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泻则是指粪便中水分增加,且大便成分变质而言。一般而言,腹泻时大便的次数会增加、水分增加、大便颜色变成绿色、气酸臭。婴儿腹泻是多由饮食不当或肠道内、外感染所引起的一种消化道功能紊乱综合症,多发生在2岁以下婴儿。
目录
1婴儿腹泻用药
根据宝宝不同病情,采用消食化积、疏风散寒、清热利湿、健脾温肾等功效的药物,如丁香、肉桂、葛根、吴茱萸、白术、淮山药、茯苓等药物。
可口服中成药:脾可欣、健脾止泻散、肠胃康冲剂等,对那些久泻不愈,或伴有呕吐、吃药困难的患儿,可采用中药敷脐的方法进行治疗,往往可以收到满意的疗效。
另外,也可选用不同的药物组合,研成细末,用黄酒调匀如膏状,敷于肚脐处上,盖上医用胶贴,次日揭去,用温水清洗后再敷新药。每天1次,3天为一个疗程。个别患儿局部可能会轻度发红,但并不影响治疗和疗效,停用后即可恢复。这种方法安全有效,简便易行,经济实用,宝宝容易接受。当宝宝吃药、打针有困难,或用西药治疗效果不好时,不妨试试敷脐的方法。
2婴儿腹泻能吃母乳吗
腹泻在婴儿中是常见的病症,以夏天、秋天最多。那么,婴儿腹泻能吃母乳吗?
腹泻发病原因除了婴儿肠胃道受病毒感染外,主要是爸爸妈妈喂养或护理不当,天气太热,或突然受凉引起的。如果爸爸妈妈没有按时给宝宝添加辅食时,一旦给宝宝吃的食物变化较多,宝宝的肠道不能适应,引起消化不良而出现腹泻。
宝宝腹泻了,家长除了要注意宝宝衣着、用药物治疗外,饮食调理也是非常重要的。母乳喂养的婴儿,一般情况下不用停止喂奶,只需要适当的减少喂奶量,即缩短喂奶时间,并延长喂奶间隔时间。比正常喂奶时间少3-4分钟分钟,妈妈要将剩余奶水挤掉,因为后面的奶水脂肪含量高。宝宝腹泻时应停止添加新的辅食,以前吃过的辅食也要少吃,随着病情的好转,可以逐渐恢复喂奶量和已经吃过的辅助。
母乳的营养成分与妈妈的饮食很大相关,当宝宝腹泻时,妈妈要减少脂肪类食物的摄入,以避免增加乳汁中脂肪的含量。每次喂奶前,妈妈最好盒一大杯温开水,起到稀释母乳的作用,有利于减轻宝宝腹泻症状。有些妈妈因为宝宝腹泻,就停掉母乳喂养,换喝米汤,这是不恰当的。只吃米汤是不能满足宝宝对蛋白质的需求的。
以上处理是针对宝宝腹泻不严重,只需要调整饮食即可使腹泻好转的情况。如果宝宝腹泻次数比较多,大便性质改变,或出现严重脱水现象时,要立即送宝宝去医院诊治。根据医生的安排,合理掌握喂母乳的量,有时也需要暂禁食而停喂母乳。
3婴儿腹泻的注意事项
1、不能对宝宝禁食
不论何种病因导致的腹泻,都不能对宝宝进行禁食。因为婴儿的消化道功能虽然降低了,但仍可消化吸收部分营养素,所以吃母乳的婴儿要继续哺喂;吃牛奶的婴儿每次奶量可以减少1/3左右,奶中稍加些水;如果减量后婴儿不够吃,可以添加含盐分的米汤,或哺喂胡萝卜水,新鲜蔬菜水,以补充无机盐和维生素。已经食用粥等辅助食品的婴儿,可将这些食物数量稍微减少。
2、时刻预防宝宝脱水
用口服补液盐不断补充由于腹泻和呕吐所丢失的水分和盐分,脱水便不会发生。口服补液盐(ORS)1000毫升,内含有氯化钠3.5克,碳酸氢钠2.5克,氯化钾1.5克和葡萄糖20克,用量要根据医生的嘱咐使用。由于口服补液盐含糖浓度为2%,研究证明这种糖浓度最利于介导盐和水进入体内,以补充腹泻时的损失,它的效果已被世界公认,是预防和治疗腹泻脱水的良药。
3、情况严重及时就医
当婴儿腹泻严重,伴有呕吐、发烧、口渴、口唇发干,尿少或无尿,眼窝下陷、前囟下陷,婴儿在短期内消瘦,皮肤发蔫,哭而无泪,这说明已经引起脱水了,应及时将病儿送到医院去治疗。
4、忌给宝宝滥用抗生素
许多轻型腹泻不用抗生素等消炎药物治疗就可自愈;另外,部分婴儿腹泻是因病毒感染所引起的,使用抗生素治疗不仅无效,反而有害;细菌性痢疾或其它细菌性腹泻,可以应用抗生素,但必须在医生指导之下治疗。
5、家长们必须做好家庭护理
家长应仔细观察大便的性质、颜色、次数和大便量,将大便异常部分留做标本以备化验,由此查找腹泻的原因;要注意腹部保暖,以减少肠蠕动,可以用毛巾裹腹部或热水袋敷腹部;注意让婴儿多休息,排便后用温水清洗臀部,防止红臀发生,应把尿布清洗干净,煮沸消毒,晒干再用。
4婴儿腹泻不能吃什么
1、不要吃甜食,很多妈妈喜欢往往粥或者米汤里面放一些糖,宝宝可以吃的香。但是这样只会加重腹泻,因为腹泻时使肠黏膜受损,已经无法将糖分解为肠道可以吸收的单糖,因而使水分从肠壁被动地进入肠道,排便次数增加。
2、不要给孩子吃水果和蔬菜,因为这些东西都有促进肠道蠕动的作用,在孩子腹泻期间,只会使得腹泻症状加重。
3、在孩子腹泻期间,不要吃一些蛋白质食物,因为这些东西会导致胀气,所以不宜食用。
4、腹泻期间不能吃脂类食物,如肥肉、猪油、牛油、羊油、奶油、动物内脏等,含有大量的脂肪,会加剧腹泻,导致滑肠、长时间腹泻等。另外,使用植物油做菜量也不宜太大,量大也会导致腹泻加重。
5、在孩子腹泻期间千万不要给孩子吃一些难消化的食物,如蜜饯、松子、杏仁瓜子等。[3]
5小儿腹泻病的检查
1.粪便常规检查:大便显微镜检查,注意有无脓细胞,白细胞,红细胞与吞噬细胞,还应注意有无虫卵,寄生虫,真菌孢子和菌丝,有时需反复几次才有意义,有助于腹泻病的病因和病原学诊断。
2.大便培养:对确定腹泻病原有重要意义,1次粪便培养阳性率较低,需多做几次,新鲜标本立即培养可提高阳性检出率。
3.大便乳胶凝集试验:对某些病毒性肠炎有诊断价值,如轮状病毒,肠道腺病毒等,有较好敏感性和特异性,对空肠弯曲菌肠炎的诊断有帮助。
4.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轮状病毒有高度敏感性,特异性,有助于轮状病毒肠炎和其他病毒性肠炎诊断。
5.聚丙烯酰凝胶(PAGE)电泳试验:此法可检测出轮状病毒亚群及不同电泳型,有助于轮状病毒分类和研究。
6.粪便还原糖检查:双糖消化吸收不良时,粪便还原糖呈阳性,pH值<6.0,还原糖检查可用改良斑氏试剂或Clinitest试纸比色,继发性双糖酶缺乏远较原发性多见,原发性者以蔗糖-异麦芽糖酶缺乏最常见。
7.粪便电镜检查:对某些病毒性肠炎有诊断价值,如轮状病毒性肠炎,诺沃克病毒性肠炎等。
8.血白细胞计数和分类:病毒性肠炎白细胞总数一般不增高,细菌性肠炎白细胞总数可增高或不增高,半数以上的患儿有杆状核增高,杆状核大于10%,有助于细菌感染的诊断。
9.血培养:对细菌性痢疾,大肠埃希杆菌和沙门菌等细菌性肠炎有诊断意义,血液细菌培养阳性者有助于诊断。
10.血生化检查:对腹泻较重的患儿,应及时检查血pH,二氧化碳结合力,碳酸氢根,血钠,血钾,血氯,血渗透压,对于诊断及治疗均有重要意义。
11.其他:对迁延性和慢性腹泻者,必要时作乳糖,蔗糖或葡萄糖耐量试验,呼气氢试验(一种定量非侵入性测定碳水化合物吸收不良的方法,有条件可以应用),也可作纤维结肠镜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