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糖尿病患者眼里,控制饮食一词成了不能吃、不能喝的代名词,以至于很多患者在饭桌前愁眉苦脸。其实,通过食品交换份法设计饮食方案,能让享美食和控制疾病并举。专家表示控制糖尿病先了解食品交换份,详细的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的介绍吧,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目录
1治疗糖尿病的药膳食疗方都有哪些
食疗药膳方一、黄豆莲藕排骨汤
患有糖尿病的患者平时可以制作一些黄豆莲藕排骨汤来进行食用。这种食物所需要的材料有黄豆,排骨和莲藕,黄豆中含有的蛋白质十分丰富,排骨中含有多种微量元素,莲藕的不仅营养丰富而且含糖量也十分低。把这三种食材煲成汤后让糖尿病病人食用,有利于糖尿病患者的健康,对糖尿病的治疗也有一定的帮助。
食疗药膳方二、紫菜芙蓉汤
患有糖尿病的患者平时也可以制作一些紫菜芙蓉汤来进行食用。这种食物所需要的主要材料是鸡蛋和紫菜。鸡蛋的营养价值大家都比较了解,紫菜中含有多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能对甲状腺肥大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糖尿病患者每天食用紫菜芙蓉汤对患者的健康和糖尿病的治疗都有好处。
食疗药膳方三、五谷糙米粥
糖尿病患者还可以制作一些五谷糙米粥来进行食用。这种食物所需要的材料也比较的简单,它所需要的主要材料是黑豆,绿豆,青豆,大豆,赤小豆,糙米等。把这些食材洗干净后同糙米奇异放入锅中熬制成熟即可。此食疗方法的不仅营养丰富,而且这些食材都是一些粗粮食物,含有的维生素和抗物质也十分的丰富,对糖尿病人的治疗能起到帮助作用。
2控制糖尿病先了解食品交换份
所谓食品交换份,就是将食物分成四大类,分别是谷薯组、菜果组、肉蛋组、油脂组。同类食物在一定重量内,所含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和热量相似,因此可以互相替代。利用食品交换份,只要每日膳食包括这四大类食品,即可构成平衡膳食。为了便于了解和控制总热能,四类食品中每份所含热能均约为90千卡。患者掌握糖尿病营养治疗的知识后,即可根据病情,在原则范围内灵活运用(具体可见列表)。
糖尿病人的饮食干预非常重要。糖尿病人饮食干预的目的是热能量化、搭配合理、均衡营养,可以根据体重、肥胖程度、体力劳动强度,计算每日所需总热量。
我们知道,同类食物在一定重量内所含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和热量相似,不同类食物间所提供的热量也可以相同。因此,糖尿病人要想控制饮食,必须先了解食品交换份。
了解食物交换份,易于达到膳食平衡,便于了解和控制总热量,还可以做到食物多样化。我们将食品含90 千卡能量作为1个交换单位,不同食品同样为90千卡热量。
3糖尿病的并发症
第一、糖尿病足,糖尿病足是糖尿病并发症之一,糖尿病患者容易并发周围神经及微血管病变,可使痛觉纤维受损,对外来的机械损伤和温度损伤感觉迟钝或消失,天冷取暖时极易烫伤。
第二、糖尿病性眼病,在糖尿病患病过程中,糖尿病患者的眼睛的大部分组织都受到影响,从而产生不同程度的和不同症状的眼部病变。糖尿病所致的眼病,主要有视网膜病变、白内障和青光眼等,糖尿病性眼病也是常见糖尿病并发症之一。
第三、呼吸道感染,呼吸道感染是糖尿病并发症之一,尤其是秋冬季节,气温下降,季节转化,是呼吸道感染的高发时期,由于糖尿病患者的抵抗力相对要低,更容易发生呼吸道感染,尤其是老年糖尿病患者,往往还伴有心脑血管等疾病基础,继发感染后病情相对严重,给糖尿病患者带来重大伤害。
第四、糖尿病性心脏病,糖尿病患者所并发的糖尿病性心脏病,主要为冠心病和糖尿病心肌病,主要表现为心慌、胸闷,甚至剧烈的胸痛、呼吸短促、出汗、踝部肿胀等症状。糖尿病并发症多样,而每一种糖尿病并发症,都会给患者带来沉重伤害。因此,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积极预防各种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也是对自己身体健康的保护。
4糖尿病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1.非葡萄糖尿 如乳糖尿见于哺乳或孕妇及幼婴。果糖及戊糖尿偶见于进食大量水果后,为非常罕见的先天性疾患。发现糖尿阳性时,应联系临床情况分析判断,不宜立即肯定为糖尿病。鉴别方法有生化及发酵试验等。
2.非糖尿病性葡萄糖尿
⑴饥饿性糖尿:当饥饿相当时日后忽进大量糖类食物,胰岛素分泌一时不能适应,可产生糖尿及葡萄糖耐量减低,鉴别时注意分析病情,注意饮食史、进食总量,空腹血糖常正常甚可偏低,必要时可给糖类每日250g以上3日后重复糖耐量试验。
⑵食后糖尿:糖尿发生于摄食大量糖类食物后,或因吸收太快,血糖浓度升高暂时超过肾糖阈而发生糖尿,但空腹血糖及糖耐量试验正常。
⑶肾性糖尿:由于肾小管再吸收糖的能力减低,肾糖阈低下,血糖虽正常而有糖尿,见于少数妊娠妇女有暂时性肾糖阈降低时,必须进行产后随访,以资鉴别。肾炎、肾病等也可因肾小管再吸收功能损伤而发生肾性糖尿,应与糖尿病肾小球硬化症鉴别。真正的肾性糖尿如范可尼(Fanconi)综合征为肾小管酶系缺陷,颇罕见。空腹血糖及糖耐量试验完全正常,还可进行肾糖阈测定,肾小管最大葡萄糖吸收率测定等以资鉴别。
⑷神经性糖尿:见于脑溢血、脑瘤、颅内骨折、窒息、麻醉时,有时血糖呈暂时性过高伴糖尿,可于病情随访中加以鉴别。
3.继发性糖尿病 由胰腺炎、癌、胰大部切除等引起者应结合病史分析考虑。血色病病员有色素沉着,肝脾肿大,糖尿病和铁代谢紊乱佐证,应注意鉴别,但较少见。其他内分泌病均各有特征,鉴别时可结合病情分析一般无困难。应激性高血糖或妊娠糖尿病应予随访而鉴别,一般于应激消失后2周可以恢复,或于分娩后随访中判明。
5糖尿病的辅助检查手段有哪些
1.尿糖
尿糖定性一般经常阳性,近年来改用尿糖试纸测尿糖与标准颜色比较。无试纸时仍用硫酸酮还原试剂(班替氏液)9滴加新鲜尿1没烧(煮)沸测尿糖。结果蓝色为(-),绿色(+),黄色(++),桔红色(+++),砖红色(++++)。在开始治疗时应每日于早、午、晚餐前及睡前留4次尿糖,每次留尿前30分钟先排空膀胱,再留尿检查,尿糖可表示二次留尿期间的血糖。急性紊乱期时还需留4段尿糖,即早餐后至年餐前,午餐后至晚餐前,晚餐后至睡前,睡后至次日早餐前,四段时间分别留尿,记录尿量,检查尿糖及尿酮体。四段尿结果综合即是24小时尿量和尿糖,能较细致地了解胰岛素的根据。还应定期(2~4周)测24小时尿糖定量。
糖尿病酮症或酮症酸中毒时尿酮体阳性,有时可有尿蛋白阳性。
2.血液
血常规检查正常,酮症酸中毒时白细胞总数增高。血糖检查未经治疗的IDDM随时的血糖多>11mmol/L(>200mg/dl),轻病人空腹血糖>6.7mmol/L(120mg/dl)。血液中各种脂肪成分在血糖未控制时均增高。
3.葡萄糖耐量试验
尿糖阳性、空腹血糖增高者,已可明确诊断糖尿病,不需做葡萄糖耐量试验。本试验用于空腹血糖正常或正常高限,餐后血糖高于正常或偶见尿糖阳性者,不能确诊的病人。方法为在空腹8~16小时后先取空腹血糖,然后口服葡萄糖(1.75g/kg),最大量葡萄糖为75g,每克加水2.5ml,3分钟内服完(可加入不含糖的果汁便于耐受)。于服糖后1/2、1、2、3小时分别测血糖,每次取血前留尿查尿糖。结果:正常空腹血糖为4.4~6.7mmol/L(80~120mg/dl),服糖后1/2~1小时血糖8.4~~ 10.08mmol/L(150~180mg/dl),2小时后恢复至空腹水平,3小时后可低于空腹血糖,仍在正常范围,各次尿糖均阴性。葡萄糖耐量损伤(IGT)(过去称糖尿病性曲线)为空腹血糖>6.7mmol/L(120mg/dl),1小时≥10.08mmol/L(180mg/dl),2小时≥7.8mmol/L140mg/dl或者其中之一高于正常。试验前3天食糖类每天不得少于150g。试验前避免剧烈运动、精神紧张,停服双氢克尿噻、水杨酸等影响糖代谢的药物。
4.糖基化血红蛋白
血红蛋白在红细胞内与血中葡萄糖或磷酸化葡萄糖呈非酶化结合形成的糖基化血红蛋白(HbA1)其主要成分为HbA1c主要是与葡萄糖结合,正常人HbA1c为4~6%。糖尿病人未治疗前多增高一倍,常在12%以上,治疗后的IDDM病人最好能<9%,最高亦应低于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