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息肉的治疗其实我们可以通过,一些饮食的治疗方法,因为通过饮食的方式,可以更好的从内而外调理,但要注意的是患者不能够吃辛辣,刺激或者是高胆固醇的食物。胆囊壁息肉怎么治疗?下面为大家做详细的介绍。
目录
1胆囊息肉有何临床表现
1、胆囊息肉这种疾病大多数都是B超检查的时候发现的,没有什么明显症状。一些严重的胆囊息肉患者会出现右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表现。极个别的患者会患上阻塞性黄疽、无结石性胆囊炎、胆道出血,诱发胰腺炎等。做体格检查的时候会感觉自己的右上腹痛。
2、对于胆囊息肉的诊断主要依靠B超检查,但是B超检查是很难分清肿瘤还是非肿瘤性息肉,正确的诊断方法是常规超声加上彩色多普勒超声或声学血管造影检查,CT增强扫描,等到结果出来以后就会知道是否有肿瘤了。
3、恶性危险因素 鉴于少数胆囊息肉可能为早期胆囊癌或可发生癌变,因此对本病有以下情况视为恶性病变的危险因素:①直径超过1cm;②年龄超过50岁;③单发病变;④息肉逐渐增大;⑤合并胆囊结石等。
2胆囊壁息肉怎么治疗
1、乌僵薏四汤:由柴胡 、法夏、三棱各9克,枳壳、乌梅、僵蚕、白芥子各10克,薏苡仁30克,白芍、连翘各15克,甘草6克组成。水煎服,每日1剂,煎服3次。或制成水丸,每次9克,每日服3次。一般2-3个月为一个疗程,重者需2-3个疗程。肝郁重者加青皮、香附,腹胀重者加厚朴,便秘者加生大黄,以瘀为主者加丹参、桃仁。
该方中柴胡疏肝解郁,疏通肝络;白芍、甘草柔肝缓急止痛,枳壳行气化滞;薏苡仁具有化痰软坚作用,可治疗多发性息肉。僵蚕化痰散结,白芥子、连翘、法夏善于化痰散结。
2、山楂10克,杭菊花10克,决明子15克,煎汤代茶饮或饮用绿茶。
3胆囊息肉会给人们带来哪些危害
1、腺肌瘤。这是最为常见的一种胆囊息肉的危害表现,大家都知道胆囊息肉是存在粘膜上皮局部变化、肌纤维增生与局限性腺肌增生,医学上称之为腺肌增生症,主要有弥漫型、节段型与局限性这三种类型。胆囊息肉的腺肌瘤也是既非炎症、也非肿瘤的增生性病变;也可能癌变。
2、另外,患者的胆囊里面有炎性息肉出现也是胆囊息肉的一大危害,这主要是因为胆囊息肉里面的炎症刺激导致的一种肉芽,直径大约是5mm,单发或多发的广基性结节。其组成成分有毛细血管、成纤维细胞及慢性炎症细胞。
4多发性胆囊息肉的病因
胆囊位于右上腹部,像一个梨形的囊袋悬挂在肝脏的下方,它的主要功能是收集、储藏由肝脏分泌的胆汁,在人体需要的时候排泄到肠道去帮助消化吸收食物。胆囊息肉就是在胆囊腔内壁上长出的赘生物,小的形如粟米仅1毫米~2毫米,大的状似桑椹可达2厘米,根据息肉数量分为单发性和多发性。
多发性胆囊息肉的病因有很多方面。中医认为,胆囊息肉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情志失调、饮食所伤、劳逸过度、感觉外邪等所致。以下是多发性胆囊息肉形成的原因。
一、经常的饮酒和经常吃高脂肪、高胆固醇,会诱发胆囊息肉。社会生活及工作的思想压力较大,经常出现情绪波动较大,烦燥易怒,情绪抑郁,日常活动较少,经常熬夜及生活不规律的人也都容易患上胆囊息肉。
二、胆汁分泌多,胆囊营养不足,所以当胆汁成分发生改变,胆囊过度浓缩胆汁的时候,胆囊就被腐蚀坏了,出现炎症,也就是胆囊炎,久之胆囊壁不能愈合,就形成胆囊息肉。
三、平时经常爱吃纤维素含量高,多渣的食物的人群,经常对胃肠产生刺激,容易患上胆囊息肉的原因。
四、没有规律饮食、不爱吃早餐。如果不吃早餐,则晚上分泌的胆汁利用不上,存留于胆囊内,胆汁在胆囊内滞留时间过长,即可刺激胆囊形成胆囊息肉或使原来的息肉增大、增多,所以早餐最好吃些含植物油的食品。
5多发性胆囊息肉的概述
多发性胆囊息肉是指胆囊腔内壁上长出的赘生物,胆囊部位多个息肉,小的息肉如粟米仅有1毫米-2毫米,大的息肉状似桑椹可达到2厘米,根据息肉数量可分为单发性和多发性。大多由于肝胆清理功能失调、紊乱引起胆固醇积聚、结晶,胆囊慢性炎症引起炎性增生,胆囊、胆汁异常改变引起的其它增生性病变。
胆囊息肉的病理组织学上也就是在性质上并不都一样,它有三种类型。
第一种是胆固醇性息肉,最多见,95%以上的息肉属于这种类型。它是胆囊壁上的巨噬细胞吞食胆汁中的胆固醇结晶后聚积而形成的,经常多个同时存在。
第二种称为炎症性息肉,是胆囊炎反复发作的过程中形成的局部组织增生,临床特点是大部分合并胆囊结石和慢性胆囊炎。
第三种是腺瘤性息肉,少见,仅占全部息肉的0.5%,一般为单发性。三种息肉里只有它才是真正的肿瘤性病变,虽然属良性肿瘤,但增大到一定程度时便有演变成为癌肿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