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间盘突出的临床症状,腰间盘相当于一个微动关节,是由透明软骨板、纤维环和髓核组成,分布在腰椎骨间。腰间盘突出症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腰部疾患之一,是骨伤科的常见病、多发病。那么,腰椎间盘突出的治疗是什么?
目录
1腰椎间盘突出的治疗
腰间盘突出治疗药方一:
藁本、续断、苏木各30克,防风、白芷、附子、川乌、草乌各20克,狗脊、独活各45克。共研细末,用薄棉布制成布兜,将药末装入其中,日夜穿戴于腰部。
腰间盘突出治疗药方二:
附子(先煎),桂枝、泽泻、炒白芍、猪苓、牛膝、杜仲、红花、防己、防风各15克,麻黄、杏仁。党参、白术、黄芩各10克,川芎20克,甘草6克。每日1剂,水煎2次,合在一起。早晚各服250毫升,1个月为一疗程。
腰间盘突出治疗药方三:
地龙21克,地鳖虫、全蝎、乌梢蛇、穿山甲各9克。加水煎沸15分钟,滤出液,再加水煎20分钟,去渣。将2次药液混匀,每日1剂,2次分服。
2腰椎间盘突出的症状
(1)腰部疼痛
多数患者有数周或数月的腰痛史,或有反复腰痛发作史。腰痛程度轻重不一,严重者可影响翻身和坐立。一般休息后症状减轻,咳嗽、喷嚏或大便时用力,均可使疼痛加剧。
(2)下肢放射痛
一侧下肢坐骨神经区域放射痛是本病的主要症状,常在腰痛消失或减轻时出现。疼痛由臀部开始,逐渐放射亚大腿后侧、小腿外侧,有的可发展到足背外侧、足跟或足掌,影响站立和行走。如果突出部在中央,则在马尾神经症状,双侧突出则放射可能为双侧性或交替性。
(3)腰部活动障碍
腰部活动在各方面均受影响,尤以后伸障碍为明显。少数患者在前屈时明显受限。
(4)脊柱侧弯
多数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腰脊柱侧弯。侧凸的方向可以表明突出物的位置和神经根的关系。
3怎样预防腰椎间盘突出
1、定期健康检查,如发现脊柱先天性畸形,或突发性畸形者,及时到医院检查,在劳动中应注意保护腰部,防止反复损伤.
2、改善劳动姿势,改正不良劳动习惯.弯腰活动时腰椎间盘承受的压力较正常站立时高出一倍以上,故弯腰工作人员的腰腿痛比站立者发病率高.
3、加强肌肉锻炼,强有力的腰背部肌肉可以防止腰部软组织损伤,腹肌及肋间肌的锻炼可增加腹内压和胸内压,有助于减轻腰椎负荷.
4、如有腰腿痛疾患者应及早检查治疗,在医生指导下锻炼或休息,以利于早日康复.
5、饮食应多样化:可适当增加牛奶、海产品等富含钙质的食物,补充体内钙质的丢失,减缓机体的衰老过程。
6、经常参加适度的运动:如太极拳、爬山、散步、游泳等,加强对关节、肌肉的锻炼,提高关节的运动功能,运动量较大的球类运动,在身体状况允许的情况下也可参加。
4腰椎间盘突出家庭锻炼法
1.重复搓腰:将双手别离放于同侧腰大肌处,由上向下,再自下而上重复搓10-15次,以双侧腰部发热为度。
2.匍匐练习:四肢呈匍匐状,先后做弯腰、沉腰动作。然后侧身左(右)手摸左(右)足,扬手回身等动作,最终将双手着地,作匍匐动作,天天坚持30分钟。
3.飞燕式训练:俯卧于床,先后做双下肢替换看重、双下肢一起看重、上半死后伸抬起、身体两头一起抬离于床等动作,上述动作各十余次,每日坚持30分钟训练。
4.团身运动:仰卧于床,先后做屈髋、屈膝、仰卧起坐或仰卧起坐接双手抱膝贴胸等动作各十余次。此运动可与飞燕式隔日替换进行。
5.退走训练:在走廊或空阔处倒退走,每次30分钟摆布。这种训练有利于改进腰背肌状况,康复腰椎生理弓和腰部小关节滑动,可协助免除小关节粘连。
6.挺腹疗法:每日做挺腹运动数十次,一方面加强腰背肌的训练,另一方面使椎间隙及纤维环、椎间韧带发作旋转、牵拉,发作周边压力,杰出物易于回纳,可使椎体关节回复解剖功用位,到达习惯状况。
5腰椎间盘突出如何保养
1、伸腿运动。仰卧位,双下肢交替屈膝上抬,尽量贴近下腹部,重复10~20次。
2、挺腰运动。仰卧位,屈双膝,两手握拳,屈双手置于体侧,腰臀部尽量上抬,挺胸,缓慢进行10~20次。
3、后伸运动。俯卧位,两臂及两腿自然伸直,双下肢交替向上尽力抬起,各重复10~20次。
4、船行运动。俯卧位,两肘屈曲,两手交叉置于腰后,双下肢有节奏地用力向后抬起、放下,同时挺胸抬头,重复10~20次。)
5、俯卧撑。俯卧位,两肘屈曲,两手置于胸前按床,两腿自然伸直,两肘伸直撑起,同时全身向上抬起,挺胸抬头,重复10~2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