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内科 >神经内科 >脑出血

脑出血的七大先兆表现

脑出血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血管破裂引起的出血,最常见的病因是高血压、脑动脉硬化、颅内血管畸形等,常因用力、情绪激动等因素诱发,故大多在活动中突然发病,临床上脑出血发病十分迅速,主要表现为意识障碍、肢体偏瘫、失语等神经系统的损害。它起病急骤、病情凶险、死亡率非常高,是目前中老年人致死性疾病之一。

目录 脑出血的七大先兆表现 脑出血病是什么概念 脑出血的病因 脑出血的表现 脑充血和脑溢血的区别有哪些

1脑出血的七大先兆表现

  1、经常出现反复性的流鼻血。

  2、突然发作较为剧烈的头痛(与通常性质头痛不一样,呈头炸裂样),或病程较长,有逐渐加重的趋势;并多伴有恶心、呕吐的症状表现。

  3、颈部变得僵直,后枕部不适(活动受限,尤其是低头,下颌抵上胸动作困难)。

  4、出现头晕的症状,感到周围环境不停旋转,无法稳定的站立或是晕倒在地。这些表现可是一过性的,也可反复出现或是愈发严重。

  5、暂性视物模糊,或眼睛有重影出现,以后可自行恢复正常,或出现失明。

  6、突然感到一侧身体麻木、无力、活动不便,手持物掉落,嘴歪、流涎,走路不稳。

  7、和他人交谈时突然出现语言障碍,或口齿不清,听不懂别人所说的话。

  8、走路不稳定,意识出现障碍,反应差,甚至神志不清醒,大小便失禁。

2脑出血病是什么概念

  脑出血也称脑溢血。顾名思义,脑出血是指脑实质内的血管破裂,血液溢出即为脑出血。该病是出血性中风中最常见者。脑出血后,血液在脑内形成凝血块,可形成为脑血肿,由于脑血肿的占位及压迫,影响脑的血液循环而产生颅压增高和脑水肿,所以绝大多数患者出现头痛、呕吐、昏迷及偏瘫等共性症状。但因出血部位不同,其临床表现并非都是一样。 (1)内囊出血:是最常见的出血部位。其典型临床表现为对侧“三偏”(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偏盲)。内囊出血病辑范围较大,神经损害症状较重。但若出血偏于内囊外侧,主要损害外囊部位,则临床症状多较轻些,多无意识障碍,偏瘫也轻,预后较好。 (2)丘脑出血:如属一侧丘脑出血,且出血量较少时,表现对侧轻瘫,对侧偏身感觉障碍,特别是本体感觉障碍明显。如果出血量大,受损部位波及对侧丘脑及丘脑下部,则出现呕吐咖啡样物,呕吐频繁呈喷射状,且有多尿、尿糖、四肢瘫痪、双眼向鼻尖注视等症。病情往往危重,预后不好。 (3)脑叶出血:也称为皮质下白质出血,可发生于任何脑叶。除表现头痛、呕吐外,不同脑叶的出血,临床表现亦有不同。如额叶出血可出现精神症状,如烦躁不安、疑虑,对侧偏瘫、运动性失语等;顶叶出血则出现对侧感觉障碍;颞叶出血可出现感觉性失语、精神症状等;枕叶出血则以偏盲最为常见。脑叶出血一般症状均略轻些,预后相对较好。 (4)桥脑出血:桥脑是脑干出血的好发部位。早期表现病处侧面瘫,对侧肢体摊,称为交叉性瘫。这是桥脑出血的临床特点。如果出血量大,则影响对侧,出现四肢瘫、瞳孔缩小、高热、昏迷等症;如果血液破入第四脑室则出现抽搐、呼吸不规则等严重症状,预后多不好; (5)小脑出血:若出血量少,临床表现常常是先出现头晕,继则有剧烈头痛、频繁呕吐、走路不稳、讲话不清;如果出血量大,压迫延髓生命中枢,严重者可突然死亡。 (6)脑室出血:一般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脑室出血为脑室内脉络丛破裂出血,较为少见。继发性者是由于脑内出血量大,穿破脑实质流入脑室。临床表现为呕吐、多汗、皮肤发紫或苍白。发病后1~2小时便陷入深昏迷、高热、四肢瘫或呈强直性抽搐、血压不稳、呼吸不规律等。病情多为严重,预后不良。

3脑出血的病因

  常见病因是高血压合并小动脉硬化,微动脉瘤或者微血管瘤,其他包括脑血管畸形、脑膜动静脉畸形、淀粉样脑血管病、囊性血管瘤、颅内静脉血栓形成、特异性动脉炎、真菌性动脉炎,烟雾病和动脉解剖变异、血管炎、瘤卒中等。

  此外,血液因素有抗凝,抗血小板或溶栓治疗,嗜血杆菌感染,白血病,血栓性血小板减少症以及颅内肿瘤、酒精中毒及交感神经兴奋药物等。

  用力过猛、气候变化、不良嗜好(吸烟、酗酒、食盐过多,体重过重)、血压波动、情绪激动、过度劳累等为诱发因素。

4脑出血的表现

  高血压性脑出血常发生于50~70岁,男性略多,冬春季易发,通常在活动和情绪激动时发病,出血前多无预兆,半数患者出现头痛并很剧烈,常见呕吐,出血后血压明显升高,临床症状常在数分钟至数小时达到高峰,临床症状体征因出血部位及出血量不同而异,基底核,丘脑与内囊出血引起轻偏瘫是常见的早期症状;少数病例出现痫性发作,常为局灶性;重症者迅速转入意识模糊或昏迷。

  1.运动和语言障碍

  运动障碍以偏瘫为多见;言语障碍主要表现为失语和言语含糊不清。

  2.呕吐

  约一半的患者发生呕吐,可能与脑出血时颅内压增高、眩晕发作、脑膜受到血液刺激有关。

  3.意识障碍

  表现为嗜睡或昏迷,程度与脑出血的部位、出血量和速度有关。在脑较深部位的短时间内大量出血,大多会出现意识障碍。

  4.眼部症状

  瞳孔不等大常发生于颅内压增高出现脑疝的患者;还可以有偏盲和眼球活动障碍。脑出血患者在急性期常常两眼凝视大脑的出血侧(凝视麻痹)。

  5.头痛头晕

  头痛是脑出血的首发症状,常常位于出血一侧的头部;有颅内压力增高时,疼痛可以发展到整个头部。头晕常与头痛伴发,特别是在小脑和脑干出血时。

5脑充血和脑溢血的区别有哪些

  随着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医学领域的探索也持续进行着,为人类的身体健康掩上了一层保护色。在医学方面的学者的不断探索的进程中,也有着越来越多的疾病出现了,同时它们的防治以及治疗方法也在他们不断研究过程中发现了。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脑充血与脑溢血,还有他们的区别之处吧。

  脑充血在过去医学上称为脑溢血。脑充血是中老年人的多发病,它是因血压突然升高,致使脑内微血管破裂而引起的出血。在出血灶的部位,血液能直接压迫脑组织,使其周围发生脑水肿,重则继发脑移位、脑疝等。如果延误送治可能造成全身麻痹、半身不遂、持续昏睡和痴呆症甚至死亡。治疗原则,降低颅内压和控制脑水肿以防止脑疝形成,降低增高了的血压以防止进一步出血。

  脑出血,俗称脑溢血,属于“脑中风”的一种,是中老年高血压患者一种常见的严重脑部并发症。脑出血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血管破裂引起的出血,最常见的病因是高血压、脑动脉硬化、颅内血管畸形等,常因用力、情绪激动等因素诱发,故大多在活动中突然发病,临床上脑出血发病十分迅速。主要表现为意识障碍、肢体偏瘫、失语等神经系统的损害。它起病急骤、病情凶险、死亡率非常高,是目前中老年人致死性疾病之一。

  很多人都轻易把脑充血和脑溢血当成是同一个病种,或者是把两者混为一团,在这里主要探讨一下脑充血和脑溢血的差别。

  脑血栓(缺血性中风)与脑出血(出血性中风)都是脑血管疾病,二者的体现有许多相象之处,如大多见于50岁以上的人,以及水平不同的半身不遂、瘫痪侧的鼻唇沟较浅,口角下垂、瘫痪侧的半身觉得减退或消失,可能出现话语不清或失语。但是,二者在医疗上却有许多不同之处。故在发病早期如能做出初步的鉴别,对病人的医疗是十分有益的。

  脑血栓通常继发于脑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内有血栓形成,血流受阻,以致相应的脑组织缺血、坏死。脑出血通常是在长期高血压和血管病变的基础上,由于血压骤然升高引起脑血管决裂而发病。脑血栓对中老年人胁迫粉大,这不仅在于他发病率高、症状重、病程长、康复慢和好复发等特色,而且常在人们休憩、静止或睡梦中不知不觉地发病。这就给预防和及时发明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脑血栓多在安静状况下发病,常在睡醒时出现症状,病情进展缓慢,偏瘫症状在数小时到数天内越来越显着,意识常维持清晰。脑出血多因思绪激动、脑力紧张、使劲排便、用力举重物等,促使血压骤升而突然发病,病人突然感到头痛,并伴有恶心,呕吐,病情往往在数分钟至数十分钟内兴盛到热潮,随即发生偏瘫和意识模糊或昏迷,昏迷时病人呼吸深沉带有鼾声。有的病人临床体现介于两者之间,仅靠临床体现难以鉴别,此时则需要做椎穿刺检验,必要时还可以通过电子计算机X线断层扫描(CT)检验。此外,发生脑血栓时,病人需要应用脑血管扩张剂。血栓溶解剂和抗凝剂医疗。而脑出血病人需要安静,尽量减少搬动,最好就地救治以防止出血加重,可用止血剂、酌用降压药物。

  很多人会将脑充血与脑溢血混为一谈,其实它们之间是有本质的区别的,就比如它们的发病症状来说,就有着明显的不同点。当它们发病前的异常体现表现出来之后,也不要害怕紧张,应及时前往医院进行进一步的检查,以上病情的进一步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