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是文明人,都希望把自己最完美的一面展现给别人,而现实当中总会有一些令人厌恶的疾病,前来进行破坏。其中,最为可恶的就属“腰间盘突出”了。那么,如何治疗腰间盘突出呢?专家来教你。
目录
1腰椎间盘突出治疗方法
1、精神治疗:精神疗法是腰椎间盘突出的治疗手段中比较关键的一种。医生应该向病人详细解释病情,缓解患者对疾病的过度的紧张恐惧感。让患者树立正确的观念,这样更有助于治疗的开展。
2、中医治疗:中医采用针灸、推拿、拔罐、针刀、刮痧,中药内服、外敷及功能锻炼,心理疏导等综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以取得不错的效果。脊髓、脊神经根受压症状严重,以及保守治疗2-3周后症状反而加重者,可考虑手术治疗。
3、西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药物治疗一般仅作为以缓解症状为主要目的的一种辅助性治疗手段。对于疼痛症状难以忍受、不能平卧、不能入睡的患者可适当给予抗炎和止痛药物,如地塞米松或者可用解痉镇痛酊外涂,以缓解局部疼痛。尽量减轻患者的痛苦,有利于施行其它康复治疗方法。
4、手术治疗: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能较彻底地解除神经压迫,消除神经根性症状。随着手术微创化的不断发展,微创手术对人体的损伤相对减少,安全性提高,已成为一种越来越完善的治疗方法。但仍有许多患者对单纯性手术有惧怕心理,不愿接受手术治疗,造成病情的延误,影响疗效。
温馨提示: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人们拥有更多的选择来治疗疾病。经过上面关于腰间盘突出的治疗方法的介绍,相信大家也有这样的感觉。可是,当我们患病的时候,应该如何选择呢?其实,这些我们应该谨遵医嘱,切勿自己用药。
2年轻人为什么也会患腰椎间盘突出
现在有很多的上班族会患上腰椎间盘突出这个疾病,随着相关研究发现,年轻人患上此疾病的几率是越来的越大了,那么患上这个疾病是因为什么原因呢,我们一起来简单的了解下吧。
医生指出,腰椎间盘突出症好发于25岁到50岁的人群,疾病发展有个过程。25岁以前,脊椎水分含量非常高,25岁以后,慢慢开始脱水。因为久坐、坐姿不正确、搬重物等原因,腰椎间盘会慢慢从椎管内突出。压迫神经后,患者会出现下肢麻木、脚趾活动受限等症状,严重的还会大小便失禁。
一些年轻的患者习惯久坐,而且坐姿都往前倾。医生解释,脊柱上的韧带负责保持脊柱稳定,平时,我们通过锻炼,加强腰背部肌肉的力量,才能达到支撑韧带的作用。久坐的人通常又很少运动,偶尔一次用力过猛,就容易导致了腰椎间盘突出。
预防腰椎间盘突出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在退行性变基础上积累伤所致,积累伤又会加重椎间盘的退变,因此预防的重点在于减少积累伤。平时要有良好的坐姿,睡眠时的床不宜太软。长期伏案工作者需要注意桌、椅高度,定期改变姿势。职业工作中需要常弯腰动作者,应定时伸腰、挺胸活动,并使用宽的腰带。应加强腰背肌训练,增加脊柱的内在稳定性,长期使用腰围者,尤其需要注意腰背肌锻炼,以防止失用性肌肉萎缩带来不良后果。如需弯腰取物,最好采用屈髋、屈膝下蹲方式,减少对腰椎间盘后方的压力。
3腰椎间盘突出一定要睡硬床吗
腰椎间盘突出是腰部常见疾病,一般情况下,医生都建议腰椎间盘突出者不要睡软床,那么,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一定要睡硬床吗?
腰椎间盘突出是一种疲劳性疾病,所谓“积劳成疾”也。由于长期劳累,体质虚弱,中医称“肝肾亏虚”,所谓“肝主筋”,“肾主骨”,肝肾亏虚则 筋骨不健,腰椎之间的软骨盘因疲劳而松弛,不能承受躯体重量的压力而被挤压出于椎体范围之外,向四周突出称膨出,偏向一侧称突出。向后突出压迫坐骨神经的根部,神经根受刺激而水肿,引起沿臀部至大小腿整个一条神经经过的部位都酸胀疼痛麻木。
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有两个原则:
1、 服用补肾强督、温经散寒,活血化瘀的中药,使筋骨恢复健壮,促使椎间盘自行回纳原位。
2、 静卧硬板床休息,每日24小时除吃饭或上厕所外,都卧躺在床上,不可坐立。这样使腰椎关节不承受体重的压力而松懈,以利于椎间盘的回纳原位。
但是,很多患者睡了硬板床后,发现自己的身体并不适应,并且由于长时间睡姿固定导致某些部位肌群紧张、疲劳甚至挛缩,从而出现肩、背部疼痛,全身不适,入睡困难,常伴有头晕、头痛等。这些问题会对患者的精神、心理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从而影响康复。
人体有正常的四个生理弯曲,睡在硬度合适的床上,身体就能得到休息。而长时间睡硬板床,可导致人在熟睡时生理弯曲得不到适当的放松,并且人熟睡时始终保持一种姿态,人的生理弯曲就一直与床面平行,因此腰部肌腱长时间保持一种紧张的状态,导致早上起来出现腰痛症状,好像没有休息好一样。因此过软的床和过硬的床对身体都不好。而对腰痛剧烈或已存在腰部病症的患者来说,最能减轻腰疼的床垫类型为中等硬度,而不是人们常说的硬板级硬度。
中医专家认为,使用中等硬度的床垫较使用硬床垫更能改善大部分腰疼患者的临床症状。此外,如果在腰下垫一个小枕头,对腰痛的康复更有帮助。
床垫硬度合适能改善腰痛
硬度合适的床垫为什么能够改善腰痛症状?这是因为人在仰卧位休息时,腰椎前凸悬空,只有胸背部、臀部、骶椎后凸接触床面,重力的作用和腹腔器官的压迫,使腰部有向下垂趋势,腰部背侧肌肉、韧带、筋膜紧张,而腹侧肌肉、韧带、筋膜相对松弛;当俯卧位休息时,胸骨、肋骨前部和耻骨前部接触床面,又使腰椎悬于空中,重力使腰部背侧肌肉、韧带、筋膜松弛。如果俯、仰位轮流交替而睡,这样腰部背侧、腹侧肌肉、韧带、筋膜轮流紧张松弛,相当于做轻度俯仰位的腰部活动。
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一定要睡硬床吗?上面的文章给大家做出了解答,床垫的硬度影响我们腰部健康,腰椎间盘突出者选择中等硬度的床垫比较好。
4腰椎间盘突出中的误区
误区之一:腰腿痛不算病。据统计,约有95%以上的人一生中有过腰腿痛的经历。引起腰腿痛的疾病几乎可以涉及全身所有系统。有些腰腿痛的原发疾病治愈后,疼痛也随之消失,也有一些不治自愈。有些患者便因此认为腰腿痛不算病。事实上,腰椎间盘突出症引起的腰腿痛不仅算病,而且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因为这种病不仅可以引起腰腿痛,而且还会引起下肢麻木、冷凉、无力,甚至瘫痪和大、小便障碍,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误区之二:腰腿痛治不好。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特点是易复发,尤其是神经功能障碍者,修复过程较长。因此,有的患者、甚至有的非专业医生也认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治不好。其实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的总体效果非常好,优良率约在95%左右。所谓治不好原因有二:一是选择方法不当,二是没有坚持治疗。有的患者一听说哪里有新疗法就去哪里治,但在哪里都不能坚持,最终是跑的地方不少,效果却不理想。
误区之三:迷信某一方法。腰椎间盘突出症有手术和非手术治疗两类治法。后者又有牵引、按摩、内外用药、经皮切吸、胶原酶溶解等方法,应该说哪一种方法也能治好一部分病人,但哪一种方法都不能包治所有的患者,甚至在某些情况下,某些疗法是禁忌的。因此,正确的态度是根据临床症状、体征、病程,影像学检查选择适合每一个患者的具体治法,不能片面夸大、迷信某一种疗法,也不能从主观上抵制某一种疗法。
误区之四:对手术的误解。大多数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可通过非手术疗法缓解或治愈,但仍有一部分患者需要手术治疗。在对待手术这一问题上,有两种截然相反的误区:一是盲目手术,二是拒绝手术。前者认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只有手术才能根除,从而不加选择,只要是腰椎间盘突出,只要患者同意就手术治疗。这一方面加重了患者不必要的经济负担,另一方面增加了“腰椎手术失败综合征”发生的机会。事实上,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适应证非常严格,而手术并非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的首选,后者则把手术所带来的神经损伤等负面影响扩大化,认为手术坚决不能做,而一味保守治疗。应该说,有一部分手术适应证的患者经保守治疗后主要症状可以缓解,但总要遗留一些症状难以改善,而多数手术适应证患者任何保守疗法都不能代替,必须接受手术治疗,而且越早越好,否则,神经功能的丧失可能会成为永久性的。因此,要辨证对待手术和保守的问题,既不能轻易手术,也不能一味保守。
5腰椎间盘突出症高发人群
现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越来越多,甚至也是越来越年轻化,那么不管是什么病种都有他的高发人群圈,这类人群又是哪些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下
腰椎间盘突出症高发人群 一、以往腰椎间盘突出症常被认为与运动或劳动不当造成的腰椎间盘损伤密切相关,腰椎间盘突出症中老年为高发人群。然而,据某医院近日对近一年收治的 2000余名腰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的调查统计资料显示。因静坐不动而致腰椎、腰肌疾患的占总数的50.6%,其中3/4为15至35岁的年轻人,腰间盘突出开始盯上年轻人。
腰椎间盘突出症高发人群二、在一家大型企业做计算机工作的28岁女青年王某,上班后不仅要在单位坐在电脑前搞设计,下班回家后还要为考研在桌前学习至深夜,一天坐姿长达12小时以上。近日,王某逐渐感觉腰背疼痛不适,来医院检查发现,第四、五腰椎间盘突出。该院骨科专家认为,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和生活条件的改善,原先四处奔波、劳碌的工作、生活方式减少,而静坐不动打电脑、驾汽车、看电视、玩麻将、埋头办公、读书学习的多了。
腰椎间盘突出症高发人群三、 由于人体长时间缺乏活动锻炼,肌肉无力,血液循环不畅,造成腰椎间小关节囊松弛,加速了椎体的退行性改变,导致出现腰椎间盘突出等病症。
腰椎间盘突出症高发人群四、专家还指出,久坐少动人群应适当参加体育煅炼,增加背伸肌的力量,如游泳、慢跑、打球等。此外,保持良好的坐姿,也可起到预防作用。人若常跷二郎腿,就会给颈、背、腰等部位造成持续性负荷,导致背部肌肉、韧带被长时间过度牵拉而受损,给腰间盘突出的入侵埋下隐患。
腰椎间盘突出症高发人群五、正确的坐姿应是上身挺直、收腹、下颌微收,两下肢并拢。如有可能,应使膝关节略高出髋部。坐在有靠背的椅子上时,还应尽量将腰背紧贴椅背,以减少腰骶部肌肉的疲劳感。电脑操作者,还要确保坐时整个脚掌着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