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是骨科里面最常见的一个疾病之一,也是很多腰腿痛出现的原因,同时也有很多人都被这疾病所煎熬,据说男性比女性发病的要高些,而且引起这个疾病发病的原因也有很多,这个疾病发病起来是令人痛苦不堪的,那在日常生活中怎么才能远离腰椎间盘突出这个疾病呢?下面一起来了解下吧。
目录
1腰椎间盘突出的锻炼方法
腰间盘突出的锻炼方法
1、退步走:每天退步走40~60分钟。走的时候尽可能往后倒,以走完后微感疲劳,以不加重症状为度。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锻炼方法中,退步走最简单易行。
2、游泳:在众多的体育运动项目中,游泳运动较为适合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是一种效果不错的锻炼方法。
3、仰卧蹬车:仰卧床上,双腿向上似蹬自行车状。每天早晚各一次,每次10~15分钟,此方法是广大患者推荐的一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锻炼方法。
4、引体向上:身体素质好的人可以在单扛上做引体向上,身体素质差点的人也可以双手握着单扛两脚悬空吊一会儿,手累了休息一会儿再做,一天反复多次。
5、站立扭髋两脚分开与肩同宽,双手叉腰,两侧髋关节向左右两侧扭动,同时肩部也随着向后微微倾斜,左右共做100次。
6、平卧在床上,双膝弯曲把脚放在床上,而后用力将臀部抬起,离开床面约10公分,这时你会感到腰背肌在用力。坚持约3-5秒钟放下,如此反复10下。依此方法每天做3次。
7、腹肌的锻炼:即做仰卧起坐,同样是每次做10次,每天3次。
在上面的介绍里面,和大家详细述说了腰肢键盘突出的锻炼方法,希望对有需要的朋友会有所帮助。其实腰椎是我们的身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大家不重视自己的腰椎健康,受到伤害的只会是自己而已。珍爱健康,重视腰椎间盘突出。
2远离腰椎间盘突出的方法是什么
远离腰椎间盘突出的方法:
一、加强锻炼,强身健体
腰突症的基本病因是腰椎间盘退变,腰部外伤和积累劳损。因此通过锻炼,骨骼和腰背肌就会坚强有力,神经系统反应就会敏捷,于是在从事各种活动中,动作才会准确、协调,腰椎才不易发生损伤;同时运动有利于减轻腰椎负荷,延缓腰椎间盘的退行性变,从而防止腰突症的发生。锻炼的方式可因人而异,因地制宜,如做广播操、健美操、打太极拳等各种体育活动均可。
二、保持正确的劳动姿势
正确的姿势不但可以提高劳动效率,而且能防止腰部肌肉劳损,延缓椎间盘退变,从而有效预防腰突症。
下面是几种有助于保护腰椎的常用姿势:
站立劳动者:髋、膝关节微屈,以15度左右为宜,自然收腹,双侧臀部肌肉向内收缩,使骨盆前倾,腰椎变直。
坐位工作者:调整坐椅的高度恰好使双膝关节能自由屈伸,上腰椎与靠背椅贴近,保持脊柱伸直。椅子坐板不能太窄,应能托住双侧大腿为宜。
因工作性质需要半弯腰的劳动者(如炊事员、理发师等):保持下腰部伸直,两足分开与肩平行,使重力落在双髋关节和双足上。弯腰搬重物时应先伸腰部,然后屈髋下蹲,再用力伸直髋、膝关节,挺腰将重物搬起;集体抬动重物时,要挺胸直腰,先屈髋下蹲,然后同时托起重物。
三、做好劳动保护、改善劳动条件
经常弯腰劳动者或挑重物者,可用宽腰带加强腰部的稳定性。但宽腰带只能在劳动时应用,平时要解下,否则可导致腰部力量减弱,甚至腰肌萎缩,反而产生腰背痛。
远离腰椎间盘突出这个疾病除了可以通过上述的介绍外,平时还有多注意日常饮食宜清淡,多吃一些含钙高的食物,另外尽量避免辛辣食物,忌烟酒,其次如果发现腰腿痛症状后去医院做个检查,不要掉以轻心喔。
3详解腰椎间盘突出病因
腰椎间盘突出病因和腰椎间盘突出的根本要素是椎间盘退变,可是招致椎间盘椎间盘突出症的诱发要素没有有清晰结论,可是有些要素与其有关。
一、脊柱的布局要素:脊柱变形,包罗脊椎的对称或许不对称的移行椎,脊柱侧弯;脊柱生理弯曲度变直诱发的脊柱生理曲度变直。生理曲度变直常见于年青人中的长时间久坐者。
二、生理要素:1.年纪腰椎间盘突出的发病率在中年30-50岁最高。青岛医学院209列病人中20-40岁占64。46%,40岁以上占34。 92%,近年有不断年青化的趋势,咱们临床见过9岁的病人。2.身高男性超越1。8m,女人超越1。7m及较大的腰椎指数和肥壮时,腰椎间盘杰出的发病率高。3.性别腰椎间盘杰出男性多于女人,约为2:1,美国椎间盘的发病率男为3。1%;女为1。3%;芬兰的发病率男为1。9%,女为1。3%。
三、种族和遗传要素:1.种族印地安人,爱基斯摩人、非洲黑人发病率较其他民族显着低2.遗传武汉医学院第二隶属病院曾有陈述,15年内发现同一宗族中有血缘关系有两人或许更多人患有腰椎间盘杰出,计算有20户24列,有阳性宗族史的病人中,21岁曾经发作腰椎间盘杰出的相对危险性估量大约高出5 倍。
四、作业要素:一组57000人的作业查询,以下作业者发病率高:如长时间坐办公室伏案作业者、司机、从事长时间折腰劳动者、长时间负重者、长时间站立者。人在研讨各种作业时,需求不断替换各种体位以减轻腰部应力。如长时间处于某一体位不变,即可招致部分的累积性损伤,特别是长时间处于不良姿态更简单诱发本病。腰部负重使煤矿和建筑工人的椎间盘过早退变。汽车驾驶员因为长时间处于波动和振荡状况,椎间盘接受的压力大且重复改变,也易诱发椎间盘突出。
4腰椎间盘突出和骨盆出口综合征
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主要的症状为腰腿疼痛和坐骨神经痛,骨盆出口综合征也可出现类似症状,需要与腰椎间盘突出鉴别。
一、腰椎间盘突出主要发生于年龄在20-50岁之间的青壮年,以腰椎间盘的持续性退变为主要病理基础,患者主要表现为腰部持续性疼痛;骨盆出口综合征是指坐骨神经经过盆腔出口时,受到刺激或压迫所产生的症状群,患者出现坐骨神经干刺激症状,疼痛起始于臀部,沿坐骨神经行走的放射性疼痛,并伴有其支配区的运动、感觉或反射障碍。
二、腰椎间盘突出多有外伤史,劳累后加重,患者可表现为放射性疼痛,由臀部、大腿后侧、小腿外侧至跟部或足背的放射;骨盆出口综合征多有外伤、劳累、着凉或受潮史。病程长时可呈间隙性起伏发作。多为单侧发病,初为臀部钝痛、酸胀或沉重感,有时也可表现剧烈锐痛。疼痛向大腿后方,小腿后外侧放射,但很少到达跟部及足底部,而且多无明确的根性界限。走路可使疼痛加剧,或出现间隙性跛行。
三、有必要时需做X线和CT检查,腰椎间盘突出X线检查能发现腰椎的退行性改变和结构异常,可与骨盆出口综合征鉴别。
5腰椎间盘突出的4种预防方法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较为常见的疾患之一,主要是因为腰椎间盘各部分(髓核、纤维环及软骨板),尤其是髓核,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后,在外力因素的作用下,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从破裂之处突出(或脱出)于后方或椎管内,导致相邻脊神经根遭受刺激或压迫,从而产生腰部疼痛,一侧下肢或双下肢麻木、疼痛等一系列临床症状。
临床症状表现
1.腰痛
是大多数患者最先出现的症状,发生率约91%。由于纤维环外层及后纵韧带受到髓核刺激,经窦椎神经而产生下腰部感应痛,有时可伴有臀部疼痛。
2.下肢放射痛
虽然高位腰椎间盘突出(腰2~3、腰3~4)可以引起股神经痛,但临床少见,不足5%。绝大多数患者是腰4~5、腰5~骶1间隙突出,表现为坐骨神经痛。典型坐骨神经痛是从下腰部向臀部、大腿后方、小腿外侧直到足部的放射痛,在喷嚏和咳嗽等腹压增高的情况下疼痛会加剧。放射痛的肢体多为一侧,仅极少数中央型或中央旁型髓核突出者表现为双下肢症状。
坐骨神经痛的原因有三:
①破裂的椎间盘产生化学物质的刺激及自身免疫反应使神经根发生化学性炎症。
②突出的髓核压迫或牵张已有炎症的神经根,使其静脉回流受阻,进一步加重水肿,使得对疼痛的敏感性增高。
③受压的神经根缺血。上述三种因素相互关连,互为加重因素。
3.马尾神经症状
向正后方突出的髓核或脱垂、游离椎间盘组织压迫马尾神经,其主要表现为大、小便障碍,会阴和肛周感觉异常。严重者可出现大小便失控及双下肢不完全性瘫痪等症状,临床上少见。
如何预防腰椎间盘突出?
1、平时要有良好的坐姿,睡眠时的床不宜太软。
2、长期伏案工作者需要注意桌、椅高度,定期改变姿势。
3、职业工作中需要常弯腰动作者,应定时伸腰、挺胸活动,并使用宽的腰带。
4、应加强腰背肌训练,增加脊柱的内在稳定性,长期使用腰围者,尤其需要注意腰背肌锻炼,以防止失用性肌肉萎缩带来不良后果。
5、如需弯腰取物,最好采用屈髋、屈膝下蹲方式,减少对腰椎间盘后方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