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内科 >内分泌科 >糖尿病

糖尿病人饮酒的四大危害

习惯大吃大喝的人患了糖尿病是非常痛苦的,因为糖尿病人需要常年服用药物,打胰岛素,而且饮食也是需要控制的。糖尿病人饮酒的四大危害是什么?下面为大家做详细的介绍。

目录 糖尿病人能喝白酒吗 糖尿病人饮酒的四大危害 老年人糖尿病的鉴别诊断 儿童糖尿病发病原因 儿童糖尿病应该注意什么

1糖尿病人能喝白酒吗

  白酒是餐桌上必不可少的饮品,也是家庭以及工作聚会中必须喝的酒类之一。喝酒宜适量饮用。经常喝多也会影响身体健康,以及会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白酒是世界蒸馏酒中独具一格的酒类,为麦黍、高粱、玉米、红薯、米糠等粮食或其他果品发酵、曲酿、蒸馏而成的一种饮料。其酒液无色透明,故称为白酒。白酒芳香浓郁,醇和软润,风味多样。因主要采用烧(蒸)工序,亦称烧酒。因含酒精量较高,所有有些地方直呼其为烈性酒或高度酒。我国的名白酒,历史悠久,在世界上独树一帜。

  衡量白酒营养健康的标准有两个,一个是从白酒的酿造原料上来看,一般情况下,多种粮食酿造的白酒要比单一粮食酿造的营养要丰富一些;另一个是从酿造和勾兑工艺来看,科学合理的工艺是保障酒质的重要手段。白酒的主要成分是乙醇和水,水不具有营养功能,只有乙醇才能给人体提供热量,据统计,每毫升纯乙醇可产生热量7卡,相当于脂肪的供热量,所以适量饮酒对人体是有益的。但是,并非所有的酒都对人体有益,因为白酒的香气、口味和质量,是由溶于其中的酸、酯、醇、醛等种类众多的有机化合物和微量成分决定的,只有在这些方面和谐统一,才能确保白酒的营养健康。

  糖尿病人应该多吃些降糖的食物,如洋葱,大蒜,香菇,木耳,芹菜等,多吃坚果豆制品。少吃肥肉,少喝饮料,较甜的水果尽量也少吃。糖尿病人应该注意生活饮食规律,加强锻炼,每天保持好的心情。

2糖尿病人饮酒的四大危害

  白酒是餐桌上必不可少的饮品,也是家庭以及工作聚会中必须喝的酒类之一。喝酒宜适量饮用。经常喝多也会影响身体健康,以及会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1.饮酒会干扰体内糖、脂、蛋白质的代谢。

  2.饮酒会促进糖尿病急、慢性并发症的发展。

  3.饮酒会阻滞降糖药分解与排泄,易引起低血糖。

  4.饮酒会损害胰腺。

3老年人糖尿病的鉴别诊断

  1、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的鉴别:临床可根据起病年龄,起病缓急,酮症易感以及是否胰岛素治疗等初步对1型或2型糖尿病作出鉴别,但临床上常遇到不少病例仅根据临床表现难以鉴别,需全面综合考虑,以便采取合理治疗方案。

  2、肝源性糖尿病:肝脏与糖代谢密切相关,在糖原异生,糖原合成,葡萄糖的摄取,利用和释放等方面均起重要的调节作用,肝病患者糖代谢紊乱比较常见,文献报告,肝硬化患者约30%可表现为糖耐量减退或糖尿病,肝脏疾病引起糖耐量异常的原因比较复杂,可能与肝脏糖原合成降低,胰岛素抵抗(可能由游离脂肪酸升高,胰岛素受体减少和胰岛素受体后异常等所致)和激素代谢异常(主要表现为胰升糖素水平明显升高)等有关。

  肝硬化治疗过程中所应用的某些药物如噻嗪类利尿剂(治疗腹水,可致低钾),β受体阻断药(治疗门脉高压)也可能抑制胰岛素的释放。

  3、胰源性糖尿病:许多胰腺疾病如急性坏死性胰腺炎,胰腺肿瘤术后及原发性和继发性血色病(多由长期多次输血致过多的铁质沉积于脏器,包括胰腺,致其纤维化和退行性变等),可导致胰岛素分泌的相对或绝对缺乏,出现糖尿病,大多需要外源性胰岛素替代治疗,但由于同时有胰岛A细胞量的减少,故胰岛素的需要量相对少。

  4、药物和化学物质:某些药物或化学物质可影响葡萄糖耐量,故在做OGTT试验前应停药3~7天,甚至1个月以上。

  5、非糖尿病性糖尿:一般情况良好,常无症状,尿糖的出现不伴有血糖的增高,糖耐量试验在正常范围,其病因较多,常见的有慢性肾衰,妊娠(多在第3~4个月),各种继发性近曲小管病变(如锂中毒)和遗传性肾小管病变如Fanconi综合征等,鉴别诊断比较容易,同时检测血糖和尿糖,若血糖在正常范围,而尿糖阳性则肾性糖尿成立,一般无特殊处理。

4儿童糖尿病发病原因

  糖尿病分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及其他特殊类型的糖尿病。在糖尿病患者中,2型糖尿病所占的比例约为95%.1型糖尿病是一种自体免疫疾病。自体免疫疾病是由于身体的免疫系统对自身作出攻击而成的。2型糖尿病是成人发病型糖尿病,病友体内产生胰岛素的能力并非完全丧失,有的患者体内胰岛素甚至产生过多,但胰岛素的作用效果却大打折扣,因此患者体内的胰岛素是一种相对缺乏。糖尿病治疗需要尽早,避免糖尿并发症的出现。

  综合分析,儿童糖尿病发病的原因归为如下几类:

  1.自身免疫

  (1)环境因素:病毒感染;牛乳蛋白:过早、过多的摄入牛乳制品。

  (2)自身抗原:有谷氨酸脱羧酶(GAD)、胰岛素、胰岛抗原、胰岛细胞抗原,产生相应的自身抗体如GAD抗体、胰岛细胞抗体(ICA)、胰岛素自身抗体(IAA)等。

  2.1型糖尿病。胰岛β细胞破坏,导致胰岛素绝对缺乏,分2个亚型。

  (1)免疫介导性:有HLA-Ⅱ类易感性基因,自身免疫包括GAD65体,IA-ICA512(蛋白质酪氨酸磷酸酶样抗体),2A-2β/Phogrin抗体、IAA、ICA69及多株ICA抗体。亦可伴随其他自身免疫病。儿童青少年多为此型,亦可发生于任何年龄。

  (2)特发性:指某些特殊人种中的特殊糖尿病。如美国黑人和南亚印度人1型糖尿病始终无自身抗体。

  3.2型糖尿病。以胰岛素抵抗为主伴胰岛素分泌不足,或以胰岛素分泌不足为主伴胰岛素抵抗,此类病人最多,在分类中的定义最不明确。本病也可能为异质性的疾病。明确病因后则归为特殊类型。

  4.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诱因有下面几类:(1)β细胞功能的遗传缺陷(2)胰岛素作用的遗传缺陷(3)内分泌疾病引起糖尿病(4)药物或化学物诱导产生糖尿病(5)感染(6)免疫介导的罕见类型(7)胰岛素受体抗体病(8)伴有糖尿病的综合征。

  5.妊娠糖尿病 为在妊娠期间新诊断的IGT和糖尿病。

  糖尿病的类型主要是依据不同的糖尿病发病病因进行的分类,一般情况下儿童糖尿病多属于2型,但是也有可能存在意外。孩子进行诊治需要到医院接受正规准确的检查治疗。

5儿童糖尿病应该注意什么

  饮食——防止血糖坐“滑梯”

  糖尿病患儿的血糖值就好像坐滑梯一样容易受生活习惯的影响忽高忽低。贪吃,偏食,血糖值容易升高;缺乏自制力,运动过度则容易出现低血糖反应。家长应在营养师的指导下,制定平衡膳食计划,坚持实行。

  建议:

  1、少食多餐,定时定量,详细记载进食情况。

  2、要求患儿随身携带食物,运动时间超过1小时即进行加餐。

  3、放宽对主食的限制,减少含糖食物的摄入。

  运动——让胰岛素更敏感

  运动治疗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减轻体重,缓解轻、中度高血压,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改善血脂情况和心肺功能,促进新陈代谢,对糖尿病患儿的生长发育更能起到辅助作用。行走、慢跑、爬楼梯、游泳、跳舞、骑车等有氧运动都对孩子有益。

  建议:

  1、患儿每天运动锻炼两次,运动要有规律,强度由低到中,循序渐进。运动以餐后1-3个小时为宜,从10分钟逐渐延长到30分钟左右。

  2、运动时可随身携带软饮料、葡萄干等容易吸收的碳水化合物,以备食用。

  3、为防止意外,孩子外出运动时应佩带胸卡,写清病情和家长联络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