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儿科 >小儿内科 >新生儿内科

新生儿腹泻的护理怎么做

本来对于新生儿来说自己的抵抗力是非常的差的,所以在饮食方面就需要特别的注意的,不然的话很有可能导致消化系统还没有完善,而导致腹泻的状态的,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新生儿腹泻的护理措施。

目录 新生儿拉肚子怎么办 新生儿腹泻的护理怎么做 婴儿腹泻鉴定方法 急性腹泻和慢性腹泻有哪些不同症状 小儿腹泻的原因

1新生儿拉肚子怎么办

  新生儿拉肚子分很多种情况,有一些事正常的生理性稀便,也有可能是吃的食物不对,或者对奶粉过敏,感冒、病菌感染等都可能造成新生儿拉肚子,新生儿拉肚子要引起重视,到医院进行治疗。

  新生儿拉肚子怎么办:

  1、生理性稀便:妈妈需要合理喂养,加强对宝宝的护理。注意宝宝的精神、胃口、体重变化,一般无须特别处理。

  2、喂养不当:爸妈要纠正不科学的喂养方法。如果纠正后,宝宝症状还不能改善,应到医院接受治疗。

  3、对奶粉过敏:爸妈不能盲目给宝宝吃奶粉,需要根据医生的处方给新生宝宝喂食特殊的奶粉。

  4、患感冒:爸妈要加紧给宝宝治疗感冒,如果担心宝宝会出现脱水症状,应适当给予口服补液。

  5、病毒或细菌感染:宝宝被轮状病毒感染后,会伴有呕吐、发热,如果不及时处理可出现脱水症状,因此要格外注意。另外,爸妈不要犹豫,发现情况后要立即找医生治疗。

  新生儿腹泻的时候,爸妈要特别注意宝宝臀部的清洁卫生,要经常清洗宝宝的小屁屁。同时要注意宝宝的腹部保暖,可以用毛巾包裹腹部或热水袋敷腹部,让宝宝多休息。只要好好护理,宝宝会很快就好起来。

  新生儿拉肚子怎么办,不同的原因需要不同的治疗,孩子不舒服,父母一定不能随便给孩子吃止泻药,尤其是刚出生的婴儿,身体抵抗能力特别差,是药三分毒,现在一般家庭都备有一些感冒药,清火片、止泻药,一定不能给孩子随便吃,要到医院找医生看过后对症治疗。

2新生儿腹泻的护理怎么做

  预防方法:

  1.提倡母乳喂养,避免在夏季断乳,改变饮食种类。适时适量添加辅食,合理喂养,乳食勿过饱,勿进难消化食物。

  2.讲究饮食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食具要消毒。

  3.注意气候变化,及时添减衣被,避免受暑或着凉。

  4.做好腹泻患者的隔离治疗及粪便消毒。

  5.避免长期滥用抗生素,防止菌群失调而导致的肠炎。

  6.病室空气新鲜流通,温度要适宜。

  7.对感染性腹泻患儿要注意消毒隔离。

  8.控制饮食,适当减少乳食,频繁呕吐者应禁食8~12小时,随病情好转,逐渐恢复少量易消化的食物。初愈后应注意调摄饮食。

  以上这篇文章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了一下新生儿腹泻的护理措施,相信大家已经有了一个比较初步的认识了,所以自己在生活中的时候,还是要特别的注意一下这些问题,照顾好自己的宝宝。

3婴儿腹泻鉴定方法

  如果小宝宝的大便出现了水状、妈妈自然以为宝宝是患上了腹泻。但是真的是这样吗?妈妈们知道如何鉴定婴儿腹泻?婴儿腹泻的原因是什么?

  怎样才算腹泻?

  腹泻的定义是指大便的‘量’、‘次数’及其中的‘含水量’增加。其实婴儿每天排便的次数,随个人体质及喂养方式而有差别。一般说来,从三天一次到一天三次都可以是正常的。喂母奶的婴儿每天排便的次数会比喂配方奶粉的婴儿多;较小婴儿的排便次数会比较大婴儿多。所以,与其强制规定排几次便以上算是腹泻,不如与各个婴儿平日的排便‘习惯’作比较,只要排便的次数及量明显的比平日多,或含水量大增成为稀便或水便就可算是腹泻。

  那些原因会引起婴儿腹泻?

  我们可以依腹泻期间的长短,将之分为二周以内的急性腹泻及超过二周的慢性腹泻。因为两者的造成原因,及医师的处理原则并不相同。

  急性腹泻常见的原因是感染和食物过敏。感染性的腹泻可以是病毒感染〈如:轮状病毒,腺病毒,肠病毒…..〉或细菌感染〈如:沙门氏菌,志贺氏杆菌,致病性大肠杆菌……〉。过敏性腹泻则导因于婴儿的特殊体质,或因副食品添加不当而造成。有时服用某些抗生素也可能因改变肠道正常菌种的生态,而引起腹泻。

  慢性腹泻则常见于对牛奶蛋白过敏,或醣类耐受性不良的婴儿。有时婴儿在急性肠炎之后,因肠粘膜受损,也会引起暂时性的果醣或蔗糖耐受性不良,导致较长时间的腹泻。另有少数的婴儿因为消化道较敏感,容易在每次进食后不久排便,这种情形通常每次排的量不多,且对婴儿的生长发育没有影响。

  在鉴定了宝宝是急性腹泻还是慢性腹泻之后,妈妈们就可以找出针对性的治疗方法,让宝宝的身体重新恢复健康。

4急性腹泻和慢性腹泻有哪些不同症状

  腹泻是指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或伴有黏液、脓血、未消化食物。分急性、慢性腹泻。

  [病因)

  1,急性腹泻

  (”肠道疾病:各种病原体感染所致肠炎、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克隆病等。

  (2)全身性感染:如败血症、伤寒、副伤寒、钩端螺旋体病。

  (3)急性中毒:食物中毒、有机磷中毒等。

  (4)其他:过敏性紫癜、甲状腺功能亢进、尿毒症、药物副作用等。

  2.慢性腹泻

  (1)胃部疾病如慢性萎缩性胃炎致胃酸缺乏。

  (2)肠道感染:肠结核、慢性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血吸虫病等。

  (3)肠道其他疾病:如肠道肿瘤、息肉,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吸收不良综合症。

  (4)肝、胆、胰腺病变;肝硬化、慢性胆囊炎、慢性胰腺炎、胰腺癌等。

  (5)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性肠炎。

  (6)神经功能紊乱:如神经功能性腹泻、肠易激综合征。

  (7)其他:如尿毒症、系统性红斑狼疮、药物副作用等。

  [伴随症状)

  1.发热:见于急性细菌性痢疾,急性肠炎、伤寒、副伤寒、肠结核、结肠等。

  2,里急后重:急性痢疾、直肠癌。

  3.消瘦:胃肠道恶性肿瘤、吸收不良综合征。

  4.腹部包块:肠肿瘤、结核等。

  5.关节痛: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6.皮疹:伤寒、副伤寒、过敏性紫癜。

  7.严重失水:见于霍乱等。

5小儿腹泻的原因

  腹泻的原因很多,根据临床表现和病原体的不同,可将腹泻分为三种类型:有脓血便的腹泻、急性水样便腹泻和迁延性腹泻。

  (1)有脓血便的腹泻:这种腹泻是细菌感染引起的,小儿常常伴有发热、食欲差、中毒症状重,肠黏膜受损较重,需要带孩子到医院用抗生素治疗。

  (2)急性水样便腹泻:急性起病,病程在14天以内(大多数病程为7天左右),每日多次水样便或稀便,没有脓血,可伴呕吐和发热。这类腹泻最大的危险是很快引起脱水,甚至死亡。另外由于进食减少和丢失增多可引起营养不良。引起儿童急性水样便腹泻的病原体大多是轮状病毒和产毒性大肠杆菌,主要治疗是及时补充水分,纠正脱水。

  (3)迁延性腹泻:一般起病较急,开始可以是急性水样便腹泻或痢疾,但病程迁延持续14天以上。造成的主要危害是大量营养物质的丢失,病儿体重减低,如果大便量多,也可引起脱水和电解质紊乱。引起迁延性腹泻的病原一般不是单一的,多数属于肠道功能紊乱。需寻找原因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