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五官科 >耳鼻喉科 >咽喉炎

慢性腹泻

慢性腹泻是一种令人尴尬的病,比如说你正在教室上上课,老师正讲得唾沫横飞时,你的肚子却来了警告,这时你不得不打断激情洋溢的老师,众目睽睽之下奔向厕所,又比如正与客户开着会,肚子却在闹腾,这时又怎一个“糗”字了得!所以,如何治疗慢性腹泻,就成了患者们急切想知道的事情了。那么,有哪些方法可以治疗慢性腹泻呢?

目录 慢性腹泻的原因有哪些 慢性腹泻的偏方有哪些 慢性腹泻患者吃什么好 慢性腹泻对人体的危害 慢性腹泻的调理方法

1慢性腹泻的原因有哪些

  糖尿病:

  糖尿病引起的腹泻与其导致的胃肠道植物神经病变有关。腹泻呈顽固性、间歇性,发作时间可为几天至几周;间歇期可为数周至数月,腹泻昼夜均可发生,约5%的腹泻病人同时有脂肪泻。

  甲亢: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患者由于肠道蠕动快,消化吸收不良而出现大便频繁甚至腹泻,大便一般呈糊状,含较多未消化食物。

  肝癌:

  以腹泻为首发症状的肝癌并不少见。肝癌患者的肝脏解毒功能下降,肠黏膜在有害化学物质的刺激下产生肠毒素,促使肥大细胞增殖,释放组织胺,使肠黏膜变性水肿,通透性增加,对水分的重吸收减少,致大量水分排入肠腔引些腹泻。

  直肠癌:

  直肠癌多数发生在中年以后,位于左侧结肠者常为环状生长,伴有排便习惯改变。当肿瘤有糜烂、溃疡、坏死时,可表现为腹泻、血便和里急后重,尤其是肿瘤位于直肠者,主要表现为血便、排便次数增多、排便不畅和里急后重。

  克隆病:

  又称节段性肠炎,发病年龄主要在20—40岁,起病缓慢,以腹痛、腹泻开始,逐渐加重,大便稀或水样,常无脓血。病变肠段的炎症、蠕动增加及继发肠道吸收不良是引起腹泻的主要原因。多为间歇性发作,病程后期呈持续性。

  6

  溃疡性结肠炎:

  女性多于男性,起病可急可缓,症状轻重不等,腹泻系在炎症刺激下,肠蠕动增加及肠腔内水、钠吸收障碍所致。轻者每日排便3-4次,或腹泻与便秘交替;重者排便次数频繁,粪便多为糊状,混有黏液、脓血。

2慢性腹泻的偏方有哪些

  想要尽快治疗好慢性腹泻,除了要接受常规治疗,按时吃药以外,还有不少好的治疗方法,患者平时可以在家里自己治疗,可以大大缩短治疗周期。主要的治疗方法就是食疗还有外治疗法,一起学习一下吧!

  1等量饭锅巴、炒莲子肉研成粉,拌入适量白糖。每次食50克左右,每日3 次。

  2猪腰子2只、骨碎补30克,煮食,喝汤食腰。用于肾亏虚寒者。

  3大蒜、糖适量。生大蒜煨熟去皮,和糖服食。本方对长年泄泻放臭气者效果显著。

  4大蒜2头。将大蒜放火上烤,烤至表皮变黑时取下,放入适量的水煮,食其 汁液即可。大蒜有杀菌功能,具有强化胃肠消化机能的作用,本方对便臭强烈的泄泻疗效较好。

  外治自疗法

  1腹部按摩。用手掌鱼际从腹部外围左下方开始,按逆时针方向慢慢推揉至右下腹,约6分钟。再在脐周、脐下揉摩6分钟,最好产生热感。每日数次。

  2转腰腹。双手叉腰,两脚分开同肩宽,两膝微屈,臀部作前左后右的逆时针转动俗称扭屁股,每日多次。

  3按揉穴位。重力按揉天枢穴,足三里穴。每穴5分钟左右。 天枢穴:在肚脐两边2寸处。呈三里穴:在外膝眼下4横指,胫骨外一横指处。 以上3种按摩手法如一起使用,效果更好。

  不管是食疗还是外治疗法,对治疗慢性腹泻都很有帮助,如果你也被慢性腹泻困扰,不妨试试上面介绍的治疗方法,坚持一段时间肯定会有好的治疗效果的,同时饮食方面一定要注意,千万不要吃生冷的食物。

3慢性腹泻患者吃什么好

  一旦出现慢性腹泻,我们就应当注意了,除了必要的检查确诊是否患有一些疾病之外,还要注意在日常饮食上做一些相应的调整。众所周知,合理的饮食不仅会使身体更加健康,还有助于疾病的恢复,所以慢性腹泻患者更应该注意自己的饮食。

  1低脂少渣饮食

  每天脂肪40g左右,过多不易消化并加重胃肠道负担,刺激胃肠蠕动加重腹泻。故植物油也应限制,并注意烹调方法,以蒸、煮、氽、烩、烧等为主,禁用油煎炸、爆炒、滑溜等。可用食物有瘦肉、鸡、虾、鱼、豆制品等。注意少渣,粗纤维多的食物能刺激肠蠕动,使腹泻加重,当腹泻次数多时最好暂时不吃或尽量少吃蔬菜和水果,可给予鲜果汁、番茄汁以补充维生素:少渣饮食可减少肠蠕动、减轻腹泻,故宜进食细挂面、粥、烂饭等。

  2高蛋白高热能

  慢性腹泻病程长,常反复发作,影响食物消化吸收,并造成体内贮存的热能消耗。为改善营养状况,应给予高蛋白高热能饮食,并用逐渐加量的方法,如增加过快,营养素不能完全吸收,反而可能加重胃肠道负担。可供给蛋白质100g/d左右,热能2500-300千卡。

  3禁忌食物

  如粗粮、生冷瓜果、冷拌莱等,含粗纤维多的韭菜、芹菜、榨菜等;坚硬不易消化的肉类如火腿、香肠、腌肉等;刺激性食物如辣椒、烈酒、芥末、辣椒粉,以及肥肉、油酥点心等高脂肪食物。

  饮食习惯不管对于健康人还是患有疾病的人来说都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合理的饮食习惯可以帮助我们预防各种疾病,而且也有助于疾病的恢复。合理的生活方式让我们更健康,让我们更好的享受我们的生活,远离疾病的困扰。

查看详情>>

4慢性腹泻对人体的危害

  腹泻可使水电解质失调和酸碱平衡紊乱。严重脱水、电解质紊乱及酸中毒都会对机体产生严重损害,如不及时抢救,还可能危及生命。

  腹泻能引起营养不良:胃肠道作为人体吸收营养物质的唯一途径,腹泻时,人体对营养的吸收发生严重障碍,能量供给不足,使人感到头昏眼花、口干舌燥、四肢疲乏、心慌气短的症状。

  能量供给不足:长期腹泻的患者,通常会感到头昏眼花,神疲乏力或不自主颤抖,甚至心慌气短,冷汗淋漓,这些都是因为能量供给障碍而引起的。

  贫血:由于消化吸收障碍,蛋白质及其他造血原料如叶酸、维生素B12、铁质等吸收减少,可引起贫血、出现口唇、指甲淡白无华,皮肤干燥,脱屑、神疲乏力,头晕耳鸣,注意力不集中,甚至动辄气促等症状。

  维生素缺乏:长期腹泻可直接影响机体对维生素的吸收,引起维生素的缺乏,可能会导致皮肤头发干燥,缺乏光泽,甚至脱落等现象;还可能会出现不明原因的舌炎、口角炎、多发性神经炎等。

  腹泻可降低身体的抵抗力:腹泻引起的营养不良、贫血及维生素缺乏等,使人体对传染病及各种感染的抗病能力减弱,炎症容易扩散。

5慢性腹泻的调理方法

  一、慢性腹泻如何调理

  1、栗子粥

  原料:栗子10-15个,粳米或糯米60g。

  制作:栗子与米兑水,文火煮成粥即可。或用栗子风干后磨粉,每次以栗粉30g同粳米60g煮粥亦可。

  用法:早晚服食。

  功效:补肾强筋,健脾养胃。适用于肾虚腰酸腰痛,腿脚无力,脾虚泄泻。

  宜忌:栗子应煮至烂熟,才好消化,但多食则气滞难消。

  2、莲肉粥

  原料:莲子粉15-20g(或用新鲜莲子30-45g),粳米60g(或用糯米60g)。

  制作:取莲妇粉和粳米(或糯米)同煮,沸后改用文火,煮至粘稠为度。若以新鲜莲子煮粥更佳。喜好甜食者,可加适量糖调服。

  用法:作点心或早晚服用。

  功效:养心益肾,补脾止泻。适用于脾虚泄泻。

  宜忌:有外感实热症者不宜服。

  3、菱粉粥

  原料:菱粉20-30g,粳米60g,红糖少许。

  制作:先用粳米兑水煮粥,待煮至半熟时,调入菱粉、红糖适量,同煮为粥。

  功效:健脾胃,补气血。适用于脾虚食少,营养不良,慢性泄泻。

  宜忌:疟疾、菌痢者忌用。

  4、山药粥

  原料:山药100-150g,或用干山药磨粉60g,每次用白面粉100-150g,葱、姜适量,红糖少许。

  制作:先将山药洗净,刮去外皮,捣烂,或用干山药粉,同小麦面调入冷水中煮作粥糊,将熟时加入葱、姜、红糖,稍煮沸即成。

  功效:养心气,健脾胃。适用于心气不足,脾胃虚弱,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泻久痢。

  二、慢性腹泻患者的饮食注意事项

  1、慢性腹泻的患者体质偏寒的多见,所以平时不宜食用生冷食物,不宜经常食用性质偏凉的食物,如绿豆、西瓜、海带、鸭肉、黄瓜、茄子、藕、莴苣、菠菜、芹菜、茭白、黄花菜、冬瓜、苦瓜、丝瓜、蘑菇、紫菜、梨、柿子、香蕉、猕猴桃、鸭蛋、螃蟹等,忌肥肉和含粗纤维易胀气的蔬菜,如韭菜、芹菜、榨菜、竹笋等,以免导致腹泻。即使在炎夏,也最好采取温饮温食。

  2、中医理论认为,慢性腹泻患者大多脾胃虚弱,所以平时可以经常吃些健脾益胃的食物,调理好了脾胃,一方面可以促进营养物质的吸收,增强体质,另一方面也可改善腹泻。常见的健脾食物有:党参、茯苓、山药、薏苡仁、莲子、红枣等,平时煎汤、炖粥或加入其他菜品中一起烹调食用均可。

  3、有些慢性腹泻的患者,平时对自己的饮食禁忌非常严格,这个也不敢吃,那个也不敢吃。慢性腹泻患者往往长期营养吸收不良,因此,保证足够、全面、均衡的营养非常重要,饮食不应过分禁忌,不能过分强调清淡饮食,以免加重营养不良。即使上述提到的禁忌食物,也不是绝对不能吃的,应根据每个人的体质而定。

  4、慢性腹泻的患者应做好饮食日志,每天将三餐的主食、荤菜、蔬菜、水果、饮料以及身体的反应记录下来,分析具体食物对自己的身体有无影响,从而决定哪些适合吃,哪些不宜吃,建立个体化的食谱,而不是人云亦云地样样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