断、新生儿窒息、巨大儿及低体重儿、早产未成熟儿、产伤等。
(3) 产后因素:如新生儿黄疸、新生儿颅内血肿、败血症导致休克、吸入性肺炎、肺不张导致脑缺氧等。
2婴儿脑瘫症状有哪些
一是产前原因,二是产时原因,最后就是产后原因。
产前因素包括父母吸烟,酗酒等不良嗜好造成的影响,或者一些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综合症以及过多服用避孕药等都是产前脑瘫的发病原因。
而在生产时也有很大可能造成婴儿脑瘫发病,婴儿在出生的时候如果大脑受到创伤,或者在分娩的时候大脑缺氧,或者生产时女性在高孕次或者有过死胎史,流产史以及宫内感染的情况,都是造成脑瘫发病的原因。在产后也有很大一部分原因会导致小儿脑瘫发病,比如小儿黄疸病等都会造成脑瘫发病。
所以预防脑瘫夫妻要注意婚检,排出不良因素的潜在危害,在孕前也要进行相关的检查,排除可能造成脑瘫的疾病,保证安全的孕育。
症状
1、身体发软及自发运动减少,这是肌张力低下的症状,在一个月时即可见到。如果持续4个月以上,则可 诊断为重症脑损伤,智力低下或肌肉系统疾病。
2、身体发硬,这是肌张力亢进的症状,在一个月时即可见到。如果持续4个月以上,可诊断为脑瘫。
3、头围异常:头围是脑的形态发育的客观指标,脑损伤儿往往有头围异常。
4、固定姿势:往往是由于脑损伤使肌张力异常所致,如角弓反张、蛙位、倒U字形姿势等。在生后一个月 就可见到。
3新生儿脑瘫多于产前
Hankins说:“我们的目的是将我们知道的真实情况告诉大家,说明哪些地方我们还不清楚,在哪些方面蒙受了不白之冤。”他认为也应该让那些负责处理这类医疗纠纷的人对科学问题有所了解。
他说,ACOG报告要强调的是,对于由分娩期事件造成的脑瘫病例,新生儿脑病是脑瘫的主要原因,现在人们对这一点已取得了广泛共识。但是,如果没有新生儿脑病,脑瘫就不是分娩期事件所致,就不应该诬告产科医师。
新生儿脑病患儿在生后1周内发生神经系统功能障碍,表现为呼吸困难、意识改变、肌张力低下、反射减弱,常有惊厥发作。
Hankins强调说:“分娩期发生的脑损伤,不经过新生儿脑病阶段就直接导致脑瘫是不可能的。”
但是只有新生儿脑病仍不足以确定分娩期缺氧和脑瘫有关,因为新生儿脑病的病因很多。
新生儿脑病的部分危险因素
校正比值比*
严重生长受限
无产前保健或产前保健开始较晚
分娩期急性事件
不孕症治疗
枕后位先露
父母为无技能的体力劳动者
孕妇在分娩期的体温≥37.5°C
失业
分娩前患病毒感染
神经系统疾病家族史
4新生儿如何预防脑瘫
作为父母,首先要了解小儿在不同时期的正常生长发育规律,经常居家测试孩子的运动能力,并了解小儿脑瘫有哪些症状。这样,当孩子有了问题时就能及早发现,及早治疗。
一、新生儿期
新生儿期是指出生28天以内的婴儿。小儿脑瘫在新生儿期一般没有明显表现,不容易被发现。但如果父母注意观察,有些迹象还是可早期发现的。
1、觉醒状态时能注视物体,并追随物体移动方向,尤对颜色鲜艳的物体更容易表现出兴趣。
2、对光较敏感,遇到强光刺激会闭眼。听力很好,如在耳边轻声呼唤会把头转向发声方向,有时还会用眼去寻找声源。
3、触觉很灵敏,尤其是眼、口周、手掌、足底等部位,触之即有反应,会出现眨眼、张口、缩回手足等动作。
4、虽然运动多属无意识和不协调,但很爱动,近满月的新生儿被抱起时,头可维持极短时间直立位,如把手指或玩具放入手掌心会抓得很紧,不轻易松手。
5、出生后即有与环境互动、与成人互动的能力,会追随大人说话或微笑,会用哭叫唤起大人的注意。
脑瘫新生儿表现:
1、脑瘫患儿上述行为能力明显缺欠,好像对周围一切都没有兴趣,反应性很差,动作明显减少,就连吸吮能力都很差,经常出现呛奶。
2、如果请医生检查,还会发现觅食反射、握持反射、拥抱反射等一些先天性反射减弱,或根本不出现。
贴心小叮咛:
父母可经常测试一下宝宝的行为能力,看看他们对周围的反应能力、运动能力等各方面是否正常,发现异常时及早咨询医生。
5怎样进行脑瘫的心理治疗
1、言语治疗:由医师和言语治疗师评定后,根据不同言语障碍类型进行治疗,如下颌、口唇、舌肌、软腭等运动控制训练,以及理解和表达能力训练。
2、作业治疗:作业治疗主要包括手的精细功能训练、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支具和辅助具的制作及生活环境设施的简单改造等等。
3、药物。现在有一些药物可以进行脑瘫的治疗,但是所取得的效果并不一定好。脑神经营养药、肌肉松弛药、活血药等。包括构筑和修复脑组织(细胞)的药物,能修复因外伤、出血、缺氧造成的脑细胞膜损害,保护神经细胞,加快神经兴奋传导,改善学习与记忆功能。
4、综合康复治疗。一般脑瘫治疗是需要采用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的效果较好。如运动疗法,包括粗大运动、精细运动、平衡能力和协调能力训练;如爬行、有目的的指认、训练抓物、持物、起坐、摇摆等;再如物理疗法,包括神经电刺激疗法、温热疗法、水疗法;还有作业疗法即能力训练,这些疗法都是一个长期坚持的过程,坚持的越久,效果越明显,不过这样就要花费很多的时间,甚至需要家人天天在身旁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