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内科 >消化内科 >胃肠疾病 >腹膜炎

腹膜炎的病因有哪些?

关于腹膜炎的病因,大家需要正确的了解,积极认识腹膜炎的病因,对因治疗才能够更有效果通常腹膜炎的病因有如下几方面,我们详细把握一下,看看腹膜炎的病因是怎么导致的。

目录 腹膜炎的临床分类 腹膜炎的病因有哪些 肝硬化能引起腹膜炎 腹膜炎可能并发哪些疾病 腹膜炎有哪些护理保健方法

1腹膜炎的临床分类

  1、原发性腹膜炎

  原发性腹膜炎临床上较少见,是指腹腔内无原发病灶,病原菌是经由血循、淋巴途径或女性生殖系等而感染腹腔所引起的腹膜炎。多见于体质衰弱,严重肝病患者或在抗病能力低下的情况下,或肾病、猩红热、营养不良并发上呼吸道感染时均可致病,尤其是10岁以下的女孩多见。脓液的性质椐菌种而不同,常见的溶血性链球菌的脓液稀薄而无臭味,脓汁和血培养可找到溶血性链球菌和肺炎双球菌。临床上常有急性腹痛、呕吐、腹泻,并迅速出现脱水或全身中毒症状。

  2、继发性腹膜炎

  继发性腹膜炎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急性腹膜炎,继发于腹腔内的脏器穿孔,脏器的损伤破裂,炎症和手术污染。主要常见病因有阑尾炎穿孔,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急性胆囊炎透壁性感染或穿孔,伤寒肠穿孔,以及急性胰腺炎,女性生殖器官化脓性炎症或产后感染等含有细菌之渗出液进入腹腔引起腹膜炎。绞窄性肠梗阻和肠系膜血管血栓形成引起肠坏死,细菌通过坏死之肠壁进入腹腔。导致腹膜炎。其他如腹部手术污染腹腔,胃肠道吻合口漏,以及腹壁之严重感染,均可导致腹膜炎。

  正常胃肠道内有各种细菌,(进入腹腔后绝大多数均可成为继发性腹膜炎的病原菌;其中以大肠杆菌最为多见,其次为厌氧杆菌、链球菌、变形杆菌等,还有肺炎双球菌,淋病双球菌,绿脓杆菌。但绝大多数情况下为混合感染。多种细菌的同时存在可发生协同的病理作用,极大地增加了感染的严重性,故毒性剧烈。

2腹膜炎的病因有哪些

  腹膜炎的病理变化常因感染的来源和方式、病原菌的毒力和数量、患者的免疫力不同而有明显的差异。

  感染一旦进入腹腔,腹膜立即出现炎症反应,表现为充血、水肿、渗液。渗液中的纤维蛋白可促使肠袢、大网膜和其他内脏在腹膜炎症区粘着、限制炎症的扩展。但如果未能去除感染病灶、修补穿孔内脏或进行腹腔引流,或由于细菌毒力过强、数量过多,或由于患者免疫功能低下则感染扩散形成弥漫性腹膜炎。

  腹膜炎经治疗后炎症可逐步吸收,渗出的纤维蛋白可以机化,引起腹膜、肠袢、网膜之间的粘连,可有机械性肠梗阻之后患。

  腹膜炎形成后,腹腔渗液中大量的细菌与毒素经腹膜吸收、循淋巴管进入血液中,产生败血症的一系列症状。

  腹膜炎的初期,肠蠕动增加,不久减弱。发展为肠麻痹。肠麻痹发生后肠道分泌增加。吸收减少,肠腔内大量积气,积液。肠壁、腹膜、肠系膜水肿并有大量炎性渗出物进入腹腔,造成大量的水,电解质,蛋白质丢失。使血容量锐减。有人估计弥漫性腹膜炎患者24小时内的体液丢失量可达4~6升之多。

  在血容量降低和毒血症的共同作用下、肾上腺皮质分泌大量儿茶酚胺,导致心率加快、血管收缩。抗利尿激素与醛固酮的分泌增加则导致水钠潴留,由于水潴留更超过钠的潴留,引起低钠血症。细胞外液的减少和酸中毒使心排出量降低,心脏收缩功能减退。而腹胀、膈肌上抬又使患者通气量降低,呼吸急促,导致组织低氧血症。在低血容量、低心排出量及抗利尿激素与醛固酮增加的共同作用下,肾小球滤过率降低,尿量减少。由于代谢率增高而组织灌流不足、组织缺氧代谢,以致产生乳酸血症。

  凡此种种皆可导致体液、电解质、酸碱平衡的紊乱、心、肺、肾等重要器官功能的损害,以致若无有效治疗即可致病人死亡。

3肝硬化能引起腹膜炎

  肝脏是人们重要的内分泌器官之一,同时对于人们的消化也是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一旦肝脏发生病变会引起人体其他器官出现一些病变,其中由于肝硬化引起的腹膜炎就是非常典型的例子。

  肝硬化的危险性在于疾病本身可以导致生命危险,而且还会导致一系列的并发症出现。关于肝硬化引起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治疗,范殿英教授指出,首先患者应该卧床休息,给予高热量饮食及多种维生素,纠正贫血及低蛋白血症,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避免使用对肝、肾功能有影响的药物。同时合理使用抗生素,在腹水常规化验后立即选用。

  在治疗的时候还要致力于消除诱因及预防并发症,护肝治疗防止肝功能进一步恶化,治疗肠道及其他部位感染,消除原发病灶。控制上消化道出血,预防内毒素血症引起多脏器损害,如口服新霉素以减少肠源性内毒素产生;清洁肠道加速肠菌及内毒排出;口服乳果糖减少肠道内毒素吸收,预防肝肾综合征,如防止过量利尿,早期应用前列腺素e1,必要时适量应用多巴胺、东莨菪碱,改善肾脏微循环,预防肝性脑病,如纠正低钾血症、口服乳果糖、静脉滴注支链氨基酸等。

4腹膜炎可能并发哪些疾病

  一、腹膜炎常见并发症

  膈下脓肿、脱水、肾功能衰竭、肝功能衰竭、播散性血管内凝血

  二、腹膜炎并发病症

  如果腹膜炎不迅速有效地处理,则将迅速发生多系统衰竭.液体丢失进入腹腔和肠道可导致严重脱水和电解质紊乱,患者出现面具样表情(希波克拉底面容),并可在几天内死亡,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也可迅速出现,接着有肾功能衰竭,肝功能衰竭及播散性血管内凝血。腹腔内脓肿发生在盆腔,膈下间隙,左或右结肠周围间隙,肝下间隙及肠袢之间.必须通过临床检查,超声(对检查盆腔或肝下脓肿有用),CT(对检查膈下脓肿最有效),及有时采用的剖腹术进行寻找.在超声或CT的引导下进行经皮导管引流常是可能的。粘连或束带的形成是晚期并发症,常造成以后的梗阻。

5腹膜炎有哪些护理保健方法

  1、补充营养护理:术后使用胃肠减压者,成人每日每公斤体重需要补充液体40ml,再加上引流液量。因此,每天一般输液量为2500-3000ml,要有计划地按时按量完成,避免引起水、电解质失衡和代谢紊乱。

  2、注意事项:每天输液前后以生理盐水10ml冲洗硅胶管,防止阻塞。不宜在深静脉插管内车血及注入其它药物,前者易堵塞硅胶管,后者则因注入药液易流入右心房,引起心律失常等严重并发症。

  3、注意保暖:做治疗或护理病人时只暴露必要部位,在病情许可情况下,嘱病人作深呼吸每日2次,每次5~10分钟。每日里晚间护理时,给病人拍背助咳,或作雾化吸入,使排痰通畅、肺部气体交换良好。

  4、腹腔穿刺配合:腹腔穿刺是根据穿刺抽出之液体,以明确腹膜炎的性质,了解腹内脏器有否破裂或属哪个脏器破裂等诊断之用。物品准备:治疗盘内放10ml针筒1副,8号或9号针头1只,消毒也巾1块,弯盘和镊子各1只,玻璃试管1只,消纱布数块,消毒手套1双,新洁尔灭酊棉球1瓶。穿刺时病人取45°倾余侧卧位,穿刺点一般在髂前上棘与脐部连线的腹直肌外缘处,针头刺入腹腔,如有血液、胆汁或肠液抽出,证明有内脏损伤,应立即手术治疗。

  5、补充营养护理:术后使用胃肠减压者,成人每日每公斤体重需要补充液体40ml,再加上引流液量。因此,每天一般输液量为2500~3000ml,要有计划地按时按量完成,避免引起水、电解质失衡和代谢紊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