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就是脑血管意外。由于大多起病很急,恶化很快,中风是一种“三高”性疾病,即发病率高、死亡率高与致残率高。因此加强防治致中风的危险因素对预防中风至关重要。预防中风,就是要把中风的危险因素尽可能降到最低。老年人日常要如何预防中风?下面我们就来看看。
目录
1老人中风在发病前往往会出现哪些预兆
1、哈欠连绵
当脑动脉硬化逐渐加重,管腔愈来愈窄,脑缺血缺氧加重,特别是呼吸中枢缺氧时,会引起哈欠反射。多在缺血性中风发作前5至10天内,频频打哈欠者可达80%左右,是重要的报警信号。
2、流口水
流涎症状是说话不利索、流口水,有中风迹象,可能会突然发病。
3、一过黑蒙
即突然出现眼前发黑,看不见东西,数秒钟或数分钟即恢复,还伴有恶心、呕吐、头晕及意识障碍。最近,挪威医生科蒂在18例一过性黑蒙的病人中,发现11例有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
4、视物模糊
即表现为短暂性视力障碍或视野缺损,多在1小时内自行恢复。科蒂对出现短暂视力障碍的10例病人进行了眼底检查和脑血流量测定,发现其中有3例视网膜中心动脉闭塞,7例为视网膜分支动脉闭塞。
5、剃刀落地
是指自己持刀刮胡子时,头转向一侧,突然感觉手臂无力,剃刀落地,1至2分钟后完全恢复。这是由于转头扭颈时,引起已经硬化的颈动脉扭曲,加重了狭窄,导致了颅脑供血不足所致。
6、偏侧麻瘫
即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严格说来,这已是最轻型中风。据追访观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3至5年,约有半数以上的人发生缺血性中风。
7、一侧面部或上下肢突然感到麻木、软弱无力、嘴歪、流口水
这是由于大脑供血不足,使大脑支配躯干的神经通路受损。
8、突然感到眩晕,摇晃不稳
这是由于小脑供血不足,影响其平衡功能。上述预兆可以是暂时性的,过些时候就消失,也可能反复发作,或逐渐加重。
9、突然出现说话困难,或听不懂别人的话
这是由于大脑皮层供血不足,影响了语言中枢,导致说话等功能受到影响。
10、短暂的意识不清或嗜睡
这是由于大脑缺氧所导致,使得神经及器官暂时麻痹。
11、出现难以忍受的头痛
头痛由间断性变为持续性,或伴有恶心呕吐。这常是由于动脉内压力突然升高,使血管壁痛觉感受器受刺激所致。这可能是脑出血的讯号,应特别注意。
12、嘴歪或是伸舌歪斜
让病人笑一下或是吐一下舌头,观察病人的嘴巴和舌头,看看是否有口角歪斜,伸舌向左或右偏。因为有些中风患者都会有嘴歪或是伸舌歪斜的症状。
13、口齿不清或失语
让病人说一句简单的话,看是否连贯,若出现口齿不清或失语等情况就要引起注意。还可以让病人喝口水,观察是否有呛水出现,因为通常情况下,部分中风的患者会出现吞咽反射障碍。
14、单侧肢体乏力
可以让患者举起双手,若出现不明原因的单侧肢体乏力、麻木等状况,就要引起警觉。即使是短暂脑缺血发作(又名TIA),患者出现单侧肢体乏力、麻木,24小时内又恢复知觉,也要引起重视,因为这也是中风的一种症兆。
2老年人日常要如何预防中风
1、控制高血压
高血压是引发中风的独立因素。
高血压与脑中风的发生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人体血压过高会导致全身细小动脉痉挛,动脉血管壁会因为缺血而发生变形,如果血压反复波动,脑部血管反复发生痉挛,又可引起脑组织点状出血、水肿,进而联合成片,导致较大量出血。
控制高血压是预防中风的重点。高血压病人要遵医嘱按时服用降压药物,有条件者最好每日测1次血压,特别是在调整降压药物阶段,以保持血压稳定。
2、果蔬防中风
蔬菜和水果中含有大量维生素C。血液中维生素C浓度的高低与脑中风密切相关,浓度越高,脑中风的发病危险就越低。
果蔬中的钾元素对血管有保护作用,还能起到降低血压的作用,有降低胆固醇、扩张血管等预防脑血管病的功效。
果蔬中的叶酸能将中风病人体内的高半胱氨酸转化为蛋氨酸、降低血液中半脱氨酸的浓度,从而减少患冠心病和中风的危险。
果蔬中的膳食纤维,可以抑制总胆固醇浓度升高,从而防止动脉硬化、预防心血管疾病及脑中风。
果蔬中含有寡糖,有减低血流凝集的作用,也可以防止中风。
3、动脉粥硬化
脑动脉硬化可引起脑缺血、脑萎缩,或造成脑血管破裂出血,造成大脑功能区域的损害,引发中风。可能导致半身不遂,语言障碍等多种大脑支配功能缺失的症状。
动脉硬化大多是饮食习惯不好,有高血压,高血脂等三高情况引发,遗传病史较少。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的关键在于防治高脂血症和肥胖。
4、控制糖尿病
中风是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就是并发脑血管病变出现的脑梗塞,其病理是糖尿病血糖长期控制不好,导致血糖、血脂紊乱,形成动脉粥样硬化而引起的。
5、控制脑缺血
当病人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先兆时,应让其安静休息,并积极治疗,防止其发展为脑血栓形成。
3浅析中风发生的基本原因
首先就是损害了动脉,也就是脑动脉基本上都产生了病变的状况,这基本都是中风的主要原因,高血压这样的基本也很容易导致这种疾病的发生,而动脉瘤也产生了这种状况,就是颅内的小血管基本上都发生了病变的现象。然后就是一些动脉炎这样的性病,对于脑部的动脉其实也有着一定的影响。当然,其还有一种就是脑血管的病变,不管是先天性,或者是外伤性,都容易造成中风的状况。再就是在血液方面也发生了改变,出现了非同寻常的情况,其增高了血液的黏度,而且浓缩了血液,还有就是这方面的动力学也发生了不一样的情况,也就是出现了放射病,还有就是低血压等。这主要就是中风发生的基本原因。
在我国的许多地区,都有着一些中风的病人,其特点就是北方比较多,南方比较少,西部比较少,东部比较高,而且城市地方的发病率往往都比农村的发病率要高,并且中年人发病的情况与老年人发病的情况比较多,中风病人在50岁以上的基本都占有了85%,而且患者每长大一岁,发病率就呈现了上升的情况。当然,中风偏瘫其实有着很复杂的病因,主要都是因为增高了血脂,还有就是血液之中增加了粘稠度。一般来说,中风病人之中,有70%具有了动脉硬化这方面的疾病,而且有93%的病人曾经患有高血压这样的疾病。
4中医治疗中风疗效显著吗
中风属于中医范畴,在治疗上,中医认为,中风发病与心、肝、脾、肾有关,重者常波及脏腑,轻者仅限于血脉经络。中经络又可分阴虚阳亢、风痰上逆和气虚血瘀3个证型论治。
中医治疗中风疗效显著吗?气虚血瘀型中风多用补阳还五汤治疗应以益气活血,透窍通络为主,多用补阳还五汤随证加减。补阳还五汤方出自王清任所著的《医林改错》。方中重用黄芪大补元气,配以少量活血通络之品,使元气大振,鼓动血行,活血而不伤血,瘀去络通,筋肉得养,痿废可愈;桂枝、桑枝,温经活络,善走肢体;牛膝强筋壮骨,滋肾平肝养肝,能引诸药下行,治足痿无力。
中医治疗中风疗效显著吗?如果因中风半身不遂就要选择针灸疗法,病灶头皮投射区围针法治疗中风后失语具有良好的效果,其机理可能为刺激病灶区头皮,促进血液循环和血管侧支循环的建立,加强病灶区脑组织的血氧供应,激活包括语言中枢在内的相关功能区功能低下的神经细胞,发挥脑功能的代偿作用,达到大脑的功能转移和功能再建,重建语言神经环路的目的。
除了之外,药物治疗中风效果也是不错的。中药的主要作用是活血化淤,现在在国内应用极其广泛,不仅有口服药,还有静脉注射和肌肉注射药,使用很方便。药物具有退热、镇惊和开窍作用,对意识不清、高热和抽风的脑卒中有效,而对其他类型就不一定有效,所以还不能笼统也称其为特效药,应当根据脑卒中的辨证施治原则来用药。
5中风患者的检查项目
1、脑CT扫描:脑CT对出血性中风诊断率为1OO%,对缺血性中风的诊断率在85%以上。但需要注意的是缺血性中风在发病24小时以后才能显示清楚。
2、血糖、尿糖测定:中风病人的治疗和预后,与其有无糖尿病关系很大。所以,即使以前没有糖尿病病史,也应监测血糖和尿糖。血糖尿糖的高低是医生确定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这是因为中风以后可以出现一过性的血糖升高,况且有的病人对自己过去有无糖尿病并不清楚。
3、血液流变学检查:血液流变学特征的改变与中风的发生、预后都有密切关系。大部分脑梗塞患者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血球压积、纤维蛋白原和血小板聚集率都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因此中风病人定期检查血液流变学指标是必要的。
4、白细胞总数及分类:白细胞总数与中风的预后有密切关系。白细胞计数还有助于中风的诊断。一般来讲,出血性中风急性期白细胞常增高,而缺血性中风的白细胞及分类大多在正常范围内。
5、脑超声波:脑超声波(A超)的最大价值是观察中线有无移位。如在发病第一天就有中线移位,常提示有颅内血肿,说明是出血性中风;两天后出现的中线波移位则提示是由于脑梗塞伴发脑水肿造成,这种移位如长期不恢复,说明有脑软化灶成脑水肿存在,多预后不良。脑超声波检查简单、安全、比较实用。
6、其他辅助检查:除上述检查外,皮层诱发电位、脑血流量测定、多普勒超声 、脑地形图、各种微量元素的 水平、激素的水平(如T3、T4)等,对中风也有不同 程度的参考价值。而患中风病的老年人还应检查心脏、肾脏的功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