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内科 >肾内科 >肾结石

肾结石能治好吗

肾结石为泌尿系统常见病,多发病,男性发病多于女性,多发生于青壮年,左右侧的发病率无明显差异。40%~75%的肾结石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腰痛。结石较大,移动度很小,表现为腰部酸胀不适,或在身体活动增加时有隐痛或钝痛。较小结石引发的绞痛,常骤然发生腰腹部刀割样剧烈疼痛,呈阵发性。

目录 肾结石能治好吗 得了肾结石怎样自行排出 肾结石是怎么形成的 补钙担心肾结石没必要 得了肾结石不是都要多喝水 有关蔬菜草酸和肾结石的几个误区

1肾结石能治好吗

  建议你用中药治疗把握中药排石疗法的适应症 运用排石疗法的条件是:(1)结石直径小于1,0厘米,形状规则,表面光滑,并且与肾盂肾盏无黏连而游离于腔内者;(2)泌尿道无明显畸形,狭窄和感染;(3)无严重肾积水,肾功能尚好者;(4)青壮年体质好,能配合大量饮水及参加有利排石的体育活动.只有充分了解用排石药的条件,患者才能对多种治疗手段作出最佳的自我选择.

  服排石药应注意多饮水,勤活动 服药期间应大量饮水,每日2000~3000毫升,尽可能使尿量达到每日2000毫升以上.这样可稀释尿液,减少尿盐沉淀,有利于结石排出.要鼓励自己多跳,多跑,常做体操,促使结石移动,下降,以利自行排出.

  治疗期间不可忽视饮食宜忌 尿结石病人的饮食原则倾向于低动物蛋白,高维生素的素食.对结石合并痛风者应限制肉类,忌食动物内脏,每日蛋白质摄入量以不超过90克为宜;少食菠菜,香菇,菜花,多进食水果.尿液的碱化在尿酸结石的预防和治疗中有重要意义,宜选食碱性蔬菜和水果,使尿液PH值保持在6,2~6,5的范围内.

查看详情>>

2得了肾结石怎样自行排出

  1,结石小于6MM,光滑,无尿路梗阻和感染的可以内科治疗:利尿:大量饮水2000ML以上,多活动.溶石:中药.解痉,止痛.杜冷丁或654-2,黄体酮等.

  2,结石小于2CM且在肾盂,肾盏的结石,可以体外冲击波损石.

  3,经皮肾镜取石:用于复杂性肾结石且直径小于1CM.体外损石失败的结石.

  4,手术:复杂性的,大于3CM并盏内多发结石,盏口狭窄,输尿管狭窄,合并严重积水,肾功能损害或反复感染.

查看详情>>

3肾结石是怎么形成的

  1、饮食结构不合理:不合理的饮食习惯和饮食结构,很容易引起肾结石。

  2、药物使用不合理,滥用药物:

  3、职业与工作环境:一般来说,从事办公室工作、或少运动的工作或运动剧烈但工作环境比较差的人士,更加容易得结石。

查看详情>>

4补钙担心肾结石没必要

  越来越多的人了解补钙的重要,甚至出现了“全民”补钙的现象,但对于补钙误区仍然多多。特别是对于晚上吃钙片增加患结石风险的说法曾一时盛行。其实,这存在一个量的问题,不能一概而论。美国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一项调查就曾否定了这一说法。研究人员对将近4.6万名40—75岁的男性医务人员进行了历时4年的专题研究。结果发现,钙摄入含量最高者与最低者相比,前者患肾结石的几率反而比后者少34%。研究人员认为,蔬菜中含有的草酸是产生尿路结石的主要原因之一,和补钙量多少、时间无关。所以要预防尿路结石,应该是减少草酸食物的摄取,而不是限制钙的摄入。

  另外应注意的是,如果没有足够的维生素D,钙是无法被人体吸收的。因此需要补钙人群可以通过晒太阳等方式获得维生素D,如果维生素D不够,可以服用少量补充剂,但维生素D的补充不可过多,否则会造成中毒。

5得了肾结石不是都要多喝水

  1、得了肾结石为什么要多喝水?

  肾结石多在炎热的夏季形成,因为夏天出汗多,排尿少,尿液比较浓缩;同时夏季阳光紫外线照射多,人体合成维生素A和D增加,这些维生素促进肠道钙的吸收,从而血液中和尿液中的钙含量也增加。尿液浓缩再加上含钙量增高,所以夏天容易形成结石。冬天天气寒冷,出汗少,人的尿量增多,夏天形成的小结石会被尿液冲洗而向下移动,常常导致肾结石引起的肾绞痛在冬天发作。所以人们常常说,肾结石“生于夏天发于冬季”。

  从肾结石的形成过程中不难看出,多喝水可以稀释尿液,防止尿结石的形成,并且能延缓结石变大的速度,因此对肾结石的预防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在小结石的下移排出过程中,大量饮水也可以帮助小结石的顺利排出。

  2、得了肾结石如何多喝水?

  在正确治疗肾结石的前提下,医生会建议肾结石患者多喝水,而且每天要喝2000~3000毫升,相当于10~12大杯水。目的是加快尿液的排出,把在肾脏中沉淀和积聚的钙质、杂物排出体外,不致于形成结石。肾结石患者科学喝水的方法是:每日喝水可分配于晨起、餐间、睡前。清晨时饮水量可达500~1000毫升。为了保持夜间尿量,睡前应饮水500毫升,排尿后再饮水300~500毫升,余下水分别于餐间喝下。

  3、哪些肾结石不能多喝水?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肾结石都可以多喝水。当结石直径超过1cm时,结石基本不可能通过输尿管、尿道自行排出。大结石在向下移动的过程中,常常会嵌顿于狭窄处,造成梗阻。如果多喝水,便会对泌尿系统造成较大的压力,甚至引起肾积水。此外,有先天性输尿管狭窄和尿路梗阻的人,尤其不能采用"喝水排石"的方法。如果这些肾结石患者盲目多喝水,只会加剧肾积水的程度,恶化病情,增加治疗的难度。

6有关蔬菜草酸和肾结石的几个误区

  第一个误区:所有绿叶蔬菜中都含有大量草酸。

  很多人都相信绿叶菜的草酸含量最高,因为菠菜就是一个代表。一些患肾结石的人甚至每菜必焯,因为害怕草酸的缘故,那么,是不是所有蔬菜都含有草酸?哪个比较多?我们先看看目前能够找到的测定数据。

  草酸是蔬菜中普遍存在的成分,不过含量差异很大,最多能够相差百倍。一般来说,藜科、伞形科和苋科的蔬菜,含草酸相对多一点。比如说,菠菜的草酸含量是0.97%,苋菜是1.09%,而在餐馆里用来装饰盘子的欧芹则高达1.70%。野菜大部分草酸含量较高,比如马齿苋,含量达1.31%(以上均为美国农业部测定数据)。所以,很多野菜要沸水焯过之后再挤去苦涩的水,才能够下口。

  与此相比,十字花科甘蓝属的蔬菜,特别是质地脆嫩的常见蔬菜,如大白菜、小白菜、圆白菜、芥蓝、芥菜等,草酸含量都非常非常低,在0.1%以下。我们实验室最近用气相色谱法进行的测定也表明,芥蓝样品的草酸含量低于检测限。番茄、黄瓜、南瓜、土豆、甜豌豆等都是低草酸蔬菜。

  还有很多蔬菜,比如萝卜、胡萝卜、甘薯、西洋菜、茄子、芹菜杆、韭菜、大蒜、西兰花等,草酸含量在0.2%-0.5%之间。

  平日想鉴别哪一种蔬菜含草酸多,其实方法很简单,只要细细品味是否有涩味就行了。鲜竹笋、苦瓜、茭白、番杏(有些店里叫野菠菜)中草酸含量高,这是它们有涩味的重要原因。特别是鲜竹笋,如果只是简单炒一下,涩得几乎难以下口。最好还是焯煮之后再烹调,味道口感会好得多。

  同时,草酸含量受品种间差异和栽培条件影响也比较大,因为草酸是蔬菜中的一种防御性物质,也就是与它们的“抵抗力”有点关系,一般来说水大肥多气候好病虫少的情况下,蔬菜的草酸就会少一点。

  第二个误区:除了蔬菜之外,其他食材当中没有草酸。

  除了蔬菜,很多植物性食品当中都含有草酸。比如苹果、杏子、李子、芒果、樱桃、菠萝、柑橘类等水果中,都含有少量的草酸。蓝莓、黑莓和猕猴桃中的含量略多一些。如果感觉水果有点涩味,除了多酚类物质之外,草酸很可能也是一个原因。

  此外,各种豆子、油籽和坚果中也含有草酸,比如花生、瓜子、杏仁、巴旦木、核桃仁、榛子之类,都含有一定量的草酸。各种粮食的胚也含有草酸,比如小麦胚芽中就含不少草酸。大豆和可可豆甚至是草酸含量相当高的食物,一些香辛料如肉桂里面也很多。所以,如果大量喝豆浆,或者大量喝咖啡,它们都是不可忽视的草酸来源。绿茶和花果茶里也存在草酸,只是目前我还没有看到具体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