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内科 >神经内科 >脑梗塞

​老人秋季多喝水防中风

脑血管类患者常在凌晨发病,即使接到报警电话,医生立即出发,赶到时已经错过了最佳抢救时机。一方面抢救时间很关键,可能三五分钟,患者就会脑出血而死,尤其是康复的脑中风患者,再次发生中风的概率很高,那么​老人秋季如何防中风呢?请看下面详细的介绍。

目录 用什么方法治疗中风患者才能快速康复 ​老人秋季多喝水防中风 中风患者的检查项目 浅析中风发生的基本原因 中风的临床症状表现

1用什么方法治疗中风患者才能快速康复

  一、内科治疗中风:

  中风的一般治疗主要是让患者安静卧床;镇静、止痉和止痛药;头部降温;调整血压;降低颅内压;注意热量补充和水、电解质及酸硷平衡;防治并发症。

  二、手术治疗中风:

  1、缺血性中风:对缺血性中风手术治疗的目的,在于重新建立缺血部位的血液循环。目前已开展的有颅内外动脉搭桥术、大网膜颅内移植术、椎动脉减压术、动脉内膜切除术等。

  2、出血性中风:轻型脑出血内科保守治疗效果尚好,故一般采用内科保守治疗;而病情严重、出血迅速、出血量在60毫升以上者,因预后不好,手术治疗危险性大,也不适合手术治疗。中风的手术适应症是中等量脑出血,经保守治疗病情逐渐加重者;小脑出血,保守治疗效果不佳者;蛛网膜下腔出血,病情稳定后,经脑血管造影检查,证实为动脉瘤或脑血管畸形者,手术治疗可防止再出血。

  三、中风恢复期的治疗:

  1、中风恢复期的治疗主要目的为促进瘫痪肢体和语言障碍的功能恢复,改善脑功能,减少后遗症以及预防复发。防止血压过高和情绪激动,生活要规律,饮食要适度,大便不宜干结。同时还要进行功能锻炼。

  2、中风恢复期的患者还可选用促进神经代谢药物,如脑复康、胞二磷胆碱、脑活素、r-氨酪酸、辅酶Q10、维生素B类、维生素E及扩张血管药物等,也可选用活血化瘀、益气通络,滋补肝肾、化痰开窍等中药方剂,中风患者还要适当的进行理疗、体疗及针灸等。

2​老人秋季多喝水防中风

  夏秋交替气温高、气压低,身体排汗及水分蒸发量增多,这时血流缓慢,血管阻力增大,老年人由于皮肤汗腺萎缩和循环系统功能衰退,机体散热不畅,当血液黏度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出现小栓子,引起心、脑缺血、心肌梗塞等缺血性疾病。

  老年人应尽量避免到高温下活动,在房间里也要调整居室温度,防止体内水分大量丢失。夏季多饮水是防止血液黏稠度增高,预防血管栓塞最简单有效的方法。老年人应做到不渴时也常喝水,每天需饮水2500毫升左右,可饮白开水或淡茶水,每天分散地多饮水,使血液稀释。

  老年人因津液不足,口干舌燥,茶中含的茶多酚、糖类、氨基酸及多种芳香物质可刺激口腔黏膜,促进唾液分泌而起到生津止渴的作用。保证充足睡眠,多吃些营养丰富的水果和蔬菜,尽量穿透气、散热的棉质衣服,就可防止血液黏稠度过高,避免发生血管栓塞的危险。

3中风患者的检查项目

  1、脑CT扫描:脑CT对出血性中风诊断率为1OO%,对缺血性中风的诊断率在85%以上。但需要注意的是缺血性中风在发病24小时以后才能显示清楚。

  2、血糖、尿糖测定:中风病人的治疗和预后,与其有无糖尿病关系很大。所以,即使以前没有糖尿病病史,也应监测血糖和尿糖。血糖尿糖的高低是医生确定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这是因为中风以后可以出现一过性的血糖升高,况且有的病人对自己过去有无糖尿病并不清楚。

  3、血液流变学检查:血液流变学特征的改变与中风的发生、预后都有密切关系。大部分脑梗塞患者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血球压积、纤维蛋白原和血小板聚集率都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因此中风病人定期检查血液流变学指标是必要的。

  4、白细胞总数及分类:白细胞总数与中风的预后有密切关系。白细胞计数还有助于中风的诊断。一般来讲,出血性中风急性期白细胞常增高,而缺血性中风的白细胞及分类大多在正常范围内。

  5、脑超声波:脑超声波(A超)的最大价值是观察中线有无移位。如在发病第一天就有中线移位,常提示有颅内血肿,说明是出血性中风;两天后出现的中线波移位则提示是由于脑梗塞伴发脑水肿造成,这种移位如长期不恢复,说明有脑软化灶成脑水肿存在,多预后不良。脑超声波检查简单、安全、比较实用。

  6、其他辅助检查:除上述检查外,皮层诱发电位、脑血流量测定、多普勒超声 、脑地形图、各种微量元素的 水平、激素的水平(如T3、T4)等,对中风也有不同 程度的参考价值。而患中风病的老年人还应检查心脏、肾脏的功能等。

4浅析中风发生的基本原因

  首先就是损害了动脉,也就是脑动脉基本上都产生了病变的状况,这基本都是中风的主要原因,高血压这样的基本也很容易导致这种疾病的发生,而动脉瘤也产生了这种状况,就是颅内的小血管基本上都发生了病变的现象。然后就是一些动脉炎这样的性病,对于脑部的动脉其实也有着一定的影响。当然,其还有一种就是脑血管的病变,不管是先天性,或者是外伤性,都容易造成中风的状况。再就是在血液方面也发生了改变,出现了非同寻常的情况,其增高了血液的黏度,而且浓缩了血液,还有就是这方面的动力学也发生了不一样的情况,也就是出现了放射病,还有就是低血压等。这主要就是中风发生的基本原因。

  在我国的许多地区,都有着一些中风的病人,其特点就是北方比较多,南方比较少,西部比较少,东部比较高,而且城市地方的发病率往往都比农村的发病率要高,并且中年人发病的情况与老年人发病的情况比较多,中风病人在50岁以上的基本都占有了85%,而且患者每长大一岁,发病率就呈现了上升的情况。当然,中风偏瘫其实有着很复杂的病因,主要都是因为增高了血脂,还有就是血液之中增加了粘稠度。一般来说,中风病人之中,有70%具有了动脉硬化这方面的疾病,而且有93%的病人曾经患有高血压这样的疾病。

5中风的临床症状表现

  一、全脑受损症状

  头痛,恶心,呕吐,严重者有不同程度的神志不清,如迷糊或昏迷不醒。

  二、局部脑损害症状

  1、偏瘫,即一侧肢体没有力气,有时表现为没有先兆的跌倒。

  2、偏身感觉障碍,即一侧面部或肢体突然麻木,感觉不舒服。

  3、偏盲,即双眼的同一侧看不见东西。

  4、失语,即说不出话,或听不懂别人或自己说的话,不理解也写不出以前会读,会写的字。

  5、眩晕伴恶心,呕吐,眩晕即看东西天旋地转或觉自身旋转。

  6、复式,即看东西成双影。

  7、发音,吞咽困难,说话舌头发笨,饮水呛咳。

  8、共济失调,即走路不稳,左右摇晃不定,动作不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