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大多数家庭当中都只有一个孩子,所以很多家长对孩子可以说是溺爱有加,当孩子出现疾病的时候,很多家长恨不能替孩子生病,尤其是孩子出现腹泻,急性腹泻对孩子的影响非常大,如果不及时进行治疗的话,严重的可能会导致出现脱水死亡,那么孩子腹泻的治疗方法都有哪些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目录
1小儿腹泻的早期症状
1、轻型腹泻:病程约3~7天。
主要症状:大便次数增多,每次量不多。大便稀,有时有少量水,呈黄色或黄绿色,混有少量粘液,常见有钙、镁与脂肪酸化合的白色或淡黄色皂块。大便检可见少量白细胞。
全身症状:偶出现小量呕吐或溢乳,食欲减退。
体温正常或偶有低热,面色稍苍白体重不增或稍降。体液丢失在50ml/kg以下,脱水症状不明显。迁延日久,营养情况越恶化,常继发泌尿道、中耳或其他部位感染。
2、重型腹泻:
主要症状:每日大便十数次至40次,大便量增至每次10~30ml,甚至可达50ml。开始时便中水分增多,偶有粘液,有腥臭味,呈黄或黄绿色,呈酸性反应。病情加重和摄入食物减少时,大便臭味减轻,粪块消失而呈水样或蛋花汤样,色变浅,主要成分是肠液和小量粘液,呈碱性反应。镜下见脂肪滴、游动的细菌、粘液、重症偶见红细胞,白细胞可达每高部视野10个左右。
全身症状:食欲低下,常伴呕吐。多有不规则低热,重者高热。体重迅速降低,明显消瘦。换尿布不及时者,常腐蚀臀部皮肤,表皮剥脱而发红。
一般腹泻早期可以吃些加咸菜的清淡米汤,中期好转后最好吃面条等流质食品,少喝牛奶、忌生冷、大蒜。即使腹泻停止后的七天内也不能吃过于油腻的鱼、肉,否则会刺激肠胃。家长们一般了解了腹泻早期症状有哪些之后,及时发现,掌握正确的治疗方法,宝宝们很快就会痊愈的。
2孩子腹泻的治疗方法是什么呢
(1)脱水的防治:脱水的预防和纠正在腹泻治疗中占极重要的地位,世界卫生组织(WH0)推荐的口服补液盐(0RS)进行口服补液疗法具有有效,简便,价廉,安全等优点,已成为主要的补液途径,是腹泻治疗的一个重要进展,口服补液治疗是基于小肠的Na -葡萄糖耦联转运机制,小肠微绒毛上皮细胞刷状缘上存在Na -葡萄糖的共同载体,只有同时结合Na 和葡萄糖才能转运,即使急性腹泻时,这种转运功能仍相当完整,动物实验结果表明,ORS溶液中Na 和葡萄糖比例适当,有利于Na 和水的吸收,ORS中含有钾和碳酸氢盐,可补充腹泻时钾的丢失和纠正酸中毒。
①预防脱水:腹泻导致体内大量的水与电解质丢失,因此,患儿一开始腹泻,就应该给口服足够的液体并继续给小儿喂养,尤其是婴幼儿母乳喂养,以防脱水,选用以下方法:
A.ORS:本液体为2/3张溶液,用于预防脱水时加等量或半量水稀释以降低电解质的张力,每次腹泻后,2岁以下服50~100ml;2~10岁服100~200ml;大于10岁的能喝多少就给多少,也可按40~60ml/kg,腹泻开始即服用。
B.米汤加盐溶液:米汤500ml+细盐1.75g或炒米粉25g+细盐1.75g+水500ml,煮2~3min,用量为20~40ml/kg,4h服完,以后随时口服,能喝多少给多少。
C.糖盐水:白开水500ml+蔗糖10g+细盐1.75g,用法用量同米汤加盐溶液。
②纠正脱水:小儿腹泻发生的脱水,大多可通过口服补液疗法纠正,重度脱水需静脉补液。
A.口服补液:适用于轻度,中度脱水者,有严重腹胀,休克,心肾功能不全及其他较重的并发症以及新生儿,均不宜口服补液,分两个阶段,即纠正脱水阶段和维持治疗阶段。
a.纠正脱水阶段:纠正脱水应用0RS;补充累积损失量,轻度脱水给予50ml/kg;中度脱水50~80ml/kg,少量多次口服,以免呕吐影响疗效,所需液量在4~6h内服完。
b.维持治疗阶段:脱水纠正后,ORS以等量水稀释补充继续丢失量,随丢随补,也可按每次10ml/kg计算,生理需要量选用低盐液体,如开水,母乳或牛奶等,婴幼儿体表面积相对较大,代谢率高,应注意补充生理需要量。
B.静脉补液:重度脱水和新生儿腹泻患儿均宜静脉补液。
第1天补液:包括累积损失量,继续损失量和生理需要量。
a.累积损失量:根据脱水程度计算,轻度脱水50ml/kg,中度脱水50~100ml/kg,重度脱水100~120ml/kg。
溶液电解质和非电解质比例(即溶液种类)根据脱水性质而定,等渗性脱水用1/2~2/3张含钠液,低渗性脱水用2/3等张含钠液,高渗性脱水用1/3张含钠液。
输液滴速宜稍快,一般在8~12h补完,约每小时8~10ml/kg。
对重度脱水合并周围循环障碍者,以2∶1等张液20ml/kg,于30~60min内静脉推注或快速滴注以迅速增加血容量,改善循环和肾脏功能,在扩溶后根据脱水性质选用前述不同溶液继续静滴,但需扣除扩溶量,对中度脱水无明显周围循环障碍不需要扩溶。
b.继续丢失量和生理需要量:能口服则口服,对于不能口服,呕吐频繁,腹胀者,给予静脉补液,生理需要量每天60~80ml/kg,用1/5张含钠液补充,继续损失量是按“失多少补多少”,用1/2~1/3含钠溶液补充,两者合并,在余12~16h补完,一般约每小时5ml/kg。
第2天补液:补充继续丢失量和生理需要量,能口服者原则同预防脱水,需静脉补液者,将生理需要量和继续丢失量两部分液体(计算方法同上所述)一并在24h均匀补充。
3小儿腹泻家长应该注意什么
不要大补:有些家长千方百计地喂孩子巧克力、牛奶、鸡蛋等高脂肪、高蛋白的食物,想以此弥补患儿腹泻造成的损失,殊不知这样做反而会加重胃肠负担,使腹泻长时间不愈。此时,宜给孩子吃些易消化食物,如米汤、糖盐开水,甚至暂时禁食,使胃肠得以休息,功能得以恢复,加快疾病的痊愈。
注意腹部保暖:小儿腹部容易受寒,而患有腹泻的儿童,肠蠕动本已增快,如腹部再受凉则肠蠕动更快,从而加重病情。
注意保护好患儿的臀部:由于排便次数增多,肛门周围的皮肤及黏膜必定有不同程度的损伤,家长在护理中要特别注意肛门部位。便后应用细软的卫生纸轻擦,或用细软的纱布蘸水轻洗,洗后可涂些油脂类的药膏,以防红臀。如果是婴儿,要及时更换尿布,避免粪便尿液浸渍的尿布与皮肤摩擦而发生破溃。对于患儿用过的便具、尿布以及被污染过的衣物、床单,都要及时洗涤并进行消毒处理,以免反复感染或传染给他人。
4小儿腹泻的推拿手法
(1) 补脾经:在患儿左手拇指末节桡侧面操作即可,操作者先用一只手握住患儿四指,同时使用拇、食指等分别捏住患儿拇指,让患儿的拇指保持微屈,再用另外一只手的拇指指腹从而患儿的指端向指根直推,每组坚持操作300下。
(2) 推大肠:操作部位为小儿的食指桡侧面,家长可以用拇指侧面从患儿的指端至虎口直推而下,每组要坚持操作300次。
(3) 补肾经:操作部位是小儿的左手的小指掌面稍偏尺侧一直到阴池穴,家长可以用拇指腹从患儿的指根向指尖方向直推,每组坚持操作300下。
(4) 运土入水:操作部位是患儿的拇指桡侧沿掌边缘一直斜转到小指端的尺侧,每组需要用拇指指腹推运100遍。
(5) 拿肚角:让患儿保持仰卧姿势,家长搓热双手后在患儿的肚脐两旁,两肋直下处进行操作,用三指拿法连续拿肚角3~5次即可。
(6) 摩腹揉脐:首先应该让患儿保持仰卧,操作者搓热双手后,用手掌心在患儿肚脐按照逆时针方向摩100下,完成之后继续用掌根揉肚脐100下。
(7) 擦上七节:操作时,需要让患儿保持俯卧的姿势,操作部位是长强至命门的连线处,家长可以用掌根采取适当力度为患儿向上擦之,以局部透热为度。
查看详情>>5婴儿拉稀有粘液怎么回事
婴儿拉稀有粘液多是因为病菌感染造成的,这时家长一定要及时带孩子进行治疗,通过一些抗生素药物来逐渐的起到抗炎杀菌的效果。在用药治疗方面一定要注意,家长不要自行用药,一定要尊重医嘱,避免用药不当对孩子健康造成影响。
因为孩子出现拉稀的症状,容易导致电解质失衡,所以这时应该及时的补水,可以冲一些淡盐水来让宝宝喝,这样能够及时的补充电解质,维持身体的电解质平衡。在饮食方面应该多吃一些清淡的食物,多吃一些容易消化的食物。
像婴儿拉稀有粘液这样的症状,有可能是因为家长平时不注意卫生,导致病菌病从口入,导致孩子出现腹泻的情况。所以平时一定要注意饮食卫生,家长在这方面也要有所注意,孩子能够吃辅食以后,一定要保持食物的清洁,毕竟孩子的免疫力还没有发育完善。
如果孩子还没有断奶,最好提倡是母乳喂养,毕竟母乳当中所含有的营养素是其他奶粉无法比拟的,能够吃度的提高,婴儿的身体免疫力,如果孩子是吃奶粉的,那么在选择奶粉上,在冲泡奶粉上都要有所注意。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