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传染科 >寄生虫疾病

钩虫病症状些表现是最常见的

可能很多人听说过钩虫,这种虫对人体健康危害非常大,容易在人体的小肠里面寄生,导致人体出现钩虫病,出现钩虫病后会有多种症状表现,今后人们要懂得根据这些症状来判断。钩虫病症状哪些表现是最常见的?下面为大家做详细的介绍。

目录 钩虫病是怎么回事 钩虫病症状些表现是最常见的 钩虫病应该如何预防 钩虫病的检查诊断方法有哪些呢 钩虫病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1钩虫病是怎么回事

  一、钩虫病发病原因

  寄生人体的钩虫,主要包括十二指肠钩口线虫(Ancylostoma duodenale,简称十二指肠钩虫)及美洲板口线虫(Necator americanus简称美洲钩虫)两种。常寄生于狗、猫等的锡兰钩虫(A.ceylonicum)、犬钩虫(A.caninum)、马来钩虫(A.malayanum)偶亦可在人肠发育为成虫,而巴西钩虫(A.braziliense)仅感染期幼虫能侵入人体,引起皮肤匍行疹,不发育为成虫。

  钩虫成虫是半透明状呈米黄色或淡红色(吸血后)。长约1cm,大小因虫种而异。雌虫较粗长,雄虫较细短,尾部扩展成伞形,称交合伞。

  虫卵椭圆形,无色透明,大小58μm?36 μm。卵壳很薄。在新鲜粪便中虫卵常已发育至2~8个细胞。各种钩虫的虫卵大体相似,不易鉴别。十二指肠钩虫与美洲钩虫的杆状蚴形态相似,长圆形,两端较宽无色透明,卵壳薄,常见其中含4~8个细胞。但两者的丝状蚴有明显差别。还可利用PCR方法,扩增虫卵DNA,再以限制酶进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的测定,以此鉴别两类钩虫。

  钩虫生活史中不需要任何中间宿主,成虫寄生空肠,少数见于十二指肠与回肠上中段。虫卵随粪便排出,在温暖、潮湿、荫蔽、疏松土壤中,于24h内可发育为杆状蚴,破卵而出,以泥土中的细菌及有机物为食,需蜕皮2次,经5~7天发育为丝状蚴。若气温低于13℃,虫卵不会发育。

  丝状蚴是钩虫的感染期,体表有鞘,对外界的抵抗力甚强,可在土壤中生存数周。它具有向温性,当接触人体皮肤或黏膜时,可在5~10min内侵入人体,经淋巴管或微血管,随血流经右心至肺,穿过肺微血管进入肺泡,沿支气管上行至会厌部,随人的吞咽活动,经胃进入小肠;以上过程约需4~5周,发育为成虫。雌虫经交配后产卵。自幼虫侵入皮肤,至发育成熟产卵的时间,可有很大差异,一般为50天 ,但十二指肠钩虫则偶可长达6~8个月。成虫约可活5~7年,但多数于1~2年内被排出体外(图1)。

  此外,幼虫如由污染的食物经口侵入人体,则不需经上述血行途径而可直接至小肠发育成为成虫。但有一部分幼虫仍可从消化道粘膜钻入血循环中,则其发育过程与从皮肤侵入者相同。幼虫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发育为成虫,称为先天感染,但比较少见。

  二、发病机制

  钩虫幼虫可引起皮肤损害和肺部病变;成虫吸血可引起小肠黏膜慢性失血,而导致贫血。

  钩虫的生活史包括人体内和体外两个阶段,不需任何中间宿主。

  1、人体外的发育阶段:

  虫卵随宿主粪便排出体外,散布于温暖而潮湿的泥土中;卵内细胞不断分裂,24小时内发育为幼虫并很快自卵壳脱出形成杆状虫幼;经数次蜕皮形成具有感染性的丝状虫幼。丝状蚴对外界抵抗力很强,在适宜环境中能生存4个月,但遇日光曝晒则易死亡,一般生存约1~2月。

  2.人体内发育阶段:

  ①皮肤损害

  在丝状蚴侵入皮肤后的数分钟至1h内,局部皮肤充血、水肿,中性与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可出现红色小丘疹,1~2天内变成水疱。感染后24 h内,大部分幼虫仍滞留在真皮与皮下组织内,然后经淋巴管或微血管抵达肺部。

  ②肺部病变

  当钩虫幼虫穿过肺微血管至肺泡时,可引起肺间质和肺泡点状出血与炎症病变。感染重者,可引起支气管肺炎。当幼虫沿支气管向上移行至咽喉部时,可引起支气管炎与喉炎。

  ③小肠黏膜损伤

  钩虫借口囊咬附小肠黏膜绒毛,摄取血液、黏膜上皮与肠液为食。钩虫吸入的血液很快自虫体肛门排出。钩虫分泌抗凝血物质,即使钩虫移动位置,原有的黏膜伤口仍持续渗血。渗血量与虫体吸血量相同或略多。钩虫每日更换吸血位置4~6次,形成小肠黏膜散在点状或斑状出血。重者黏膜下层可有大块瘀斑。

  ④心脏病变

  长期严重贫血与缺氧,可引起心肌脂肪变性、心脏扩大,甚至并发心力衰竭。

  此外,钩虫感染还可引起长骨骨髓显著增生,脾脏的髓质化生,肝脏脂肪变性,食管与胃黏膜萎缩。

  慢性失血是钩虫病贫血的原因。根据51Cr标记红细胞的方法测定人体失血量,美洲钩虫每条0.01~0.09 ml/d,平均0.03 ml/d,十二指肠钩虫每条0.14~0.4 ml/d,平均0.15ml/d,钩虫也可引起血浆的丢失,用131I标记白蛋白测定白蛋白丢失量,每100条钩虫0.1g/d,相当于血浆3ml。

2钩虫病症状些表现是最常见的

  1.钩蚴虫所致的症状

  (1)皮炎钩蚴侵入处皮肤,初有奇痒和烧灼感,继而出现小出血点、丘疹和小疱疹。皮炎多发生在手指或足趾间、足背、踝部等,数日内可消失。抓痒可继发细菌感染,局部淋巴结肿大,偶可出现一过性荨麻疹。

  (2)呼吸系统症状受染后3~5日,患者常有咳嗽、喉痒、声哑等;重者呈剧烈干咳和哮喘发作,表现为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哮喘,痰内可出现血丝。X线检查可见肺纹理增加或肺门阴影增生,偶可发现短暂的肺浸润性病变。

  2.成虫引起的症状

  粪便中有钩虫卵而无明显症状者称“钩虫感染”,粪便中有钩虫卵又有慢性临床症状者称“钩虫病”。

  (1)消化系统的症状患者大多于感染后1~2个月逐渐出现上腹部不适或疼痛、食欲减退、腹泻、乏力、消瘦等。

  (2)血液循环系统症状①贫血重度感染后3~5个月逐渐出现进行性贫血,表现为头晕、耳鸣、心悸、气促等。长期严重贫血可发生贫血性心脏病,表现为心脏扩大、心率加快等。严重贫血常伴有低蛋白血症,出现下肢或全身水肿。②循环系统症状贫血的程度直接影响循环系统,特别是心脏代谢功能。患者皮肤黏膜苍白,下肢轻度水肿,不劳动也感气急、心悸,四肢无力、耳鸣、眼花、头昏、智力减退等。重度感染者全身水肿显著,轻度活动后感严重气急、心悸及心前区疼痛,脉搏快而弱,全心扩大,有明显收缩期杂音以至舒张期杂音。出现心功能不全时尚见有肝肿大、压痛、肺部啰音、腹水等。

  3.其他

  儿童重症患者,可有生长发育障碍、智力减退、性发育不全、侏儒症等表现。成年患者也常有闭经、阳痿、性欲减退、不育等;严重感染的孕妇易引起妊娠中毒症、早产、死胎等。

3钩虫病应该如何预防

  1、普查、普治病员。

  2、加强粪便无害化管理,不随地大便,不用生粪施肥。

  3、流行地区做好个人防护,开展卫生宣教,不吃生冷食物,不赤脚着地,婴幼儿切勿露臀触地。

  4、在治疗过程中,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同时给予富有营养及易消化食物。

  5、在感染钩蚴后,咳出的痰液不应咽下。

  6、在服用铁剂治疗贫血时,忌饮茶。

  预防护理

  在预防方面,要积极治疗病人,以减少传染源。搞好粪便管理,修建无害化厕所或粪坑密封加盖,杀灭虫卵,防止污染。注意局部皮肤防护。如下地劳动穿鞋、带手套,或在手足皮肤上涂1%的碘酊或25%的明矾水等。应尽量争取使用机械劳动代替手工操作,以减少感染机会。在调理方面,特别要重视饮食富于营养和容易消化的问题,可多食豆腐、瘦肉、猪肝、猪血、鱼,以及新鲜蔬菜,少吃辛辣油腻之物。

4钩虫病的检查诊断方法有哪些呢

  一、检查方法

  1.粪便虫卵检查

  2.便潜血检查

  可呈阳性。

  3.血象

  常有不同程度的贫血,属于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嗜酸性粒细胞可有增高。

  4.X线胸片检查

  可出现肺纹理增多,散在片状影,肺间质呈网状结构等改变。

  二、疾病诊断

  1.临床诊断

  在钩虫病流行区,有接触史、钩蚴性皮炎和轻重不一的贫血、营养不良、胃肠功能紊乱、上腹隐痛等可考虑本病的可能性。

  2.病原学诊断

  要确诊钩虫病必须找到病原体。

  (1)虫卵检查 取大便用直涂法在显微镜下找虫卵,检出率较低,可多做几次。

  (2)成虫鉴定 如发现虫体可放在70%的乙醇中送检鉴定。

  钩虫病经过相应的检查就可确诊疾病,在确诊疾病时还要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诊断依据等判断疾病。当医生确诊了患者的疾病后,要立即采取治疗。当前钩虫病的方法可为一般治疗和药物治疗,治疗时必须按照疾病的严重程度采取治疗方案。

查看详情>>

5钩虫病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钩虫病病情较重,出现“黄肿”表现者,需与黄疽及水肿相鉴别。

  1.黄疸黄疸发病较急,而久病后出现黄疸者,一般均有肝胆病史。黄疽临床表现为全身黄色鲜明如橘色或晦暗如烟熏,目睛黄染,小便黄赤。钩虫病的发黄则为肤色萎黄或黄而浮肿,目睛不黄,小便清长。

  2.水肿水肿的病因不一,浮肿部位不同,一般按之凹陷甚或凹陷不起,皮薄光亮,色泽鲜明,小便短涩,饮食正常或纳减,证有虚实之分。钩虫病的浮肿表现为下肢足踝浮肿,或面部目胞浮肿,甚则全身浮肿,但肤色发黄或萎黄不荣,好食易饥,或嗜食异物,无小便短涩,纯属虚证。

  另外还有其他原因所致的皮炎、贫血、营养不良等,如胃或十二指肠溃疡病、肠结核、慢性肠炎及其他肠道寄生虫病等。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