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全球学龄前儿童糖尿病患者以每年5%的速度递增,15岁以下人群中平均每天增加200名糖尿病患者,严重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发育,儿童青少年患糖尿病的问题备受人们的关注。那么,儿童预防糖尿病把握哪几个点呢?引起儿童糖尿病的原因有哪些呢?下面,为大家带来相关介绍。
目录
1引起儿童糖尿病的原因有哪些呢
原因一、环境因素
(1)病毒感染柯萨奇B组病毒、EB病毒、腮腺炎病毒等。
(2)牛乳蛋白过早、过多的摄入牛乳制品,其中酪蛋白作为抗原,触发糖尿病发生。牛乳中牛胰岛素可引起破坏人β细胞功能的免疫反应。
(3)药物和化学因素。
原因二、遗传易感性
有遗传性,目前证实位于白细胞第6号染色体短臂上的组织相容复合体基因为易感性基因。
原因三、自身免疫反应
现已证明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均与糖尿病有关。初发的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三分之二的患儿体内测出胰岛细胞抗体。部分患儿还可测出胰岛素受体自身抗体和胰岛β细胞膜抗体。
由于小儿糖尿病具有一定的遗传性,因此,为了防止孩子一生下来就被糖尿病侵害的话,打算怀孕的年轻夫妇,在备孕前需要做好孕检工作,符合怀孕条件再进行备孕,这样就可以很好的预防小儿糖尿病的发生了。此外,儿童的饮食需要合理化,家长不要让孩子吃过多的甜食,以免导致孩子血糖过高。
2儿童预防糖尿病要把握哪几个点呢
1、热能的供给要满足生长发育需求
糖尿病患儿处于生长发育关键时期,能量的控制不能过分严格。在热能估算方面可按照如下公式计算:热能(kcal)= 1000+(年龄-1)×100 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要逐步增加每日热能的摄入量,为了预防热能供给不足,家长应定期给孩子测身高、称体重,并与同性别正常同龄儿进行比较。
一旦发现孩子的体重明显低于同龄儿,或者在一段时间内不见长,则应尽快带孩子去医院就诊,请营养师为患儿制订一日三餐的定量食谱。
2、饮食应遵循平衡膳食的原则
糖尿病饮食原则上也是平衡膳食,不同的食物所含的营养素特点不同,家长要注意保证孩子饮食的多样化。每餐饮食都应包括主食、荤菜、蔬菜等。为了更好地平稳餐后血糖,可采用蒸玉米、煮芋艿、烤土豆等薯蓣类替代部分主食。薯蓣类食物除淀粉含量丰富之外,还含有较多的膳食纤维,有助于延缓餐后血糖的升高。每吃100~120克薯蓣类食物,应相应地减去25克米面等主食。
荤菜的选择也应该多样化,一日饮食中应包括牛奶、鸡蛋、鱼虾、瘦肉以及豆制品等。蛋白质类的食物有助于患者的生长发育,同时相对于富含碳水化合物的主食而言,蛋白质类食物对餐后血糖的影响较小,并且有较好的饱腹感和满足感。
3、充分保证蔬菜水果的摄入
蔬菜和水果是维生素和矿物质的主要来源,同时果蔬中还含有丰富的具有保健作用的植物化学物,例如多酚类化合物、有机硫化合物、植物固醇、皂甙等。按照中国营养学会的推荐,儿童蔬菜水果的摄入量应达到每日200--250克蔬菜,100--150克水果。
在种类的选择上要注意每天尽可能选择不同颜色、不同类别的蔬菜、水果。可遵循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每日五蔬果”的原则。如果不存在咀嚼困难,应鼓励患儿直接吃水果,避免喝一些含糖果汁饮料。
4、细嚼慢咽,养成良好的就餐习惯
将荤菜和蔬菜切小块烹饪,吃饭细嚼慢咽,每一口食物咀嚼20--25下再咽下。让一餐摄入的各种食物充分混合,这样可以降低混合膳食的血糖指数。同时,细嚼慢咽也有助于减轻儿童消化系统的负担,使得人体能够更加充分地消化和吸收来自于食物中的营养素。
定时定量进餐也是家长需要特别注意的一点。儿童糖尿病患儿多为1型糖尿病,需要采用胰岛素控制血糖。定时定量,及时进餐,可以预防低血糖的发生。也有助于医生摸索合适的胰岛素注射剂量。
5、选择健康零食,适当加餐
糖尿病患儿与健康儿童一样享有吃零食的权利,关键在于如何选择健康的零食,什么时间吃零食较为合适。不宜选择富含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薯片以及各种膨化食品作为零食。
建议采用水果、小包装的坚果、原味酸奶、小包装的杂粮饼干等。吃零食的时间应设在两餐之间,注意不要在三餐之前吃大量零食,以免影响正餐的进食量。
6、督促孩子积极锻炼身体
肥胖是导致糖尿病的高危因素,因此锻炼身体在预防糖尿病中是非常重要的。经常参加适当的体育活动可以让孩子减轻体重,增强心血管的功能,从而预防糖尿病及其并发症。
7、让孩子养成好的生活习惯
教导孩子不挑食不偏食,积极锻炼身体,按时作息,能提高身体素质,增强抵抗力,对于预防疾病能起到积极的作用。家长应该以身作则,用实际行动教育孩子,共同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糖尿病的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糖尿病对患儿的正常生活和学习带来极大不便,因此要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
另外,儿童糖尿病的预防比成人更困难,儿童没有坚强的意志,诱惑较多,所以就要求父母一定要多注意孩子的动向,有异常的现象及时的诊断治疗。对于由遗传引起的小儿糖尿病,若家族有糖尿病史,家长应及早带孩子到医院检查身体,看是否有病发的风险。
3儿童糖尿病如何治疗呢
胰岛素是治疗儿童糖尿病能否成功的关键。胰岛素的种类、剂量、注射方法都影响疗效,胰岛素的制剂近年来有许多新产品,注射方法也有多样。
儿童糖尿病的饮食治疗目的也是为了使血糖能稳定的控制在接近正常水平,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糖尿病儿童的饮食应是有一定限度的计划饮食。
运动是儿童正常生长和发育所需要的生活内容的一部分,运动对糖尿病患儿更有重要意义。运动可使热量平衡并能控制体重,运动能促进心血管功能,改进血浆中脂蛋白的成分,有利于对抗冠心病的发生。运动时肌肉消耗能量比安静时增加7~40倍。能量的来源主要是由脂肪代谢所提供和肌糖原的分解;运动使肌肉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增高,从而增强葡萄糖的利用,有利于血糖的控制。
4儿童糖尿病要如何诊断呢
(1)血糖:空腹血糖>7mmol/L,餐后2h血糖>11.1mmol/L。
(2)糖化血红蛋白:反映2个月内血糖的综合平均值,是判断患儿长期血糖控制善的可靠指标。>8.5%~10%为轻度升高。没有治疗者及治疗而控制不理想者多>14%。
(3)尿糖:每顿饭前及睡前测尿糖为“次尿”(每日4个次尿),两个次尿之间所收集的尿为“段尿”(每日4个段尿)。没有治疗者,尿糖常为阳性,24h尿糖>5g。
(4)血脂:没有治疗者血脂显著增高。
(5)β细胞功能测定:在糖耐量试验测血糖的时候,测各时相的胰岛素及C肽水平。病人在糖负荷时血糖峰佱显著增设,且2h不能回复到基线水平,而胰岛素及C肽反应低下。
一旦去医院经过上述的糖尿病诊断确定是糖尿病的,家长一定要多花时间注意孩子的饮食,不允许直接吃带糖的食物,并且也不能太严格的控制总热量的摄入,因为这对发育期的孩子不好。
5儿童糖尿病能治愈吗
一般儿童糖尿病需终生进行治疗,不能治愈。因此它是一种终身性的疾病。儿童糖尿病的病程有一定的发展规律,大概要经过四个时期:急性代谢紊乱期,缓解期,糖尿病强化期和永久性糖尿病期。
一般情况下,从糖尿病患儿出现临床症状到医生明确作出诊断多在3个月以内,这段时期内,病人可表现多种糖尿病的症状如三多一少、乏力等,称为急性代谢紊乱期。这个时期的病人全部需要用胰岛素治疗,经过治疗后病人的糖尿病临床症状消失,血糖下降,尿糖减少, 可由阳性变为阴性,此时病人即进入缓解期。
这一时期病人胰岛素用量减少,经历的时间因人而异,可以是几周到一年多。病人经过缓解期以后,会逐渐进入糖尿病强化期,这个时期病人对胰岛素用量会逐渐或突然增大,几个月以后,胰岛素的用量才变得比较稳定,从而进入永久性糖尿病期。
青春期患儿性激素分泌增加,由于性激素对胰岛素有拮抗作用(也就是性激素可以减弱胰岛素降血糖的作用),胰岛素的用量又可以再次增加,病人的病情也会变得不太稳定,待青春期过去,病人的胰岛素用量逐渐减少,恢复至青春期前的水平,病人的病情就会变得比较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