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内科 >神经内科 >脑出血

脑出血可以预防吗

脑出血是一种比较突发性的疾病,但也是可以预防的,脑出血症状的出现给患者带来极大的危害,一定要重视。尤其是患有高血压、心预防常识,脑血管等慢性疾病的老人,要特别提高警惕,生活要有规律,老人可以适当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但不可过于劳累。了解相关知识做好脑出血的预防工作,那么,预防脑出血要提前做哪些准备?

目录 脑出血病人的护理注意事项 脑出血可以预防吗 脑出血的临床表现一般有哪些 脑出血的分类 脑出血的偏方

1脑出血病人的护理注意事项

  1、绝对卧床休息2周,头部可轻轻向左右转动,应避免过度搬动或抬高头部,四肢可在床上进行小幅度翻动,每2小时一次,不必过分紧张。大小便须在床上进行,不可自行下床解便,以防再次出血的意外发生。

  2、高血压是本病常见诱因。服用降压药物要按时定量,不随意增减药量,防血压骤升骤降,加重病情。

  3、脑出血患者需要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特别是发病2周内,应尽量减少探望,保持平和、稳定的情绪,避免各种不良情绪影响。

  4、告知患者及其家属,患者病程中还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头疼,例如头部胀痛、针刺样痛、剧烈疼痛等,这是最常见的症状。我们会给予合理的治疗。随着病情的好转,头疼会逐渐消失,因此不必过度紧张,要学会分散注意力,如听听轻音乐等。如在治疗过程中,仍觉得痛得很厉害,不能耐受,请及时通知我们,以便医生能采取更有效的治疗方法。

  5、有些病员会出现烦躁不安、躁动的症状,对这样的病员我们会采取约束带、床档等保护措施,这样可防止病员自行拔除输液管或胃管、坠床等不必要的意外。一旦病情稳定,不再烦躁后,即可撤离对躯体的约束,但床档还需时时加护,特别是有气垫床的病人,严防坠床。

  6、长期卧床,皮肤受压超过2小时,易发生褥疮,应加强翻身。按摩受压处,保持皮肤清洁干燥。肢体放置功能位,防畸形。

  7、脑出血患者的饮食:要营养丰富、低脂、清淡软食,如鸡蛋、豆制品等。病人病情如已稳定,但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吞咽困难时,应采用鼻饲饮食,将易消化的流汁状饮食,如浓米汤、豆浆、牛奶、新鲜蔬菜汁、果汁等分次灌入,或5-6次灌入混合奶1000-2000毫升,灌入食物不宜过热过冷,以37℃-39℃为宜。 若病人神智清醒,但进食时有时发生呛咳,可头偏向一侧,予糊状饮食,其饮食内容为蒸蛋羹、肉末菜末稠粥、肉末菜末烂面条、牛奶冲藕粉、水果泥或将饭菜用捣碎机捣烂后给病人食用。喂食速度慢,避免交谈,防呛咳、窒息。

  8、老年病人,心脑血管老化、脆性程度高,季节变化易诱发疾病。长期卧床易肺部感染,痰多不易咳出,药物祛痰,加强翻身、拍背,使痰液松动咳出,减轻肺部感染。无力咳痰者,采取吸痰措施。

  9、恢复期据医嘱摇高床头10~15○,后按耐受及适应程度逐渐摇高床头至半卧位,每天30分钟、1~2小时不等。

  10、保持大便通畅,可食用香蕉、蜂蜜,多进水,加强适度翻身,按摩腹部,减少便秘发生。病人数天未解便或排便不畅,可使用缓泄剂,诱导排便。禁忌用力屏气排便,防再次脑出血。

  11、不能进食者给予鼻饲,发病1~2 h内禁食。

  (1)急性期患者给予低脂、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饮食。

  (2)限制钠盐摄入(少于3 g/d),钠盐过多储留会加重脑水肿。

  (3)食物温度适宜,对于尚能进食者,喂水或食不宜过急,遇呕吐或返呛时应暂停片刻,防止食物呛入气管引起窒息或吸入性肺炎。

  (4)昏迷不能进食者鼻饲流质,4~5次/d,每次200~300 ml,如牛奶、豆浆、藕粉、蒸蛋或混合匀浆等。定时回抽胃液,观察有无上消化道出血,保持口腔清洁。

  12、急性期应绝对卧床休息4~6周,不宜长途运送及过多搬动,翻身应保护头部,动作轻柔,以免加重出血,抬高床头15~30度,促进脑部血液回流,减轻脑水肿。生命体征平稳后开始被动运动训练,从床上到床边到下床活动,循序渐进,时间由5~10 min开始,渐至每次30~45 min,如无不适可2~3次/d,失语者进行语言康复训练。

  13、严密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瞳孔、意识等变化。根据病情进行脑科监护,直至病情稳定为止。若血压升高,脉搏减慢甚至呕吐,则为颅压升高表现,密切注意神志、瞳孔变化,立即报告医生,进行脱水、降颅压处理,防止脑疝发生。

  14、保持床单位干燥整洁,保持皮肤卫生,尤应注意眼角膜、外阴及臀部清洁,每日用温水擦拭,每2h翻身拍背1次,按摩骨突及受压处,预防褥疮。

  15、神志不清、躁动及合并精神症状者加护栏、适当约束,防止跌伤,必要时给予少量镇静剂。

  16、舌根后坠明显时,取侧卧位;及时清除气管内分泌物,合并呼吸节律或深度改变时,做好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的准备,确保呼吸道通畅。

  17、保持瘫痪肢体功能位置,足底放托足板或穿硬底鞋,防止足下垂。

2脑出血可以预防吗

  一、生活要有规律 老人可以适当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但不可过于劳累。

  二、血压要控制 高血压是终身疾病,要终身服药,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这样血压反复反弹,极易导致血管破裂,发生脑溢血。

  三、保持良好的心态 保持乐观情绪,避免过于激动。做到心境平静,减少烦恼,悲喜勿过,淡泊名利,知足常乐。

  四、注意饮食 饮食要注意低脂、低盐、低糖。少吃动物的脑、内脏,多吃蔬菜、水果、豆制品,配适量瘦肉、鱼、蛋品。

  五、预防便秘 大便燥结,排便用力,不但腹压升高,血压和颅内压也同时上升,极易使脆弱的小血管破裂而引发脑溢血。要预防便秘,多吃一些富含纤维的食物,适当的运动及早晨起床前腹部自我保健按摩,可有效防治便秘。

  六、防止劳累 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不要过于劳累,超负荷工作可诱发脑出血。

  七、注意天气变化 寒天是脑中风好发季节,血管收缩,血压容易上升,要注意保暖,使身体适应气候变化。还要根据自己的健康状况,进行一些适宜的体育锻炼,如散步,做广播体操等,以促进血液循环。

  八、经常动左手 日常生活中,尽多用左上肢及左下肢,尤其多用左手,可减轻大脑左半球的负担,又能锻炼大脑的右半球,以加强大脑右半球的协调机能。脑溢血最容易发生在血管比较脆弱的右脑半球,所以防范脑溢血的发生,最好的办法是在早晚时分,用左手转动两个健身球,帮助右脑半球的发达。

  九、密切注意自己身体变化 中风会有一些先兆症状,如无诱因的剧烈头痛、头晕、晕厥,有的突感体麻木、乏力或一时性失视,语言交流困难等,应及时就医检查治疗。

3脑出血的临床表现一般有哪些

  临床表现1、脑出血的临床表现一般有哪些?脑出血在临床上可以出现意识障碍的症状,这种症状主要表现为患者进行有躁动不安以及意识模糊的症状出现,要是之后患者的病情加重之后,那么就可以在半个小时之内迅速的进入昏迷状态,而且之后患者还会有面色潮红、大汗以及尿失禁的症状出现。

  临床表现2、脑出血在临床上还可以出现头痛和呕吐的症状,这种症状也是比较常见的,脑出血的临床表现一般有哪些?主要表现Wie患者不论是在神志清醒还是意识障碍的时候都会出现疼痛,而且这种疼痛主要是病灶侧最为严重,在头痛出现之后患者还会紧跟着有呕吐的症状出现,这种整天主要表现为喷射性的,在患者病初的时候主要是胃部内容物,之后随着患者疾病的逐渐加重,还会出现消化道出血以及有咖啡样液体吐出。

  临床表现3、脑出血黄忠泽在临床上还会有呼吸异常的症状出现,脑出血的临床表现一般有哪些?这种症状主要表现为患者呼吸的时候较浅而且也较快,等到患者病情加重之后这种症状也就逐渐的加深加慢,而且之后还会出现脑出血患者病情的逐渐变化而变化。

4脑出血的分类

  (1)基底节区出血:基底节区是最常见的脑出血部位,豆纹动脉的破裂出血血肿即位于基底节。基底节出血又可以细分为:壳核出血,丘脑出血,尾状核头出血等。

  ①壳核出血:基底节区的壳核是较为常见的出血部位,约占50%~60%,主要有豆纹动脉外侧在破裂引起,出血后可突破至内囊,临床表现与血肿的部位和血肿量有关,中大量出血时常见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内囊受损的引起的对侧偏瘫,还可有双眼向病灶一侧凝视,偏身感觉障碍等。出血量大时影响脑脊液的循环,压迫脑组织产生短时间内昏迷、呼吸心跳受影响,甚至出现短时间内死亡,出血量小时仅表现为肢体症状,临床上较为多见。

  ②丘脑出血:相对壳核出血发生率较低,主要由于丘脑穿支动脉或者丘脑膝状体动脉破裂导致,丘脑出血的特点除与壳核出血类似的症状如偏身运动障碍、感觉障碍等,可出现精神障碍,临床上常见的有情绪低落、淡漠等,还可出现痴呆、记忆力下降等症状,出血量较大亦可短时间内危急生命。由于位置靠近第三脑室,丘脑出血症状容易反复,还易出现持续性顽固高热等症状。

  ③尾状核头出血:较为少见,出血量常不大,多破入脑室,出现急性脑积水症状如恶心、呕吐、头痛等,一般不出现典型的肢体偏瘫症状,临床表现可与蛛网膜下腔出血类似。

  (2)脑叶出血:发生率较少,约占脑出血的5%~10%,一般合并有颅内血管畸形、血液病、烟雾病等患者常见,血肿常见于一个脑叶内,有时也会累计两个闹叶,临床上以顶叶最为常见,因为出血位置较为表浅,血肿一般较大,根据不同的部位以及出血量,临床表现较为多见复杂,可有肢体偏袒、癫痫发作、失语、头痛、尿失禁、视野缺损等等。

  (3)脑桥出血:脑桥出血约占脑出血的10%,脑桥是较为重要的生命中枢,这种类型的出血病情相当危重,大于5ml的出血即可出现昏迷、四肢瘫痪、呼吸困难等症状,还可出现急性应激性溃疡,出现中枢性顽固高热等,多数病人在发病后不久就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常在发病后48小时内死亡,脑桥出血因极为凶险,治疗率及治愈率均较低,是属于一种危重的脑出血。

  (4)小脑出血:小脑位于后颅窝,出血大于10ml即有手术指针。小脑出血约占脑出血的10%左右,发病后可出现小脑功能受损表现:眩晕、共济失调,患者可出现频繁呕吐、后枕部剧烈疼痛,一般不会出现肢体偏瘫症状,小脑出血量较大时刻出现脑桥受压影响呼吸功能。小脑蚓部(双侧小脑半球中央部位)出血后血肿可压迫四脑室影响脑脊液循环,短时间内出现急性脑积水,必要时需要手术治疗。

  (5)脑室出血:原发性脑室出血较为少见,多见周围部位出血破入脑室。原发性脑室出血症状较为明显,如突发头痛、呕吐、颈强直等,大量出血可很快进入昏迷症状。

  根据出血后的临床表现,神经外科临床上将脑出血分为五级,作为手术指征参考:

  I级:清醒或者嗜睡,伴有不同程度的偏瘫或者失语;

  II级:嗜睡或朦胧,伴有不同程度的偏瘫或失语;

  III级:浅昏迷,伴偏瘫,瞳孔等大;

  IV级:昏迷,伴偏瘫,等大或不等大;

  V级:深昏迷,去脑强直或者四肢软瘫,瞳孔单侧或双侧散大。

5脑出血的偏方

  脑出血的偏方一:黑木耳6克,用水泡发,加入菜肴或蒸食。可降血脂、抗血栓和抗血小板聚集。

  脑出血的偏方二:芹菜根5个,红枣10个,水煎服,食枣饮汤,可起到降低血胆固醇作用。

  脑出血的偏方三:吃鲜山楂或用山楂泡开水,加适量蜂蜜,冷却后当茶饮。若中风并发糖尿病,不宜加蜂蜜。

  脑出血的偏方四:生食大蒜或洋葱10-15克可降血脂,并有增强纤维蛋白活性和抗血管硬化的作用。

  脑出血的偏方五:脑出血病人饭后饮食醋5-10毫升,有软化血管的作用。

  脑出血的偏方六:活血通络汤配方:川芎10g,桂枝10g,鸡血藤30g,葛根12g,羌活10g,归身10g,北芪60g,地龙 10g,三棱10g(炒),炒莪术10g,石菖蒲 10g,乌梢蛇10g,赤芍10g,甘草6g

  脑出血的偏方七:水晶山楂:山楂15枚去核,冰糖适量,煮熟后加山药粉15克,再煮片刻,每日两次中老年人是脑出血发生的主要人群,以40%26mdash;70岁为最主要的发病年龄,脑出血的原因主要与脑血管的病变、硬化有关。血管的病变与高血脂、糖尿病、高血压、血管的老化、吸烟等密切相关。通常所说的脑溢血是指自发性原发性脑出血。患者往往由于情绪激动、费劲用力时突然发病,表现为失语、偏瘫,重者意识不清,半数以上患者伴有头痛、呕吐。

  脑出血的偏方八:回天再造丸

  组成:人参、牛黄、麝香、狗骨、天麻、血竭、水牛角、山羊血。

  功效:祛风化痰,活血通络。

  主治: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腰腿疼痛,手足麻木。

  用法:口服,每次1丸,每日2次。

  脑出血的偏方九:安宫牛黄丸

  组成:牛黄、麝香、珍珠、冰片、朱砂、雄黄、黄连、黄芩、栀子、郁金等。

  功效:清热解毒,开窍镇惊。

  主治:痰热内闭引起的中风,症见高热、神昏、谵语、烦躁、痉厥等。

  用法:口服,成人每次1~2丸(每丸重3g),每日1~2次,鼻饲或温开水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