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表明,有牙周病的2型糖尿病患者病情恶化、出现肾衰和死亡的风险会大大增加。糖化血红蛋白是检验血糖的重要指标之一,有牙龈病患者体内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较高,而维护口腔健康能在很大程度上保持糖化血红蛋白的正常水平。糖尿病日常要如何护理?下面一起来详细了解一下。
目录
1糖尿病病人如何选择合适的鞋子
有10年以上的糖尿病史的患者容易发生足部病变,轻者发生溃疡、起泡变形、重者需要截肢。所以糖尿病患者要选择一双合适的鞋子,对以后生活质量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
糖尿病人下肢及足底的血管因为血糖持续升高容易发生动脉硬化,相对应的周围神经病变使血管血液循环运动减弱,组织对外界伤害因素的抵抗力下降。即使足部很小的损伤,比如鞋子对脚部的挤压,缝线对脚的摩擦等都会造成难以治愈的皮肤损害,继而形成糖尿病足。
糖尿病病人选择合适的鞋子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1、柔软舒适第一
糖尿病患者选择的鞋子要柔软舒适,鞋底不能很硬。鞋子的材料最好是纯棉布。柔软的棉布鞋可以帮助减轻鞋底对脚部造成的压力,缓冲走路鞋子对脚部的摩擦。同时要注意鞋底也要柔软有弹性,有较好的减震作用,这样脚底的受力才不会过猛。
2、最好选择系带鞋
糖尿病病人最好选择系带鞋,因为糖尿病病人的脚部肿胀是常有的症状。系带鞋可以随时调整鞋子的松紧和大小,同时可以防止因为脚部感觉麻木,神经病变造成感觉失灵致使察觉不到鞋子脱落。选择鞋子时,要注意鞋子的宽度,脚的最宽部位要和鞋子最宽的部位吻合,脚趾前段也要留出足够的空间防止脚趾头挤压出现损伤。
2爱护牙龈糖尿病可控
研究表明,有牙周病的2型糖尿病患者病情恶化、出现肾衰和死亡的风险会大大增加。糖化血红蛋白是检验血糖的重要指标之一,有牙龈病患者体内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较高,而维护口腔健康能在很大程度上保持糖化血红蛋白的正常水平。因为在长期的炎症刺激下,患者体内分泌过多的抗炎物质会通过血液循环促使抗胰岛素水平增高,从而导致糖尿病病情恶化。
牙周病 糖尿病的第六大并发症
现已认为,牙周病是糖尿病的第六大并发症。在高血糖的持续影响下,糖尿病患者的牙龈微血管阻塞,而使牙周供氧不足,进而促进厌氧菌对牙周组织的感染性损伤。此外,由于糖尿病患者的唾液分泌量减少,因此对口腔的清洁效果也会降低,其牙周病的严重和难治程度要比非糖尿病患者高2~3倍。
牙周病 与糖尿病互相影响
导致牙周病的主要原因是牙菌斑的细菌。一方面,控制糖尿病,能为防治牙周病创造条件;另一方面,如果伴有牙周病的糖尿病患者能定期进行正规的牙周治疗,不仅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可以降低,用药量也能减少。反之,其病情将加重。
提示 处于糖尿病牙周炎的急性期,患者应合理使用抗生素,待炎症控制后再做清除牙菌斑等治疗。在日常生活中,糖尿病患者应坚持每天在饭后刷牙,注意使用软毛牙刷和上下垂直刷牙的方法。
3牛奶对糖尿病的效果与作用
对糖尿病患者来说,供给适量蛋白质可改善自身的糖耐量,有利于维持血糖的控制,并能够增强机体抵抗外界感染的能力。糖尿病患者每日每千克体重需要补充10克~12克蛋白质,建议通过食物来合理补充。许多食物含有丰富的高级蛋白质,如豆腐、动物肝脏、动物瘦肉、家禽类、禽蛋类、鱼、乳类和豆类等。糖尿病患者应当多喝新鲜牛奶,多吃豆类。牛奶中含有高比例的优质蛋白质,机体的利用率很高,并含有丰富的钙质和足量的维生素A、维生素D,有助于降低老年人患者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的发病率,是国内外营养学家重点推荐的糖尿病适宜食物之一。
豆类食品虽没有前几类动物食品所含优质蛋白多,但前几种动物食品,特别是动物内脏含有太多的饱和脂肪酸,摄入过多的饱和脂肪酸可以明显增加糖尿病心血管病的发病率。而豆类不仅富含必须蛋白质,而且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和卵磷脂、纤维素,有利于降低糖尿病病人心血管病的发病率。因此,糖尿病患者最好每天喝600毫升左右的牛奶,并吃适量的豆制品,如豆腐等,如豆腐150~200克。对于不喜欢吃肉食或受经济各方面条件限制不能吃肉的糖尿病患者来说,乳类和豆类就成为最佳的替代品,还可适当再多吃一些。
4糖尿病患者的早期患病症状
一、眼睛疲劳,视力下降:视物易疲劳、视力减退或出现视网膜出血、白内障视力调节障碍等,且发展很快。
二、男性发生阳痿,女性发生阴道异常干燥。早期糖尿病症状有哪些?这些是需要了解的。
三、就是手脚麻木的感觉,这是许多人都会有的一个感觉。
四、皮肤发痒:说到早期糖尿病症状有哪些内容,专家表示,人们患上了糖尿病之后会出现全身或局部皮肤发痒,肛门周围瘙痒,尤其女性顽固外阴部瘙痒。
五、疲乏无力:身体常常无原因地感到疲惫不堪,双腿乏力,双膝酸软。且高血压、尿液发白。口渴多尿、体重下降:病人的饮水量大量增多,排尿的次数和份量也随之增多,是发现糖尿病最便捷的途径,有时会伴有体重下降。
六、异常感觉:手足麻木、肢体发凉、疼痛、烧灼感、蚂蚁行走感、走路如踩棉花的感觉等。
5糖尿病吃哪些食物好
1、小麦:小麦性凉,味甘。具有养心安神,益肾,健胃厚肠,除热止渴,敛汗,止痢等功效。主治糖尿病、神志不安、虚烦不眠、心悸怔忡、癔病、脾虚泄泻等症。
2、燕麦:又名皮燕麦、雀麦、野麦。功效:燕麦性温,味甘。具有益肝和脾、滑肠催产的功效。主治病后体虚糖尿病、纳呆、便秘、难产等症。此外还有止汗、止血的功效,或治虚汗、盗汗、出血等症。由于其滑肠、催产,故孕妇禁食。
3、荞麦: 又名莜麦、油麦、乌麦、花荞、三角麦、玉麦、甜荞麦。功效:荞麦性凉,味甘。具有清热利湿、开胃宽肠、下气消积等功效。主治头风疼痛、胃肠积滞、痢疾热 泻、疮疖丹毒糖尿病、白浊带下等症;外用可清热解毒。由于荞麦中含有红荧光素,花中尤多,部分人食用后可产生光敏感症(荞麦病),如耳、鼻等处发炎肿胀, 眼结膜炎,咽炎,喉炎,支气管炎等,应当引起注意。因其性寒,食之能动寒气、发痼疾,患皮肤过敏及脾胃虚寒者禁食。
4、小米: 功效为性凉、味甘、咸。具有清虚热、补虚损、健脾胃等功效。主治病后、产后体虚、脾胃虚弱、不思饮食、呕吐泄泻、小儿消化不良、口干烦渴等症; 还有滋阴液、养肾气的功效,可治消渴口干、腰膝酸软、止泄痢、利小便;外用还可治赤丹及烫、火灼伤等。小米为碱性食物,因此,风湿病、痛风、糖尿病等血中 酸度太高不能食用酸性谷物的人,食用小米不会有任何不适。
5、玉米:功效是性平,味甘。具有调中开胃、通便利水,降糖、降血脂等功效。主治胃纳不佳、慢性肾炎水肿、尿路结石、腹水尿少、糖尿病、高血脂症、浮肿、黄疸等症。
6、薏米:性凉、味甘、淡。具有清热排脓、利水渗湿、健脾止泻等功效。主治水肿脚气、风湿痹痛、脾虚泄泻、小便短赤、筋脉挛急,肺脓肿、肠痈、阑尾炎、热淋、石淋消渴等症。
7、粳米:甘平。宋徽宗时官方编篡的《圣济总录》中记,治霍乱狂闷,烦渴,吐泻无度,淡竹沥一合,粳米一合,和匀顿服之。明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粳米粥,利小便,止烦渴,养肠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