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妈患有妊娠糖尿病,容易使胚胎发育出现异常,发生死胎、流产、早产的概率也比较高,还会致使分娩风险大大提高。所以,为了孕妇和胎儿的健康,务必做好预防措施。那么远离妊娠糖尿病的方法有哪些?请看下面详细的介绍。
目录
1妊娠糖尿病的高危人群
1、怀孕之前体重超重(即体重超过理想体重的20%以上)。
2、属于糖尿病高发种族中的一员。这些种族包括西班牙人种,黑皮肤人种,美洲土著人种和亚洲人种。
3、尿中含有葡萄糖。
4、糖耐量受损(血糖水平高于正常,但是尚未达到诊断糖尿病的标准)。
5、有糖尿病家族史(即父母或者同胞患有糖尿病)。
6、曾经分娩过体重大于9磅(约4.05公斤)的婴儿。
7、曾经患有妊娠期糖尿病。
8、羊水过多。
2做好5点远离妊娠糖尿病
1.坚持数胎动
胎儿健康的状态下,胎动也会比较均匀稳定。如果胎儿出现胎动突然变得频繁,或者突然没了胎动,甚至是胎动频率不稳定,那么就要去检查一下胎儿是否健康正常。胎动不正常,往往有可能与孕妇患上妊娠糖尿病有关系。
2.定期B超检查
通过B超的方式,定期检查可以了解到胎儿的发育情况,也对胎盘的成熟度、羊水的多少等等情况及时了解清楚。一旦出现异常,就要检查是否与孕妇患糖尿病有关系。
3.进行糖筛检查
产检在24至28周期间,医生会建议孕妇做糖筛,这个可以测试了孕妇是否血糖偏高偏低。通过糖筛检查,可以确定是否有患妊娠糖尿病。
4.注意饮食得当
平时饮食上要多加注意,不要认为怀孕后“一个人吃两个人补”就大吃特吃,要控制好自己的进食量,而且食物不要吃含糖分过高的食物,也要少吃碳水化合物。
5.注意营养搭配
注意适当补充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有利于孕妇补充营养,也对胎儿的成长发育有帮助。少吃含脂肪高的食物,进食要以清淡为主。摄入的脂肪过高,会使孕妇的体重增长太快,也不利于自身与胎儿的健康。
3妊娠糖尿病可以吃什么水果
糖尿病孕妇一定要控制水果的摄入,基本上要选择一些糖分较少的水果,苹果、猕猴桃含糖量比较低,医生比较中意推荐此类水果给糖尿病患者,因为此类水果可以减轻患者的胰腺负担,帮助其吸收到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和果胶,平衡饮食。而其中的很多微量元素对于提高、改善糖尿病患者体内胰岛素的活性也是很有帮助的。
含糖较低的水果有:木瓜、白兰瓜、草莓、枇杷、鸭梨、柠檬、李子、樱桃、桃子、苹果、杏子、柚子、番石榴等,而鲜枣、红果、海棠、葡萄、鲜橙等含糖量很高。
孕妇吃水果时间非常有讲究,忌餐前餐后吃,尤其不能在公众场合聚餐、饭后上果盘时大量进食;宜作为“加餐”或睡前一小时吃。“加餐”即两个正餐之间进食水果,如上午9~10时、下午3~4时,也可直接作为加餐食品,既预防低血糖,又可保持血糖不发生大的波动。
如果跟正餐一起吃,会导致胰岛素分泌、代谢受到影响,从而破坏其活性。所以对于又想吃水果又想控制血糖的患者,应为自己的水果餐制定科学规律的用餐时间。而且吃了水果必须减少主食。
4妊娠期糖尿病的原因
1、糖尿病家族史和不良产科病史
家族有糖尿病病史,那么孕妇患妊娠期糖尿病的几率会增加。产科因素中与妊娠期糖尿病有关的因素有高产次、巨大儿、死产史、重要的先天畸形和妊娠期糖尿病史,具有这些病史的孕妇患糖尿病的危险比正常孕妇要高。
2、胰岛素分泌受限
妊娠中晚期,孕妇体内的抗胰岛素样物质增加,如胎盘生乳素、雌激素、孕酮、皮质醇和胎盘胰岛素酶等使孕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随者孕周增加为下降。为了维持正常糖代谢,胰岛素需求量必须相应增加。对于胰岛素分泌受限的孕妇来说,妊娠期不能代偿这一生理变化而使血糖升高,于是容易出现糖尿病或者使本来有的糖尿病加重。
3、高龄妊娠
高龄妊娠会增加妊娠期的危险,年龄因素除影响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外,年龄越大,孕妇诊断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周越小。
4、肥胖
许多孕妇怀孕期间摄入过量营养,导致肥胖,除了会给身体带来比较大的压力外,还是发生糖耐量减低和糖尿病的重要的危险因素,对于妊娠期糖尿病也不例外。
5、种族
和成人的2型糖尿病与种族的关系类似,妊娠期糖尿病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和种族相关性。与欧洲白人妇女的妊娠期糖尿病的患病率相比,印度次大陆、亚洲、阿拉伯和黑人分别为前者的11倍、8倍、6倍和6倍。种族因素除由遗传因素造成外,不能除外经济文化、饮食习惯等因素在其中的作用。
若孕妇属于高龄妊娠,在孕期长期摄入高营养高热量饮食,或家族中有成员有糖尿病史,需警惕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
5妊娠期糖尿病对胎儿的影响
1、可使胎儿的死亡率增高:研究认为,胎儿的死亡率增高主要与孕妇的血糖水平升高有关。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若能严格地控制血糖,并在妊娠的晚期加强对胎儿的监测,是可以降低胎儿死亡率的。
2、可形成巨大胎儿:妊娠期糖尿病多发生在妊娠的中晚期,此时胎儿的器官已经形成,因此对胎儿的影响主要是可导致其过度发育,从而形成巨大胎儿。
3、可导致胎儿畸形: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所孕育的胎儿容易出现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畸形,如脊柱裂、脑积水、先天性、肛门闭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