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间盘突出症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腰部疾患之一,是骨伤科的常见病、多发病。腰间盘存在于腰椎的各个椎体之间,为腰椎关节的组成部分,对腰椎椎体起着支撑、连接和缓冲的作用,它的形状象个压扁的算盘珠,由髓核、软骨板、纤维环三部分组成。当由于外伤、退变等原因造成纤维环后凸或断裂,髓核脱出,就称为腰间盘突出。由于脊髓由间盘的后方经过,当突出的间盘压迫脊神经或马尾神经引起腰腿痛或大小便失禁、甚至引起瘫痪时,就称为腰间盘突出症。那么腰间盘突出症的睡觉姿势和病因都是怎样的呢,让我们来了解一下。
目录
1腰椎间盘突出的睡觉姿势
睡硬床,越硬越好,如果你家里条件好的话,就休息1-2个月,什么也不要干,没事就在床上躺着,做飞燕的动作,知道么?刚开始 10个一组,1天做5组。 以后加到20一组,不要弯腰干活,适当的下腰活动下,如果可以的话,去医院配合针灸,再吃点舒筋活络的药,我今年才22,也是这毛病,哎,L5L4 轻度膨出,L5S1左后突出,我是老干弯腰的活闹的,去年得的,治疗了半个月了,感觉好多了。针灸一次15,吃的药 一共 400多,前后一共花了600多了,大夫叮嘱主要后期自己的康复性训练。这是最重要的,飞燕2个星期以后,腰际力量强了,在加上仰卧起坐,别怕疼,你不活动的话,时间久的话就回萎缩的,我现在在家歇着呢,没事躺床上,这也是治疗方法之一
2腰骨质增生和腰间盘突出症状有哪些区别
腰椎间盘突出: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椎间盘开始发生退变,椎间盘的弹性以及抗外力的强度都会下降.这种退变一般从我们20岁左右就开始了.而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腰椎间盘反复承受挤压,屈曲和扭转的外力的磨损,在这种情况下,椎间盘的纤维环很容易破裂.因此在椎间盘退变的基础之上,由于一次严重的外伤或反复多次的轻度外伤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使退变的纤维环破裂,而导致椎间盘突出.简单点说就是,椎间盘的发病是以退变为基础,外伤与磨损为诱因.
腰椎骨质增生的本质也是机体骨骼退变的一种表现.由于我们在活动时韧带在其骨骼的附着点处反复施加一个牵拉的力量,时间长了就会导致附着点处的骨骼因退变而导致骨质增生.他的原理是由于机体钙的代谢障碍,钙吸收不良或者摄入量不足,造成机体缺钙,出于自我保护反应,身体会代偿性地积蓄钙质,但是这些钙质不能沉积在骨骼中,就在骨骼边缘形成了骨赘,从而也就形成了我们在X线片上看到的所谓的骨质增生.
查看详情>>3容易患腰间盘突出的几类人
“座族”人群易发病
中老年人及长期保持固定姿势的人群,如办公室职员、电脑操作员、会计、打字员、教师、司机、这些人们由于长期缺乏体育锻炼,体质相对薄弱。
老年人不可避免的颈腰椎老化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各部位的器官都会逐渐老化,最明显的就是骨骼。故容易诱发退行性病变,引起颈椎病。
常穿高跟鞋 小心腰椎病
将脚放在一双跟高、头尖、底硬的鞋里,特别是那种形似酒杯跟的高跟鞋,不仅改变了脚步承受体重的合理比例,使脚趾受到挤压。
4治疗腰间盘突出哪个方法好
微创疗法消除病根
既然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都不是好的选择,那么面对腰椎病我们该怎么办呢?是不是就一筹莫展了呢?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微创技术诞生了,其中的射频热凝靶点术弥补了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的不足,在局麻下应用射频靶点在可视定位仪器下将突出的髓核收缩、溶解,降低椎间盘内压力、消融突出的髓核,解除突出的髓核对附近神经组织的压迫,并且进行消炎止痛,消除腰椎病疼痛的根源。
保守治疗暂缓疼痛
一般腰椎病早期通过保守治疗就能缓解疼痛。如果有腰痛和腿部的不适,在休息后通常症状可以得到缓解。保守治疗包括卧床2-3天,禁止增加腰部负重的活动,如提重物、弯腰等,结合理疗如红外、热疗,口服消炎止痛药,但要防止药物对胃的副作用。此外,还可以配带腰围、支具,缓解症状。
5腰间盘突出症的危害
腰间盘突出症可以伴随坐骨神经痛,由于腰椎间盘突出多发生在腰4、5和腰5、骶1椎间隙,而坐骨神经正是来自腰4、5和骶1-3神经根,所以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多有坐骨神经痛或先有臀部开始,逐渐放射到大腿后外侧、小腿外侧、足背及足底外侧和足趾。中央型的突出常引起双侧坐骨神经痛。当咳嗽、打喷嚏及大小便等腹内压增高时传电般的下肢放射痛加重。腿痛重于腰背痛是椎间盘突出症的主要体征之一。 大腿或小腿的麻木、疼痛,肌肉瘫痪,如足下垂,足拇指背伸无力;马尾综合症,如会阴区麻木,二便功能障碍,性功能障碍,而且在病人咳嗽、喷嚏时疼痛加重,严重者可导致下肢瘫。 腰5/骶1椎间盘突出可累及4、5趾背侧皮肤感觉异常。如果椎间盘突出物压迫或刺激椎旁交感神经纤维,可反射性引起下肢血管壁收缩而出现下肢发冷、发凉、足背动脉减弱等现象。
腰椎滑脱:则伴有间歇跛行与双下肢麻木、发凉,同时也伴有下肢的肌肉瘫痪,大腿与小腿外侧的麻木。再有就是腰椎的结核,该病由于结核病菌的侵蚀,使病人在腰痛的同时,还出现了腰部强直,不能弯腰拾东西,腰疼较为剧烈,并且还有发热、盗汗、乏力、消瘦、食欲下降等结核菌毒素中毒的表现。
椎管狭窄:主要症状是长期腰痛、腿痛、间歇性跛行。患者常诉为下腰及骶部痛,站立行走时重,坐位或侧卧屈髋时轻。腿痛乃因腰骶部部神经根受压所致,常累及两侧,较椎间盘突出者轻,咳嗽常不加重。马尾神经性间歇性跛行,但安静时无症状,短距离行走仅出现腰痛无力及知觉消失,当安静后(中立或蹲坐)则症状又消失。体检安静时可无阳性发现,直腿抬高试验多为阴性,但在相对狭窄伴有椎间盘膨出者,可为阳性(80%左右)。
腰椎滑脱:因退行性变、外伤或先天因素等而使腰椎椎体与椎弓根或小关节突骨质连续性中断者,称为腰椎峡部崩裂;椎骨出现变位致使连续性延长,以致上位椎体及椎弓根、横突和上关节突一同在下位椎节上方向前移位者,称为腰椎峡部崩裂合并腰椎滑脱。而退变因素致腰椎滑脱者占60%以上。在我国,腰椎滑脱的发病人数约占人口总数的4.7%~5%。发病年龄以20~50岁较多。
腰痛、下坠感、下肢放射痛:初为间歇性,以后可持续性,疼痛可同时向骶尾部、臀部,通过休息症状可减轻。合并椎间盘突出者则可引起坐骨神经的症状,伴有下肢疼痛。滑脱严重者可产生马尾神经压迫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