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内科 >神经内科 >脑出血

脑出血应该如何治疗

脑出血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一旦出现这种疾病,轻则病人则出现偏瘫的现象,甚至有个别患者由于这种疾病而导致死亡,所以一旦发生应该及时治疗,下面介绍文章就是,脑出血应该如何治疗?

目录 脑出血应该如何治疗 脑出血的家庭急救 脑出血的分类 导致脑出血的几种原因 脑出血治疗前的注意事项

1脑出血应该如何治疗

  一、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不必要搬动,严密观察意识、瞳孔及生命体征变化。

  二、吸氧及头部局部物理降温,可选择应用20%甘露醇、速尿、甘油及地塞米松等,降低颅内压。

  三、经用降颅压药物后血压仍较高者,可用利血平0.5-1mg肌注或心痛定10mg舌下含化。   四、有凝血机制障碍者可用6-氨基已酸4-6g或抗血纤溶芳酸100-200mg静滴,2次/d。  五、先禁食1-2天,禁食期间每天补液2000ml左右(葡萄糖盐水500ml,葡萄糖液1000-1500ml,钾4g);2-3天后鼻饲牛奶,少量多次,逐渐加量。

  四、防治并发症:上消化道出血者适当选用止血剂,立止血10μ1次/d,也可用冰盐水100ml加正肾上腺素8mg鼻饲,甲氰咪呱200mg静推,3-4次/d或洛赛克针40mg静推1-2次/d;预防肺炎、皮肤褥疮等。其他治疗:定位明确者,可经颅骨钻孔行脑内血肿穿刺抽吸术(壳核出血),行侧脑室前角穿刺引流术(丘脑型破入脑室者、小脑出血);壳核型、脑叶型、小脑型,可在脑疝前期或早期行开颅手术清除血肿;急性期可用辅酶Q10、脑复新、脑活素等脑细胞活化剂。

  五、恢复期可配合中药和针刺疗法,加强肢体功能锻炼,语言训练,控制血压治疗。

  总而言之,通过专家讲解了一系列有关,脑出血应该如何治疗的相关知识以后,我们知道了这种疾病,在治疗的同时,还应当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出现,另外治疗期间,病人应该加强肢体功能的训练。

2脑出血的家庭急救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伴随的是医疗服务的不断完善和提高,同样的一些致命性的疾病也随之减少。但是由于一些主观因素的的影响脑出血的发病率仍然很高,而且死亡率也很高。此时我们就需要了解一下关于脑出血的急救常识。

  1.先让其卧床休息,保持安静,尽快与急救中心联系。在送医院前尽量少搬动,中风如发生在厕所,应迅速平稳地将患者转移到宽敞的房间后,再叫救护车。应就近选择医疗单位,避免长途运送。

  2.中风可分为出血性中风和缺血性中风,在诊断不明时,切不要随便用药,因为不同类型的中风用药各异。

  3.掌握正确的搬运方法:不要急于把病人从地上扶坐起,应2~3人同时用车把病人平托到床上,头部略高,但不要抬得太高,否则会使呼吸道狭窄而引起呼吸困难;松解衣领,取出假牙,对于呕吐病人应将其头偏向一侧,以免呕吐物堵塞气管引起窒息。还要防止舌根阻塞而引起窒息,保证呼吸道畅通是抢救成功关键。转送病人时要用担架抬,如果病人从楼上抬下,要头部朝上脚朝下抬,最好是家属用双手轻轻托住患者头部,避免头部颠簸。

  当你的身边真的出现脑出血患者发病时,希望小编的这几个方法能给你派上用场,但是其实大家更应该注意的还是不管怎么样,最好的方式还是及时送到医院,对于脑出血疾病的特殊性,还是及时就诊患者的生命才更有保障。

3脑出血的分类

  (1)基底节区出血:基底节区是最常见的脑出血部位,豆纹动脉的破裂出血血肿即位于基底节。基底节出血又可以细分为:壳核出血,丘脑出血,尾状核头出血等。

  ①壳核出血:基底节区的壳核是较为常见的出血部位,约占50%~60%,主要有豆纹动脉外侧在破裂引起,出血后可突破至内囊,临床表现与血肿的部位和血肿量有关,中大量出血时常见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内囊受损的引起的对侧偏瘫,还可有双眼向病灶一侧凝视,偏身感觉障碍等。出血量大时影响脑脊液的循环,压迫脑组织产生短时间内昏迷、呼吸心跳受影响,甚至出现短时间内死亡,出血量小时仅表现为肢体症状,临床上较为多见。

  ②丘脑出血:相对壳核出血发生率较低,主要由于丘脑穿支动脉或者丘脑膝状体动脉破裂导致,丘脑出血的特点除与壳核出血类似的症状如偏身运动障碍、感觉障碍等,可出现精神障碍,临床上常见的有情绪低落、淡漠等,还可出现痴呆、记忆力下降等症状,出血量较大亦可短时间内危急生命。由于位置靠近第三脑室,丘脑出血症状容易反复,还易出现持续性顽固高热等症状。

  ③尾状核头出血:较为少见,出血量常不大,多破入脑室,出现急性脑积水症状如恶心、呕吐、头痛等,一般不出现典型的肢体偏瘫症状,临床表现可与蛛网膜下腔出血类似。

  (2)脑叶出血:发生率较少,约占脑出血的5%~10%,一般合并有颅内血管畸形、血液病、烟雾病等患者常见,血肿常见于一个脑叶内,有时也会累计两个闹叶,临床上以顶叶最为常见,因为出血位置较为表浅,血肿一般较大,根据不同的部位以及出血量,临床表现较为多见复杂,可有肢体偏袒、癫痫发作、失语、头痛、尿失禁、视野缺损等等。

  (3)脑桥出血:脑桥出血约占脑出血的10%,脑桥是较为重要的生命中枢,这种类型的出血病情相当危重,大于5ml的出血即可出现昏迷、四肢瘫痪、呼吸困难等症状,还可出现急性应激性溃疡,出现中枢性顽固高热等,多数病人在发病后不久就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常在发病后48小时内死亡,脑桥出血因极为凶险,治疗率及治愈率均较低,是属于一种危重的脑出血。

  (4)小脑出血:小脑位于后颅窝,出血大于10ml即有手术指针。小脑出血约占脑出血的10%左右,发病后可出现小脑功能受损表现:眩晕、共济失调,患者可出现频繁呕吐、后枕部剧烈疼痛,一般不会出现肢体偏瘫症状,小脑出血量较大时刻出现脑桥受压影响呼吸功能。小脑蚓部(双侧小脑半球中央部位)出血后血肿可压迫四脑室影响脑脊液循环,短时间内出现急性脑积水,必要时需要手术治疗。

  (5)脑室出血:原发性脑室出血较为少见,多见周围部位出血破入脑室。原发性脑室出血症状较为明显,如突发头痛、呕吐、颈强直等,大量出血可很快进入昏迷症状。

  根据出血后的临床表现,神经外科临床上将脑出血分为五级,作为手术指征参考:

  I级:清醒或者嗜睡,伴有不同程度的偏瘫或者失语;

  II级:嗜睡或朦胧,伴有不同程度的偏瘫或失语;

  III级:浅昏迷,伴偏瘫,瞳孔等大;

  IV级:昏迷,伴偏瘫,等大或不等大;

  V级:深昏迷,去脑强直或者四肢软瘫,瞳孔单侧或双侧散大。

4导致脑出血的几种原因

  外界因素

  气候变化,临床上发现,脑血管病的发生在季节变化时尤为多见,如春夏、秋冬交界的季节,现代医学认为,季节的变化以及外界温度的变化可以影响人体神经内分泌的正常代谢,改变血液粘稠度,血浆纤维蛋白质、肾上腺素均升高,毛细血管痉挛性收缩和脆性增加。短时间内颅内血管不能适应如此较为明显的变化,即出现血压的波动,最终导致脑出血的发生。

  情绪改变

  情绪改变是脑出血的又一重要诱因,包括极度的悲伤、兴奋、恐惧等,临床工作总我们发现,多数脑出血患者发病之前都有情绪激动病史,甚至曾有人做过研究,证实临床上近30%的病人是因生气、情绪激动导致脑出血。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短时间情绪变化时出现交感神经兴奋,心跳加快、血压突然升高,原本脆弱的血管破裂所致。

  不良生活习惯

  吸烟对人体有较为严重的健康影响是得到世界卫生组织公认的,长期吸烟可以使得体内血管脆性增加,对血压波动的承受能力下降容易发生脑血管破裂。而长期饮酒可引起血管收缩舒张调节障碍,并出现血管内皮的损伤,血管内脂质的沉积,使得血管条件变差,易发生脑出血。此外,经常过度劳累,缺少体育锻炼,也会使血粘度增加,破坏血管条件,导致脑出血的发生。

5脑出血治疗前的注意事项

  患有高血压、心脑血管等慢性疾病的老人,冬季要特别提高警惕,预防脑血管意外的发生。

  一、生活要有规律 老人可以适当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但不可过于劳累。

  二、控制高血压 要想理想地控制血压须注意许多方面。

  (1)血压控制在理想水平:我国一项大量人群的干预实验表明,140/80mmhg可能是预防脑血管病的理想血压值。但一些人的血压降低到该水平后反而出现脑缺血的症状,其原因可能是由于降压速度太快,也可能是对于这些人而言的理想血压要略高于上述数值。这是由于个体差异所致。比较可行的办法是在一段时间内逐渐将血压降低到上述水平或略高而又没有脑缺血的不适症状为宜。

  (2)血压要控制平稳:使24h内血压的“波峰”和“波谷”接近,这样既可避免血压波动对血管壁的损害,又可防止血压过低可能导致的脑灌注不足。降压不要过快。

  (3)保持舒畅的心情: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生与环境及精神状态有明显的关系。环境因素有饮食、社会环境、生活改变、精神冲突等。高度的应激事件可引起交感神经介导的血管收缩及其他自主神经反应,对血压产生较大且持久的影响。brod观察到高血压患者在紧张时血管收缩反应比正常人持久。易感性体质者对一般及特殊的应激反应表现为急性且持久的血压升高。心理生理学研究提示,精神紧张、自主神经活动及条件作用均可引起高血压。因此,对高血压患者进行支持性心理治疗十分必要。

  (4)同时采取非药物疗法:如限制盐的摄入量、减轻体重、降低血脂、适度运动、生物反馈疗法等,可以巩固和促进药物的降压作用。

  三、保持良好的心态 保持乐观情绪,避免过于激动。做到心境平静,减少烦恼,悲喜勿过,淡泊名利,知足常乐。

  四、注意饮食 饮食要注意低脂、低盐、低糖。少吃动物的脑、内脏,多吃蔬菜、水果、豆制品,配适量瘦肉、鱼、蛋品。

  五、预防便秘 大便燥结,排便用力,不但腹压升高,血压和颅内压也同时上升,极易使脆弱的小血管破裂而引发脑溢血。要预防便秘,多吃一些富含纤维的食物,如青菜、芹菜、韭菜及水果等。适当的运动及早晨起床前腹部自我保健按摩,或用适且的药物如麻仁丸、蜂蜜口服,开塞露、甘油外用;可有效防治便秘。

  六、防止劳累 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不要过于劳累,超负荷工作可诱发脑出血。

  七、注意天气变化 寒天是脑中风好发季节,血管收缩,血压容易上升,要注意保暖,使身体适应气候变化。还要根据自己的健康状况,进行一些适宜的体育锻炼,如散步,做广播体操等,以促进血液循环。

  八、经常动左手 日常生活中,尽多用左上肢及左下肢,尤其多用左手,可减轻大脑左半球的负担,又能锻炼大脑的右半球,以加强大脑右半球的协调机能。医学研究表明,脑溢血最容易发生在血管比较脆弱的右脑半球,所以防范脑溢血的发生,最好的办法是在早晚时分,用左手转动两个健身球,帮助右脑半球的发达。

  九、密切注意自己身体变化 中风会有一些先兆症状,如无诱因的剧烈头痛、头晕、晕厥,有的突感体麻木、乏力或一时性失视,语言交流困难等,应及时就医检查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