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外科 >骨科 >脊髓脊柱外科 >腰椎病

腰椎间盘突出发生的原因

很多人在患了腰椎间盘突出以后经过治疗会使病情得到缓解,但是时间一长总是容易发生反复,这其实跟我们生活中的一些细节有很大的关系,腰椎间盘突出是很严重的一种腰部疾病,该疾病给患者带来的危害是非常大的,不但腰部会产生剧烈疼痛,严重还会导致整个下半身瘫痪,使其此病在治疗不当时也会出现极易复发的危险。那么,造成腰椎间盘突出发生复发的具体原因有哪些呢?下面来具体看看吧。

目录 腰椎间盘突出日常护理 腰椎间盘突出发生的原因 腰椎间盘突出的危害有哪些 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睡姿要讲究 小心腰椎间盘突出症这4个误区误导你

1腰椎间盘突出日常护理

  第一,注意卧床休息,避免腰椎受外力压迫。

  第二,应用其他方法积极锻炼腰部肌肉力量,增加腰椎前韧带,后韧带及侧韧带的力量,避免椎间盘受压迫突破人体正常韧带,肌肉的保护。

  第三,加强腰部肌肉的锻炼可以预防和延缓腰椎病的发生和发展并治疗早期腰椎病。据调查,腰部肌肉韧带发达,力量大的人群中,腰椎病继续发作发展的几率下降了80%。

  所以,腰部周围韧带,肌肉的锻炼强大,对于椎间盘突出的治疗恢复有着重要的意义。

2腰椎间盘突出发生的原因

  病因一:腰部负重

  在平时生活或者工作中,腰部如果长期负荷过重,或者需要长时间从事弯腰工作,如建筑工人,需长期弯腰取重物,很容易导致椎间盘纤维环破裂。同时,长期震动也会引起该病,汽车和拖拉机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长期处于坐位及颠簸状态时,腰椎间盘承受的压力过大,可导致椎间盘退变和突出。

  病因二:外力作用

  如果在平时不注意腰椎的保护,长期反复的外力造成的轻微损害,日积月累地作用于腰椎间盘加重了退变的程度。腰椎间盘的退行性改变:髓核的退变主要表现为含水量的降低,并可因失水引起推节失稳松动等小范围的病理改变;纤维环的退变主要表现为坚韧程度的降低。

  病因三:闪腰

  日常生活中,如果人体由于突然的外力或者扭伤,而发生闪耀,这样很容易形成纤维环破裂,或者是姿势不当诱发髓核突出,腰部外伤使已退变的髓核突出。

  病因四:寒冷潮湿

  经过临床试验观察,发现如果人体长期处于寒冷或潮湿可引起小血管收缩、肌肉痉挛,使椎间盘的压力增加,也可能造成退变的椎间盘担裂,进而诱发该疾病。

3腰椎间盘突出的危害有哪些

  1、腰腰椎间盘突出会累计到坐骨神经,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坐骨神经痛,现在随着CT的普及,发现坐骨神经痛其实大多数就是由于腰腰椎间盘突出后压迫所致。坐骨神经主要是来自腰4-5和骶1-3神经根,相对比较粗大。当坐骨神经累计后往往会出现臀部,大腿后外侧,小腿等的皮肤感觉异常。

  2、腰腰椎间盘突出后会导致股神经受压迫。股神经主要来自腰2-4脊神经,其主要的临床症状主要是表现为腹股沟和大腿前面的疼痛不适或感觉异常。

  3、闭孔神经的受累。闭孔神经由腰2-4脊神经,从腰大肌走出后进入小骨盆内。临床上当腰腰椎间盘突出侵害到闭孔神经后,主要可变现为臀部深层等部位的疼痛或麻木。

  4、腰椎间盘突出可导致腰部胀痛,坐骨神经放射痛,下肢麻木胀痛,感觉减退或疼痛过敏,肌肉萎缩,患腿变细,行走困难等,严重时大小便功能障碍,下肢瘫痪,长期卧床不起使病人生活质量下降,工作和劳动能力丧失。

  5、突出物还可以压迫椎管内的静脉丛,使静脉回流受阻;硬膜外脂肪因受压而减少,或因缺血、缺氧及渗出液刺激而产生炎症反应,有时可见神经根周围水肿或粘连,可以说无菌性炎症是引发腰痛的一个重要原因。

  6、腰椎间盘突出是一种很常见的脊椎骨关节的不正常位置的改变,由于学术界对其的理论研究的极其精细 ,而对人们造成一些不正确的误导,无论是错位、移位、膨出、突出等等,充其量不过就是暂时的错位。

4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睡姿要讲究

  睡觉姿势正确与否,不仅关系到睡眠的质量,而且关系到腰部的保健和全身的健康。科学合理的卧姿应尽量使腰部保持自然的生理弧度,仰卧体位可以使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全身肌肉放松,并使腰椎间隙压力明显降低,减轻椎间盘后突,降低髂腰部肌肉及坐骨神经的张力,这种卧姿对患有腰椎间盘突出或伴有坐骨神经痛症状的其他下腰部疼痛的人最为适合。若侧卧位时应将双髋双膝关节屈曲起来,古人说“卧如弓”就是这种睡姿,它可以消除腰部的后伸,避免或减轻腰痛。

  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日常保健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睡硬板床。睡硬板床可以减少椎间盘承受的压力。睡眠时,采取侧卧、屈膝姿势会感到更加舒适。

  ②注意腰间保暖,尽量不要受寒。避免着凉和贪食生冷之物,不要长时间在空调下,这样对腰部不太好!加强腰背部的保护。

  ③白天腰部戴一个腰围(护腰带),有利于腰椎的恢复。

  ④每天定时站立,缓慢弓背数次。

  ⑤无论何时,当感到背部劳累时,都应躺下或坐在有靠背的椅子上休息。

  ⑥如果驼背,在坐位时,应保持膝关节高于髋关节,这样有利于支撑后背,同时足底应能充分接触到地面,否则应在脚下放一小木凳或降低座椅高度。

  ⑦不论是处于站立位、坐位或其他任何姿势,都要注意随时支撑后背,特别是长时间坐汽车或飞机时。

  ⑧搬重物时,不要弯腰,而应屈膝,避免身体的过度扭转和猛然用力。

5小心腰椎间盘突出症这4个误区误导你

  误区一腰腿痛不算病。

  现在很多患者,尤其是一些年轻患者,在疾病早期表现为腰腿痛的情况下重视不足,简单地以为只要注意休息就能自愈。这其实是错误的,因为如果是腰椎间盘突出症引起的腰腿痛,那么随着病情的发展,它还可能引起下肢麻木、冷凉、无力,甚至瘫痪和大、小便障碍,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误区二腰椎病治不好。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特点是容易复发,尤其是神经功能障碍者,修复过程较长。因此,有的患者认为此病治不好。其实,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的总体效果非常好,通过严格正规的治疗,优良率在95%左右。

  误区三迷信影像学检查结果。

  CT、磁共振等影像学设备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提供了直接的影像,可明确突出的大小、类型、位置等。这些优点使一些患者容易忽视它们的不足之处,进入唯影像学诊断而与临床脱节的误区。其实,CT检查假阳性、假阴性并不少见,只做CT检查,非常容易漏诊、误诊。MRI(磁共振)对椎间盘突出的诊断准确率达90%以上,但有腰椎畸形者或机器性能欠佳者,其诊断准确率常受影响。所以,应结合患者发病年龄,疼痛的部位、性质、程度、发作规律、腰部外形及活动度、物理检查等多方面加以综合分析与判断。

  误区四盲目拒绝手术。

  对于手术治疗心存恐惧、盲目地拒绝手术治疗也是一种常见的认识误区。据专家介绍,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完全突出型、突出破裂型和髓核游离型的患者,只有通过手术的方法才能治愈,而且越早越好,否则,神经功能的丧失可能会成为永久性的,这将给患者带来不可弥补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