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内科 >内分泌科 >糖尿病

一型糖尿病可以预防吗

不管是个什么样的年龄都很有可能会患上疾病的,这人们的心中也是要有所了解的,因为一些1型糖尿病的出现能让人们感觉到不安和危险,这个病人也是要多加注意正确的预防,那么,教你如何才能预防一型糖尿病?下面我们一起解答吧。

目录 糖尿病患者最佳的洗脚方式是什么 一型糖尿病可以预防吗 糖尿病患者为何要查糖化血红蛋白 1型糖尿病是否遗传 一型糖尿病有哪些症状

1糖尿病患者最佳的洗脚方式是什么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最佳的洗脚方式是采用浴盆或淋浴器,洗脚水的温度应与洗澡水的温度是一样的,要确保水温合适,不要过热。许多人都有烫脚的习惯,认为用较热的水洗脚可以促进全身的血液循环,有利于身体健康,中医理论中也有通过烫脚或用中药浸液泡脚治疗疾病的做法。

  由于糖尿病患者多伴有足部神经和血管的损伤,足部感觉下降,不能真实地判断水温,因此用过热的水洗脚常会导致皮肤烫伤。糖尿病患者洗脚前应用肘部检查水温,而不能用脚尖,如果不能用淋浴器或者浴盆,可以选用塑料盆或者铁盆洗脚盆,检查水温后在将脚放入,尽量不要使用带有加热功能的脚盆。糖尿病患者没有必要泡脚,长时间浸泡会洗掉足部皮肤原有的油脂,使足部皮肤容易发生皲裂,皮肤破损处容易发生感染,弊大于利。

  糖尿病患者在洗脚时一定要将足部清洗干净,可以选用具有保湿成分的香皂,注意清理脚趾间的缝隙和甲沟。洗净脚后应用柔软的毛巾轻轻地把脚擦干,而不要让双脚自然风干。如果患者皮肤干燥,易发生皲裂,可在洗脚擦干后均匀地涂抹润肤乳液,反复揉搓按摩,促进足部吸收。

2一型糖尿病可以预防吗

  对糖尿病人来说,皮肤干燥易发生足部损伤,然而反过来,糖尿病所致血管病变使下肢血液循环差、神经营养差,已有的创面不能及时愈合,使创面感染进一步发展,最终形成糖尿病并发症糖尿病足。对于1型糖尿病的治疗,关键在于如何恢复胰岛功能,能够恢复胰岛功能的疗法是细胞渗透修复疗法,可以在治疗糖尿病上很好的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出现对糖尿病者来说,足癣、足部划伤、鞋子挤脚、脚趾甲剪得过秃,这都是引发糖尿病足的原因。糖尿病人一定要好好保护双足,除不用刺激性药物外,还应穿着全棉舒适宽松的鞋袜,趾甲别剪太短。

  平常人足部的皮肤破损了,用点碘酒消炎是个好方法,但糖尿病人就万万不能这么做。糖尿病人的足部有伤不能随便涂药,建议要上医院的康复科或糖尿病专科,请医师处理。因为,碘酒有刺激性,容易让足部皮肤形成伤口。而每一个足部的小伤口都可成为糖尿病足的导火线,足部溃疡往往围绕着这一伤口,逐步扩大加深。

  专家提醒:患了疾病要及早治疗,以免病情加重带来不必要的危害,希望能够帮助您解答问题。同时病人也是要注意问题,在去正规医院接受好的治疗。

3糖尿病患者为何要查糖化血红蛋白

  血糖检查可以评价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水平,但一次或一天的血糖监测并不能正确评价一段时间内的血糖控制水平,而仅能反应一个时间点的血糖水平。糖尿病患者应定期检查糖化血红蛋白指标,以评价近2~3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

  糖化血红蛋白是血液中血糖和血红蛋白结合的产物,血糖越高,血糖与血红蛋白结合得越多,糖化血红蛋白浓度就越高。血糖和血红蛋白的结合是不可逆的反应,一旦结合可以保持约120天,糖化血红蛋白测试通常可以反映患者近8~12周的血糖控制情况。

  糖化血红蛋白在正常范围中而一次血糖水平高,应考虑血糖升高是由于吃得过多或临时有其他导致血糖升高的情况,而近2~3个月平均血糖控制还可以。测定糖化血红蛋白可以帮助鉴别应激性高血糖和慢性高血糖。这时糖尿病患者应注意寻找引起血糖增高的诱因,而不需要调整降糖药物。如果在去除应激因素后,患者仍有持续性高血糖,说明患者原有糖尿病病情可能有所加重。

  有些患者反复检测血糖水平正常,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较高,这可能由于糖尿病患者仅在部分时段血糖升高有关,这时糖尿病患者应在一天内不同时段多次测量血糖,寻找血糖控制不佳的时段,对症处理。

41型糖尿病是否遗传

  1型糖尿病多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时期,是一种终身性的疾病,目前还无法根治,患者需要终身依赖胰岛素生活。目前研究提示遗传缺陷是1型糖尿病的发病基础,也就是说1型糖尿病具有遗传性,如果父母患有糖尿病,那么与无此家族史的人相比,你更易患上此病。

  如果孩子的爸爸患有1型糖尿病,而且一直依赖胰岛素或者是他在青少年时期就确诊为糖尿病,那么遗传几率就是十七分之一。但如果是孩子的妈妈患有1型糖尿病,而且生孩子的时候还不满25岁,遗传几率只是二十五分之一。如果妈妈是满25岁以后才生的孩子,遗传几率就会降低到一百分之一。然而,如果父母双方都患有1型糖尿病,遗传几率将提高到四分之一。

  除了与先天的遗传易感基因有关外,1型糖尿病的发病还取决于后天的环境因素,如病毒感染以及出生后婴儿期的喂养方式等。

  防范措施:

  一些研究表明,一直给宝宝母乳喂养并且在他6个月以后才添加辅食可以略微降低1型糖尿病的患病几率。

  为了预防I型糖尿病的发生,家长应为孩子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引导儿童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不要暴饮暴食,少喝糖分多的甜饮料,少吃高热量的快餐食物,多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早春、秋冬时节,要注意保暖防护,避免受到病毒的侵袭和化学毒性物质的刺激。患了感冒及各类炎症时,要积极科学地进行治疗。

5一型糖尿病有哪些症状

  1、多饮多尿:持续性感到喉咙干渴,饮水量大幅度增加,小便次数一天可有次。

  2、口腔疾病:一型糖尿病患者还会出现一些口腔疾病,如牙周炎、牙龈炎等。

  3、视力下降:视力明显减退,看书、看报眼睛容易疲劳,并经常发生视网膜的病变。

  4、手脚疼痛:手脚出现顽固性的麻痹和阵痛,有时会有剧烈的疼痛,也有人夜间小腿常常抽筋。

  5、经常饥饿:患者因体内糖分随小便排出,所以经常感到饥饿而出现食欲亢进,而且有喜好吃甜食的倾向。

  6、疲乏无力:身体倦怠,整天提不起精神,腰膝酸软,两腿乏力,什么事都懒得做,连走路、上楼梯都感到疲惫不堪,饭后困怠思睡。

  7、皮肤瘙痒:因皮肤抵抗力减弱,经常会发痒,女性患者有时会痒及阴部,如果皮肤受伤,容易感染腐烂,还会长疥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