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的时候患腰间盘突出的患者多数都是上了岁数的人,但是由于人们现在的作息改变导致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患腰间盘突出了,腰椎间盘突出是近几年来的高发病,一直以来困扰着很多的患者,原来这个疾病的患者是一些中老年人,现在不知道是由于什么原因引起的,有很多的年轻人也患上这个疾病,那么这个疾病有什么疾病症状呢,下面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
目录
1腰椎间盘突出有什么症状
腰部活动受限:腰椎间盘杰出症病人腰椎的前屈后伸活动与椎间盘杰出的程度密切相关。如纤维环未完全决裂,腰椎取前屈方位,后伸受限。
感受麻木:腰椎间盘杰出症的病人中,有一部分不会呈现下肢的疼痛,而仅呈现肢体的麻木感,这大都是因为椎间盘安排压榨神经的本体感受和触觉纤维引起的。而大腿外侧感受妨碍的缘由多为纤维环膨出或关节退变, 而并非因为椎间盘杰出。
腰部疼痛:腰痛是大多数本症患者最先出现的症状,发生率约91%。少数病人只有腿痛而无腰痛,所以说并不是每一个患者一定会发生腰痛。还有一些患者先出现腰痛,一段时间后出现腿痛,同时腰痛自行减轻或消失,来就诊时仅主诉腿痛。
下肢放射痛:腰腿痛在外伤、劳累和受寒后容易发作,每次时间约2~3周,可以逐渐缓解。任何使腹压增加的因素如咳嗽、用力排便、大笑、喷嚏、抬举重物、慢性咳嗽等,都容易诱发腰腿痛,或使已发生的腰腿痛加重。
脊柱侧凸:这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为减轻痛苦所采纳的姿态性变形。主要是表现是腰椎在向左边或右侧曲折,在背部触摸正中方位的棘突能够发现棘突偏歪,但这并不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特有体征,约50%的正常人也有脊柱棘突偏歪。 1、腰部疼痛:几乎所有腰间盘突出患者患部有此症状,其腰间盘突出的症状主要表现在下腰劳累后加重或者较长时期取同一姿势时腰痛亦加重,但休息或卧床后疼痛可减轻,若髓核大部分突出,突然压迫神经根,使根部血管同时受压而造成缺血性疼痛,则疼痛突然骤发,腰背部肌肉痉挛,疼痛呈痉挛性剧痛。
2、下肢放射痛(坐骨神经痛):腰间盘突出患者的疼痛主要沿臀部,经大腿后方至小腿后方或至外踝及足趾开始为钝痛逐渐加重,少数腰间盘突出病人可出现由下往上放射痛,先由足、小腿、外侧、大腿后外侧至臀部,多为一侧,如系中心型突出或多发性突出亦可为双侧。这些都是属于腰间盘突出的早期症状。
3、下肢麻木及感觉异常:下肢麻木一般与下肢放射痛伴随出现。临床上腰间盘突出患者主要有主观麻木和客观麻木之分;主观麻木是腰间盘突出患者感觉腿及足背部发麻发木,像千万条小虫爬行一般,但用针刺检验和其他部位的皮肤完全一样;客观麻木、用针刺皮肤时,其痛觉减退与其他部位皮肤感觉不同。
很多人睡觉的时候喜欢睡软床,认为这样舒服,其实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最好是睡硬床因为这样能够让我们的腰部得到很好的放松,在生活中我们一定要预防这个疾病吧,不幸患上这个疾病的患者也不要太担心,但也不要疏忽大意,积极的配合治疗是很重要的。
2腰椎间盘突出要注意合理饮食
患了腰椎间盘突出以后患者的行动会非常的不方便,从饮食上增强营养保证健康,术前要充分的补充蛋白质(蛋白质【译】:生命的物质基础,机体中的每一个细胞和所有重要组成部分都有蛋白质参与),为手术的顺利进行提供良好的基础,每天可多吃些奶制品、蛋类、动物的肝肾等。
腰椎间盘突出手术后能进食,正常饮食即可。除了烟、酒禁忌外,没有特殊要求。至于药物或保健品,到目前为止,全世界没有任何一家医学权威机构证实哪种药物或食品能有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
饮食首先以蔬菜水果为主,蔬菜放一点盐和油煮熟,吃菜喝汤;多喝新鲜的果汁。注意蛋白质的补充,最好选用牛奶、蛋黄、酸奶等。少喝茶和咖啡。如果术中失血过多,饮食中适当加一点动物肝脏、血制品及豆腐等。少量多餐(每日6餐以上)。
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在康复期,注意做适当的腰部运动。饮食中注意补充钙、镁、维生素D以及维生素B族等。含钙丰富的食物如奶类、豆类、小虾米、海带等,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适当补充动物肝脏,饮食多样化,少喝可乐类饮料。如果饮食量少,可以适当吃一些营养补充。
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在生活中最好是吃一些当归、生姜各30克切大片;羊肉500克体沸水,晾凉,切块。羊肉、当归、生姜、红枣10个同入沙锅,加适量水共煎,沸后撇沫,改小火慢煮至羊肉熟烂。随量饮汤吃肉,隔日1剂。
此外,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在饮食中还可以加入一些中药,加入杜仲20克,威灵仙55克。分别研粉,后混合拌匀,再取猪腰子(猪肾脏)1--2个,破开,洗去血液,再放入药粉;摊匀后合紧,共放人碗内,加水少许,用锅装置火上久蒸。吃其猪腰子,饮其汤,每日1剂(孕妇忌用)。主治肾虚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有补肾壮骨强腰之作用。
35大腰椎间盘突出的锻炼方法
(1)仰卧,两腿伸直轮流抬起,动作轻松稍快,以不引起腰椎间盘突出的疼痛为度,连做8-10次。这是属于腰椎间盘突出的锻炼方法。
(2)舰式运动:这也是常见的腰椎间盘突出的锻炼方法之一。腰椎间盘突出欢喜需俯卧位,两腿伸直,两臂平放体侧,掌心向上,吸气同时将头、上身躯干、两腿、双臂、尽力抬起,屏气保持,以不勉强为限,吸气慢慢还原,反复6次。
(3)动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在仰卧时,两腿伸直,现将左足向足的方向猛伸,同时右腿向头的方向一缩,此时骨盆左低右高,双侧交替30-50次。
(4)仰卧起坐,若腰椎间盘突出患者起坐动作困难,可用两手扶床协助,坐起后身体不可前屈,连做3-5次。
(5)桥式运动:仰卧屈髋、屈膝,双足平放床面,吸气同时收腹,提肛,伸展膝关节,屏气保持5秒,呼气还原,反复6次。这也是常见的腰椎间盘突出的锻炼方法。
4腰椎间盘突出日常注意
1、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防止腰腿受凉,防止过度劳累。
2、站或坐姿势要正确。脊柱不正,会造成椎间盘受力不均匀,是造成椎间盘突出的隐伏根源。正确的姿势应该“站如松,坐如钟”,胸部挺起,腰部平直。同一姿势不应保持太久,适当进行原地活动或腰背部活动,可以解除腰背肌肉疲劳。
3、锻炼时压腿弯腰的幅度不要太大,否则不但达不到预期目的,还会造成椎间盘突出。
4、提重物时不要弯腰,应该先蹲下拿到重物,然后慢慢起身,尽量做到不弯腰。
从生物力学的角度上看,腰4~腰5及腰5~骶1椎间盘所承受的压力最大,其活动度也最大,而位于这两个节段的后纵韧带却相对较窄(只有上部宽度的1/2),因而腰4~腰5及腰5~骶1椎间盘是最容易受损的部位,临床上也是以腰4~腰5及腰5~骶1椎间盘突出最为常见。
其他预防方法:
1、饮食均衡,蛋白质、维生素含量宜高,脂肪、胆固醇宜低,防止肥胖,戒烟控酒。
2、工作中注意劳逸结合,姿势正确,不宜久坐久站,剧烈体力活动前先做准备活动。
3、卧床休息,宜选用硬板床,保持脊柱生理弯曲。
4、避寒保暖。
5、腰椎间盘突出是运动系统疾病,预防原则要求减少运动,放松休息。
6、平时应加强腰背肌锻炼,加强腰椎稳定性。
5腰椎间盘突出的治疗误区
误区一:姑息迁就,得过且过
腰椎病是常见病、多发病,很多20-50岁的高发人群自认为年富力强,根本不重视自己身体的“小病小灾”,并没有把自己腰部的不适感放在眼里,不预防,也不医治。其实,这时候你的腰部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病变。等到影响工作、生活时才拍CT、做检查、找专家,这时医治就已经很难了。
误区二:大量吃药 注射治疗
目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中绝大多数都是以药物治疗为首选。但就腰椎间盘突出的发病机理而言,无法解除髓核对神经根的压迫,药物疗法并非治本之法,只能暂时缓解病人的痛苦。其结果是终生投入,没完没了,停药就会发作,但药物均有不同程度的毒副作用,不宜长期服用。
“溶核术”采用注射蛋白酶类的药物,髓核虽然消失,但它是以加快退变为代价的,使椎间盘失去弹性,上下椎体落到一起,增加磨损,容易产生骨质增生,另外其它椎体就要承受更大的压力,加快其它椎间盘退变的速度,时间长了,还容易导致其它椎间盘发生病变。
误区三、 动动手术 彻底治疗
据专家介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治疗并非首选,一般说来,只有经保守治疗无效,病人疼痛无法解决、严重影响到工作和生活的时候才需要进行手术。况且手术有严格的适应症和禁忌症,并发症也多。腰椎是人一生中活动较多的部位,经过手术后,这些部位会变得相对脆弱,容易发生退变更加容易受到伤害。
误区四、 一旦疼痛 推拿就好
患者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人,都会有一定时期的疼痛史。由于开始阶段病症较轻,在疼痛的时候,许多人都习惯借助推拿按摩来舒缓疼痛。其实,推拿和按摩只能起到缓解作用,不能除根治本。而且由于许多推拿和按摩的人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缺乏足够的认识,往往会加重病情,甚至造成事故。因此,专家提示:选择实施牵引和按摩治疗的医生,首先应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有一定的认识,同时对于疾病的发病阶段有所了解,并不是说按摩时间越长,疗效就越显著,而按摩的手法、轻重等,也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