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内科 >消化内科 >肝胆疾病 >胆囊炎

慢性胆囊炎胆囊息肉是怎么回事呢

总有一些疾病让人觉得十分棘手,尤其是当人们出现慢性胆囊炎,或者胆囊息肉的时候,很多人对这两种病症不太很了解,有些人认为自己平时挺注意的,但是这两种病症发病率却在逐年上升,那么慢性胆囊炎胆囊息肉的发病原因是什么呢?下面我们就来看看。

目录 慢性胆囊炎患者的家庭常备药物有哪些 慢性胆囊炎胆囊息肉是怎么回事呢 慢性胆囊炎应该如何预防 慢性胆囊炎并发症 慢性胆囊炎的检查

1慢性胆囊炎患者的家庭常备药物有哪些

  慢性胆囊炎胆石症患者,常常发病突然,尤其在抵抗力很差的时候,或内心苦闷,精神不振,或暴食暴饮或饱餐以后,常常会出现胸闷、消化不良、恶心、食欲不振等胆囊炎发病的轻度症状,一时到医院求医又十分不方便怎么办呢?可以在家庭中准备一些常用药,一有症状,就可进行自服,缓解症状。如:

  口服消炎药:

  ①氟哌酸:一日3次,每次1~2粒空腹口服。②红霉素:0.3g,一日4次,饭后服。③氯霉素:0.5g,一日4次,饭后服。④洁霉素:一日4次,每次1~2粒。⑤灭滴灵一日3次,每次一片,饭后服,孕妇禁用。⑥先锋Ⅳ胶囊:一日4次,每次0.25~0.5g。利胆药:有胆通、胆宁、胆益宁、胆乐、胆酸钠、利胆酸等,也须备用。

2慢性胆囊炎胆囊息肉是怎么回事呢

  1.慢性结石性胆囊炎与急性胆囊炎一样,因为胆囊结石引起急性胆囊炎反复小发作而成,也即慢性胆囊炎和急性胆囊炎是同一疾病不同阶段的表现。

  2.慢性非结石性胆囊炎在尸检或手术时,此型病例占所有胆囊病变患者的2%~10%。

  3.伴有结石的慢性萎缩性胆囊炎又称瓷瓶样胆囊,结石引起的炎症与刺激,导致胆囊壁钙化所形成,钙化可局限于黏膜,肌层或两者皆有,以65岁以上的女性病人多见。

  4.黄色肉芽肿样胆囊炎比较少见,约占胆囊炎性疾病的0.7%~1.8%,系由于胆汁脂质进入胆囊腔的结缔组织致炎性反应形成。

3慢性胆囊炎应该如何预防

  1、注意饮食。食物以清淡为宜,少食油腻和炸,烤食物。

  2、保持大便畅通。六腑以通为用,肝胆湿热,大便秘结时,症状加重,保持大便畅通很重要。

  3、要改变静坐生活方式,多走动,多运动。

  4、要养性。长期家庭不睦,心情不畅的人可引发或加重此病,要做到心胸宽阔,心情舒畅。

4慢性胆囊炎并发症

  1.胆囊积水: 慢性胆囊炎时,胆囊黏膜上皮分泌黏液过多,当胆石阻塞于胆囊管时不断增加的黏液使胆囊缓慢地无痛地逐渐扩张(如迅速地扩张会引起疼痛),若无急性炎症发生,则胆汁为无菌的,此时右上腹可扪及一无痛性肿大的胆囊,胆囊积水应与因胆总管缓慢阻塞引起胆囊扩张相鉴别,后者的扩张不是因为黏液分泌引起,并伴有黄疸,而胆囊积水不伴有黄疸。

  2.白胆汁: 当胆囊积水持续数周,胆色素被分解,吸收后,胆汁变成无色透明。

  3.石灰乳胆汁: 糊状或乳状,胶状石灰石沉积于胆囊内称之为石灰乳胆汁,1.3%~3.4%的胆石症手术患者可见有石灰乳胆汁,男女之比为1∶2.7,1911年Churchman报道首例石灰乳胆汁以来,目前对此病已有深入了解。

  4.瓷器样胆囊: 所谓瓷器样胆囊是胆囊壁钙化,似瓷器样硬而易碎,瓷器样胆囊见于0.06%~0.8%的胆囊摘除术,男女之比为1∶3,平均发病年龄为54岁,癌变率大于25%。

5慢性胆囊炎的检查

  十二指肠引流收集胆汁进行检查,可发现胆汁内有脓细胞,胆固醇结晶,胆红素钙沉淀,寄生虫卵等,胆汁培养可发现致病菌。

  1.B超检查 最有诊断价值,可显示胆囊大小,囊壁厚度,囊内结石和胆囊收缩情况。

  2.放射学检查腹部X线平片可显示阳性结石,胆囊钙化及胆囊膨胀的征象;胆囊造影可显示结石,胆囊大小,形状,胆囊收缩和浓缩等征象。

  3.口服,静脉胆管造影除可显示结石,胆囊大小,胆囊钙化,胆囊膨胀的征象外,还可观察胆总管形态及胆总管内结石,蛔虫,肿瘤等征象,对本病有很大诊断价值,有条件时以逆行胰胆管造影为好,不仅结果可靠,并可行十二指肠镜下治疗。