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妇产科 >妇科 >月经不调

什么是水中毒

水中毒是一种不常见的病症,它的发病原理主要是喝水过多引起的低纳症。有些人非常注重养生,每天摄入大量水分,其实这样也可能对身体造成损害。那么今天小编就向大家介绍什么是水中毒,赶紧来了解一下吧!

目录 什么是水中毒 水中毒诊断标准 水中毒吃什么好 水中毒的治疗方法 喝水多了会水中毒吗

1什么是水中毒

  水中毒,又称稀释性低血钠。水中毒较少发生,系指机体的摄入水总量超过了排出水量,以致水分在体内潴留,引起血浆渗透压下降和循环血量增多。病因有:1. 各种原因所致的抗利尿激素分泌过多;2.肾功能不全,排尿能力下降;3.集体摄入水分过多或接受过多的静脉输液。此时,细胞外液量明显增加,血清钠浓度降低,渗透压亦下降。

  临床表现 急性水中毒的发病急骤。水过多所至的脑细胞肿胀可造成颅内压增高,引起一系列神经、精神症状,如头痛、嗜睡、躁动、精神紊乱、定向能力失常、谵妄,甚至昏迷。若发生脑疝则出现相应的神经定位体征。慢性水中毒的症状往往被原发疾病的症状所掩盖。可有软弱无力、恶心、呕吐、嗜睡等。体重明显增加,皮肤苍白而湿润。

  实验室检查可发现: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量、血细胞比容和血浆蛋白量均下降;血浆渗透压降低,以及红细胞平均容积增加和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降低。提示细胞内、外液量均增加。

2水中毒诊断标准

  依据有引起水过多和水中毒的病因,如ADH分泌过多、急性肾衰竭等及输入过多液体的病史,结台临床表现及必要的实验室检查所见,如血浆渗透压、血清钠降低,血浆蛋白、血红蛋白、红细胞、血细胞比容、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降低,平均红细胞体积增大,一般可以作出诊断。诊断时要注意几点:①判定水过多的程度,注意体重变化、24小时出入水量、血清钠浓度;②有效循环容量状态;③血浆渗透压的高低;④起病的急缓;⑤心、肺、肾功能状态;⑥引起的原因等。这些对治疗有指导作用。应注意与其它低钠血症鉴别,本症时尿钠一般大于20mmol/L,而缺钠性低钠血症尿钠常减少或消失。水中毒的诊断:

  一、检查

  1.电解质

  血钠降低,血钾多正常。

  2.血浆渗透压

  血浆渗透压降低。

  3.尿钠

  无明显减少,常大于20 mmol/L。

  4.血常规

  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降低,平均红细胞体积增加。

  5.尿常规

  可有尿比重低、蛋白尿等。

  6.肾功能

  肾衰竭引起水中毒者有尿素氮、肌酐明显升高。

  7.血气分析

  可有代谢性酸中毒。


3水中毒吃什么好

  一要及时补充盐分。适当地喝一些淡盐水,以补充人体大量排出的汗液带走的无机盐。据介绍,在500毫升饮用水里加上1克盐,适时饮用。这样既可补充机体需要,同时也可防电解质紊乱。

  二要喝水少量多次。口渴时不能一次猛喝,应分多次喝,且每次饮用量少,以利于人体吸收。每次以100毫升至150毫升为宜,间隔时间为半个小时。

  三要避免喝“冰”水。夏季气温高,人的体温也较高,喝下大量冷饮容易引起消化系统疾病,最好不要喝5℃以下的饮品。专家建议,喝10℃左右的淡盐水比较科学。

4水中毒的治疗方法

  1.轻症限制进水量

  记录24小时出入水量,使入水量少于尿量。或适当加用利尿药,以依尼酸(利尿酸)和呋塞米等袢利尿药为首选。

  2.急重症水过多和水中毒

  治疗要以保护心、脑功能为目标,以脱水或纠正低渗为目的。

  (1)高容量综合征为主者以脱水为主,减轻心脏负荷。首选呋塞米或依他尼酸等袢利尿药对于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的患者,要注意补充有效血容量。

  危急病例可采取血液超滤治疗。明确为抗利尿激素分泌过多者,可选用地美环素或碳酸铿治疗。保护心脏、减轻心负荷可用硝普钠纳、硝酸甘油等血管扩张剂。

  (2)低渗血症(特别是已出现精神神经症状)者应迅速纠正细胞内低渗状态,除限水、利尿外,应使用3%~5%氯化钠液,严密观察心肺功能等病情变化,调节剂量及调速,一般以分次补给为宜。

  可同时并用利尿药,以减少血容量。注意纠正钾代谢失常及酸中毒。

  喝多少水会导致水中毒

  低钠血症的英文名称是Hyponatremia,这个单词由拉丁文和希腊文的词根共同组成,意为“血液中盐浓度过低”。

  在正常人的血液中,盐浓度一般为135~145毫摩尔每升,相当于每加仑血液含有0.4盎司盐。

  而低钠血症患者体内的盐浓度则要低于135毫摩尔每升。严重时,低钠血症可导致水中毒——表现为头痛、乏力、恶心、呕吐、尿频以及精神错乱。

  人体内,肾控制着水、盐等溶解物的量。肾里面有数百万条弯弯曲曲的管道,起着过滤血液的作用,将多余的水分以尿液的形式排出体外。

  当一个人在短时间内喝下大量的水,超过了肾的处理能力,血液浓度就会急剧下降。

  体内过多的水份会被引导至离子浓度较高的区域,然后进入细胞,使细胞膨胀体积增大。

  大多数细胞都有足够的空间扩展自己的体积,因为它们所在的组织是富有弹性的,比如脂肪/肌肉。但是神经细胞不同。脑细胞紧密地排列在一起,只能与血液、脑脊液共享一个空间,在头骨里,几乎没有多余的空间可供脑细胞膨胀。

  因此,如果脑部水分过多,将是致命的。严重的急性如果低钠血症突然爆发,而且情况严重,水分就可能进入脑部,引起水肿。症状表现为癫痫、昏迷、呼吸不畅,甚至死亡。

  不过,大多数水中毒事件都不只是因为过量饮水,还因为事故主角喝了其他饮料,以及体内的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增加。抗利尿激素会向肾下达命令,使后者尽量保留水分。

  当人们受到的物理压力增加时,比如跑马拉松,抗利尿激素的分泌量就会增加,即使人们已经喝下了大量的水。

5喝水多了会水中毒吗

  夏天喝水过量的确会引起水中毒!

  专家介绍,过量饮用却会导致人体盐分过度流失,一些水分会被吸收到组织细胞内,使细胞水肿。开始会出现头昏眼花、虚弱无力、心跳加快等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出现痉挛、意识障碍和昏迷,即水中毒。因此,有些女孩子想靠大量喝水来减肥的方法是很危险的。

  据介绍,人们常认为水中毒只在意外溺水事件中出现,其实在日常生活中也时有发生,只是程度较轻、未引起重视而已。特别是夏季旅途中,人们往往玩得忘乎所以、汗流浃背,体内钠盐等电解质流失的概率很高,如果此时大量饮用淡水而未补足盐分,就会出现头晕眼花、呕吐、乏力、四肢肌肉疼痛等轻度水中毒症状。

  专家提醒,要避免水中毒,必须掌握好喝水的技巧。一要及时补充盐分。适当地喝一些淡盐水,以补充人体大量排出的汗液带走的无机盐。据介绍,在500毫升饮用水里加上1克盐,适时饮用。这样既可补充机体需要,同时也可防电解质紊乱。二要喝水少量多次。口渴时不能一次猛喝,应分多次喝,且每次饮用量少,以利于人体吸收。每次以100毫升至150毫升为宜,间隔时间为半个小时。三要避免喝“冰”水。夏季气温高,人的体温也较高,喝下大量冷饮容易引起消化系统疾病,最好不要喝5摄氏度以下的饮品。专家建议,喝10摄氏度左右的淡盐水比较科学。这样既可降温解渴,又不伤及肠胃,还能及时补充人体需要的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