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肚子即腹泻,其常见原因有:拉肚子在大部分人眼里虽算不上什么大病,但它对身体的损害却不可小视。所谓好汉也架不住三泡稀。严重的腹泻可引起脱水和身体电解质紊乱,危及生命也绝不是危言耸听,尤其是老人和儿童。 慢性腹泻是什么原因?慢性腹泻可能引发的疾病有哪些?慢性腹泻的严重程度是什么?这些疑问可以从下面的文章当中去了解!
目录
1慢性腹泻是什么原因
1、溃疡性结肠炎:女性多于男性,起病可急可缓,症状轻重不等,腹泻系在炎症刺激下,肠蠕动增加及肠腔内水、钠吸收障碍所致。轻者每日排便3—4次,或腹泻与便秘交替;重者排便次数频繁,粪便多为糊状,混有黏液、脓血。
2、大肠癌: 大肠癌多数发生在中年以后,位于左侧结肠者常为环状生长,伴有排便习惯改变。当肿瘤有糜烂、溃疡、坏死时,可表现为腹泻、血便和里急后重,尤其是肿瘤位于直肠者,主要表现为血便、排便次数增多、排便不畅和里急后重。
3、糖尿病:糖尿病引起的腹泻与其导致的胃肠道植物神经病变有关。腹泻呈顽固性、间歇性,发作时间可为几天至几周;间歇期可为数周至数月,腹泻昼夜均可发生,约5%的腹泻病人同时有脂肪泻。
4、肝癌:以腹泻为首发症状的肝癌并不少见。肝癌患者的肝脏解毒功能下降,肠黏膜在有害化学物质的刺激下产生肠毒素,促使肥大细胞增殖,释放组织胺,使肠黏膜变性水肿,通透性增加,对水分的重吸收减少,致大量水分排入肠腔引些腹泻。
5、克隆病:又称节段性肠炎,发病年龄主要在20-40岁,起病缓慢,以腹痛、腹泻开始,逐渐加重,大便稀或水样,常无脓血。病变肠段的炎症、蠕动增加及继发肠道吸收不良是引起腹泻的主要原因。多为间歇性发作,病程后期呈持续性。
6、甲亢:甲状腺机能亢进症患者由于肠道蠕动快,消化吸收不良而出现大便频繁甚至腹泻,大便一般呈糊状,含较多未消化食物。“甲亢”多钟情25岁左右女性。
查看详情>>2慢性腹泻可能引发的疾病
营养不良及维生素缺乏症:腹泻病程较长,如禁食时间过久或长期热量不足,常可引起营养不良和各种维生素缺乏症。消化不良与营养不良可互为因果,往往造成恶性循环,导致不良后果。维生素A缺乏可引起干眼症及角膜软化症;维生素D缺乏可引起手足抽搐症。
感染:常见有中耳炎、口角炎、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疖肿、败血症、泌尿道感染及静脉炎等。各种感染可能成为腹泻的病因,但也有在腹泻之后,由于全身抵抗力降低而继发感染。迁延性腹泻或原有营养不良病儿,容易并发真菌感染,如鹅口疮、真菌性肠炎,甚至引起全身性真菌病。
中毒性肝炎:重型腹泻可能出现黄疸,常见于营养不良及重症败血症病儿,预后不良,故中毒性肝炎是腹泻的严重并发症之一。
其他:如急性肾功能衰竭、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感染性休克、中毒性脑病等,如处理不当还可发生急性心力衰竭、高血钾、中毒性肠麻痹、肠出血、肠套叠等,偶可见肠穿孔和腹膜炎。
3慢性腹泻的严重程度是什么
1.腹泻能使人营养不良,特别是感染性腹泻,不仅丢失水、电解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同时尚有双糖吸收不良。因此,腹泻常引起营养不良,使患者感到头昏、眼花、口舌干燥、四肢困乏、心慌气急、迅速消瘦。营养不良又可导致肠绒毛修复迟缓和功能不全,又可加重腹泻,使腹泻迁延不愈。
2.腹泻可导致维生素缺乏 长期慢性腹泻可直接减少机体对维生素的吸收,引起多种维生素缺乏,有些人腹泻日久后可出现舌炎、口角炎、多发性神经炎、夜盲等症。5岁以下儿童,腹泻是造成死亡的主要原因。据国内外大量文献研究,发现维生素A的缺乏可影响肠黏膜上皮细胞的完整性,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的功能即宿主的免疫功能有关,可增加儿童腹泻的发生率。临床所见小肠吸收不良引起的脂肪泻,可影响多种脂溶性维生素的缺乏,如维生素A、D、K、E,可引起夜盲、出血、骨质疏松、骨质软化及手足搐愵等。
3.腹泻可引起贫血 由于消化吸收障碍,蛋白质及其造血原料的吸收减少,引起贫血,出现营养不良性水肿,体重逐渐下降,精神淡漠,记忆力减退,肌肉无力等症状。
4.腹泻降低身体抵抗力 腹泻引起营养不良、贫血和维生素缺乏等,使人体对各种感染的抗病能力减弱,炎症容易扩散。同样对组织的再生和外伤的愈合能力也减弱,使创伤延迟愈合。
5.严重腹泻可引起水和电解质失调,造成高渗性或等渗性脱水,由于钠离子、碳酸氢根离子、钾离子的丢失,引起代谢性酸中毒及低血钾,出现倦怠、肌肉无力、腹胀、肠麻痹、心律紊乱等症状。
4慢性腹泻患者要多吃哪些食物
1、莲子(去心)50克,先煮成半熟,再与粳米(或糯米)同煮粥,加白糖调味食用。有补脾益肾,养心安神,涩肠止泻,抗衰老作用。适用于年老体弱,脾虚慢性腹泻,大便溏稀,失眠梦多,夜多小便等症。大便燥结或感冒发热者不宜食用。
2、薏米、淮山、莲子、大枣各40克,百合、沙参、茨实、玉竹各20克,共煮汤,加糖,连汤带渣服食,是夏热天及体虚火旺不受温补之人的清凉补品。名曰:“八宝清补凉”。有健脾止泻,滋阴润肺,除烦安神作用,适用于肺虚咳嗽,慢性腹泻,体虚多汗,夜间口干失眠,梦多,男子遗精梦泄,妇女白带淋漓等症。
3、黄芪粥:生黄芪30-60克,浓煎后去渣取汁,粳米100克同煮粥,煮熟后加入适量红糖、陈皮一克,再煮沸食用。有补中益气,健脾养胃,消肿利水作用。适用于中气不足,内伤劳倦,体虚自汗,慢性腹泻,慢性肾炎,慢性肝炎,疮疡溃烂久不收口,年老或体弱浮肿等一切气血不足之病症。阴虚火旺舌红脉数者忌食。
4、鲫鱼羹:大鲫鱼1000克,鱼腹内装入陈皮、缩砂仁、毕芨、胡椒各10克,大蒜2头,泡辣椒10克,食盐、葱、酱油适量,将鲫鱼入油锅内煎煮熟,加入适量水,用小火炖煮成羹即成,空腹食用。有醒脾暖胃作用。适用于脾胃虚寒之慢性腹泻,慢性痢疾等症。
5、糯米山药莲肉粥:糯米100克、莲肉30克、淮山药粉30克、大枣10枚。将糯米、莲肉、大枣洗净后放于锅内,加水适量煮沸,然后用文火焖至成粥,再入山药粉并搅拌,稍煮片刻即可食用。吃时随自己口味加糖。
查看详情>>5中医治疗慢性腹泻比较好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慢性腹泻是非常常见的。很多人不会重视它,觉得只是简单的拉肚子,这是认识是错误的。慢性腹泻会让身体虚脱,整个人精神不振。那么得了慢性腹泻应如何治疗?下面就为大家分别介绍一下慢性腹泻的中医疗法。
慢性腹泻中医治疗方法
中药治疗慢性腹泻的方法一:
寒湿泄泻
证候:泄泻清稀,甚则如水样,腹痛肠鸣,脘闷食少,苔白腻,脉濡缓。若兼外感风寒,则恶寒发热头痛,肢体酸疼,苔薄白,脉浮。
治法:芳香化湿,解表散寒。
主方:平胃散
中药治疗慢性腹泻的方法二:
湿热泄泻
证候:泄泻腹痛,泄下急迫,或泄而不爽,粪色黄褐,气味臭秽,肛门灼热,烦热口渴,小便短黄,苔黄腻,脉滑数或濡数。
主方:葛根芩连汤加减
加减:偏湿重者加苡仁、厚朴;挟食滞者加麦芽、山楂、神曲;如有风热表证,上方加银花 、连翘、薄荷;如在夏暑间,暑湿入侵,表里同病,加新加香濡饮合六一散以解暑清热,利湿止泻。
中药治疗慢性腹泻的方法三:
食滞胃肠
证候:腹痛肠鸣,泻下粪便臭如败卵,泻后痛减,伴有不消化之物,脘腹痞满,嗳腐吞酸, 纳呆。苔垢浊厚腻,脉滑。
中药治疗慢性腹泻的方法四:
肝脾不和
证候:平时多有胸胁胀闷,嗳气食少,每因抑郁恼怒或情绪紧张之时,发生腹痛泄泻。舌淡红,脉弦。
中药治疗慢性腹泻的方法五:
脾虚泄泻
证候:大便时溏时泻,迁延反复,完谷不化,饮食减少,食后脘闷不舒,稍进油腻食物,则大便次数明显增加,面色萎黄,神疲倦怠。舌淡苔白,脉细弱。
治法:健脾益气。
主方:参苓白术散加减
中药治疗慢性腹泻的方法六:
肾虚泄泻
证候:黎明之前脐腹作痛,肠鸣即泻,完谷不化,泄后则安,形寒,肢冷,腰膝酸软,舌淡、苔白,脉沉细。
治法:温补脾肾,固涩止泻。
主方:理中汤合四神丸加减
加减:如年老体衰,久泻不止,中气下陷,加黄芪15g,诃子肉9g,赤石脂15g益气升阳及止涩之品,桃花以固涩止泻。
中药治疗慢性腹泻的方法七:
水饮留肠
证候:形体消瘦,肠鸣漉漉有声,便泻清水,或大便呈泡沫样,泛吐清水,腹胀尿少,脉象 濡滑,舌质淡,苔白滑。
治法:健脾利湿,前后分消。
主方:苓桂术甘汤合己椒苈黄丸加减
加减:若兼有腹中攻痛者,加桂枝汤同用,以合营止痛。
中药治疗慢性腹泻的方法八:
瘀阻肠络
证候:泄泻日久,泻后有不尽感,腹部刺痛,痛有定处,按之痛甚,面色晦滞,舌边有瘀斑或舌质暗红,口干不欲多饮,脉弦小涩。
治法:化瘀通络,合营止痛。
主方:少腹逐瘀汤加减
加减:若气血瘀滞,化为脓血,大便夹有赤白粘冻,加白头翁同用,以清热凉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